生气不教育,教育不生气,你赞同吗?

20快乐17


对这句话,那是不能更赞同了。新时代了嘛,早就不讲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了,气头上的教育,很容易演变成棍棒教育或是耳光教育,气了自己苦了孩子,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何苦来哉?

先说“生气不教育”,生气的时候,人是不够理智的,思维方式一旦受到激情状态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扭曲,可能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或者学生,那么本来简单的一件事情,在情绪的放大作用下,会使家长或老师的教育方式变得极端。此时,就很难保证用理性的态度、合理的措辞对教育对象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说教。

再说“教育不生气”,本来没多生气,越批评孩子反而自己越生气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平时就话多的一些家长或老师,因为某件事而批评孩子或学生,火气上来了,伴随着的可能就是陈年旧帐一起算的局面,批评对象本身就是负面情绪居多,如果再遭遇算总账的待遇,很可能产生逆反情绪,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其服气呢?

生着气教育和越教育越气都是需要重视的教育现象。教育,是对受教育对象的示范、引导和纠正,当教育者的言语和表情因为怒气而升级、放大之后,教育的内容也会有失偏颇,很难保证被教育者对其错误及后果产生明确的认知,双方都带着情绪,对于解决问题和下一步的状况改善会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大人带着情绪进行沟通和处理问题的模式很容易被孩子习得,从而造成不良沟通模式的代代相传,令人叹息。

总之,保持理性、有度的教育方式,以一种令孩子或学生信服的沟通模式帮助其认识到自己不足并找到正确的行为方式,方能保证教育的成功。

关注“鹈鹕心理陈小康”头条号,用心理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鹈鹕心理陈小康


题主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生气不教育,教育不生气”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非常对的,我是非常非常赞同的。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做踢猫效应,内容是这样的:某公司的董事长,为了整顿公司的事物,承诺自己会早到公司,但是有一次,他看报纸看的太入迷了,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为了按时到达,他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结果不但没有按时到达公司,还被警察开了罚单,这位董事长非常愤怒,到了办公室的时候,把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里大势训斥了一番,然后销售经历挨训之后,回到办公室把手下的业务员训斥了一番,而业务员被骂了之后,带着一肚子气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而儿子莫名其妙的被骂了之后,也很生气,就对着自己家里的猫狠狠的踢了一脚。

踢猫效应讲的就是,坏情绪的传染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坏情绪会沿着强弱一层一层往下传的,而这种情况下将会带来更大的矛盾,更别说在生气的情况下教育孩子了。

除此之外,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会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除了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他之外,还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因为对于孩子来讲,父母是安全的港湾,但是在这个时候,生气发火的父母······却是让孩子害怕的对象,这种双重角色下,会让孩子特别没有安全感。

并且,孩子大一点的时候,生气时候下的教育,反而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甚至将矛盾激烈化,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生气的时候,是绝对绝对不能教育孩子的,甚至在其他的生活和工作场景都适用,生气等负面情绪并不应该出现在教育、工作上。

祝好~


主编:刘滢

【瀚思心理】:瀚思十三年,专注心理学


瀚思心理


赞同。


前几天在小区楼下,听到一位奶奶和孙子之间的对话,孙子和小朋友玩的不愿意回家,奶奶劝说:“你再不回家你妈妈要生气了,到时候我可不帮你。”


可能是之前妈妈生气给孩子造成过不好的体验,孙子听了这话不情愿的跟着奶奶回了家。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只求目的,不讲方法,喜欢说“再不听话爸爸/妈妈要生气了”之类的话,或者直接发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


表面上看这个方法好像立竿见影,能镇住孩子一时,可是其实这么做无异于饮鸠止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用生气制服孩子,“杀伤力”大


在《妈妈是超人》的节目里,董洁和顶顶母子有这样一段表现:


顶顶一个人在玩耍,董洁要求他过去和母亲一起“享受他们两个人的时光”,顶顶不愿意,董洁说:“你再不过来,妈妈就哭了!”


果然,顶顶看到妈妈的眼泪,就放弃了自己一个人的开心玩乐,满足了妈妈的要求。


董洁通过用哭泣的情绪,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孩子。


同样的道理,家长用生气来制服孩子,其实就是企图用情绪来操控孩子,盛怒之下,只会让家长把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忽略,让孩子接受到错误的讯息,无法达到教育的初衷。


即便当时孩子被迫乖乖听话,但伤害也从此生了根。


有研究显示,经常对6岁前孩子生气,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他们将常常处于担惊受怕之中,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会惹父母生气,缺乏安全感,逐渐就会形成看父母眼色,看别人眼色做事的习惯。


而且,孩子还会学习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遇到事情十分情绪化,也喜欢动不动用生气来“要挟”别人,十分不利于情商的培养。


2. 生气不应该成为管教孩子的理由


曾经有家长讲了一段教育孩子的经历:对调皮的儿子发了一顿脾气,气头过去后,她问孩子:“你知道自己刚才错在哪里了吗?”


儿子一脸茫然看着她说:“我惹妈妈生气了,下次不会了。”


这位家长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生气、发脾气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本身,只会让孩子恐惧、伤心,自己事后也感到后悔。

本来,孩子做错事,或是调皮捣蛋,作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为什么那样的行为不对,应该怎么做,而不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用情绪压制孩子,用自己生气让孩子屈服。


按照这个逻辑,孩子只要尽量不让妈妈生气就好了,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遇事容易无助,非常喜欢推卸责任。


而且,孩子不明白对错,还会不断试探家长的底线,一次次在犯错的边缘试探,更是给以后的教育增添了麻烦。


就像文章开头的例子,奶奶应该告诉孩子的是“到吃饭时间了我们就应该回家,不然妈妈在家里会等我们等着急的”,而不是用“再不回家妈妈要生气了”来制服孩子。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应该只求达到目的,方式方法更为重要,需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宽容和信任。


钱志亮工作室


这句话中的生气的主语,可以是孩子,也可以是家长,以下从这两方面来探讨。

如果生气的主体是孩子,家长不应该在此时说教。生气中的孩子,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就像一个掀翻的垃圾桶,里面的东西都倒出来了,掀翻的桶没有办法装进任何东西,处于情绪激动中的孩子也无法听进家长的任何说教或建议。因此,此时的教育不但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还可能影响亲子关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反叛。所以孩子生气的时候,不要对他进行教育。

如果生气的主体是家长,更不应该在此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样,出于激烈情绪中的大人不能正确看待问题,很容易以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受到打骂的孩子一种反应是变得怯懦,从此只会服从;另一种方式是表面服从,内心不服。等到孩子长大有能力反抗时,会以更激烈地方式反抗父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青春期叛逆。

因此,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生气的时候应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如果大人生气,可以先暂离事发现场,等心情平静之后再回来处理。如果是孩子生气,可以先想办法平复孩子的情绪,比如抱抱她,等孩子安静下来后,再商量面临的问题怎么处理。只要孩子的情绪得到很好的安抚,一般孩子都会配合大人解决问题,不会再无理取闹。

因此,我赞成生气不教育,教育不生气。


儿童写作屋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家长,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孩子,这句话都是适用的!


首先,生气不教育。教育,是教导启发,使之明白道理,需要和风细雨。生气的时候,人会丧失理智,说一些不合适的话和不正确的道理,通过批评甚至大骂的方式,不仅不会有任何效果,而且还会激化矛盾,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如果经常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或者学生会让他们变得脾气暴躁,所以,当生气的时候,先回避一下让自己冷静下来,会更好些。

其次,教育不生气。很多人,总犯这么一个错误,本来是教育孩子,结果自己越说越生气,新帐旧账一起算,结果教育演变成了训斥甚至是打骂。教育不是吵架,不能生气。当班主任这么多年,练就了一个本领就是不再跟学生生气,即便是生气,也是假生气,是装模作样,为了强化教育效果而故意为之,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



最后,送所有家长、老师一首国外流行的《育儿哥》,一起共勉: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常能感到关怀。


赢在高三


生气不教育,教育不生气,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不管在哪种场合,不管面对的对象是谁,这句话都是适用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生气和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生气是一种负面情绪,在生气状态的人是无法做出理智的判断和行为,也不适合做任何决断。教育的目的要使其可以学会分辨是非,可以明白道理。

人在生气或情绪失控的时候基本上是丧失理智的,这个状态的人的想法也是不太理智的,会有一些冲动的行为或表现,是极其不适合教育他人的。比如我们常常在那天看到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按发生摩擦,如果其中一个人情绪失控,那么本来一件简单的小事也就会逐渐升级,甚至有可能变为一场冲突。

同样的,深情的状态下,也同样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抗,也会导致对方情绪的失控那一场斗气的较量也就开始了,在这场斗争中,大家都想获得胜利,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达不到预期目的。

人只有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思想,否则只会语无伦次,甚至说出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语,所以在教育他人的时候,请先平复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以达到最好的交流状态。

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情绪稳定,尽量避免消极情绪,可以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经常反思自己曾经发脾气的原因,要寻求解决办法,想到最佳的沟通方案,以期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鹈鹕心理


生气会让人失去理智,而失去理智后,人们往往无法正常的做出判断,在生气情绪下做出的判断大多有失公允

,因为它带着太多的个人感情主观色彩了。


而教育孩子是一件需要耐心与细心的事情,有的农村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就需要打,而且在农村,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农村的父母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能够教育孩子,当孩子开始走向歪门邪道时,他们也没办法用合理的方式将他拽回来,于是这时候,棍棒教育就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拥有着极大的负面效果,所以并不提倡。

通过棍棒教育养出来的孩子也许会更加的敬畏父母,但是他们在性格上会变得唯唯诺诺,相比他人会更加自卑,在找工作等方面,他们更容易受到打压,而且这是一种从小被打出来的性格缺陷,一旦形成,就再难更改。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只能以引导为主,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的将来由你来画前半部分,当他在学校或者其它环境中,被人点上了污迹时,大家应该想办法把污迹擦掉,而不能够将带有污迹的纸片撕掉。

此外,还有一部分不能生气教育孩子的原因是,当你生气时,你孩子的大脑将会感受到你生气了,然后他大脑的镜像神经元将会对生气进行模仿,而生气的孩子是会反抗了,这样的话,你给孩子的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1月5日的泰州因为大雪停课,8岁的航航在小区玩,把手机弄丢了,因为害怕不敢回家。妈妈非常着急,后来在邻居和保安的帮助下找到航航,把航航带回家。妈妈用木棍对航航进行殴打,从下午6点一直打到晚上11点,打到孩子没有任何反应。打的孩子遍体麟伤,体无完肤。写的这里,我泪流满面、心在滴血,世界竞有这样的父母,美其名曰“教育孩子”,这个是惨痛的教训。“生气不教育,教育不生气”这是做家长必须遵守的原则。

为人父母,从孩子出生就要开始修练,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理性平和的教育孩子,才能将这样的平和遗传到孩子身上。如果家长习惯大嗓门、不能平和的讲话,孩子就会模彷父母的行为,反其道而行之。更加挑战你的底线,因此在孩子面前少唠叨,更不能动手。沉默是金,让孩子因为你的淡定产生惧怕心理。让孩子产生自省,远比你斥责更加有力量。

情绪化的父母,更容易教育出情绪化的孩子,因为坏情绪是会传染的。最近,有朋友在朋友圈晒出因为孩子不认真写作业,给气到住医院的急诊室。然后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搭两个支架,结果真的是得不偿试。家长本身身体是主要病因,生气是诱因。也反应出平常亲子关系如何,爱是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手段,告诉孩子“我爱你本来的样子,也接受你现实的样子。告诉孩子,父母和孩子一样的也会发脾气,让孩子具备同理心,这个也是拉近和孩子关系的手段。让孩子知道人人都会有情绪,情绪是可以克服的。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或者仆人。

我们这代人比任何一代人都希望做个好父母,由于强烈的目地性,往往“用力过猛”,伤了孩子也伤了自己。平静下来,审视自己和孩子是一样的,爱和包容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涵养,要想孩子成为你期望的样子,家长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给孩子做榜样。

航航这件血淋淋的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人在生气时往往丧失理智,情绪处于失控状态,是发泄情绪。不光是孩子本身的事情,是多种情绪的发泄。这个时候“教育”,往往是刀刀见血,对孩子的伤害是永远的,不可弥补的伤害。尽管航航的事件是特例,航航的“母亲”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但生活中发泄情感的教育却屡见不鲜。请所有家长在面对孩子时,教育不生气,生气不教育的原则,做个自己情绪的主人。或者找到一个孩子能欣然接受,家长又不会大动肝火的方法。

作者:尹洪(韦志中心理学网络学校婚姻家庭与女性心理系主任)

李瑞凤(韦志中心理学网络学校学员)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


您好!“生气不教育,教育不生气”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原因在于:

其一、不单生气的时候不教育,生气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不适合做。

比如:生气的时候不做决定、生气的时候不开车、生气的时候不与人继续争吵、生气的时候不暴饮暴食等等……当然,回归到这里的“生气与教育”的话题,家长在生气的时候教育孩子,冲动的情绪、激烈的言辞、怒吼的表情等,都会给孩子带来更加负面的影响,我们不排除有的小孩或许天生就“欠缺”打骂(不知道这样表达是否正确,但应该是确实存在的,不然也不会有那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大多数情况下,家长这些不良的反应,反而会使得孩子更加反抗家长的教育,越来越叛逆,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那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二、教育的时候更应该保持情绪的平和。

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最好的教育是妈妈情绪的平和!也一直努力照着这句话督促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就是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我想这些比给孩子提供再多的物质上的满足都要来的珍贵。

其三、学校里老师的情绪当然也很重要。

前面两点说的都是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情绪,孩子长大后在学校的时间更长,接受到的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这个时候老师的情绪就更加重要了。看很多的报道和文章,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教,需要老师的严格,老师也确实需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一定的威信,但威信的树立绝对不是靠发脾气或者生气等不好的情绪做到的,更需要老师的理智和技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当处于不同的角色时,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被人“温柔以待”,更何况我们的孩子呢?


开学之际,从今天开始,做个“情绪平和”的家长吧,试着让自己做个“零吼叫”家长,一段时候过后,看看自己跟孩子的改变,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哦:)加油,共勉之!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您能有一些帮助!并祝好,谢谢!

遇见编Chen遇见美,关注生气与教育那些事儿,喜欢的朋友们,麻烦动动手指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遇见编Chen遇见美


生气不教育,指的是有情绪时,不教育孩子。我赞同这个观点。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只有情绪好了,才会有足够耐心,才会理智地处理问题。如果是带着情绪处理事情,往往会把事情越弄越糟糕。

教育不生气,是指教育过程中不生气,我对这个保持中立的态度。

首先,教育过程中不生气肯定是好的。这样能够保持情绪平和,更好与孩子沟通,达到引导的作用。实际上是,父母不是完美的人,教育过程中难免会生气。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冲孩子发火,也不用想象得太严重。有句话说“任何危机处理得当都是转机。”冲孩子发火虽然不好,但也是孩子认识情绪的好机会,父母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向孩子展示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这种情绪教育一定程度上比文化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更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