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代之天啟通寶錢,乃明熹宗朱由校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之鑄幣。該錢總體鑄量較大,鑄局較多,版別繁複,據統計約有五十餘種。主鑄材質黃銅,亦有少量紅銅或青銅者。其形制為初期鑄小平錢,後來開始鑄當十型大錢。

明天啟通寶錢主要有光背無文和背文兩大類,其背文比萬曆錢復雜,分記重、紀值、記局、記地等。在這些不同背式中,有的遺存豐而一般,有的遺存少甚至罕少而成明代珍泉。

閱譜可知,明天啟通寶錢中又一珍罕式,乃稱試鑄品的“天啟通寶背五”紀值一式。此式錢為明天啟通寶錢中最為罕少者之一,有譜定其一級,位列明代珍泉之冊,一般難見實物,收藏價值很高。

與不少品種一樣,此錢儘管十分珍稀,然亦非孤品僅見。愚在經年的獵泉過程中,亦有幸獵獲一品。時至今日,特將其帳中點出,拍照亮相,發於博客公展鑑賞,以饗泉好。

首識書相。清晰可見,本品面文“天啟通寶”四字,楷書書體,直讀,其背穿之上“五”數字紀值。其字書寫略見幾分率真之意,雖然字形規矩度略欠,然仍可感力道十足,尤其是“通”字更具代表性,其中“寳”字寶蓋頭略有省筆,然風格仍不失明天啟錢之範,整體來看,筆劃間隔有距,橫直豎立,佈局協調,字形大小適中,書相古樸率真,明天啟錢文之神韻凸顯。故此無需贅述,其書相合規,與譜載之拓亦無二般,官爐鑄品,其門得開。

次觀鑄相。展目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有加,直徑約為34.92毫米,重約11.39克,厚薄適中(相對略薄),折五形制大小。其鑄相顯示,方圓廓正,坦平地章,穿輪乾乾淨淨。續觀字廓,無粘無連,乾淨利落,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毫無故作高凸之態。顯而易見,此等規整自然之鑄相,非官爐出品莫屬,其門可開,自不在話下。

再察鏽相。一眼可識,本品具有鮮明而歷經把玩的傳世品鏽相特徵,十分難能可貴。其身雖無鏽痂,然包漿濃烈,尤其是地章之上,包漿皮殼濃厚,分佈深淺自然相間,漿殼踏實不虛,色感純真無邪,潤和而又十分老道。續察材質,乃為黃銅質地,銅質精良,而銅色則是更具熟舊之感。至此,無需細表,辯鏽識漿,本品一派自然天成之鏽相昭然,偽不可得,其門自開矣。

一番鑑賞,幾度審視,此枚“天啟通寶背五”錢,三相一材,難尋疑點,可謂開門見山之品,真實可靠。至今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再加廣為檢索,均難見其蹤,其珍稀度可見一斑,毫不虛妄。故譜載定其一級,也是不無道理的。

言及此點,也多說幾句,對於泉譜和前輩泉家之載或所言,我們既不能當成一成不變的聖經,非此莫屬;然亦絕不能搞歷史和知識虛無主義,動輒全盤否定前輩泉家和泉譜之說,肆無忌禪的按照自己的主觀臆說行事和評判泉品。如此,也是一種惡習,其後果不僅誤導他人,更是貽害自己矣。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明代珍泉《天啟通寶背五》銅錢珍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