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顛覆認知的三個考研真相,再不知道就真的晚了!

顛覆認知的三個考研真相,再不知道就真的晚了!

一說到考研政治,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簡單、背就可以了嘛、高中的底子還在。考研政治,準確地說是“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是考研中受誤解最多的科目,也是最容易因備考中方法和策略不當而導致失利的科目。每年都有無數考生因為輕視政治而與考研失之交臂,因為覺得簡單而不重視,真的是考研中最不能原諒的失誤。

所以今天考神君就請來隔壁老王--王一珉老師為大家解讀考研政治的複習策略和方法~

顛覆認知的三個考研真相,再不知道就真的晚了!

複習錯誤思路一:提早準備,死記硬背

部分考生或因自己主觀上心虛,或因考研訴求特別強,或受某些無良輔導機構忽悠,提前一年半左右就開始了死背考研政治。此類不幸考生, 或背誦本科生所用“兩課”(普通高校開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教材,或背誦某機構的“神奇”書籍,或背誦權威的《考試大綱解析》……以文字最少、最權威的《考試大綱 解析》為例,2016版也有整整378頁、61萬字左右的篇幅,想要背誦這些東西,必然會走上歧途,最後在後勁不足、身心疲憊、心力交瘁中失望、絕望,以至放棄考研政治甚至放棄考研。 提早準備沒有什麼錯誤,但是,提早走向一條錯誤的道路,無論多努力,只能是緣木求魚、 南轅北轍

在此建議大家,政治複習一定要掌握方法,千萬不要把“貝多分”奉為上經。考研不是投機,更不是背誦記憶考試,同學們一定要深刻理解考研政治的開設邏輯,不可主觀臆斷,斷送自己的考研道路。

複習錯誤思路二:過晚複習,全靠押題

部分考生在戰略和戰術上雙重藐視考研政治,或聽信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師兄師姐說考研政治簡單,或輕信各種考研論壇的一些來路不明的帖子(如考前一週看了 XX書就考了90多分,明智的考生自然清楚這帖子是怎麼回事),或迷信某老師或某些機構的神奇押題資料。總之,這些考生得到的大多是慘痛的教訓。很多押題 老師和備考的學生都有困惑,老師認為:雖然題目不一樣,但我明明押中了知識點,學生為什麼還是一片叫罵聲呢? 學生怎麼什麼都不會啊? 可是學生認為:概念沾邊就算押中考題嗎? 我要是什麼都會還用你押題嗎? 很多考生由於複習過晚,甚至根本不復習,導致資料看不懂,試卷也看不懂,自然分數極低。押題永遠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因為押題有風險,可能押中也可能押不中,考生應該在充分複習的基礎上,考前看看押題書籍,有驚喜則好,沒有也一樣考試,如果把押題作為自己的賭注,那就是拿自己的前程去賭博。

押題始終是有風險的,把自己的考研全權交給某個輔導老師,認為誰的押題就能頂的過別人數月的複習,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先不論努力有沒有結果,單單是你逃避努力這件事本身,就是考研最大的敵人。在此,我對大家的政治複習提出以下建議:

1、合理利用框架圖

很多參考資料都會給出一章內容的框架圖,有些還是值得借鑑的,在學習一章之前可以看一下框架圖,對本章內容進行系統的瞭解,然後順著邏輯去學習;

過第二遍的時候老師要求大家務必自己嘗試去畫一下框架圖,這樣你的思維脈絡會更加清晰,也可以幫助你去查缺補漏各個知識點。

2、對內容進行重點標註

大綱一大本,裡面有80%的內容是不需要去記憶的,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標起來,把老師講到的重點圈起來,不同顏色的筆,不同顏色的重點,一目瞭然,也是你自己對記憶的一次加深。

3、對重點內容記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會越來越覺得這句話說得對。有時間的同學可以製作自己的政治“大綱”,過了一遍的重點內容打印出來,留出筆記的餘地,然後把自己的理解寫上,配合老師講到的真題進行知識點的分解、知識點與考點的結合、考點分析等等。沒有那麼多時間的同學在聽了老師的講解後一定要把老師著重強調的內容記下來。

顛覆認知的三個考研真相,再不知道就真的晚了!

複習錯誤思路三:脫離實際,忽略自己

此類考生多是“隨大流”型,整天盯著其他人,別人做什麼,他就做什麼。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別人是不同的。考研政治中有很多 怎麼複習就考80多分的同學,於是很多同學就去請教經驗,問用什麼書,什麼時間看,做什麼 題,經驗複製後發現很不理想,於是覺得自己被騙了。其實沒人騙你,是你自己騙自己。別人可能高中文科學習超級棒,大學學社會學或者哲學,考研政治這點東西人家早就有底子,復 專業課時又過了 N 多遍,當然不用怎麼複習就能得高分。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

經驗可以參考,可以借鑑,但是要自己動腦子而不是“隨大流”,要記得,大多數人考研都是考不上的, “隨大流”的你,是不是也會是同樣下場呢? 考生們在準備考研時,總在探尋成功者是如何複習的;而作為輔導老師,我更關注失敗是如何造成的,很多考生刻苦、努力、用功,可到最後還是出問題。

而這些問題反映在備考階段,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不理解!不理解考研政治的內容,導致背了就忘,忘了再背,既浪費時間,又耗費精力。

不理解造成沒有框架,沒有重點,混沌一片;不理解導致看到“白素貞扶許仙問為什麼梅蘭芳會犯錯”(2010年真題),看到“巧用大循 環,處理不再難”(2014年真題)時候的無助與惶恐;不理解導致考試結束後的無語與抓狂;…… 有的考生,複習時就知道了理解的重要性;有的考生,失敗過了才知道理解的重要性;還有的考生失敗了N 次還不知道理解的重要性。

須知:理解是記憶的前提: 對知識點不理解就難以記憶。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覺得有人背誦圓周率到1000位,很厲害,而背誦一篇《滕王閣序》(約950字)就沒什麼值得稱道的。這說明我們都隱隱地知道,沒有理解,沒有邏輯的純粹記憶,很難!

理解時解題的根本:考研政治,尤其是2010年之後的考研政治,命題靈活性越來越強,需 要理解的內容越來越多。可以說,如果對知識沒有理解,至少一半的分數是要丟掉的,至少有 30分左右的題目是看不懂的。以2016年的真題為例,靠死記硬背的分數不足20分,前提是 61萬字的內容需全部記憶,平均背3萬字拿一分,計算到此,大家也就可以明白了。

理解是進步的保證:如果具有理解內容的思維,那麼,提早複習會使你信心十足,每天進步並且難以忘記;強化時期會使你胸有成竹,不斷鞏固;衝刺階段會順風順水,整體把握;押題 的重點也可以稍有留意就可發揮其作用。

總之,不理解,步步維艱;理解後,步步為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