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把曼比季讓給土耳其?

史殼郎先生


至少要避免土耳其與伊朗合流

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標誌著圍堵伊朗成為美國中東政策的核心。近期,在俄羅斯的協調下,俄羅斯、土耳其與伊朗儼然已經在敘利亞結成了反對美國的準聯盟關係。當然這種聯盟關係完全是在敘利亞共同利益的驅使下結成的,由於時間還比較短,至少目前看還比較脆弱。

土耳其一直將庫爾德問題視為對外關係的核心問題和底線、紅線。近年來,美國和土耳其關係急轉直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美國在敘利亞內戰中支持庫爾德武裝,極大的刺激了土耳其人敏感的神經。早在阿夫林戰事剛剛結束時,土耳其就開始曼比季問題與美國人談判,要求庫爾德武裝必須讓出曼比季,退到幼發拉比河東岸去。

現在,美國在土耳其人最在乎的庫爾德問題上妥協,當然是想用利益破壞土耳其與伊朗、俄羅斯剛剛結成的聯盟。即便不能完全消除與土耳其的緊張關係,至少也要避免美國和以色列在圍堵伊朗的關鍵時刻,土耳其在背後出手搗亂。

尋求共同對付伊朗的可能性

土耳其長期執行親西方的政策,雖然在埃爾多安的打壓下,親西方勢力明顯收縮,但是仍有相當的勢力。美國可以得罪埃爾多安,但是沒有必要因為庫爾德人得罪全體土耳其國民。現在美國率先在庫爾德問題上妥協,也為土耳其國內親西方勢力推動改善美土關係,提供了真憑實據。

雖然埃爾多安在土耳其國內大肆推動伊斯蘭化,畢竟土耳其人大多數信仰的是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伊朗的什葉派並非一路人。現在美國不斷在土耳其與伊朗關係上鬆土,土耳其雖然不會立即掉轉槍口與美國一道對付伊朗,但是繼續提供土耳其境內軍事基地協助美國打擊伊朗,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為美國全面撤出敘利亞做準備

今年4月份,特朗普已經公開對外宣示準備從敘利亞全面撤軍。現在美國人正在積極撮合埃及、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組成阿拉伯聯軍到敘利亞代替美軍留下的真空。阿拉伯聯軍的戰鬥力根本不值得期待,如果美國人不能在臨走前解決與土耳其的分歧,將來土耳其聯軍直接用武力手段奪回曼比季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現在,美國與土耳其達成了共同巡防曼比季的協議,美軍撤走之後,就是阿拉伯聯軍與土耳其一道巡防曼比季,埃爾多安應該還沒有膽量撕毀已經達成的協議,更何況背後還有美國。

美國人算盤打得叮噹響,但是埃爾多安也不傻,能夠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兩頭得利,埃爾多安絕不會再次投入美國人的懷抱。土耳其不在伊朗問題上給美國添亂已經很不錯了,想讓土耳其完全放棄伊朗是不可能的。


衝擊時評


自年初在敘利亞阿夫林地區展開“橄欖枝行動”以來,原本齟齬的土美關係雪上加霜。儘管實力遠遜北約老大,但野心勃勃的埃爾多安還是頻頻叫板,甚至威脅要對駐守曼比季、庇護庫爾德武裝“人民自衛軍”(YPG)的美軍動武。美國儘管一直強硬回應,但日前地突然出人意料地“服軟”,迫使YPG撤離曼比季,同時允許土耳其軍隊入駐該地區。分析認為,美國突然示弱,意在緩和與土耳其的緊張關係,避免駐土空軍基地被關閉,同時阻止安卡拉進一步向莫斯科靠攏、甚至與德黑蘭發展關係。得到美國支持的YPG武裝

1. 庫爾德Firat通訊社援引YPG司令部公報內容稱,YPG武裝人員將撤離曼比季。

曼比季住於敘利亞北部,早先曾被IS恐怖武裝佔據,但在2016年被庫爾德人民自衛軍奪取。土耳其視YPG為恐怖組織、其在土敘邊界的存在為戰略威脅,因此於今年1月20日對其展開清剿。“橄欖枝行動”首先劍指阿夫林,曼比季雖然有美軍駐防,但仍是土軍的重要目標之一。土軍在阿夫林地區巡邏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4日與美國國務卿篷佩奧會晤並簽署了“曼比季未來行動路線圖”。恰武什奧盧隨後在接受採訪時說:“會晤取得了成功,我預計在YPG問題會有具體結果。”他同時指出,路線圖的簽署將成為土美雙邊關係的轉折點。

土耳其媒體援引外交界消息人士的話說,根據路線圖的初步方案,YPG將在30天內徹底撤離曼比季,之後土美兩軍將完成地形勘測,並在路線圖簽署60天后組建地方政府。此外,庫爾德武裝應交出從美方獲得的武器。土耳其外交部認為,這一經驗未來可以推廣至敘利亞其他地區。

2. 對於美軍來說,庫爾德人民自衛軍是其在敘利亞的主要盟友。因此儘管安卡拉一再要求華盛頓停止支持庫爾德武裝,以維繫美土同盟關係,但都遭到拒絕。事實上,正是在這一問題上存在分歧,導致了美土兩國近年關係日趨緊張。

土耳其於2016年秋季展開“幼發拉底河之盾”,在肅清當地的IS和庫爾德武裝之後,沿敘土邊界建立了一條90公里的緩衝帶。土軍原本計劃在奪取曼比季後停止進攻,但由於美軍加強了在曼比季的力量、並對庫爾德武裝提供庇護,土軍的奪城計劃以失敗告終。此外,當地市政委員會宣佈與大馬士革和莫斯科達成協議,根據協議敘政府軍佔據了距離土軍駐地不遠的曼比季西部地區。

阿夫林戰火瀰漫

土耳其裝甲部隊

開始“橄欖枝行動”行動之後,土耳其準備再次實施曼比季奪城計劃,但同樣遭到美國的阻撓。美國還再次挑釁,在“橄欖枝行動”背景下宣佈在敘利亞成立兵力一支3萬人的庫爾德“安全部隊”,強調美軍不準備放棄曼比季,結果導致美土在當地的對抗更加激烈。

3. 憤怒的安卡拉當局威脅關閉美國駐土耳其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在5月30日表示,土美兩國關係可以實現正常化,但前提是美國必須在曼比季、引渡居倫和其他問題上採取步驟,否則我們的人民就會要求 “關閉因吉爾利克和庫雷吉克軍事基地”。

恰武什奧盧還補充說,土耳其當局希望通過談判解決曼比季問題,但這種希望已被消耗殆盡,“土耳其只能展示自己的力量”。事實上,土耳其早在2016年7月就曾經短暫封鎖這兩處基地以示警告。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

專家認為,阿夫林和曼比季的局勢表明,安卡拉對敘利亞局勢發展有很大影響力,對其利益必須加以考慮。

俄羅斯政治學家弗拉基米爾·索特尼科夫表示,威脅關閉因吉爾利克基地給華盛頓的印象很深,因為這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基地是美軍在該地區的重要戰略支點,和失去庫爾德武裝相比,基地被關閉更能增加美軍行動困難。

俄羅斯外交學院教授亞歷山大·瓦維洛夫也持類似觀點。他同時認為,在土耳其年初發動“橄欖枝行動”後,庫爾德武裝不服從美軍命令、擅自增援阿夫林的舉動令美軍非常失望,庫爾德武裝的行動也表明他們不易被人操縱。

“庫爾德武裝非常有戰鬥力。他們是中東舞臺的重要角色。美國不想中斷和他們的關係,因此需要尋求平衡。”瓦維洛夫說。

4. 當然,美國向土耳其讓步,還有防止安卡拉與莫斯科、甚至德黑蘭走得太近的考慮。

索特尼科夫表示,美國人對土耳其和俄羅斯關係發展心存疑慮:“華盛頓不能容忍安卡拉遠離北約統一戰線,因此決定在庫爾德武裝問題上讓步。”

瓦維洛夫指出,土耳其軍隊的數量在北約內部排名第二,其影響力不容忽視:“土耳其與俄羅斯擴大相互合作令華盛頓非常擔憂。這可能是促使土美能夠就曼比季問題達成交易的因素之一。安卡拉將繼續採取務實的外交方針,毫無疑問,繼續在原有軌道內與俄羅斯合作對土耳其有利。”

土耳其欲向俄購買S-400防空系統和蘇-57戰機

值得一提的是,同為北約盟友的法國也曾試圖影響爭議地區局勢,在3月底承諾向YPG重要組成部分SDF(敘利亞民主軍)提供支持,甚至計劃向曼比季地區派駐軍隊,“以穩定敘利亞東北部安全區局勢”。此舉招致安卡拉當局強烈反對,土耳其防長稱其為“侵佔敘利亞領土、違反國際法準則”。法國最終沒有向庫爾德武裝提供更大支持。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對於美國來講,土耳其、庫爾德武裝這2個“盟友”雖然都很有價值,但顯然土耳其屬於美國“不能輕易得罪的盟友”,而庫爾德武裝則可以在很多時候被出賣或被迫妥協。

目前敘戰局相關各方都有為這場近乎無休止的戰爭“降溫”的願望,而且特朗普政府本來就有儘快從敘戰場抽身的打算,而用犧牲庫爾德武裝利益、讓出曼比季的方式來換取與土耳其的關係復甦,這筆買賣還是划算的。

眾所周知,土耳其是北約體系中兵力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成員國,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防範俄羅斯、盯防中東局勢、扼守國際交通線的重要“抓手”與得力助手。別的不講,單是土耳其境內的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就無可置疑,特別是其有力地支撐了美國在中東、中亞發動的多場局部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後來的打擊“伊斯蘭國”行動。

另外,土耳其收容了多達350萬敘利亞難民,使得背後的整個歐洲免遭更多規模的“難民潮”衝擊,迫於歐洲盟友的壓力,美國也不願過分開罪土耳其。

而且, 庫爾德人問題牽涉中東多國(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核心利益,美國假如支持敘境內庫爾德武裝過分做大做強,只會引發上述各國的強烈反彈,甚至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反美陣營(包括俄羅斯)。即便美國敢這麼做,歐洲盟友也一定會大唱反調乃至撕破臉——畢竟歐洲還要嚴重依賴中東的油氣資源,做不到頁岩氣革命後的美國那麼“輕鬆灑脫”。

說到俄羅斯,這也是美國急於和土耳其達成妥協的重要外部因素——如果只是為了一小塊敘利亞土地就將土耳其推到俄羅斯一邊,那對於美國的損失就太大了。


網言軍事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近期到訪華盛頓,並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進行了正式會晤。按照目前媒體報道的結果來看,恰武什奧盧顯然代表土耳其方面贏得了所想要的結果,美國同意就曼比季問題和土耳其達成妥協,雙方達成“曼比季合作路線圖”,盤踞在這一區域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將會陸續撤離曼比季。

“人民保護部隊”實質上就是美國扶植的庫爾德武裝力量,美國並不打算完全放棄庫爾德人這一籌碼。但是面對土耳其的武力挑釁,美國卻罕見選擇了退讓,這或許可以說是土耳其“外交軍事上的一次重要勝利”。因為目前世界上能夠用武力威逼美國退步的國家還真不多,埃爾多安也算是為自己長了臉了。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選擇在曼比季問題上退步呢?事實上這是“兩害相衡趨其輕”的結果,因為庫爾德武裝力量的重要程度仍然不及土耳其,土耳其是北約國家,是美國真正的盟友,美國還沒有準備好和土耳其翻臉。何況土耳其軍隊也是北約國家中實力超群的勁旅之一,美國在敘利亞和土耳其硬碰硬顯然不是明智的事情。強龍不壓地頭蛇,美國也是懂這一點的。

近一階段來,土耳其和美國的關係不斷惡化,埃爾多安選擇和俄羅斯修好關係,採購S400導彈和拒售F35戰鬥機的問題,又使得美土關係雪上加霜。眼看已經到了快掀桌子的地步了,就算是要強的特朗普,也不得不冷靜下來權衡得失。如果美國因為曼比季的問題失去土耳其這個盟友,那麼就相當於拱手交出“亞歐大陸十字路口”,而且還會把一個軍事強國推向俄羅斯那邊,美國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就必須拿曼比季挽回土耳其的心。

當然美國的態度也是有所保留的,土耳其堅持稱“人民保護部隊”為恐怖力量,但是美國則拒絕同意這樣的說法。也就是說美國並不會如土耳其所願,讓庫爾德武裝徹底失去立足之地。美國只是在土耳其的威逼下,稍微做了有限的退讓。今後庫爾德武裝仍可能在美國的幫助下,獲得新的發展空間。

而且美國也沒有絕對放棄曼比季,“人民保護部隊”退出之後,曼比季將由美國和土耳其共同管理。在管理曼比季的問題上,美國和土耳其的態度也許還會相互不同。但是土耳其也要明白美國的忍耐力是有限的,如果土耳其在這些問題上玩過火的話,美國有可能就會換另一副嘴臉,讓埃爾多安知道誰才是老大了。


白虎堂


美國和土耳其為曼比季問題上的爭鬥不是現在存在的,而且早在埃爾多安宣佈升級“橄欖枝行動”後就一直存在摩擦,美國現在讓出曼比季是土耳其的一次外交勝利。



土耳其最近和美國互手腕確實精彩:美國對其限制出售F-35戰機,土耳其表示將想俄羅斯購買s400;美國以關閉土耳其境內軍事基地相逼,土耳其也以關閉其軍事基地反擊。這你來我往的,猶如懸崖勒馬,美土關係變至土耳其政變以來最低點。

說到底埃爾多安還是壓對了寶,現階段的中東局勢下美國離不開土耳其的幫助,或者說美國不想把土耳其推向俄羅斯。勝利者的代價是豐富的:F-35能買了,敘利亞庫爾德人問題也即將解決。



土耳其得到曼比季的代價很有可能是需要和美軍同時作戰,不允許幫助俄羅斯。美國只是讓庫爾德人離開,自己可沒有離開,對於敘利亞政府來說,只是敵人換了一波,威脅並沒有解除。


局貓財經


新華網最新消息: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5日承認,這支武裝的軍事顧問將撤出敘北部重鎮曼比季。前一天,美國和土耳其發表聯合聲明說,雙方就曼比季和平路線圖達成一致。土方稱,路線圖實施階段,土美將暫時共同控制曼比季。

由此可見,做美國的盟友,隨時可能被出賣!上一次讓出阿夫林,這一次讓出曼比季,接下來美國會不會把整個庫爾德聚集地區都讓給土耳其?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

一、美國讓出曼比季給土耳其的目的

目前,美國將伊朗視為其在中東最大的敵人,特別是在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以後,美國與伊朗的關係徹底陷入谷底。而土耳其是北約國家,境內又有很多美國軍事基地,在美國看法,非常值得拉攏。土耳其的價值在於:8000多億美元的GDP總量,是中東經濟第一大國;緊扼黑海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三,北約盟友,輕易不能放棄。

而在近期,拉攏土耳其又能夠達到諸多目的。首先,土耳其因為美國禁售F-35戰鬥機,而尋求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與蘇-57戰鬥機,美國此時讓出曼比季,也算是給土耳其的彌補,阻止其購買俄羅斯武器;其次,敘利亞內戰已經接近尾聲,以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軍目前的實力,再加上俄羅斯空軍和伊朗志願軍的幫助,軍事上消滅伊德利卜的反政府武裝難度不大。此時美國拉攏土耳其,分化與俄羅斯、伊朗的關係,可以在接下來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談判上獲得更多主動權;最後,5月8日美國宣佈退出了伊核協議,計劃在8月6日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而土耳其是伊朗油氣資源重要進口國,土耳其對伊核協議的態度非常重要!

二、美國與土耳其達成讓出曼比季協議的具體內容

6月5日,訪美歸來的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表示,10天以內美國和土耳其就將實施曼比季和平路線圖,6個月以內完成路線圖,在此期間,美國和土耳其將聯合駐軍維持曼比季地區的治安。不過,土耳其官方媒體公佈了比恰武什奧盧返透露更詳細的計劃。土美達成一項“三步走”計劃:美土簽訂協議30天后,曼比季的庫爾德人武裝“人民保護部隊”撤出;45天后,土耳其和美國部隊開始聯合管理曼比季;60天后,成立曼比季當地政府。

庫爾德人女兵

歡迎大家討論,為了拉攏土耳其,美國還會不會再次出賣庫爾德人的利益?


美國觀察室


曼比季是啥?相信不熟悉的朋友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曼比季是一處位於敘利亞阿勒頗省靠近土耳其一側的軍事重鎮。

在2016年11月以前,這一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區域一直都是由敘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佔領,後該武裝組織撤走了大部分力量,只留下一些軍事顧問在此,他們背後均由美國支持。

而就在一天前,美國和土耳其聯合聲明:兩國就曼比季和平路線圖達成一致!土耳其方面隨後更是宣佈:在和平路線圖規劃期間,曼比季由美土兩國共同控制。

據參與此次美土會晤的土耳其外長恰武仕奧盧向媒體透露,和平路線圖將在10天后正式實施,預計需要六個月的時間完成。在這期間,曼比季的安全防衛由美土共同承擔。而長期盤踞在曼比季的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也會被解除武裝後撤出那裡。

按照美土雙方協議計劃,曼比季和平路線圖將在六個月時間裡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撤出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第二步,美土聯合管理曼比季;第三步,設立曼比季當地政府機構。

很顯然,美國之所以在此時將曼比季拱手相讓於土耳其,主要還是想借此緩和一下雙方日趨緊張的關係。因為在土耳其眼裡,庫爾德工人黨是不折不扣的恐怖組織,而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也是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利亞的延伸。

本來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盤踞於臨近土耳其的曼比季本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再加之美國給予他們許多武器援助,這些都讓視庫爾德人為天敵的土耳其大為不滿。

如此一來,美國、土耳其以及庫爾德三方就形成了複雜的聯繫:土耳其和庫爾德互看不順,都想除掉對方,美國則希望土耳其和庫爾德分別成為自己在中東和敘利亞攪局的棍子!但在雙方矛盾不可調和的前提下,美國只能暫時犧牲庫爾德武裝,緩和同土耳其的關係。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美國和土耳其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土已就曼比季問題達成一致,美土兩國將暫時共同控制曼比季地區。美國為何在此時突然將曼比季“轉讓”給土耳其?

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聲稱早在2016年末的時候就已經撤走了曼比季的“人民保護部隊”,現管理曼比季“庫爾德軍事委員會”與“人民保護部隊”沒多大關係。但土耳其不信,事實上,庫爾德軍事委員會與人民保護部隊聯繫緊密,只不過換一面旗幟罷了。


曼比季為何會成為美土的焦點問題?

土耳其認為敘利亞國內“庫爾德武裝”是其國內“庫爾德工人黨”的分支,並將後者認定為恐怖組織。庫爾德武裝在敘利亞內亂的時候在美國的幫助下在敘利亞北部地區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並且在趕走恐怖分子後佔領阿夫林和曼比季等重鎮。

這引起了土耳其的高度警惕,如果放任庫爾德武裝做大,勢必會引起土耳其南部庫爾德人的連鎖反應,後者一直想脫離土耳其獨立建國,所以埃爾多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遣軍隊越過土敘邊境打擊盤踞在阿夫林地區的庫爾德武裝。但庫爾德武裝是美國在敘利亞扶持的代理人,你土耳其打庫爾德武裝,不就是和我美國作對嗎?美國很不滿意土耳其的軍事行為,甚至駐紮在阿夫林的美軍也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美土關係一度劍拔弩張!

但土耳其是北約國家,而且土耳其還是美國在中東的橋頭堡,美國最後還是沒有干涉土耳其的軍事行動,庫爾德武裝在精銳的土耳其正規軍的打擊下被趕到了曼比季地區。

土耳其並不甘心與只佔領阿夫林地區,土耳其的目標是將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武裝全部消滅,於是曼比季就成為了美土兩國談判的焦點問題之一,美國不可能輕易放棄庫爾德武裝和曼比季,因為失去了曼比季的庫爾德武裝該何去何從?但土耳其也不會輕易讓步。

但在土耳其外長訪美結束後,美圖土兩國就曼比季問題達成了一定的協議,美土兩國將按照“三步走”策略逐漸解決曼比季問題。


美國為何突然向土耳其讓步?

這恐怕與美國放棄庫爾德武裝沒多大關係,要知道庫爾德武裝是美國在敘利亞最為依仗的代理人,而且美國自伊拉克戰爭時期就有扶持庫爾德人獨立建國的想法,所以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棄庫爾德武裝的

但目前美土關係緊張,其中庫爾德武裝問題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所以美國此時將曼比季“轉讓”給土耳其,有利於緩解兩國緊張的關係。

而且考慮到敘利亞政府軍如追風掃落葉之勢逐漸消滅敘利亞國內的反對派,如果美國此時再不出手,在敘利亞就徹底失敗了,所以美國此舉也有抽出身來應對反對派節節失利的可能。


青年視紀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和土耳其已經達成一致,30天后庫爾德武裝撤出曼比季地區,45天后美國和土耳其共同管理,60天成立曼比季當地政府。

1.從中東大環境來看。美國在敘利亞處於相對被動地位,但是美國並不急於改變這一現狀,而是把主力放到了圍堵伊朗、斡旋歐洲上面,自然不希望“牆頭草”土耳其擾亂了自己的大戰略,因此瓦解“土伊俄”聯盟,給他一塊骨頭慢慢啃是最好的辦法。


2.美國並沒有拱手把曼比季讓給了土耳其,而是選擇了一種折中的辦法。土耳其進駐、庫爾德撤兵,美國依然保持影響力。雖然土耳其現在是牆頭草政策,但是卻沒有堅決反美的必要。如果美國不出讓曼比季,恐怕埃爾多安急得就要罵娘了,反而讓土伊俄聯盟得以加強。


3.敘俄聯軍基本上掃平了敘利亞政府軍佔領區內的大股反對派,目前敘利亞政府軍正在排兵佈陣準備打擊德拉反對派。如果德拉反對派被剿滅,那麼接下來就是敘俄聯軍和庫爾德人的博弈,曼比季是敘利亞北部重鎮並且位於幼發拉底河以西。放在庫爾德人手裡面恐怕未來只能成為敘利亞政府軍和土耳其聯合施壓的目標,不如做了順水人情送給土耳其。



美國絕對不是傻子,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所得利益。土耳其自恃優越的地理位置步步脅迫美國和俄羅斯,俄羅斯自然願意大力拉攏土耳其,但是美國採用的策略是步步後撤,延緩土耳其的鋒芒。


虎賁軍huben


美國和土耳其這兩個北約盟友,在敘利亞問題上,尤其是在曼比季問題上生怨已久,尤其是在土耳其控制了阿夫林地區之後,雙方圍繞曼比季一度劍拔弩張。所以這一轉折的確很意外。但若考慮到近期中東局勢的變化,其實也不難解讀出這一變故內在的邏輯。


1.中東大的環境的變化促使美國開始戰略調整。


敘利亞危機所引發的蝴蝶效應一直在發酵,促使中東地區主要矛盾不斷的變化,如果說從2014年開始,“伊斯蘭國”成了中東地區、美國及西方國家甚至全球最主要的問題,那麼在後“伊斯蘭國”時代,俄羅斯和伊朗兩方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的增大,則已然成了美國及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最大的問題。尤其伊朗首當其衝,其代表的什葉派勢力已經擴大到也門,伊拉克等國家,其多年以來謀求的新月地帶戰略已然隱然成型。美國近期一系列的動作表明,其已將伊朗視為其在中東地區最大的隱患,於是開始著手聯合中東地區其他國家(如以色列、沙特)封鎖、打壓伊朗。此間和土耳其和解,也是基於土耳其和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越走越近的現狀,其用意便是拉攏土耳其,促使土耳其在伊朗問題上和敘利亞其他問題上向美國讓步。

2.美國此用意其實包藏禍心,土耳其更多的只是得了面子,裡子還是給了美國。


退出曼比季的是庫爾德人民保衛部隊和庫爾德婦女保護部隊。土耳其雖然會入駐共同協防,但主要防衛曼比季的是同樣隸屬於庫爾德民主軍的曼比季軍事委員會,該組織目前在曼比季擁有5000人的武裝,實則換湯不換藥,曼比季還是控制在庫爾德武裝手中。此外,在曼比季,駐紮有2000名美軍,法國特種部隊也已經入駐,即便土耳其入駐,三家都屬於北約成員,顯然美國其實想把曼比季問題北約化,進而將整個敘利亞問題北約化。近期美國一直都在鼓動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組建安全部隊進入敘利亞,全盤分析沙特為首的聯軍真要入駐敘利亞,首選的地區也是曼比季,所以美國實則將曼比季作為多國基地的用意十分明顯,土耳其最先入駐是美國給的優惠。

3.此變故和土耳其、美國及俄羅斯三方的特色關係有很大的聯繫。

近期土耳其和美國因為土俄之間S-400防空導彈採購問題而陷入僵局,美國不斷加碼,甚至拋出了F-35五代戰機這種優厚的條件來爭取土耳其。在曼比季問題上給土耳其做順水人情,也是美國圍繞土俄軍售拋出的砝碼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