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我屏蔽了我大學同學的微信朋友圈

我屏蔽了我大學同學的微信朋友圈

下了動車就坐上已經預約成功的順風車,直奔大學同學剛剛開業的飲食店。其實,做這個決定是非常艱難的,去看望她的這個決定。事實證明,可能是我們所謂的“三觀”漸漸相去甚遠,竟沒有可聊的話題,也可能是由於我個人比較慢熱,隔一段時間後,自然而然的對某些人就聊不到一塊,所以,即使很想見面,仍有許多顧慮。而這次確實是鼓起好大的勇氣,只是現實情況也確實沒有我所喜歡的感覺,於是在吃飯前一刻匆匆逃離。

大概,我是比較較真又是比較敏感的人,在感覺到受冷落時,會覺得似乎一切是沒有必要的,這是我自己的“特點”,比較注重他人的重視與關注。可能也是內向者的一種圈圈繞繞的想法。

將近六點到達,接近八點離去。似乎,去的時候已經耗費了我十分多的勇氣與能量,以至於到達後並不知道要說什麼,做什麼,一切,是那麼尷尬而無措,她們說,我微笑,回應一兩句不搭的話語,氣氛很是尷尬。所以在感受到我所認為的“嘲諷”之後,迅速撤離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事。(其實她姐姐那樣對我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天下來,我沒有幫她們做實質性的幫助,只是去看一下,似乎還要一起吃晚飯,如果她真是這樣想的。我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沒辦法認同,所以我只有逃離。只是較主要的是,我似乎感受到非常真切的冷落感,這種感覺讓我真切地領悟到,或許,我們或多或少的友情得終止了!)

我屏蔽了我大學同學的微信朋友圈

還好現在這個時代,代步方式非常簡便,也非常快捷,剛把信息掛上不久便收到電話通知,我稍稍打了招呼便匆匆離去,離去時有一種輕鬆感,上車後卻感到無奈,憑著一腔衝動將她們的朋友圈全部屏蔽,併發了一段朋友圈文字,其實做完這些事情挺心酸的,慢慢地卻又感到難過,原來微博上說的那句“畢業後,果斷把同宿舍的舍友全部拉黑!”是真的。可能我一直也是這樣認為的吧,只是似乎又覺得不應該那麼快捨棄那些情感,所以留著思念、想念,好像這樣就可以留住那些時光,留住我覺得開心、恣意的大學時光。然而,現實卻在一步步告訴我,一步步告訴我所謂的真相,即,我與她們,似乎也並沒有那麼親密,但又或許我們都不知道那究竟是我們彼此友情的親密,還是她也不願意放下那些過去時光中的自己!我能想到的,這也許是我成長的一個推力,隨著這些認知,我明白了關於“分離”的課題,這何嘗不是在促使我往下一個生命路口行進。

我屏蔽了我大學同學的微信朋友圈

不管這中間的情感是怎麼樣的,在洗完澡冷靜下來之後,突然發現,“可能我們只是不那麼需要彼此吧!只是暫時的,對彼此不那麼重要,也可能永遠都不再重要,不再有交集,如同前面十幾二十年來所遇到的大多數人一樣,被時光的河水衝散了!”。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默默地把她們從屏蔽中解散出來,將那段文字設置成私密文字,給問我的初中同學回了一個信息,“只是情緒有些激動”。

我越來越能夠去接納我的感覺,並且突然意識到夢境的“困”,似乎與這些也有相關之處,在夢中,我經常夢到自己十分“困”,在不適合的場所,“困”似乎不大容易被接受,所以拼命想掙開眼睛,然而只會更難受。這是否也是我的糾結之處?當這樣解釋之後,“困夢”是否會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