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為什麼不跟金秀在一起?

小七的言語


主要有五點原因

  1. 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愛情太刻苦銘心,曉霞雖然死了,但少平始終忘不了曉霞的音容笑貌,曉霞的死對少平的打擊實在太大,恐怕再也不會有那樣一個人能夠取代他對曉霞的愛。

  2. 少平是看著金秀長大的,一直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妹妹看待,他喜歡金秀,但那絕對不是愛情,他對金秀的感情從來沒有逾越過親情的範圍。
  3. 金秀是醫學院的高材生,她有很好的前途,而少平是一個煤礦工人,兩人的差距有點大,他不想拖累金秀。
  4. 少平這次受傷讓臉上留下了很醜的疤痕,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他不願意生活在省城,傷疤使他更加渴望熟悉的煤礦生活,在那裡他有地位,受人尊重,在煤礦的威信足以掩蓋傷疤的醜陋。
  5. 在煤礦有惠英嫂和明明,惠英嫂這個常常讓他感到溫暖和舒心的女人,他習慣了對他們孤兒寡母的照顧,也貪戀惠英嫂給他帶來的溫柔與踏實。

    如果孫少平跟金秀在一起是不是顯得太輕浮草率了, 在小說中,作者並沒有詳盡地寫少平和金秀有什麼感情交集,金秀喜歡少平這件事很突然,前面的劇情並沒有什麼鋪墊,提到金秀喜歡少平這件事,是從秀的哥哥金波那裡聽說的,當時金波準備去找那個蒙古姑娘,順路去看少平時跟少平提起的。看到真的是一臉懵逼,立馬變成黑人問號臉,啥時候的事。。。不過這件事只是用幾句話就概過了,並沒有引起少平過多思考。算是不了了之吧。



再提起這件事,小說已經接近尾聲,少平在井下受傷,被送到省裡住院,是金秀一直在少平身邊悉心照料他,這時作者才寫出金秀對少平一片痴心。少平身上有顧養民身上沒有的男子氣概,這正是金秀所傾心的重要原因。可是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少平並不愛金秀,他身有太多揮之不去糾纏。



不是有那樣一句話嗎“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那麼其他人都會將就”。金秀太美好,不應該被拿來將就。




深思淺談


平凡的世界在孫少平受傷住院的時候,在省城醫院受到了金秀的表白,面對如親妹妹般的金秀,孫少平選擇了拒絕,其實合情合理,如果路遙刻意安排他倆結合,反倒不符合孫少平的性格和為人!


首先是孫少平讀書較多,經過從農村到打工到煤礦工人的身份轉變,閱歷和眼界早已遠超一般民眾,金秀此時面臨著醫學院即將畢業,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可以說前途無量,少平不會為了自己而將金秀耽誤在煤礦醫院,孫少平的心思短時間不會脫離煤礦!

再一個就是感情基礎,少平和金秀,一直都是親兄妹般的感情,沒有男女之情,而金秀對少平,只是出於自己對好男人的定義,都是從農村走出來,堅韌,不屈奮鬥,金秀看到了可以託付終身的人,但這種感情,和兩情相悅相差甚遠,甚至是金秀對自己未來擇偶的不自信。



有人說孫少平沒有從曉霞的犧牲中走出來,我倒覺得這點很片面,少平和曉霞的戀愛,交往和境界,再加上師傅的犧牲,應該是可以看淡生死的,只是沒料到曉霞犧牲來的這麼快。再說,煤礦上的孤兒寡母,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多少也已經牽掛了少平的心!


少平是一個有主見有責任感的人,這點在書中字裡行間都能體現,或許他認為,拒絕了金秀,不但是責任擔當,也是對兩人最好的選擇!


秋楓一葉393


他和他哥哥少安一生多磨多難,少不經事僅憑夢想外出攬活與挖煤獲取生計、家境破爛通過一家人的努力成為雙水村的拔尖戶、曉霞死的打擊後重新振作,等等。

少平不選擇金秀,除了愛曉霞太深、把金秀當妹妹、不願耽誤金秀前程等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出現在一部小說中,都是因為這部小說要求塑造一個拼搏前進、性格堅毅的人物形象。所以作者沒有安排孫少平和金秀在一起,刻意讓他選擇了一個看起來不圓滿的結局。

相比之下的另一點我之前也有討論過,作為反面人物的田福堂一家重歸和睦、郝紅梅獲得金波甜美愛情、二流子姐夫回心轉意生活美滿......也是形成對比氛圍,都是為了襯托主角的自強不息、堅毅不倒的人物形象。

另外孫少平是一個有另外世界精神世界的人,除過曉霞,其他人很難理解他“關於苦難的學說”(精神層面的追求遠大於物質層面,浪漫主義色彩)和內心的矛盾與衝突。


今日沒雨但是打雷了





因為田曉霞的死給孫少平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再加上自己受傷導致外貌破毀的關係,讓孫少平的內心更為複雜,而孫少平本來就把金秀當作妹妹看待,儘管金秀後來一直深深愛著孫少平,但是在孫少平的心裡他已經沒有了愛人,就像路遙說的“像牛一樣耕耘,像土地一樣奉獻”,我覺得後來的孫少平正如路遙這樣所寫。


螢火蟲九零九


金秀和少平的妹妹蘭香一起上學,然後一起長大,對於少平來說,金秀和蘭香是一樣的,都是自己的妹妹,金秀和蘭香最後都上了大學,有了美好的前途,對於金秀的表白,無疑是突兀的,少平根本就沒有想到過自己當做妹妹的金秀會對自己表白,故而定是不會接受的。


Silenceisgold241


路遙本準備為孫少平設計金秀的愛情,或者說是準備再寫些內容,然而,路遙覺得這又是一種奢求,跟自己筆下的孫少平不符合,差一點畫蛇添足了!還好收筆及時,才造就了真實。

別外,在那個寫作的時期作者也是才思敏捷略有不足,何不停筆打住。可以想象一下,路遙到底怎樣為平凡的世界收尾,一切都是混沌,不安的!眾裡尋他千百度,我的結束在何處。陝北人骨血裡有更多的執著,卻少幾份浪漫,所以這個結局是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