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似乎,離開重慶後,接觸重慶的一切都變得不夠真實。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火鍋

“吃什麼鍋底?”

“鴛鴦鍋。”

這是常常在外地聽到的對話。

和朋友聚會,毛肚在紅湯裡涮了又涮,都要燙成“抹桌帕”了,也吃不出那股麻辣鮮香的味道。

毛肚、鴨腸、黃喉、老肉片是重慶人只要上桌就必點的菜。特別是那種大刀切成片的,放進翻滾的油鍋裡,剛涮起來一入口是微燙的椒香麻辣;咀嚼後下咽,回味是濃郁的牛油鮮香,火辣辣的熾熱感直衝天靈蓋!這才是最真實的重慶火鍋撒~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外地有些火鍋,毛肚還是毛肚,鴨腸還是鴨腸,但是吃起沒得勁兒啊!

重慶火鍋那個厚味重油的味道,是大塊鮮紅的牛油在旺火的鍋中熬化;是漂浮起來翻滾的辣子花椒。哎呀~你不吃一回兒,我說破嘴皮你也不懂。

反正這火鍋辣,也麻。哪怕你已經感覺不到你的上下嘴唇,甚至可能要用江小白來解辣,你也是一隻手端個杯杯兒,另外一隻手還在撈菜!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重慶人每年燙掉的鴨腸可以在赤道繞個幾圈;樓下的火鍋館是回家的路標;今天吃了頓火鍋發誓一個月不吃了,隔幾天還不是老老實實地坐在桌子邊邊胡吃海喝。在較場口住了二十多年,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傍晚起風的時候,壩壩頭擺起桌子。三五個兄弟夥圍坐在一起,開幾瓶高粱酒,一邊聊天開玩笑一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這是重慶夏日傍晚隨處可見的風景。

哪裡是愛,這簡直就是重慶人對火鍋的痴!

重慶火鍋的回辣讓人難以忘記,延綿不絕的辣意造就了重慶人豪爽耿直的個性。

也只有在重慶本地,才能感受這種最地道的麻辣,最重慶的火鍋!

高粱酒

重慶人喜歡喝茶,河邊邊擺幾把涼椅,一桌三四個人每個人一杯蓋碗茶,鬥一下午么地人,吹一下午龍門陣;重慶人也喜歡喝酒,特別是高粱酒,路邊館子點幾個涼菜,拿個土碗倒酒二兩。我每次跟我朋友晚上在家裡悶得發慌就跑到樓下的滷菜攤攤,點個豬耳朵喝點小酒,生活非常之愜意。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酒,各地都有。濃香、醬香、清香選擇也很多,你想喝哪種就有哪種。

我喝過的酒太多了,應酬婚宴甚至是品酒會,小酌兩口或者翻江倒海,都不如晚上在路邊和兄弟喝的高粱酒。

那些酒裡沒有曾經記憶裡的一份愉悅和單純.

只有重慶高粱酒才是霸道,反正我是這樣認為的,它能讓我感受重慶本土的味道,喊三五個好友,整幾瓶江小白,才是重慶生活中的放鬆和快樂。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重慶的高粱酒很有歷史,所以才好喝,這些要從白沙燒酒說起。江津的白沙鎮在清代光緒帝的時候就開始有規模的生產高粱酒了,不過那個時候叫白沙燒酒。釀酒作坊都修在驢溪河邊,數量眾多,挨著挨著就成了“釀酒一條街”的糟坊街。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而白沙的高粱酒在真正風靡山城是在民國年間。

雖然抗戰時期白沙古鎮裡的糟坊街歷經百年後被火燒燬,但是幸好釀酒工藝燒不壞。

後來的江記酒莊在白沙落戶,帶著傳統工藝的高粱酒又能一直出現在重慶人的飯桌上了。這種高粱酒其實也和原來的不一樣,傳統的工藝不變,但是味道變得清新了一些,有種“老味新生”的感覺。以糯紅高粱作為唯一原料而釀造的重慶高粱酒不僅讓我們找回了屬於重慶的老味道還有一些屬於新重慶的“新口感”。

看嘛,生長在山城,是一件好幸福的事情。獨特的吃,獨特的喝,這些都生長在重慶人的生活裡面,所以只有高粱酒,才能把重慶人的性情釀進去!

有這麼一種說法,重慶有最質樸的生活,也有最濃烈的人!重慶人濃烈的耿直熱情無非也是人們渴望簡單、真誠交流的寫照。這也像極了高粱酒給人的感覺,單純清爽。

重慶的火鍋店裡,桌上隨處可見喝空了的江小白,重慶人的性情都融進這小小一瓶重慶高粱酒,在酒瓶碰撞間釋放屬於重慶人的熱情。

小面

重慶小面的名氣已經太過出眾,以至於走在各個城市的街頭,都能找到重慶小麵館。但這些,都不是真的重慶小面。

重慶人對小面的喜愛已經到了一種無法形容的地步。早上吃,中午吃,晚上還要吃,甚至連夜宵都不放過。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我媽說他們小的時候,小面才八分錢一碗,我吃的時候已經漲到了二塊五,現在六塊。那時候小面大部分還沒有店面,都是在街邊擺個推推車,上面整齊的擺著調料。老闆娘一隻手夾著三個紙碗,面前放著六七個白瓷碗,另一隻打佐料的手飛舞著;一旁的老闆拿個大漏勺,一雙長筷子把面撈起來,往天上一拋把水瀝乾,再放進碗裡,流程清晰、一氣呵成。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沒得佐料重慶小面就完全不行了,一碗麵條全憑調料提味兒,有十幾種!而且每一家的調料味道都不一樣,每個重慶人都覺得自己家樓下的小面最好吃。清早起床走到麵攤點一碗,把面拌勻,佐料均勻地包裹在每一根麵條上,麵條勁道爽滑,湯料香氣撲鼻。一口“唆”進嘴裡,這個味道,一下就從嘴裡直衝腦門,瞌睡都醒完了!

我也曾在外地吃過味道還算正宗的麵館,就是始終感覺少了一份地道。走過長長的街道,走進裝修精緻的店鋪,現代設計感的餐桌讓人有點不好意思弄髒。坐下點餐,等面的時候連個WIFI玩玩手機,吃完,結賬,走人。

直到又回到重慶我才明白,小面要地道不僅在於味道。

我在重慶,隨便找一家麵館,走進去點碗麵。店門口永遠坐個白鬍子老頭拿個茶碗曬太陽,古樸的木質桌椅上還餘留著小面的鮮香,耳邊不間斷的是店裡的吆喝,“要不要海椒”。還可以和老闆擺兩句“龍門陣”聊一下家長裡短,門外的市井之聲在街道里迴盪。甚至有的時候,端一碗麵,直接蹲在路邊,也可以吃得心滿意足。

或許,只有重慶這個地方,才能把小面吃的這般有勁兒。

酸辣粉

重慶還有一樣街邊小吃讓人如痴如醉,專門跑過去吃,就是酸辣粉。

我記得小時候挑起擔子從家門口路過的小販,拿個喇叭整天循環:“涼粉、涼麵、豆腐腦、酸辣粉”,我隔著窗臺看著他越走越遠,清口水都要滴到地上了。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酸辣粉是兒時更加深刻的記憶。

麻辣鮮香,不油不膩,粉絲勁道彈牙、口味酸爽、濃香開胃。尤其是那個酸辣味兒簡直不擺了!吃過的人一想起來就要喊不得行了,要去“唆”一碗。解放碑好吃街的好又來酸辣粉長期和長江索道比哪個隊排得長,結果發現長江索道那邊排隊的人也都端起一碗酸辣粉。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不辣唇,不辣喉,不辣胃,但這個酸辣粉很魔性,讓人整個升騰起來,即便是腦殼不停的冒汗,也止不住呼喊:“嘶~~安逸!”。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每回兒路過酸辣粉的門面,門外男男女女人手一碗酸辣粉,“唆”得開心,聊得愉快。

街頭的垃圾桶裡堆滿了酸辣粉的盒子,空氣裡面瀰漫著一股辣椒香和醋香,每次都情不自禁的倒回去點一碗。

這些,離開重慶後都看不到了。

而這些,也正是我所念念不忘的。

那些離開重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看完眼眶溼潤了

每當我吃起火鍋,我會想起重慶;每當我路過麵館,我會想起重慶;每當我喝起江小白,我會想起重慶;除開這些,鹹豆腐腦、樓下的豬拱嘴、唯怡豆奶甚至是一整塊穿起來烤的苕皮都讓我想起重慶,帶著濃郁的鄉愁……

後來,我記住了一個詞,“身土不二”,或許只有它才能形容重慶人對於重慶的感情。

當我安逸的待在重慶的土地上,我不會懂得這份深刻在骨肉裡的感情。

而當我離開重慶,我才懂得,什麼叫做身土不二。

我的身體和靈魂,早就已經和這片土地相連,合二為一!

我也才明白,身在外地,想念重慶的同時,還有滿心的驕傲,讓我誓與重慶身土不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