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18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让高考成绩一分不浪费?

他忙什么


高考填报志愿,要用好自己的高考分数,但是,不能以不浪费一分进某一个学校、专业作为填报志愿的最高要求,也不能以此来评价志愿好坏。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名次),选择自己最想进的、感兴趣的学校、专业,如果能顺利进到自己心仪的学校、专业,这才是理想的志愿填报。即要把实力与兴趣结合起来填志愿,只看分数不考虑自己的兴趣,是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之一。

在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要实现不浪费一分,投进某学校(专业),难度比以前实行等第志愿时小多了,关键是考生要用自己的高考全省排名,进行科学的名次定位,按照冲稳守保的原则选择、组合学校(专业),比如,一名1000名的学生,选择往年投档分名次为700~800名录取的学校“冲”,选择投档名次为1000~1200名录取的学校“稳”,等等。在高考录取时,省教育考试院会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方式投档、录取。根据这种投档、录取方式,有不少学生就是高一分或者压线投档(当然也具有偶然性,取决于当年填报该校的学生情况)。需要的注意的是,就是压线投档,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一分之差就有几百甚至上千名学生,以最后一名投进这所学校的学生才“幸运”。

但就是最后一名投档成功,也不一定就是好志愿,要看这一学校、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在院校平行志愿中,投档进学校,还有专业录取问题,压线投档进该校的学生,通常只能进该校录取分数较低的冷门专业,甚至可能要被调剂。有的学生只考虑进“更好”的学校,但没有分析学校是否适合自己,比如,以前一直想考某所大学,高考分数出来之后,考出了更高水平,预计比自己原来中意的大学要高出不少分数,因此,就感觉自己填报这所学校“吃亏了”,这并不足取。

评价志愿填得好不好,主要看最后是否被自己心仪的大学、专业录取,只要被自己心仪的学校、专业录取,就是成功的。如果自己心仪的学校往年录取分数高,今年由于其他考生不敢报考,报考人数减少而录取分数降低,自己的分数比该校投档分高不少,这不能说填得不好,说自己浪费了那么多分数。每所大学的投档、录取分数每年都有起伏变化(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变化减少),以自己的分数与投档分比较,看志愿是否浪费了分数,这种心态是有问题的。

高考填报志愿要坚持实力原则(名次定位)、兴趣原则(按自己的实力选择感兴趣的学校、专业),政策原则(根据招生、录取政策组合学校、专业),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填报适合自己的好志愿。


熊丙奇看教育


高考填报志愿,一份不浪费是一句形容词。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一份不浪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有一定规律可遵循,但在没有录取前,都有可能存在意外,而且每年录取的分数都会出现波动。

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主要受两个核心因素影响,最重要的是当年报考该大学的人数,报考的人越多,分数线越高,报考的人越少,分数线会下降。但注意的是,报考人数过少,大学为了保证生源质量,不会把分数拉低,会撤走投放计划,保证录取分数不会出现大滑坡。第二,是该大学招生计划投放数量。

高考志愿填报,实际上有两个录取分数线,即大学调档线和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都会比调档线高。怎么可能做到一份不浪费。

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需要大学连续三年的计划和当年的计划、连续三年的位次和考生当年的位次、当年高考试卷难易度等诸多条件。我去年帮一考生预估志愿大学的调档线是583分,考生的分数是590分。考生喜欢的专业其他大学没有,所以建议考生不用冲了,直接把该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填报。考生把这所大学作为第一志愿,被喜欢的专业录取,该大学当年的调档线是584分。


编外教育参谋


高考志愿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后半生的生活方向和轨迹,有多少人因为高考填志愿时没有足够重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感觉毁掉了后半生。浪费了不少分数;或是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实在“痛不欲生”!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正是说明志愿选择的重要性。选大学时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志愿填报有哪些误区?

这份高考志愿填报“秘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大学

二、选专业

三、如何参考往年分数?

四、参考往年分数“依分择校”

五、志愿填报关键词

六、平行志愿“分数优先”

七、志愿填报误区


科学填报志愿,减少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概率,增加一次填报成功的几率。

如果将来真的不幸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那也要调整好心态,坦然接受,然后试着努力,说不定你就会慢慢喜欢上它了!实在不行还可以考研或就业的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喽!


当然,不妨选择用【完美志愿】,比真人填报专家更精准更科学的志愿填报服务,让考生一分都不浪费。


完美志愿(wmzy.com)——让志愿填报零风险。


完美志愿


在实行平行志愿前,有名俗话:“考的好,不如报的好”,说出了填报志愿的重要性,而随着平行志愿的实行,学校、专业所对应位次基本固定下来,已不存在大小年状况,填报志愿也没有原来的不可估摸了,但考生的每多考一分都不容易,如何实现分数利益的最大化,不浪费高考的每一分,还是每一个家长和考生的愿望。

要想做到不浪费一分,我想关键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以全省位次为参照,不能依据分数。每年分数是变化的,而全省的位次是固定的,随着近几年招生批次、计划等的稳定,各学校在投档时的位置和最低录取位次也基本固定下来。所以,要以自己的位次与目标院校、专业位次比,不要拿分数比。

第二,要弄清目标院校、专业的位次。可通过省招办公布的投档情况、阳光高考平台、相关院校招生网等途径,找到自己位次能上的院校及专业,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这些数据最好要研究三年的。

第三,弄清2018年本省高考政策的变化。招生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录取,特别是招生批次、招生人数的变化对各学校和专业录取位次有显著的影响。

第四,填报志愿时要坚持“冲、稳、保”的策略。现在平行志愿能报的学校很多,把各志愿按往年录取位次由高到低排列填报,并按照前三分之一志愿“冲”,后三分之一志愿“稳”,后三分之一志愿“保”来确定院校数量。

以上回答不知对你是否有所帮助,祝你考上理想大学!也敬请关注、占赞。


业余教授679


这是所有的家长追求的目标。但仅仅是一分不浪费这是一个初步的目标,并不是终极目标。

这个终极目标想要实现起来,需要很高的难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对历年的院校、专业的录取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定位,对大学专业的报考时热度高精度的预估、同时大学及专业是符合自己填报方向、符合自己的特质的要求,符合自身的未来发展的需求,并且需要一点点运气的成分。这其实就是志愿填报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高层次。

总体上看志愿填报是分为三个层次的。

第一层次:是按照分数选择大学,这类人就是单纯的按照分数来匹配大学,这样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高考出分后,才开始准备志愿填报的人群,基本不考虑考生的感受,以最低分为目标,容易出现滑档的现象。

第二层次:是按照分数来选专业。这类人群一般都是对某一专业情有独钟,非某专业不读的情况,高分考生拿王牌、中分考生降低院校层次、地域需求,来换取专业就读的机会。这类人群如果不掌握报考规则,易选择不服从调剂,出现退档的现象。这类的人群一般在高考前后才准备。

第三层次:就是开篇提到的。

到底是如何在分数的基础上做好专业、地域、院校这个多选题,每个人的答卷真是不相同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评论交流。

我是高考志愿规划师赵老师,欢迎大家关注高考前哨站,了解相关报考知识。


高考前哨站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会发现家长提前一年考上理想大学的概率达90%;提前一学期定位高考目标,高考成功率达70%;提前一个月成功率达50%;而高考后盲目填志愿往往都是失败告终。

图片不适合展示被折叠

优志愿在高考期间更新当年招生计划、结合高考人数、院校历年录取数据、位次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只要输入

高考分,就能精准填志愿,同时会通过院校录取概率分析,拉开志愿梯度,做到分尽其用,不浪费1分上个好大学、好专业!


家长可以根据以下方向做好大学、专业定位,要做到3个了解

帮助孩子了解性格、兴趣: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下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根据结果再与孩子探讨,最终结合自己的分数确定目标专业。

了解本地区高考政策:家长一定要关注本地区高考政策,读懂最新的政策信息、研究高考政策。

了解院校、专业信息:上千所高校、上百个专业,要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同时需了解院校、专业历年录取分数线

图片不适合展示被折叠


同时需要做到2个储备

志愿支持:学习志愿填报知识,理解志愿填报规则,看懂各种术语,学会预估分数、进行志愿填报练习同样不可忽视。

院校库和专业:家长和考生根据已经选定的一些目标学校,留意收集相关信息,建立自己的院校库和专业库。

图片不适合展示被折叠


不管是否提前多久,都需要合理的使用工具来查询院校历年的数据,家长可以借助“优志愿”来查询历年院校录取数据、位次。查看各省高考政策、院校招生章程和志愿填报指南。

优志愿-youzy.cn:精准填志愿,不浪费1分上好大学!

友情提示:填志愿期间,野鸡大学也都出来活动了,家长们一定要火眼金睛懂辨识。

1、志愿填报时唯一通道就是省考试院指定的网站提交志愿。
2、如果有xx招办来电,那就要小心了,特别是考的不太好的孩子,这些野鸡大学都是抓住了升学的心理。


3、优志愿数据与考试院一致,在优志愿平台查询是否有该校,如果没有,那也需要提高警惕。


叶帆学业规划专家


压线投档是个肤浅的满足,随着更加对于院校志愿的增加,把分数尝试压线投档已经没有什么真正的难度。真正难的是在录取分数扁平化的现实困惑中如何在自己选择的专业录取中,满足自己获得录取。

真正的一分不浪费是个波动值,也就是在超出录取线5分左右,顺利在院校专业录取环节中获得自己心怡的专业,专业录取获得几率才会大。精准的选择专业和学校才算是不浪费的填报策略,尤其是北京,天津,上海等报考人数少的区域,做到是比较容易的。

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数据推演,数据的算法都是关键,是核心。


王为愿


了解政策:平行志愿填报规则

平行志愿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也就是说,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


投档时,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填报志愿前,吃透填志愿关键术语

做好定位准备

要帮助孩子做好各项定位,包括各类学校的定位,孩子目标学校的定位,孩子目标专业的定位,以及学校和专业的要求。

关注孩子的学科优劣势,以及身体状况。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所有的专业。有很多专业对部分学科成绩或身体状况有明确的要求。

认真分析,分尽其用

在做好孩子的各项定位之后,我们就要仔细研究院校、专业历年的分数线、位次、线差、招生计划等数据,结合高考政策、孩子分数,进行慎重的分析和填报。

当然,如果我们对于数据分析不是很精通,可以借助优志愿智能模拟填报工具来帮助孩子填志愿,非常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帮助我们不浪费1分填个好志愿,上个好大学。


优志愿


考的好不如报的好,志愿填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是哪些实际情况?首先是分数,看你能上什么档次的大学。其次就是你想学什么专业。不能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报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才能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打好基础!

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中,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不对口的占比达百分之四十以上,这与最初的志愿填报有很大关系,从国家教育层面,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从个人角度,是没选对自己喜欢的专业。

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志愿填报助手,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所高校专家团队联合研发的《中国高中生高考专业志愿填报测评网www.zgzc.top》ZGZC能通过个人的心理倾向测评,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专业。

希望能帮助到你,志愿填报对了,也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提前规划好了。








smile愛華


说实话,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很难!即使是志愿填报老师也不一定能做到。题主的意思是压学校投档线,这不算很难,难的是要正好录取自己所填的专业内,而不被调剂。这就涉及到填报方法和经验了。能在学校投档线或者专业线3分以内被录取,那这个志愿已经填报得非常好了。

填报方法有多种,比如线差,比如排名,又比如位比。学好这些方法容易,但要自如运用却很难。

第一步:志愿填报前,应该了解有关学校和专业的相关情况。从学校层面来讲,需要了解学校的实力,包括是否985/211/双一流、硕博点、院士、重点学科、学校学习氛围、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等;从专业来讲,要了解专业的排名,是否双一流学科,是否为国家或省重点/特色/品牌专业,是否是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试点专业,等等。而且,家长们最关心的其实是专业的就业,所以还要结合国家发展规划来选择专业,比如现阶段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那么相关的专业就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

第二步:收集往年各校和专业的录取数据,用线差法、排名法、位比法等方法进行整理,并进行分析;根据模考成绩来定位目标学校。这个定位要分学校和专业。如果是学校控,那么仅仅定位到学校(即接受此学校的所有专业);如果是专业控,则按专业来定位学校。

第三步:针对对定位好的学校,逐个查询这些学校的录取规则。录取规则有:分数优先、专业优先、等级级差、专业级差。所以家长们还需要去理解透并掌握这些规则。

第四步:高考成绩出来后,按此前定位的学校和专业选出自己最想去、最可能被录取的高校,并按冲、稳、保的方法填报志愿。

本人填报志愿多年,遇到的情况多种多样,最终的志愿,高于学校投档线1分的有,高于专业线0~3分的也有。有需要的,欢迎来咨询(仅限江苏高考生及其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