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德国装甲作战的探路者——第三装甲集团军(1938.10——1942.1)

喜欢二战德国部队资料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未来这个小小的头条号会成为二战德国军队各部队资料最详细的资料库。

3. Panzerarmee——第二装甲集团军,英文:3rd Panzer Army。而该集团军成立的历史,甚至要回溯至193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强大国家对弱小国家展开了一场鱼肉的盛宴,这样一场分赃不均的狂欢,虽然在表面上给战胜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利益的表象之下,却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而这种仇恨,体现在曾经强大的德意志身上,则尤为明显,凡尔赛条约虽然在军事极力限制了德国军力的发展,但是由于一战并没有在根基上动摇德国的军事贵族和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传统,在这些军事精英的把持之下,德国的军事综合素质迅速提升,无论是在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上,还是实践上,都远远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德国装甲作战的探路者——第三装甲集团军(1938.10——1942.1)

入侵波兰的轻机械化步兵部队

1938年10月10日,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州的耶拿,德国人成立了一支摩托化军级司令部——第十五摩托化军(XV Armeekorps (mot)),由陆军上将赫尔曼·霍特担任指挥官。该部队可以认为是是德国人为了实践自己的“闪电战”理论而建设的实验性部队之一,但是该部队在最一开始并没有设计成为未来德国军队的精英——装甲部队,而是建设成为了一支可以跟随机械化军团快速突进的轻机械化步兵部队,1939年9月,该部队被配属给了 的第10集团军,参加了入侵波兰的战争,结果经过实战的检验,德国人发现这种所谓的轻机械化步兵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什么太大的作用,于是在完成了对波兰的侵略之后,该部队得以迅速的改编为装甲部队,至1940年入侵法国前,该部队已经彻底的完成了机械化改造,下辖两个装甲师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师,隶属于 的第4集团军,此时该部队更为众所周知的名称为霍特装甲集群(Panzergruppe Hoth),在法国战役之中,隶属于该部队的第七装甲师,在隆美尔的指挥之下,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而隆美尔则真正开始了自己军事上的黄金时代。

德国装甲作战的探路者——第三装甲集团军(1938.10——1942.1)

德国的坦克生产线

1940年11月16日,该部队又完成了一轮升级改造,成为了第3装甲集群(Panzergruppe 3),下辖3个军,合计包含有3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3个步兵师的庞大军团,在法国一直待到了1941年6月,德国发动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第3装甲集群在 的统帅之下,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一起,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钳形攻势,长驱直入数百公里,给苏联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杀伤。在夺取了苏联重要城市明斯克之后,第3装甲集群,于7月中旬,被调到了 ,去防护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并参加夺取大卢基的战役。

德国装甲作战的探路者——第三装甲集团军(1938.10——1942.1)

掩护步兵冲锋的苏联机枪阵地

结果作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骄横的德国军队由于冒进,于7月20日被苏联军队突破了防线,结果受到了其上级指挥机构第4集团军的指挥官克鲁格元帅的严厉批评,8月中旬,第3装甲集群又犯了一次严重的错误,在没有步兵协助的状况之下,贸然的对已然逐渐缓过神来的强大对手展开装甲突击,结果一下子就被干掉了30辆坦克。9月份,第3装甲集群又回到了中央集团军群,被编入到了第九集团军,1942年1月1日,第3装甲集群,正式更名为第3装甲集团军,参加围攻的莫斯科战役,并在战役前期的维亚济马战役中,与第4装甲集群一起,围歼了大量的苏联军队,莫斯科危急,但最后,“国土虽巨,但已无路可退”的苏联人民,硬是在自己的首都前面顶住了德国人的疯狂进攻,打破的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逐渐开始了反攻。第三装甲集群军在达到了自己推进的极限之后,也不得不在强大苏联的反攻之下,逐渐的褪去了自己辉煌的外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