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思考」农业基层服务的重担,靠谁来担?

大熊说农

「思考」农业基层服务的重担,靠谁来担?

在某区域,准备寻找些和农民联系紧密的组织,推广一些技术及产品。调研一圈发现,几乎没有能够承接的组织。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农技服务站,都很难担当此项任务。与农民打交道最多的农资门店,受以卖货为目的影响,理念不一致。未来谁能在农村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对接,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思考」农业基层服务的重担,靠谁来担?

「思考」农业基层服务的重担,靠谁来担?

据了解,某区域内农民合作社接近200家,但是实际走访时发现,有的合作社没有政策支持,不做了;有的合作社只是充当农村信用社联系网点的作用;有的合作社在前期的吸收存款后,负责人跑路了;有的合作社只是自己一家种植面积较大,为了迎合上面需求才成立。目前来看,还没有寻找到一家合作社可以建立联系,能影响周边农民,或者带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的

农民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的问题是明白的。施用未腐熟的畜禽粪便,种植面积大的时候大量施用化肥,为了节约人工,大量施用除草剂、杀虫剂、一周一次的杀菌剂等。他们也知道土壤硬了、土壤酸了、病虫害多了,但是又不敢不用,他们需要这些收入改善生活。

「思考」农业基层服务的重担,靠谁来担?

对农民大讲技术,也许有用,但是有多少农民可以听进去,只要出现一个卖“神药”的,农民把再好的技术也都忘了。基层供销社几乎不存在了,也不能有效的推广新型农业技术。那些销售农资产品的店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认准了啥挣钱就卖啥。县市级批发商还考虑多掌握点技术,转变自己的销售模式。对于基层这些概念都不好使。

眼看着农民不断的破坏着自己的土地,眼看着那些令人不放心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谁来当但农业基层服务呢

「思考」农业基层服务的重担,靠谁来担?

农业生产是个综合因素影响的行业,这对农业技术要求还是很高的,我们不能摆脱技术,单靠产品,那样会让我们的土地越来越差,最后失去生产能力。目前农资产品销售者大多数还不能理解农业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每家销售量逐年增长就可以知道,大家在努力给我们的土壤增加外来物质。总有一天我们守着土地产不出粮食、蔬菜,那时候反思还有用吗?所以,这些年有企业提出“亲土种植”,有的提出把土壤当作生命体看待。

关键是要行业内所有企业思想一致才好,否则那些炒概念的企业还不是利用这些知名企业提出的口号,欺骗农民。

「思考」农业基层服务的重担,靠谁来担?

未来谁能够承担起农业基层服务,去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种植历史、发展方向等研究适合当地的综合农业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国家的需求,也是广大农民的需求。目前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具备这个能力,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愿意接近农民的组织,更有拥有社会责任的组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