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景星DI:今年6月和7月,港交所迎來了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的狂潮

景星DI:今年6月和7月,港交所迎來了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的狂潮

自2018年5月3號,港交所官網曝出小米已經正式提交IPO申請文件以來,港交所的“落後”局面似乎正在改變。今年6月和7月份,港交所迎來了內地互聯網獨角獸上市狂潮。

6月21日消息,同程藝龍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丹利、摩根大通、招銀國際。騰訊為同程藝龍的最大股東,據業內人士估計上市後,攜程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景星DI:今年6月和7月,港交所迎來了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的狂潮

6月21日消息,美團將於今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材料,也就是說,美團的上市材料最晚將於下週一(6月25日)出現在港交所。此次負責美團赴港IPO的保薦人全為外資行,分別是高盛、美林和摩根斯坦利。

6月21日消息,室內設計及建築平臺齊家網所屬母公司齊屹科技宣佈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計劃:股票代碼1739,全球發售股份數目為242030000股,其中國際發售的發售股份數目 217827000 股,香港發售股份數目為 24203000 股;百度2010年2月投資1.9億元,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景星DI:今年6月和7月,港交所迎來了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的狂潮

2017年12月15日晚間,港交所正式宣佈拓寬現行上市公司制度;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話來說“這不是一次容易的改革。作為香港市場近20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它從一開始就面對前所未有的爭議,尤其是是否接納不同投票權架構、未盈利公司上市等議題,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市場都是不容易抉擇的監管選擇題。”

5年前,阿里巴巴計劃來港上市,但是卻因為“合夥人制度”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架構,違背了香港上市規則,雙方談崩了,阿里巴巴和證監會雙方則互相放話,上演了當時資本市場的一場年度大戲。儘管李小加為了促成這單上千億的大生意從中努力斡旋,但最終沒能力挽狂瀾,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後來阿里巴巴的成長,或許成為了港交所的“心病”。

景星DI:今年6月和7月,港交所迎來了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的狂潮

隨著國家改革力度的加大,港交所有了更大的使命,但現在的港交所雖然與上交、深交等有優勢,但與歐美一些交易所比起來,顯然沒了那麼大的吸引力;國內許多互聯網獨角獸紛紛選擇出海就是最好的證明;改革勢在必行。並且國家希望港交所的改革崛起能夠幫助中國在留住本土那些有出外投資需求資金的同時,吸引更多全球資本來到中國。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化地位。

對此,港交所做出了重大的“讓步”,更改了上市原則,允許同股不同權;放開了第二上市渠道的限制,及允許已經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再回到香港上市。

景星DI:今年6月和7月,港交所迎來了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的狂潮

港交所的這些舉措成效無疑是顯著的,不排除國家政策的支持,但6月和7月份,國內互聯網獨角獸的一波波上市潮成為港交所改革最好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