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土地兼併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那為何明朝不通過發動對外戰爭來解決這個問題?

貝貝30541


土地兼併基本上是封建王朝治亂循環的通病,大致上也只有兩宋勉強解決了這個問題。兩漢到隋唐是巨室豪族兼併土地,兩宋時,官方並不抑制土地兼併,因為宋代手工業貿易發達,所以勞苦大眾即便失去了土地,也能通過做工來生存,明代的土地兼併是歷代之中最為特殊的,之所以特殊,存在以下的問題。

土地兼併為什麼會導致王朝統治根基不穩?因為土地兼併劇烈,大部分人失去土地,或淪為佃戶,但他們交稅是按人頭戶口來交的,不管你有沒有土地,這就導致大部分勞動群眾淪為佃戶,身上揹著賦稅的同時,還要交給地主佃糧,雙重壓迫下,如果遇到個荒年,那麼基本完蛋。生存都生存不下去了,只能造反咯。

兩漢到隋唐的土地兼併,實際上並沒有導致能夠顛覆王朝統治的農民起義,因為農民的力量不足夠強大,那些兼併土地的巨室們才是真的強,他們不僅僅有土地,而且還有大量的沒有被朝廷編戶齊民的人口,人口加土地,成為了他們在王朝根基動搖,也就是農民造反的時候,火中取栗,割據一方,於是,王朝在地方軍閥茁壯成長的情形下被顛覆。

而我們再來看明朝,明朝兼併土地的都是些什麼人呢?主要是士紳階層。他們跟前代的兼併土地的地主們都不一樣,因為這個階層是依靠讀書科舉茁壯成長起來的。如果說廣大群眾是羊,那麼他們就是牧羊人,但這個牧羊人只有管理羊群的權力,沒有圈養牧羊犬為己用的權力,這跟之前的豪族巨室是不一樣的。

士紳階層在明代,有一項特權,那就是不納糧,這項特權直接導致了帝國農業稅的枯竭。隨著這一階層的不斷壯大,土地就兼併得越發厲害,失去土地還要納糧的農民就越來越多,但是,這對朝廷來說還不算致命。

因為士紳階層在壯大,但考取功名的的畢竟還是少數,大部分都是要納糧的。那為什麼明朝稅收還是起不來呢?

其一,是戶口的流失,有點錢的富農們,打通官面渠道,隱藏戶口來來侵佔田地,這樣就使得可以少交稅。而士紳們又以宗族的整體的方式,將宗族內的土地集中管理,使得可以免稅。

其二、作為行政管理的主體力量,士紳們利用政治特權進行商業貿易或包庇大商人,並且以祖製為憲法,限制朝廷擴大商稅徵收源,由此就出現了明代東南手工業、工商業發達,朝廷卻收不起稅來。

其三,帝國獨特的軍戶制度,使得國有土地受到侵佔,朝廷用土地養的兵,成為了將官們的佃農,毫無戰鬥力不說,土地產出還進了將官們的私人腰包。

那麼理清楚這些問題後,再回到問題本身,帝國可以對外發動戰爭擴張領土來緩和社會矛盾,增加財政稅收麼?

答案是不能。首先,我們不考慮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就當帝國有勢力對周邊地區進行征服。可問題是,周邊地區哪裡還有大規模的產糧區域?如今我們知道的東北算是一個產糧區,但問題那個時代東北還是野女真活動範圍,邊漁獵邊種地,也活得很慘,等於還沒有開發出來,在沒有科技的加持下,要把東北開發成產糧區,估計需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而且大規模移民的耗費,帝國捉襟見肘的財政是實現不了的。

即便以上兩個問題都不是問題,帝國的尖銳的人地矛盾就能緩和?財政就能增收?答案依然是不能,因為在漢地以外的區域拓殖,收入的增長速度彌補不了財政的巨大虧空。這些區域以外存在著蒙古人、女真人,為了維持這一區域的生產發展,帝國就需要長期駐守軍隊,而駐軍就意味著巨大的耗費,優先肯定會搞屯田,但一時半會也搞不起來,還是需要朝廷運輸糧食,糧食儘管能夠支撐,但這樣產生了一筆數目巨大的運費,就算屯田搞起來了,軍戶制度下,這些土地不能給朝廷帶來收入,軍隊戰鬥力也被拖垮了......

到了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那麼多土地,不可能全部用來屯田。對的,那麼其他的田地會分給農民麼?

不會,因為明朝的土地制度裡面,沒有分田地這一說法,士紳階層是完全不可能接受打下來的土地分給農民的,這些新土地,會被士紳階層和軍功集團聯合起來給分了的。

打下來的土地產出可能只有一部分增加了帝國財政,而帝國還要往這些地方派遣官員,建立行政體系,這又是一筆財政支出,如果跟遊牧名民族發生戰爭,帝國的財政又是一筆天文數字。

所以怎麼算這筆賬都不划算。歸根結底,帝國的核心癥結,在於制度出現了大問題,統治階層的大多數不納稅,他們利用政治特權肆意侵吞土地,長此以往階級固化不說,還導致了大量流民產生,最後流民變成亂民造反,帝國又收不起稅來,沒錢沒辦法搞建設,支持平亂戰爭,所以到頭來還是要亡啊。


青年折緣


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併嗎?如果是土地兼併,為什麼不發動對外戰爭來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

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從兩方面來回答:

第一,土地兼併只是表面原因,財政破產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兼併歷朝歷代都有,也是各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套在明朝上沒有錯。這是因為即使沒有李自成,沒有滿洲外患,明朝最後也會滅亡,這是土地兼併帶來的不可逆轉的後果。

明朝之亡,土地兼併是表,財政破產才是裡。明朝“內寇外虜”的危局,本質上就是財政破產的結果。朝廷無錢無糧,怎麼供給軍需,餉銀給前線?沒有糧草軍需,怎麼養戰勝之兵?藩王士紳,賦稅皆免,百姓一貧如洗,國家也一貧如洗,國庫裡的平庫銀,太倉糧根本支撐不起賑濟災民的花銷!更撐不起大的戰事!


我的上文也分析過,張居正改革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隨著改革被廢止,到明朝的最終滅亡,明朝的財政始終入不敷出。從財政上,明朝已經走入到必亡的死局了。 同時,由於財政的破產,明朝廷根本無法組織力量來發動對外戰爭,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這樣就陷入了死循環,土地兼併導致財政收入減少,收入減少就無法發動對外戰爭。

第二,明末時期,朝廷將主要力量用來鎮壓國內起義和滿清的入侵,沒有精力來發動對外戰爭。

明朝末年,天災時有發生,百姓難以為生,但是賦稅和徭役卻不因此稍減,這就誘發了民變。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紛紛舉事,民變於是幾乎波及全國。明朝雖然極力派兵絞殺民變,但是最終還是形成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兩股勢力強大的農民軍。為了對付農民起義,明朝幾乎把全部國力都用來對付民變。結果,在1644年,李自成居然殺進了京城,迫使崇禎自盡。


而在明朝忙於窩裡斗的時候,滿清卻在北方迅速崛起。早在1616年,努爾哈赤就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滿人剛剛立國,就確立了討伐明朝的國策。但那時的伐明,還屬於弱小民族反抗強大的宗主國性質,因為之前女真各部都是在明朝的統治之下。但是隨著明朝內部的民變愈演愈烈,明朝忙於平叛,無力顧及遼東,這給了滿清以可乘之機。皇太極發動松錦之戰,大敗明軍,整個遼東除寧遠孤城之外,盡數落入滿清之手。


可以說,在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全面爆發。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廷想通過對外戰爭來解決土地兼併問題是不現實的,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

擺在明朝廷面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鎮壓內部農民起義和抵抗滿清入侵,只有解決現實問題才能考慮長遠問題,不解決這兩個問題,大明就會滅亡,各位讀者你們說是不是?


宜居愛之城


明朝時代的科技水平決定了出現土地兼併問題就會首先衍生出底層人民解決不了糧食問題,必然影響到政治、軍事方面。我個人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分析為何不發動對外戰爭來解決土地兼併問題。


01

殘酷的歷史規律主導了當時當權者的思想: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採取對內鎮壓與對外抵抗,以圖苟顏殘喘罷了


縱觀中國封建王朝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


對外擴展生存空間一般都是出現在一個興盛且向上發展的朝代,政治腐敗的王朝末年,已經不存在主導對外戰場挽救王朝危亡的政治人物,只留下一群寄生蟲在吸盡明王朝最後一點精血後另投他處(滿清)的卑劣政客罷了。


明王朝也未逃脫這種魔咒!



02

不論統治階層還是起義領袖們,他們從未把底層人民當做“人”看待,他們只想維護自己的權益,絕不會從底層人民的利益出發去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案


士大夫階層、藩王與武將功勳階層三方統治勢力都在極力兼併土地,而很不幸的是天氣(小冰河氣候)也做了一把推手。天災與人禍的聯手把明末那個時代的底層人民推進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當他們把草根樹皮吃完後吃觀音土,沒觀音土了則易子而食都解決不了生存問題後,最後打破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選擇了做流民這條謀求生存之路。

李自成與張獻忠這類“梟雄”人物趁勢而起,席捲大量流民來實現自己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理想,而這條道路上就是建立在這些流民的屍體之上。



03

封建王朝末期的軍隊的主要職責是對內鎮壓以維持家國天下的政權,已經喪失了拓展民族生存空間的雄心與能力


明朝建立時的軍戶衛所制度糜爛了,土地兼併導致的財政空虛,明朝末期的軍隊在面對李自成與張獻忠之流的起義軍都要傾盡全國的精銳力量。最後,只能通過募兵的方式組建新軍隊來應對內外交困的局面。

  1. 袁崇煥募集關外被滿期佔領家園的流民組建的關寧鐵騎駐紮在山海關及遼東鎮以對抗滿清;

  2. 陝西巡撫孫傳庭為鎮壓農民軍組建的秦軍;

  3. 五省總理盧象升組建的天雄軍;

  4. 蜀地的秦良玉(女)所率的白杆軍。

這幾隻在歷史上留名的軍隊,都只是為鎮壓農民起義或抵抗外敵而建立的,並不具備對外擴展的能力,最終伴隨大明王朝的消亡而消亡。



結語

人的行為都是受思想所主導。那些把朝政弄的千瘡百孔的統治人物,只會貪圖自己的一時利益,根本不存在國家與民族利益,更別奢望這些人有為底層人民解決現實--生存--問題的覺悟。所以,在發動對外戰爭這種收益不確定而風險很大的解決方案肯定不在這些統治階層考慮範圍之內的。



我是“讀史自思”,僅提供個人觀點,以期拋磚引玉。請關注!🙏


讀史自思


土地兼併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我是非常認同的,土地兼併嚴重和徭役的增加,導致農民流氓,無地可種,這也是導致明朝後期農民起義嚴重,既要面對內亂,也要面對後金不斷的侵犯。這是導致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至於沒有通過發動發動對外戰爭的原因,是因為明朝政府根本沒錢,內亂還沒有解決,何來發動對外戰爭。


首先來分析,土地兼併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明朝中期,是土地兼併最嚴重的時期,先來分析

明朝中葉,土地兼併日趨激烈,皇帝、王公、勳戚、宦官所設置的莊田數量之多,超過了以前任何時代。弘治時,京畿的皇莊才有5座,佔地1.28萬餘頃,到了正德即位,一月之間增添了7座,以後增至36座,佔地共3.75萬餘頃。管理皇莊的宦官軍校每處多至30—40人,他們一到莊地,凡民間撐駕舟車、牧放牛馬、採捕魚蝦之利靡不刮取。而鄰近土則輾轉移築封堆,包打界至,見畝徵銀,不進莊內的佃戶受到沉重的剝削,連皇莊周圍的農民也一同受害。王公、勳戚、宦官掠奪土地更是普遍成風。弘治二年(1489年)統計,順天府的各項莊田共計320座,佔地3.3萬餘頃,到了正德十六年(1521年)蔓延至北直隸的莊田已達20.9萬餘頃。王公的勳戚採取“請乞”的方式,“名曰請乞,實則強佔”。更嚴重的是在請得土地之後,又把莊田外圍的沃土也一概吞沒。如吉王請田3800頃,其侵佔“比之原額,已過數倍”。勳戚王源乞地27頃,但吞沒民產達1220頃。在佔田的過程中,他們強奪農民的產業,燒燬房屋,剷平墳墓,砍伐樹木,逼得很多人逃離家鄉。對於所屬的佃戶,向其徵收每畝5分、七分至2錢的銀租,甚至任意進行人身迫害。有的地主鄉紳,又把一部分土地投獻給勳戚王公,做他們的親隨和莊頭,助紂為虐,倚勢欺壓鄉民。皇帝大量設置莊田和王公、勳戚與地主豪紳勾結侵奪民產,已成為明朝中葉北方地區土地兼併的顯著的特點。



我們再來看看土地數量的變化

明朝初年,全國的土地的數額有850萬餘頃,到天順七年(1463年) 就只剩下429萬頃,弘治15年(1502年) 實額才422萬餘頃,比明初已減少了一半。明朝初年,全國戶口數額有1600多萬戶,永樂間增至2000萬戶,到了弘治年間只剩下900餘萬戶,尚不足永樂時的半數。這說明地主隱瞞土地的數量日益加多,農民被迫離開土地、輾轉流亡的數量已經十分驚人了。

在土地日益集中和賦稅徭役日益加重的過程中,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供稅不足,則鬻男賣女”。但更多的農民結對流亡,宣德時,許多地區已經出現了較多的流民,正統時,從山西流亡到南陽的人不下十餘萬戶,天順成化間,流民的數量幾至100萬—200萬戶。有的地區人口逃亡過半,甚至十者只存其一,所拋荒的土地少者千百餘畝,多者一二萬頃。流亡的農民扶老攜幼,露宿荒野,採野菜,吃樹皮,妻啼子號,輾轉千百里,歷盡了千辛萬苦。這些流民除去有極少一部分人進入城市或到海外謀生之外,大部分仍然淪為地主的僱工、佃戶和奴婢。還有一些人,進入山區,從事墾佃或開礦,過著食地利而不輸租賦的自耕自食的生活。



一般地主豪紳通過豪奪巧取,“求田問舍而無所底止”。江南的縉紳富室佔田少者數百畝,多者數千畝,乃至萬畝。河南的縉紳富士,佔田少者50000——70000畝。最突出的是藩王佔田。萬曆時,福王封藩河南,明神宗一次就賜給他田地200萬畝,河南田地不夠,“並取山東、湖廣田益之”。天啟時,明熹宗下令撥給桂王、惠王、瑞王三王和遂平公主、寧國公主二公主的莊田,少者70——80萬畝,多者300萬畝。各州縣以致無田可撥,於是勒令各地人民分攤銀租,叫做“無地之租”。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土地日益集中的過程。


最後我們來綜合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明朝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根本無地可種,那麼農民就會民變,明朝後期的李自成,張獻忠,大家都有所耳聞,尤其是闖王李自成,有段俗話說的好,“闖王來了,不納糧”,可見農民是窮怕了。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為啥不對外戰爭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能想到這個方法,可見您對時事政治是關心的,不錯,目前確實有些國家是這麼做的,效果還很不錯。

但是明朝當時的情況不容許這麼做,簡直就是內憂外患,東北有後金軍隊的不斷侵擾,內有農民軍起義,明朝財政已經不能滿足這個需求了,所以不斷的向農民增加稅收,農民已經受不了,地都沒有,還增加稅收,農民都活不了,談何愛國,對外戰爭是為了激發人民的愛國情懷,但是當時的明朝是不容許的。

好了,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點關注,讓我們一起學習,豐富業餘生活。


楊仔同學


明朝滅亡有土地兼併的原因在內,但並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明末的時候工業和商品經濟已經很繁榮,大量的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失地農民並不是沒有辦法生存。

最大問題在於無法觸動大地主階級的利益,東林黨推到魏忠賢上位後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江南賦稅徵不再徵收,明朝國庫極度空虛,崇禎與後金和談的努力卻被言官口誅筆伐,最後不得不殺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和談破裂,遼東前線不得不持續的燒錢養兵。

江南收不上來的賦稅就攤派到山西陝西,當時又趕上連年的災年,山西陝西一帶農民顆粒無收,官府逼收賦稅導致大量農民流亡,最後官逼民反,明末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就此展開。

明朝通過發動對外戰爭來獲取土地這個觀點完全不可行:

向東是後金明朝打不過,此時的遼東明軍龜縮在關寧防線;

向西是漠西準噶爾汗國,準噶爾與清朝纏鬥多年強悍自不必說,明朝也不可能佔到太多便宜;

向北是今天內蒙古地區,這些地區只適合放牧並不適合耕種,就算拿來也不可能移民;

向南是大海,沒有土地。

而且發動戰爭的做法是飲鴆止渴,戰爭對經濟要求極高,發動一場戰爭要燒掉明朝不知多少年的賦稅,這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是不可能承受的。


不惑閒談


中國曆朝歷代都會週期性的出現土地兼併農民流離失所生產力下降的不治之症,從來沒有通過發動對外戰爭的辦法得到解決的先例。

拿明朝來說,其周邊國家西北兩方面都是不斷侵擾邊境的遊牧民族,長城內的農戶飽受兵災困擾,只有向內地遷移,哪有向外擴張的可能?

南面山高林密的蠻荒之地開墾不易,除非躲避戰亂中原人民不得已深入荒山野嶺,和平時期視為畏途。

東面是大海,朝廷禁止片板入海。

向哪裡擴張?


周方851


因為打不過,明朝初期,軍事力量雄厚,在東亞是穩坐第一的存在,結果土木堡之變,明軍精銳全軍覆沒,導致隨後的孝宗朝連一個小小的哈密王造反都無可奈何,其實這都不是什麼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明朝的軍戶制度,軍人是世襲的,並且不可以從事其他職業(如果叫花子也算職業的話,那軍戶還是可以當叫花子的)這在根本上就導致了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嚴重下滑,而且明朝將領最大的優點就是喝兵血,軍戶拿不到軍餉,自然也就不願意繼續當兵,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明朝時期的倭寇以區區幾十人橫掃整個沿海地區,南方明軍一觸即潰,整個衛所上千人被幾十倭寇追著滿地亂竄,最後戚繼光不得不以募兵的方式來替代那幫垃圾的南方衛所兵,然後結果大家都知道,倭寇被打的不敢上岸,西南土司作亂,明軍只能以僱傭的方式僱傭西南少數民族士兵作戰,而正規明軍依舊是一觸即潰,就這種情況還想對外發動作戰?打誰?西班牙人都說五千僱傭軍就可以征服明朝,明軍都爛到這種情況了,還對外發動作戰?

Ps:一定會有一大堆智力低下的明粉會說,明海軍擊敗了歐洲海軍這種弱智的話來,我現在告訴你,明軍擊敗的不是歐洲海軍,而是歐洲的武裝商船,並且還是慘勝,幾百條船攻打歐洲個位數的商船而已


叛徒的盾牌


崇禎上來就天天換宰相玩,換了50個,平均3月一個。殺總督7人,巡撫11人,派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秘密跟滿族人義和,大臣陳新甲洩露議和被處死,李自成打進京城,才想起來分送太子跟3個兒子去成國公朱純辰等人家避難。殺掉6歲昭仁公主,砍了15歲長平胳膊,然後砍死數位嬪妃。催懿安張皇后自盡,逼周皇后自盡後,騎馬跑到東華門被阻,又跑到齊化門,沒跑了,最後歪脖樹吊死,左腳光腳,(跑丟一隻鞋)右腳穿紅鞋,

明亡不是因為崇禎殺了多少人,殺掉袁崇煥,而是不應該上來就殺魏忠賢。戰略崇禎定,戰術還是交給魏忠賢。執行力還是得交給走狗惡犬!不能讓東林黨獨大,黨爭不斷,3月一換首輔,估計底下官員都不知道現任首輔是誰。簡單來說,東林黨架空了皇帝,在以國家民族的前途跟崇禎置氣!整個朝廷屬於癱瘓狀態。錦衣衛昭獄讓所有敢說話的閉嘴。

明末大趨勢可以說因為小冰川期,二三百年不遇的寒冬,北方遊牧民族牛羊都凍死,沒有冰箱的年代,來年春暖花空做成肉乾保存不下,我國北方空前團結一定南下,這不可避免!

經濟上來說已經是大航海時代。美洲銀礦跟日本銀礦發現,世界大量白銀衝擊銀本位,銀價大量貶值。日本難得的德川嘉康和平時期,日本銀礦開採白銀大量走私進來,換取米麵油絲綢瓷器。國內銀的購買力災難性崩潰,天災每朝每代都有,折騰到讓災民最後滅了的朝代真不多,東林黨,跟清末為了跟李鴻章內鬥的翁同龢一樣,為了坑李鴻章直接坑北洋水師。一個甲午影響近百年近代史。


閉上嘴看世間


對外戰爭並不能解決土地兼併問題,歐洲列強往外面打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殖民地的耕地,主要是為了所在國的市場和資源,也就是殖民的目的是為了商業,不適應為了農業。

明朝是重農的頂峰,重八兄給商人套了無數枷鎖,比如車船稅,比如降低社會地位等等手段防止商人做大,他認為這些手段會把商人搞得很傷,也就沒錢繳稅,這個做法影響了明代之後的所有才睡政策。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奇葩的明朝是沒有商業稅的,商人們最大的支出是各地派餉,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把貨價提高,自然不擔心這些。

沒有商業稅的結果就是明朝廷並不清楚到底怎麼徵收,能徵多少,在明看來,對外戰爭的缺點顯而易見,而優點如果不徵商業稅,就是沒有優點,也就沒有對外戰爭的需求。


假裝自己是人


被滿族攻擊了,又被農民起義軍攻擊,內外夾攻了。像國民黨時代了。袁崇煥最大錯誤就是誇大海口三年滅後金。對將領瞭解,治軍也要時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