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电力一姐”李小琳告别大唐集团 此前多次以新身份参加活动

“电力一姐”李小琳告别大唐集团 此前多次以新身份参加活动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出品文|杨芳 编|彭彬

5月23日,凤凰网财经独家获悉,李小琳不再担任中国大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职务。

“电力一姐”李小琳告别大唐集团 此前多次以新身份参加活动

李小琳被媒体称为中国“电力一姐”,两次荣登美国《财富》杂志全球商界女强人榜。

李小琳离开大唐集团并非没有征兆。凤凰网财经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发现,自2017年9月以来,李小琳多次以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身份参加多个活动,包括今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电力一姐”李小琳告别大唐集团 此前多次以新身份参加活动

以新身份参加博鳌亚洲论坛

4月1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央视画面显示,李小琳身穿粉色正装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

据博鳌亚洲论坛官方公布的议程显示,李小琳以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身份参加本届年会。其中,4月10日下午的一场“CEO圆桌14:‘一带一路’与健康产业发展”分论坛上,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李小琳等出席并讲话,此次论坛出席的还有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蒋志刚,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等。

李小琳表示,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全面的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围绕着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暨人类健康问题提出了共创“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因为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直接,最共享、共赢的方向。李小琳认为,到2030年大健康要达到16万亿,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电力一姐”李小琳告别大唐集团 此前多次以新身份参加活动

李小琳是博鳌亚洲论坛常客。凤凰网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时任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做客腾讯博鳌论坛演播室,谈电力改革。2013年,时任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在博鳌亚洲论坛“城市化的质量”分论坛上表示,绿色智能电力系统为中国建设集约、绿色、低碳城市提供了能源细胞,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迈出实质的一步。2014年,时任中国电力国际兼中国电力新能源董事长李小琳出现在博鳌论坛现场,并参加了一场关于能源的闭门会议。201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经济展望2015:对话博鳌亚洲论坛理事”晚餐会,时任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小琳出席。

2015年7月7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召开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刘强同志宣布李小琳同志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并作重要讲话。履新大唐集团副总经理职务后,2016年和2017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官方议程显示,其中对媒体开放的场次,嘉宾名单并未列有李小琳名字,而媒体的公开报道也未提及李小琳出席2016年、2017年博鳌论坛活动,直至2018年以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身份亮相。

离开早有征兆

凤凰网财经梳理发现,博鳌亚洲论坛并非李小琳首次以新身份参加活动。据央广网报道,早在2017年9月,李小琳即以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身份出席公开活动。

央广网报道称,紫荆杂志社联合全国政协办公厅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以及香港友好协进会和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2017年9月5日在香港洲际酒店联合主办“展望香港下一个二十年暨带一路"倡议与香港机遇”高端论坛,出席的嘉宾包括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李小琳等。

“电力一姐”李小琳告别大唐集团 此前多次以新身份参加活动

官方资料显示,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是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于2016年3月成立,由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共同发起,“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旨在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的智力服务。中心聚焦致力于实现‘五通’愿景中的‘民心相通’,希冀通过一代又一人“丝路人”的努力,开展跨文化交流,架起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今年的公开活动中,李小琳这样介绍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罕见谈“幸福”:攀比产生不幸福

李小琳被媒体称为中国“电力一姐”,两次荣登美国《财富》杂志全球商界女强人榜的中国“女电王”。其公开亮相基本围绕着工作领域展开讨论,包括电力、能源、以及最新的“一带一路”和智库建设等话题。而在2012年的博鳌青年领袖圆桌论坛上,李小琳罕见提及自己的“幸福观”。“大家都谈到幸福,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动态的、流动的,其实也是无偿的。幸福是我们主观的感受,主观感受是我觉得幸福,而不是别人觉得你是不是幸福。另外,幸福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很美的东西,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发现美的眼睛。幸福还是一个过程,人生体验的过程,”李小琳谈到。

李小琳坦言,小时候幸福很简单,可能是得到糖和玩具,长大了幸福就是目标。成熟了,幸福又变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认为幸福的感受一方面来自物质,一方面来自精神,比如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有没有信仰。

“什么会产生不幸福呢?有一个词‘攀比’,很多东西都是从攀比心来的,所以产生了烦恼……无止境的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所以欲望也带来很多、很多的烦恼,”李小琳谈到。她认为攀比、欲望都是不幸福的因素。“当然,我还说到最基本的条件也应该满足,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社会上应该提倡量入为出,提倡勤俭节约、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