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在北宋,有這麼一群人:出外則領兵為將,入內為皇帝親侍

先說個猛人:秦翰

在古代,形容一個武將比較勇猛通常以身上受傷多少來說明,如周泰、如秦瓊。北宋的秦翰也是一樣。

秦翰(952年—1015年),字仲文,獲鹿(今屬河北)人。宋太宗、宋真宗時屢次參與抵禦契丹以及討伐趙保忠等軍事活動,作戰勇教,有諜略,又善於領兵和團結將帥,功勳顯著,很受太宗、真宗的賞識信用。

一生轉戰契丹、西夏邊疆,受傷四十九處,這樣的一個人放在任何一個朝代,也可以算的上是一員猛將。而秦翰,在北宋,他還是一位宦官。

關於宦官的第一印象

對於宦官,我們後人更多的印象是:長居深宮,缺乏剛氣,而且善於鼓弄唇舌,比如東漢的十常侍、比如大唐的邊令誠、再比如明朝的魏忠賢。

這些宦官給後人留下的整體印象都是反面的,以至於現代電視劇中宦官的角色都是充滿著奸詐。

在北宋,有這麼一群人:出外則領兵為將,入內為皇帝親侍

《天下第一》中曹正淳形象

雖然其中也有像鄭和這樣名滿青史的人物,但更多的而言,宦官還是很難樹立起正面形象。

更不用說像北宋秦翰這樣在邊疆領軍作戰的,而不僅僅是那種掛名領軍的宦官。

有北宋特色的宦官將領群

在北宋,像秦翰這樣的宦官還不少。

一般而言,宦官由於其獨特的出身,很少有出身顯赫的家世。更不用說還有字號的,而秦翰,字仲文。

在北宋,有這麼一群人:出外則領兵為將,入內為皇帝親侍

北宋早期地圖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征討北漢,滅掉北漢後趁勢進軍遼國,宋太宗命崔彥進、宋渥等部四面攻打燕京城,秦翰任崔彥進兵馬都監(副帥)。

其後,宋遼雙方展開數次大戰,遼將韓匡嗣戰敗逃跑,秦翰也因英勇善戰受到宋太宗賞識。

宋太宗雍熙年間,秦翰出任滋州駐泊,主管先鋒之事,後來又任鎮、定、高陽關三路排陣都監,並任職長達8年之久。

公元993 年,秦翰回宮任押班(北宋宦官官名)。不久,被派往西北邊境對付党項族。

公元999 年七月,抗遼前線,宋朝任命大將傅潛為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秦翰為排陣都監,田紹斌、石普等為先鋒,準備迎擊遼軍。由於

傅潛畏敵不出宋軍戰敗於高陽光,傅潛被撤職查辦。

翌年正月,遼軍撤軍,秦翰、範廷召、張凝等奉命追殺,在莫州(今河北任丘)東三十里處,搶先佔據各要道,截斷敵歸路,擊敗遼軍。宋真宗提拔秦翰為定州行營鈴轄,隨後調秦翰入蜀平叛,同年十月,得勝回朝。

公元1001年,秦翰再次出現在抗遼前線,與楊延朗(即楊六郎)、楊嗣、張凝等名將併為前鋒鈴轄,前去迎敵。

公元1004年,遼國發動空前南侵,北宋朝廷惶恐。宰相寇準力諫宋真宗御駕親征澶州,宋真宗命李繼隆、石保吉為前鋒,同時派秦翰先赴澶州和魏府(今河南安陽)主持軍事,澶淵之盟後,秦翰繼續率軍留守澶州。

後秦翰在西北邊境與西夏作戰數年,因功升遷為皇城使、入內都知。由於秦翰長期忠心守邊,勞苦功高,宋真宗特意授之以示特別寵信。

除了秦翰,還有以下幾位

北宋史上,除了秦翰,還有的宦官武將有:

1)李祥:

李祥,開封人。為入內黃門,資驍銳,善騎射,用材武中選,授涇原儀渭同巡檢。從景思立於河、湟,以功遷內殿崇班,為河州駐泊兵馬都監。從郭逵討交阯,駐富良江,賊兵大至,與涇原將姚兕力戰,敗之。

2)李憲

李憲(約1035 - 約1086),宋朝宦官,字子範,開封祥符(治今河南開封市)人,宋仁宗皇祐年間補入內黃門,升供奉官。在宋神宗時期活躍於西北邊境,數次參與北宋同西夏的交鋒。

3)童貫

先拋去童貫的罵名不說。

童貫(1054年—1126年),字道夫,開封人,北宋權宦,宋徽宗時期,童貫為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連續升官至

武康軍節度使。討伐溪哥臧徵,收復積石軍、洮州,被加官為檢校司空。

公元1122年三月,方臘餘部被平,童貫因功遷為太師,改封為楚國公。

史料記載:童貫體貌魁梧,穿戴講究,腮下生有鬍鬚,皮骨堅硬如鐵,不像宦官。

在北宋,有這麼一群人:出外則領兵為將,入內為皇帝親侍

新版水滸傳中童貫形象

特殊的歷史產物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北宋的武將地位一直被壓制。獨特的北宋軍制導致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現象,所以,在北宋一朝,經常看到的是文官領兵,如韓琦、范仲淹,武將歸其節制。而宦官作為皇帝的家臣,更能贏得皇帝的信任,所以,北宋一朝,宦官領軍作戰的例子不在少數,這也是北宋宦官區別於其他朝代宦官的最大特別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