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陳鳴遠紫砂壺的收藏價值!

陳鳴遠字鳴遠,號鶴峰,又號石霞山人,壺隱,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是幾百年來壺藝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陳鳴遠出生於紫砂世家,所製茶具、雅玩達數十種,無不精美絕倫,他還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之風,署款以刻銘和印章並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風格,作品名孚中外,當時有“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說,對紫砂陶藝發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勳。(詳見紫砂書籍《壺魂》《壺論》) 。

陳鳴遠紫砂壺的收藏價值!

他制壺技藝精湛全面,又勇於開拓創新。他仿製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工藝精,品位高,古趣盎然。所制茗壺造型多種多樣,特別善於自然型類砂壺的製作,作品有瓜形壺、蓮子壺、束柴三友壺、松段壺、梅乾壺、蠶桑壺等均極具自然生趣,把自然型壺在明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向藝術化的高度。這些壺式不僅是他的傑出創造,而且成為砂壺工藝上的歷史性造型,為後來的制壺家們廣泛沿用。

陳鳴遠紫砂壺的收藏價值!

他多才多藝,還製作了許多案頭陳設的清供雅玩和文房用具,像生的菱角、扁豆、花生、玉蜀黍、鶿菇、栗子、藕片、荸薺、核桃、白果等等,無不精妙,把果蔬的自然生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惟妙惟肖,再配以契合果蔬肌理的泥色,給人以活生生鮮靈靈的審美感受,令人拍案叫絕。

他還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作裝飾,署款以刻名和印章並用,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的裝飾藝術和書款方式,引入了砂壺的製作工藝,使原來光素無華的壺體增添了許多雋永的裝飾情趣,也使砂壺更具有了濃厚的書卷氣,再加之詩銘、書款的書法雅健娟秀,富有晉唐筆意,從而把壺藝、品茗和文人的風雅情致融為一體,極大的提高了砂壺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成為真正的藝術品進入了藝術殿堂,這是陳鳴遠在壺藝發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勳。

陳鳴遠紫砂壺的收藏價值!

陳鳴遠對紫砂的貢獻:

1.在茶壺形制設計上,力變明末筋紋器形,多以自然形體如壺,成為今日“花貨類”的宗師,並使花貨茶壺崛起成為紫砂茗壺的重要形制。

2.陳鳴遠不僅把自然形體作為茶壺的重要創作思路,還從日常生活著眼,創制出紫砂半桃,核桃,落髮生,板栗,石榴等像生作品,栩栩如生,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這些創作,極大的豐富了紫砂陶除日用品外的純藝術欣賞門類。

陳鳴遠紫砂壺的收藏價值!

3.擴大了紫砂陶造型藝術的外延,把青銅器皿,文房雅玩也包括進來,諸如筆筒,瓶,洗,鼎,爵等,並使其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

陳鳴遠紫砂壺的收藏價值!

朱泥螺蠔仿生嬰戲紫砂壺(陳鳴遠) 水丞

水丞紫砂質,取田螺形,腹較深,色沉著。塑一隻大田螺的外殼兩側各趴一大、一小孩童,取“母子孫”之意,四隻田螺背角著地成四足,田螺形象飽滿,懶散可愛。底落有 “陳鳴遠”篆書方章。此紫砂水丞形象生動逼真,惟妙惟肖,制工精細,名家收藏,是一件珍貴的文房用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陳鳴遠母子孫螺”。水盂、水洗是陳鳴遠紫砂文玩中數量最多而樣式最豐富的一類,其師法自然界瓜果蔬菜,而又結合水盂水洗的實用性,其造型複雜,充分體現了陳鳴遠的奇思妙想和創作能力,而這件攜子提孫水丞更是一件逼真、富生活情趣和想象力的作品!

陳鳴遠紫砂壺的收藏價值!

傳世鳴遠作品除仿古諸器外,著名的有:甜瓜壺,原名南瓜壺,是鳴遠的一件代表作,壺身鐫有“仿得東陵式,盛來雪孔香”詩句,刻款楷書“鳴遠”,鈐“陳鳴遠”陽文篆書方印,今藏南京博物院。四足壺,壺身銘“且飲且讀,不過滿腹”,今藏上海博物館。旋渦紋瓜形壺,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館。蓮子壺,壺身銘“資爾清德,煩暑鹹滌,君子友之,以永朝夕。”今藏蘇州市文物商店。松段壺,今藏宜興陶瓷陳列館。調殺蠶桑壺,今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還有筍型水盂,也是鳴遠的代表作品,今藏南京博物院。其他還有一批清供雅玩,由國內外文搏機構及私家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