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東三省哪個城市人口流失最嚴重?

我是妙女郎


以前沒覺得我們遼寧有啥人口流失的問題,因為周圍出去唸書的親戚朋友到最後大部分都還是決定回到老家發展,包括我自己。但是最近我突然被現實給了當頭一棒,突然明白了我們這裡人口流失問題那是相當嚴重的啊

自從我回到老家就開始了漫長折磨人又無力反抗的相親生涯,雖然一直沒有遇到心儀的另一半,但是卻有一種認識了全縣裡所有單身未婚男青年的感覺。而我周圍單身的大部分都是和我年紀相仿的女性,我們不禁疑惑,新聞裡明明說中國現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調,造成了數千萬的男女人口差距,2015年就有3000多萬的男性“光棍兒”,並且呈增長趨勢,那麼現在我只想問這幾千萬單身男性在哪裡,我們這明明是女性“單身狗”比較多

看了一些人口流動數據我終於醍醐灌頂,原來全國男性單身人口數高於女性,但是偏偏在我們遼寧女性單身人口數卻要高於男性。這就是命,現實太殘忍了

除了出生率的原因,遼寧經濟發展低迷導致大量人才流失也是男女比例失調的一個原因。家鄉工資低就業環境差,大部分回到老家的人不是考公務員就是考銀行,一般女性比較偏愛這種穩定的工作,而其他對家鄉就業前景失望或者自己個人能力很強的人就會選擇北上廣或者南方比較有發展的城市去闖蕩,大部分都是男性會做出這種背井離鄉的選擇,最終導致了和全國男女比例唱反調的這種怪現狀的發生(我說的是大部分哈)

遼寧常住人口逐年出現負增長,人口的流失導致了經濟的下行,經濟的下行加速了人口的流失,就這麼惡性循環下去,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嚴重、人才大量出走,感覺遼寧經濟發展前途堪憂,我們的相親生涯也前途堪憂。。。

所以能不能多吸引廣大男性同胞們回家就業,當然,這都是為了振興東北經濟,為了讓我們大遼寧重新走向昔日輝煌!


吃瓜女超人


東北三省,我認為黑龍江人外出務工,做生意的人太多了,別的地兒我不知道,東北伊春市的人囗流失得太多了。因為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看到的人口流失現象太多了。現在的伊春經濟非常不景氣,林業工人、產業工人,面對掙錢難,生存難的現狀,這些人,不得不離開家鄉,分別到山東、河北、湖南、湖北等地。打工和自主創業。我的家鄉,每年過年時人多,過完年後人少。現在本地人走得多,附近樓住得人也少。現在真的是口流失的歷害!


伊春美食美客


人口流失在公安的派出所很難統計,最好的辦法是看公交車上的人口年齡比例,就能看出來。我生活過佳木斯雙鴨山齊齊哈爾去過四平公主嶺,我在雙鴨山上的礦鐵上的火車上看20-40歲的人很少,說明人都離開了家鄉,離開了養我的黑土地。


佛馬基斯三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人口淨流入地區15個,淨流出地區16個。其中,吉林省屬於人口淨流出省份,淨流失人口(在其他省份生活或工作)達到91.6萬。2015年,國家對城市人口流失情況進行了統計,根據統計的結果,長春市在全國人口流失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排名第5,前4名依次為大連、太原、貴陽和哈爾濱,東北地區成為我國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區域。

2008年長春小學生人數44.5萬,2014年減少到38.4萬,下降了13.7%,人口明顯流失。而高端人才的流失更加嚴重,僅2014年大學生流向外省的便比2012年高一倍,人才流失的形勢不容樂觀。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長春市升級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如何避免專業人才流失,有效地引才、留才,成了亟須解決的問題。



首先,長春市人才流失嚴重有地域因素。吉林省屬於偏遠省份,工作條件相對較差,氣候上也不佔優勢。其次,長春市的工資待遇偏低,和發達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應對人才流失,長春市未來要大力推動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優化環境,提高待遇水平,把優秀人才留住。

細數國內老牌名校,吉林大學可算作一個。這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始建於1946 年,1960 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95 年首批通過國家教委“211 工程”審批,2001 年被列入“985 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2004 年被批准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學校。

吉林大學校長李元元今年表示,從2015年開始,吉林大學已經出現人才迴流,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迴流。過去一年,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長江學者在內,學校新增近50人次的國家級人才,這是前面3-4年的總和。

吉林省人口出生率不及日韓。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黑龍江、吉林、遼寧的生育率分別為1.03%、1.03%和1.0%,遠低於全國水平的1.5%,僅比北京、上海等極少的城市略高,甚至比日本和韓國都要低。按照國際標準,低於1.3%被稱為“超超低出生率”。

第一,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2745.3萬人相比,增加8.0萬人。五年間,長春的新增人口僅為8萬人,這與全國的新增人口比例相比是比較低的,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口在外流和生育率過低,東北三省的生育率雨全國相比相對較低,這也是經濟一直落後的原因,沒有人就沒有錢。

第二,15-64歲人口比重下降2.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5個百分點,說明外出五年間外出的人口基本是15-64歲的年輕人,青壯年勞動力的外流,會加速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影響經濟發展。沒有年輕人就沒有活力。

第三,是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02。比2014年下降0.17;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下降0.65。也就是說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依舊失衡。男性人口的流失可能導致女性人口隨之減少,不利於人口的增加與經濟的發展。男光棍就更多了。

而除了超低的生育率外,東北地區還面臨嚴重的老齡化現象。經濟學人智庫發佈了《2015年中國新興城市報告》。報告指出,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速影響突出,東北的人口”紅利“遠遠落後於全國水平,當前,東北城市正在面臨著人口結構對經濟發展帶來的阻礙。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GDP增速最低的五個省份中,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均在其中,東北三省經濟增速均低於中部、西部和東部。

經濟的不景氣反過來加速了人口外流。從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中可以看到,2010年遼寧省人口流出地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省人口則主要是向遼寧、北京、黑龍江流動;黑龍江省人口則主要向遼寧、北京、山東、河北、天津流動。

東北師大韓俊江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孔雀東南飛’,人都往南走了。大學也是這樣,像吉大、東北師大這在全國都是有點名氣的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不是養人的地方。人才成長起來都到南邊各院校去了。”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王曉峰發現,東北邊境地區農村人口流出已經跨境。他2011年在黑龍江省3個邊鎮縣市發現,跨境流出到鄰近的俄羅斯、韓國等務工或學習的人口,佔到流出人口的20%。

(xtm)


新文化報


我是大連人,在瀋陽工作十五年。觀察我公司及周邊的幾個企業,戶口在瀋陽的佔百分之10至20之間,關內省份的佔百分之3至百分之5之間,而大部分打工者來自黑龍江和吉林、內蒙。十年前,我和同事們說,瀋陽未來的十年,每年人口將會5萬到8萬的遞增,汽車將會15萬到20萬輛的遞增。這些遞增大大減少了黑吉兩省以及內蒙人的減少,當然了,到內地和南方的更不少。糾其原因,東北經濟發展比不了南方,而南方各方面的條件要比北方好,大東北要想把人力、才力留住,這需要國家的政策。


林海雪原263


東北人才流失相當嚴重,氣候寒冷是主要原因,當然也有其它因素。如果說氣候因素不影響經濟發展,那就給你算筆帳:東北人戰嚴寒要付出多少,一、取暖費(即包燒費)每人每年要大概需要1500元。二、每個人每年的過冬衣服、鞋、帽、手套等,年平均要二千元左右。三、房屋建設費、維修費都比南方高,投資成本大。四、每年的蔬菜運費,企業防寒費,供水,供氣,運輸增加的成本費等等,這些都減少企業利潤。黑龍江省人民每年都要拿出千百億以上的費用防寒,年復一年想想累計多少錢?這些錢用在擴大再生產上,能增加多少GDP?再有每年有幾百萬人到南方生活,減少東北各省內消費?不讓釆伐林業不再生產,為減少碳排放量煤礦限產,鋼鐵因降產能東北的老牌鋼鐵企業受衝擊最大,大慶石油已枯竭產量連年下降,這都是東北的國企重工業,這些企業產值下降,東北拿什增加GDP?

如果不是天氣問題,南方人為什麼不來東北生活?說歐洲同一緯度也發達,別忘了那裡有大西洋暖流,氣溫並不低,可能比長江流域氣溫還要高。俄羅斯遠東不也沒有發展起來嗎。加拿大北極圈也是人際罕見。當然東北人承認落後,有困難也會迎頭趕上。國家不會放棄東北,因為祖國不能沒有東北,東北再次雄起指日可待。


快樂老人20080208


以前是家裡窮的流失嚴重。現在是家裡富的流失嚴重。 10年前。房價還可以.去南方打工的基本也都在郊區落戶了,時至今日窮人已經很難流失了。拿青島為例,10年的房價 在黃島 城陽 高新 李滄這些區。東北人通過奮鬥是可以安居樂業了, 現在青島市內90平可以落戶, 100萬 首付都不夠。南京 蘇州 就更不用想了。 估計也只能省內流動了。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33


看和誰比吧,和中西部比,別說哪個城市,就是以省為單位,人口外流也沒人家一個市多!人家一個市外流人口好幾百萬,東北怎麼比?

不過話說有幾個小城市人口外流應該不輕,但也都是落後的城市吧,例如白城、白山、伊春這樣的。但人家本身也沒多少人,外流10萬都算挺多了



石船先生64


東北四市 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人口都是淨流入的,每個流入人口不少於100萬。我在長春,長春市區裡至少三分之一外地人,一到節假日,城裡立刻空了至少三分之一,過年的時候,甚至覺得就是個空城。想必哈爾濱瀋陽也是一樣的。

人口普查數據統計了五普-六普中的人口流動,吉林省淨流出80萬左右,外流總人口137萬。這個是跨省流動數據,實際省內的流動人口會是跨省人口的2-3倍左右。吉林省,長春淨流入是肯定了。白城 四平 白山 遼源 松原淨流出跑不了,吉林市延邊州可能是平衡的狀態。越落後的城市,必然才是人口外流越嚴重的城市。黑龍江,估計外流人口比例最高的應是綏化 伊春 鶴崗等落後城市。哈爾濱大慶淨流入,牡丹江也可能淨流入。

遼寧省本身就是人口淨流入省,瀋陽大連一定淨流入,有淨流出的可能的應該是朝陽 阜新 鐵嶺 葫蘆島等相對落後城市。


大長春崛起


我是吉林人,在這片熱土上生活了30年。從出生,到在這裡奮鬥打拼,我愛我的家鄉。沒有一個東北人因為怕冷離開這裡,也更不會因為生態環境離開這裡,這裡物產豐富,《可愛的草塘》,描繪的是一幅塞北豐富物產的畫面,當時上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這篇文章,有時候捱餓的時候,讀到“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都會深咽一口口水。這裡的交通設施也越來越發達,正在追趕發達城市,所以這些都不是人口流失的真正原因。

我想家鄉人口流失的原因,還是因為就業難,薪酬低。東北的物價真不比哪低,但是薪酬低,家庭壓力沉重,讓人無法承擔,只能外出發展。其次東北以農業、重工業為主。現代科技、互聯網等行業相對薄弱,IT等技術人才沒有就業空間,只能外出發展。再有就是好的崗位大多靠門子靠關係,真正有能力的人沒有施展才能的空間,所以只能外出發展。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我是大學是在長春讀的,2009年剛畢業的時候找到了家鄉的一份報社的工作一干就是7年,期間工作很努力得過很多國家級、省級的新聞獎,也得過報社裡的先進工作者。期間做跑社會新聞的時候,還幫助很多殘疾人、貧困戶、重疾患者向政府和社會申請過援助和救助金。但是這些並沒有用!7年的時間,我還是一個臨時工,沒有社保,公積金的保障。前一年半更是義務勞動,沒有得到過1分錢的報酬,之後工資從900每個月,漲到2000每個月。7年的時間我們等到了進編制轉正的機會,但是優秀的員工沒有一個進編制的,進編制的都是有關係、有門子的。所以我們的資歷、能力、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在那裡不值分文。當轉正的結果公佈後,我二話沒說就和報社提出了辭職,雖然沒有正規的勞動合同,但是我也認了,很有禮儀的和社長提出了辭職,提交了辭職報告。

2015年我30歲,毅然決然的選擇來到北京,從新開始。從辭職到來到北京也就用了1周時間。我相信在北京靠自己的能力,可以闖出一片天。來到這,我從媒體轉到了互聯網行業。現在我來到這裡兩年多,成長很快,換過一家公司。工資雖然不能和我同齡在這裡打拼七八年的人比,但是月薪從4500漲到現在的16000,我也很滿意了。說實話我很感謝那段時間的歷練,讓我面對阻力,壓力的時候能無所畏懼、所向披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