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 陕西台 刘松焘 杨凌台 李丹 曹轩睿 )今年5月,“西农511”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继而以455万元的技术转让费创下了我省小麦品种交易的历史新高。在这粒金光灿灿的种子背后,是育种科学家鲜为人知的坚守和辛劳。而这些,都是杨凌情怀的最好体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教授,一起了解他的“杨凌情怀”。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这几天,就是“西农511”小麦品种大面积收获的时间了,刚从河南、湖北回来,周末一大早,吉万全教授又赶往渭南,观察小麦落黄的田间表现。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从2006年杂交组合,到2015年通过省审,再到今年通过国审,为了“西农511”的选育、扩繁,13年来,吉万全和他的团队每年下地的时间达100多天,来回奔波的路程超过4万公里。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走进临渭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吉万全就和站长交谈起来。

临渭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站长李小鹏说到:“它现在的亩穗数上四十万了。穗粒数基本上能达到三十九到四十。它这个籽粒的饱满度也挺好的,所以这个品种今年肯定是突破前年。”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头戴草帽的吉万全和普通农民一样,一路上边走边看,对麦子灌浆、落黄和抗病、抗倒伏的表现情况都作出详细的观察记录。来到华阴县北洛现代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张永红的一万多亩“西农511”金浪滚滚、丰收在望。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虽然麦子看着在地里长着呢,但是已经全部卖出去了,价格比普通小麦增加了一毛钱。”渭南市北洛现代农业种植大户张永红告诉视线记者。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顾不上炎炎烈日,吉万全一头扎进麦田,蹲在地里开始观察,陈春环说,这都不算什么,选种的时候,他们在地里一蹲就是一整天,这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实验师陈春环说到:“有的时候站起来膝盖都咯噔咯噔响,但是,每当吉老师选出他喜欢的品种,他把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忘记,有时候能高兴好几天。”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正是凭着这种执着和坚守,今年5月“西农511”通过国审,成为农业部首批推荐的抗赤霉病优质强筋绿色品种,以455万元技术转让费拿到这个品种经营权的种业公司认为优质小麦品种是农业科学家奉献社会的无价之宝。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卜建军这样说:“从市场角度来考察这个品种他表现非常优秀,我们觉得它是物有所值,从社会角度来看的话,它是我们育种老师给大家奉献的一个无价之宝。”

小麦育种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合校以来通过国审的小麦品种有10个,其中3个都出自吉万全的团队,他说,育种就必须和麦子一起把“脚根”扎在地里头,只有洒出“真心血”才能换来“金种子”,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品质更优、产量突破1300斤的绿色小麦新品种。

杨凌情怀|一粒“金种子”万里奔波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吉万全说:“我的老家也是农村的,所以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你像咱们陕西人喜欢吃面,面还要筋道。我就想用我所学的知识,为农民培育出既好吃又产量高的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