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不知道老司机们注意了没有,

前两天,油价竟然降了!!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2018年6月25日24时(即本周一晚上)起,全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 55元。折合公升价:

92号汽油每升下调 0.04元

95号汽油每升下调 0.04元

0号柴油每升下调 0.05元

算下来,车主们加满一箱50升92号汽油,可以节省2块钱左右~

虽然降得是少了点

但此次调整是国内油价年内第五次下调,

实现了近期“二连降 ”!

貌似打破了油价一次降价后必然大涨价的“魔咒”呢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在上次关于油价的推文中,

小编还邀请大家一块预测过此次油价是涨、是降、还是搁浅?

【今日油价】终于要降了!?明晚油价或将结束连涨、迎年内第四次下调

当时大家一致认为形势不妙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因此,此次调价也算是个好消息…吧…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虽然网友们调侃,两次降得都不及一次涨的多~

不过小编还是希望它能继续保持这个下降的势头

祈祷油价重回5/6元时代~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来来,全国油价了解一下

2018年6月28日全国各省油价

*注:此油价数据仅供参考,请以您所在地区的加油站报价为准。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不难看出,92#和95#汽油

全国7元 飘红,个别8元 冒尖,油价不容乐观

而且,随着盛夏来临,近来气温越来越高

大家对车载空调的使用也愈发频繁

据分析,空调的油耗约占发动机功率的20%

夏季开车的时候开空调,稍不注意爱车就成了“油老虎”

夏天,汽车空调究竟怎么开才最省油?

◆ ◆

夏季汽车开空调如何省油?

1把握开空调的时间

很多车主一上车就把空调开到最大,这是不对的!因为车辆刚启动时,发动机尚未达到良好状态,这时开空调会增加发动机负荷,从而导致油耗增加。另外,经过暴晒的内饰还会散发出苯、甲醛等致癌气体,影响人体健康。

正确做法:车辆暴晒后,先打开车门通风散气,车辆启动后再打开出风机,自然风吹5分钟后,先打开空调外循坏,再换内循环,待空调制冷1分钟后,再关闭车窗。

2长时间停车要关闭空调

堵车或等人时,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会导致汽油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并产生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如果周围空气流通不好,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进入车内,就会致车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正确做法:当车内温度适宜时,先将空调关一会儿,打开车窗通下气。

3不可先熄火再关空调

先熄火再关空调,对发动机是有害的。车辆在下次启动时,没有完全关掉的空调会随发动机一起启动,这样高负荷运转就会损伤发动机,并导致油耗大增。

正确做法:

在到达目的地前几分钟,先关掉空调,同时开启自然风,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

4内外循环交替切换

空调刚开的时候,先用外循环排出车内不新鲜的空气,待温度降低后,尽快切换至内循环。因长期保持内循环模式,会导致车内氧量降低,而采用内、外循环交替的方法,还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负荷,从而降低油耗。

5空调开低档不一定省油

车辆空调温度和油耗的关系,取决于空调是“定排”还是“变排”。一般来说,手动空调都是定排,功率是固定的,所以油耗也固定。自动空调是变排,压缩机功率根据温度来改变。

正确做法:如果你的车辆是手动空调,空调开低档会更省油。但如果是自动空调,温度就要调高一点,因为变排空调的温度越低,油耗就越高。

6及时清洗通风道并更换滤芯

通风道及空调滤芯若被尘土、蚊虫及树叶等杂物堵塞,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及时清洗通风道并更换滤芯,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从而降低车辆的油耗。

正确做法:清洗通风道的方法很简单,用湿净毛巾堵在空调出风口上,将空调风速调至最大,这样尘土会吸在毛巾上。车主也可以使用空调风道清洗剂,辅助高压枪进行清洗。空调滤芯的更换周期一般是2年换一次,或者1.2-1.5万公里换一次。

7出风口向上可快速降温

空气温度升高之后,密度会变小,因此热空气会向上方走,若将冷风向上吹,车内的温度就会降低得相对快些。车内温度快速降下来,车主就可以将温度调高一点,或者尽早关闭空调系统,这样车辆的油耗自然就下降了。

不过很多朋友进入车内会立即点火启动后,然后马上就打开空调,以求快速享受召之即来的清凉;但这样得做法是错误的,你是否这样做过呢?

今日油价:全国油价公布,“二连降”不抵一次涨价!夏天省油须知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