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第131篇推文 正文:2159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一、公用品牌≠知名品牌

许多人认为,水果生产过程中“小、散、乱”的情况,造成了生产与销售渠道难以及时精准地匹配,是导致我国水果连年滞销,丰产不丰收的主要问题。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于是,大伙儿就开始搞集约化,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

统一搞生产,这下不小、散、乱了吧?

统一对接销售,这下应该有保障了吧?

但一看今年爆出来的滞销农产品,咋全部都是产地特色农产品?

米易县种植番茄4万余亩滞销;

柑橘之乡衢州,柑橘滞销

以香、甜、脆闻名的徐闻县特产——菠萝滞销;

海南东方市,当地芒果主产区滞销;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产地农产品有个好处,批量大、媒体乐意报道,当地政府也会想办法。

米易番茄滞销15吨,据说成都就购买了70%;

衢州柑橘滞销,政府媒体齐出手,危机解决;

徐闻菠萝滞销,一毛多一斤没人要,湛江多家企业大量采购,免费派给市民;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相比那些滞销却无人知道的水果来说,已经幸运多了,但也暴露除了一个问题。

库尔勒香梨、新疆哈密瓜、广西香蕉等区域公用品牌叫着的确响亮,但没有知名的企业和品牌。

试想一条街上都在卖赣南脐橙,选哪家?

总不能像买赣南豆巴子一样,看着哪家打着“老字号”、“祖传”就去买哪家吧......

而且,这水果怎么祖传?

二、打造知名品牌是真的难

能想到这一层的人很多,付诸行动的也不少。

但现实很骨感,水果行业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打造地方知名品牌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比如同一颗树上的水果:

王一小吃的时候只放了2天,香气四溢,入口回甘,巴适!

王二小吃的时候已经放了半个月了,吃下去整个人都不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评价这种水果?

缺乏标准化,为打造品牌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怎么办?

用冷链?

没品牌意味着没溢价,用冷链赔本赚吆喝,能撑到品牌起来的那一天吗?

搞加工?

统一加工销售后的确是个不错办法,却卡在了国内水果加工技术单一落后的问题上。

用区块链技术做食品安全溯源?

这样的确能查到采摘时间等产品信息,但不知道区块链技术啥时候能普及。

搞来搞去,又走回了原来的老路上,搞批发、做零售。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好在城乡一体化、互联网时代的水果销售渠道比以前丰富多了。

农超对接、连锁专卖、电商、微商、社区无人超市、自助榨汁机等等,的确让一些水果生产者从中受益,也诞生了一些小品牌。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但马云爸爸认为,这和传统、电商销售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于是提出了“新零售”。

刘强东不太同意:“零售没有新旧,技术驱动零售系统的优化。”

苏宁也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自家“智慧零售”的道路。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姑且不管大佬们怎么搞,毫无疑问,零售业的原有边界正在被不断超越与打破,线上线下及物流呈现融合发展。

而且,新零售提出的“消费场景”挺有意思。

三、我们会在什么场景下购买水果

都知道水果吃了好,但总缺了那么点儿消费冲动。

比较传统的购买水果的场景是看望病人。但总不能为了卖水果,在旁边打造一所医院吧?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为了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商家们可谓是煞费苦心,打造出了各种场景。

线上

打造得最好的是滞销。

真真假假的滞销信息掺杂在一起,直接导致滞销大爷不够用了。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各大电商打造的扶贫果销售场景也不错,确实让一些农产品走了出大山,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但只适合贫困县。

此外,大家熟悉的直播农产品生长状况,讲故事谈情怀等场景,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地看到农业人的用心。

线下

将生鲜和吃饭的场景联系在一起的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算是典范了。

现买,自己挑的更新鲜,质量有保障;

现做,卫生有保障,还增进食欲;

现吃,看着别人吃那么香,自己不想来点?

但缺点在于价格贵,仅适合中高端消费。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目前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盈利的仅1%,大部分都是靠烧钱来获得用户,一旦补贴取消,很多用户就会流失。

如何打造出一个可复制、能推广的消费场景,成了盈利的关键。

四、正在尝试突破的水果消费场景

传统的零售,是将水果店融入已有的场景。

比如开到住宅区楼下,方便购买作为伴手礼;比如入驻超市,让大家在购物时顺便购买。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要打破传统,就需要自建消费场景。

比如:

“果蔬+美容院”的消费场景;

“超市+餐饮”的生鲜销售新模式;

“水果喂猪、喂小龙虾的自产自销模式”等。

反观这些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将水果这种不算刚需的产品,经过适当的加工,与“衣食住行”联系到了一起,让你在无形中就在某些场景里消费了水果。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这样的做法还有很多。

比如“水果+餐饮”

除了已有的水果沙拉、水果汤圆、水果派、巧克力包衣水果外,在当地最受欢迎的餐饮品类中加入水果的做法也开始逐渐流行。

彩色的水果面条、湖北襄樊的水果烤肉、日本去年底推出的水果火锅都是很不错的创意。

又比如“水果+健身”

健身教练一开口,蛋白粉都一罐罐往家里搬,还在乎那点儿水果钱?

再比如“水果+面膜”“水果+生态采摘”......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总之,就是什么行业火,就想想能不能与水果结合。

千万别小看了场景的盈利能力,同样的水果,地里就值几毛钱,KTV里做成果盘能卖到几十块。

现阶段你能想出一个可以推广复制的农产品消费场景,钱景是很值得期待的。

未来“消费场景”才是解决水果滞销的王道

但这些都不是未来的水果消费场景。

零售业公认的革命有三次: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

第四次零售革命,应该建立在互联网电商基础上、加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又一次革命。

有人将其描述为“比你懂你”、“随处随想”、“所见即得”,或许只有那个时候,水果才能真正的不再滞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