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湖南通道:雙語辦案開出祥和之花

↑點擊上方“湖南檢察”關注我們

湖南通道:双语办案开出祥和之花

【2018年142期】

湖南通道:双语办案开出祥和之花

1995年8月15日,湖南省通道縣檢察院領導在黨組會議室研究檢察工作。從左至右依次為何愛元(時任黨組成員)、楊濤(時任副檢察長)、姚吉信(時任檢察長)、金興漢(時任副檢察長)、楊進然(時任黨組成員),均已退休。

院情小貼士

➜ 現任檢察長:李春燕(第八任)

➜ 幹警人數:現有幹警36人,其中少數民族幹警19人,40歲以下幹警18人

➜ 最高榮譽:湖南省檢察文化建設示範院

蘆笙陣陣,曲歌聲聲。一群吹著蘆笙的侗族老鄉走進湖南省通道縣檢察院大院,一名侗族女子將一塊刻有“法律監督、盡職盡責、為民辦事、彰顯公正”的牌匾送到監所檢察室幹警手中。

這是通道縣檢察院榮譽室陳列的一張照片上的場景。“送牌匾的是侗族老鄉粟某。”該院監所檢察室幹警謝錫位向記者介紹了照片背後的故事。

2015年,粟某因非法經營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2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0萬元。粟某上訴後,二審認定其違法所得為6.5萬餘元。自2016年1月二審以來,粟某多次找到承辦人,希望辦案機關如數退還多追繳的罰沒款,但都沒有結果。

“後來她向我們反映了情況,我們核實後向辦案機關發出檢察建議,幫她追回了錢,多虧我們懂侗語,與她溝通比較順利。”謝錫位說。

通道縣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縣,居民有侗、漢、苗等24個民族,其中侗族人口約佔78%,侗語是當地一種重要語言,大多數侗族老人不會說普通話,侗語是他們唯一的語言。

“辦案時,常常遇到只懂侗語、不懂漢語的當事人,語言障礙問題很突出,為此我們逐漸摸索出雙語辦案模式,即通過漢語和侗語兩種語言辦案,並將侗族‘款約’靈活應用於辦案中。”通道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劉彩娥向記者介紹了雙語辦案模式的由來。身為一名在崗30年的老幹警,劉彩娥是該院雙語辦案模式的開創者,早在1999年,她就通過雙語辦案有效化解了一起糾紛。

紅香村和芋頭村住的都是侗族居民,1983年至1995年,兩村因宅基地權屬時常發生爭吵,縣政府多次調解仍然無效。後縣政府將爭議的宅基地確權給芋頭村,決定下達後,紅香村不服,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維持原決定。因故錯過上訴期後,紅香村仍不服,兩村又多次發生衝突,矛盾惡化。

“這種緊張關係持續到1999年4月,檢察院受理了此案。”當年在紅香村擔任村委會主任、現任芋頭村支部書記的楊青介紹。受理此案後,劉彩娥和時任副檢察長石成海進行了實地調查,通過侗語與村民細緻交流,瞭解事情原委、釋法說理。通過檢察院抗訴,法院重新審理此案,撤銷原判,由縣政府重新確權,維護了紅香村的合法權益。

“從那以後,兩村一直相安無事,村民相處融洽,2016年兩村合併,雙方關係更加和諧,這都是檢察院當年的功勞啊。”楊青感慨地說。

“通過侗語與當事人交流能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更有利於維護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辦案質效也更加明顯。”通道縣檢察院檢察長李春燕告訴記者,針對新招錄幹警不懂侗語的實際,該院組織懂侗語的老幹警和侗語專家開設侗語課,開展日常侗語對話、侗語知識競賽,加強雙語辦案人才培養。“現在,60%的幹警都能用一口流利的侗語交流了,工作時,不會侗語的幹警將搭配一位懂侗語的幹警,充分發揮侗語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的作用。”

“只有真正聽懂少數民族群眾的語言,接受他們的習俗才能更好地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傳播公平正義。”在通道縣檢察院工作了34年的副檢察長尹群島身為侗族,主動承擔了傳播侗語的使命,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雙語辦案人才。

對於該院在雙語辦案方面的探索,懷化市委常委、通道縣委書記印宇鷹給予充分肯定:“通道縣檢察院雙語辦案模式值得推廣,既構建了和諧的檢群關係,也促進了辦案質量效果的雙提升,應該成為通道司法機關開展工作的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