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同樣“頂個球”,我國直-19的“球”卻比美俄的阿帕奇等更先進

近日,有網友傳出了幾張我陸航某部隊裝備新型直-19武裝直升機訓練的圖片。雖然直-19早已大量裝備我軍,它的圖片也是滿天飛,但是這幾張“頭上頂個球”的直-19改進型還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同樣“頂個球”,我國直-19的“球”卻比美俄的阿帕奇等更先進

裝備毫米波雷達的直-19改進型正在訓練

我們知道,雖然武裝直升機有“飛行坦克”“樹梢殺手”等美譽,但是其戰場生存力並不高,各種類型的防空導彈、甚至口徑23毫米以上的高炮都能對其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增加武裝直升機對敵方目標的發現距離、增強惡劣氣象條件下的探測能力、減少自身暴露的時間,是提升武裝直升機效能的重要因素。

同樣“頂個球”,我國直-19的“球”卻比美俄的阿帕奇等更先進

裝備毫米波雷達的AH-64D長弓阿帕奇

正因此,上世紀90年代,美國率先為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配備了AN/APG-78(V)長弓毫米波雷達,雷達位於主旋翼頂端。改進後的阿帕奇被賦予AH-64D長弓阿帕奇的新代號。

同樣“頂個球”,我國直-19的“球”卻比美俄的阿帕奇等更先進

長弓阿帕奇將雷達露出進行偵察

裝備長弓毫米波雷達後,阿帕奇有了樹梢高度偵察的能力,可以在確認目標信息前隱蔽自己,極大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同時,這套雷達探測距離可達8公里,每6秒鐘掃描一圈,並且可以將發現的目標分享給友鄰直升機或其他作戰平臺。實戰證明,裝備了長弓雷達的AH-64D作戰效能較原機型有了極大提升,一套頂置的雷達已經成為了判斷武裝直升機作戰能力的重要標誌。


同樣“頂個球”,我國直-19的“球”卻比美俄的阿帕奇等更先進

裝備頂置毫米波雷達的米-28N武裝直升機

在武裝直升機領域一向喜歡劍走偏鋒的俄羅斯人,也開始在重達13噸的米-28浩劫上,加裝自己的毫米波雷達,就是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米-28N。

近年來,我國直-10和直-19兩型武裝直升機大批量裝備部隊,目前,我陸軍所有集團軍陸航旅均配備了武裝直升機,這是我陸軍建設的重要成果。但另一方面,裝備頂置毫米波雷達的機型卻遲遲沒有露面。此次“頂個球”的直-19亮相,也是了卻很多網友的心願。

同樣“頂個球”,我國直-19的“球”卻比美俄的阿帕奇等更先進

直-19裝備的相控陣體制的毫米波雷達

更讓人驚喜的是,中航工業近期一款宣傳視頻中出現了直-19改型頂置雷達安裝調試的照片,顯示其採用“背靠背”的方式裝備了兩部相控陣雷達。我們知道,相控陣雷達相對於以往的PD平板雷達和拋物面雷達有著巨大的先天優勢,但是長弓阿帕奇由於誕生時間較早,採用的是拋物面雷達;米-28N雖然出現的晚,不過由於俄國人在相控陣技術領域的落後,配備的依然是老式的拋物面雷達。


同樣“頂個球”,我國直-19的“球”卻比美俄的阿帕奇等更先進

長弓阿帕奇(左)和米-28N的頂置毫米波雷達拋物線天線

而裝備兩塊相控陣雷達的直-19改型,探測距離、探測精度、抗干擾能力、甚至目標刷新率都將有了顯著提升。我們也期待這種直-19改型能儘快裝備部隊,在未來新型重型武裝直升機(可參加青遠武庫之前的文章《 》)研製成功前,成為直-10身邊的好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