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魚、鴨混養,如何進行日常管理?

淨水居主人


魚鴨混養如何管理



魚鴨混養是一種比較好的養殖模式,通過混養可以讓鴨糞肥水、餵魚,這樣可以提高經濟效益。魚鴨混養管理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一是規模控制。魚鴨混養並不是讓鴨在整個池塘隨意遊動,這樣的話容易導致整個池塘水變髒,也更容易辦法疾病。所以,利用魚塘養鴨的,養鴨面積一般不超過池塘面積的30%。用於鴨活動的範圍要用網圍起來,避免鴨到處跑。另外,鴨子的養殖密度一般控制在每畝150只左右,密度不能過大。

二是魚塘管理。養魚的魚塘適合養殖濾食性魚類,比如鱅魚、鰱魚,還有底層雜食性魚類比如鯉魚和鯽魚、鯿魚等,草魚儘量少養。


混養後每天巡視檢查魚塘,要注意魚和鴨的取食情況,還要注意水體質量。特別是在高溫天氣時候,需要每個月多換水保證水質的新鮮和充足的溶氧,在晴天每天中午開增氧機2小時充癢。每個月2次消毒必不可少,以避免出現各種病害問題。

在鴨食投餵時候投放在近水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食物的浪費和對水體的影響。

三是鴨舍管理。主要是預防病害問題,每10天用漂白粉消毒一次,而且在飼料中還要添加預防腸道疾病的藥物。對於空地和鴨舍裡面的鴨糞要定時清理,避免出現因為鴨糞發酵腐敗造成病鴨的出現。同時對於收集的鴨糞可以可通過發酵處理用來肥水或者做魚的飼料。


以上意見供參考,如果有不同看法的請留言交流。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非常感謝你能夠對我文章點贊、評論、轉發。

洞庭清水塘


魚類的投餵時間安排在放鴨前2小時,投餵要考慮到鴨子吃剩的殘餌的多少。一般情況下每隻鴨全年吃剩的殘餌3.75千克左右,每畝養100~120只鴨,合計殘餌有375~450千克。

魚、鴨混養塘由於鴨子每日排便致使塘底淤泥極肥,這樣應該選擇水溫20℃以上的晴天,掏挖鴨運動場塘底,以擴散肥力。

魚、鴨混養塘水要保持透明度應控制在30釐米左右,pH值保持在7—8之間。魚鴨聯養池塘水質肥、偏酸性、病原體多,對池塘、尤其是鴨運動場和食臺要定期消毒,因此必須10天左右用生石灰水潑灑,每畝水面用生石灰15—20千克。

魚鴨聯養成功與否,還決定於養鴨的一系列技術管理措施。飼料搭配要合理,堅持定時、定量,不喂黴變的飼料。同時供給清潔、充足的飲水。定期投餵螺、蚌和水葫蘆、水浮蓮、水花生等。

鴨棚室內外要清潔衛生,定期用硫酸銅溶液消毒地面運動場,鴨棚內要求溫度、溼度、密度適宜,空氣新鮮。預防病害,重視鴨群免疫工作。


農學谷


魚、鴨混養不是新聞,雞、魚循環養殖才是世界一絕的奇聞。其絕就絕在雞糞能夠改善水質的特殊功效,夠絕了吧?並且是全程無抗生態養殖。


該技術,首先惠及山區貧困村。


返野生中醫農業


魚鴨混養,方便鴨子的活動。互惠互利。鴨在水中活動能吃掉水中的蝌蚪、青蛙、水生昆蟲等對魚類有害的生物;魚能利用鴨糞、殘餌等鴨產出的廢棄物,使水質清新、環境良好。混養可消除魚、鴨養殖的不利因素。

不過日常管理還是需要做好的。要隨時觀察它們的活動,勤換水,勤加水,保持水質。並且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預防病菌和疾病的發生。要做好疫苗,提高它們的抵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