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一、

在紫禁城的東六宮內,有一座宮殿叫延禧宮。

在明清兩朝,它除了供皇帝的嬪妃居住以外,並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甚至在1845年還不慎失火,將25間房屋全部燒燬,僅僅剩下一座宮門在向這個世界證明:我曾經來過。

1909年,日落飄搖的晚清皇室想重建延禧宮,但財政上捉襟見肘,直到清朝滅亡了,也沒有完工。

延禧宮就這樣成為一片爛尾樓,默默的杵在那。

如果不是因為《延禧攻略》的大火,我們甚至都不知道:

這裡曾經住過乾隆的令貴妃、嘉慶帝的母親、晚清6代皇帝的老祖宗——魏瓔珞。

如果是權傾朝野的慈禧太后見到她,也得恭恭敬敬的下跪磕頭,甜膩的說一聲:

“曾祖母安康。”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魏瓔珞的出身很低微。

不出意外的話,她的祖輩也是貧下中農,後來在滿清入關的劇烈變革中,被抓到八旗漢軍中當包衣奴隸。

奴隸生下的孩子仍然是奴隸,正所謂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在那個想當奴隸而不可得的時代,魏瓔珞比較幸運的得到了旗人的身份,雖然是最低等的包衣,但依然有參加皇宮選秀的資格。

至於中原漢人,哼,你也配姓趙?

因為長得比較美、腦瓜子比較靈光,她順利打敗其他的競爭對手,開始邁步走上人生的登天路——入宮。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為什麼說她腦瓜子比較靈光呢?

因為在清朝,如果包衣出身的宮女被皇帝寵幸,也是可以做“王的女人”,但最高只能做到貴人。

而魏瓔珞呢?在乾隆10年被寵幸後,直接被封為貴人;板凳還沒坐熱乎呢,3個月後就成為令嬪;乾隆13年的時候,更是被提升為令妃。

堪稱清朝後宮的“火箭提拔。”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魏瓔珞在後宮獲得極大成功時,她的孃家也被“抬旗”,脫離包衣的奴隸身份,進入鑲黃旗世襲官職,正式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

這還沒完呢。

在以後的人生歲月裡,魏瓔珞接連坐上了貴妃、皇貴妃的寶座,甚至生下後來的嘉慶皇帝,成為清朝最有地位的女人之一。

如果考慮到乾隆後期沒有冊立皇后,我們也可以把那個“之一”去掉。

這可是妥妥的跨越階層的勵志傳奇啊。

她的動機和命運,與現在嫁入豪門的灰姑娘並無二致。

這一切的成就,絕不是“愛情”、“寵幸”能辦到的,更重要的是:

魏瓔珞有足夠的能力和智慧,成為丈夫的左膀右臂。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二、

就在魏瓔珞在後宮努力奮鬥的時候,他唯一的丈夫乾隆皇帝,也在人生的星光大道上策馬奔騰。

如果用兩個字評價乾隆的話,那就是——厲害。

他從小就智商、情商雙高,只要讀過的書,馬上就能背誦出來。

靠著這手絕活,乾隆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成為大清著名學者,估計評個教授之類的頭銜,不成問題。

當上皇帝后,為了跟回、維、藏族同胞有效交流,他還特地學習了各民族的語言,再加上原本就會的滿、漢、蒙文,足足掌握了6門語言。

厲害了,我的帝。

乾隆學習這麼厲害,處理政務一樣不差。

據流傳下來的資料記載:在跟大臣們商量問題的時候,其他人還在琢磨到底怎麼回事呢,乾隆已經胸有成竹,並且可以馬上指導工作。

這是一個天生的帝王,他生來的使命就是當皇帝、統治天下。

1750年,經過多年的分化、瓦解、打壓,漢臣領袖張廷玉徹底失勢,滿臣領袖鄂爾泰也在5年前去世,他們麾下的勢力樹倒猢猻散,再也成不了氣候。

一個被兩黨架空、沒有根基的年輕皇帝,就此大權在握,他心中最美好的畫卷即將展開,畫布就是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

“當我的命令在紫禁城響起,天下萬民俯首。”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乾隆最大的文治成績,就是編纂了《四庫全書》。

1772年,安徽學政朱筠向他彙報工作:“明朝的《永樂大典》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丟失了,這可怎麼辦呀?”

乾隆的回答很簡單:“重新編一部就好了。”

第二天他就下令把各省的藏書和武英殿的書籍,全部彙集在一起,重新編一套百科全書,名字就叫《四庫全書》。

編書最難的就是徵集圖書。

官方藏書畢竟有所缺漏,還要向民間徵集。乾隆就下令:

凡進書500種以上,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凡進書100種以上,賜《佩文韻府》一部。

在優厚的獎勵之下,全國熱心人民紛紛把家中藏書捐贈給朝廷。

1781年,歷經9年的漫長時間,經過徵集、整理、抄寫、校對後,第一步《四庫全書》新鮮出爐。

《四庫全書》收錄3460種書籍,共79000多卷,總字數將近8億。

分別藏於“北四閣”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文津閣,“南三閣”文宗閣、文匯閣、文瀾閣。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中國書籍傳承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的刪除了不利於統治的思想,

一眼望去遍地花團錦簇,撥開花蕊卻是風聲鶴唳。

文人再也不能隨意發表意見,輿論的大棒縱橫四海八荒,

人們的腦海裡只能有一種思想:

“萬歲萬歲萬萬歲。”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乾隆文治璀璨,武功更是赫赫威風。

從1747年開始到1792年為止,足足45年的時間,大清國的邊疆從來沒有消停過。

西南的金川、緬甸、安南,動不動就叛亂;西北的和卓、準格爾,也是打了幾十年的老朋友了。就連臺灣,也有林爽文造反。

這時的大清國,軍事力量其實不太強,但那又如何?

天朝上國有的就是人、錢、糧,面對這些邊疆的動盪,哪怕是用時間來耗,也足以耗到勝利。

1792年,坐在紫禁城的大殿內,乾隆回想起一生的南征北戰,不禁發自肺腑的驕傲:

“我平定了大清國所有的敵人,自古以來所有的帝王,誰有這樣的成就?”

於是,他提筆寫下一篇自我誇耀的《十全記》:

“十功者,平準格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並且在上面親自蓋上兩方朱印:“八徽耄念”、“自強不息。”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西域被犁庭掃穴,展開部族屠殺,在一片廢墟之上設立了帝國新省份:新疆。

西藏也牢牢的被朝廷掌控,地區宗教領袖要接班必須朝廷批准;

還有蒙古、東北、臺灣,帝國的疆域達到驚人的1380萬平方公里。

一切都是那麼令人心醉,放佛空氣中都飄蕩著成功的味道。

外無敵人、內無對手、經濟富庶、人口繁茂,所有人都在兢兢業業的做著工作,帝國內的一切,都圍繞著乾隆一個人在運轉。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乾隆統治著有史以來最強盛的大帝國。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三、

1773年,皇貴妃魏瓔珞的兒子永琰的名字被乾隆小心的寫在紙上,然後放入“正大光明”匾額後面,正式成為帝國的接班人。

魏瓔珞這一生,由奴隸出身的宮女起步,經過千辛萬苦的爭奪交配權的鬥爭,終於走到了一個女人的巔峰。

她確實有理由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乾隆對自己的人生也很滿意。

祖宗打下的江山供自己施展理想,成就自古無人完成的偉業。健康的身體、如雲的佳麗、忠誠的臣子,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

可當我們把目光放到全世界,就顯得不太完美了。

英國的工業革命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紡織機、大航海、殖民地,帶給英國應有盡有的一切。

那裡的農民、工人,每天的都能吃上面包、火腿、豬肉,以便有足夠的精力去應付繁重的工作。

大清國的農民收入卻降到歷史最低點,人均耕地只有2.4畝,稍微有點旱澇災害,就得賣兒賣女。

這時的大清國其實就像一個膿包,看著紅潤鮮豔,可只要一戳破,就會膿水四濺、臭不可聞。

魏瓔珞的成功、乾隆的功業,都只不過是在這個膿包結出的罌粟花,無比的鮮豔,卻也最後的迴光返照。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四、

1792年,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年份。

英國政府正式任命馬嘎爾尼為使者,以慶祝乾隆80大壽為名,正式訪問大清國。

龐大的使團中有數學家、藝術家、醫生,他們攜帶著天文地理儀器、科技書籍、大船模型、先進的武器,

希望英國的實力能夠得到大清國的認可,成為各自的貿易伙伴。

第二年,當馬嘎爾尼的使團結束航程,來到乾隆所在的承德避暑山莊時,滿懷希望的心情,卻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他們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結晶:

前膛槍、望遠鏡、地球儀、110門炮艦模型,呈送給乾隆時,只換來一句評語:“所稱奇異之物,只覺平常耳。”

在偉大的皇帝眼中,這些只不過是些有趣的玩具而已,甚至還沒有宮中的玩具裝飾好看。

而大清國的能有現在的成績,靠的是什麼呢?

“滿洲以騎射立國。”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馬嘎爾尼等不死心,在從承德返回北京後,又邀請大將軍福康安觀看英軍衛隊的軍事表演。

(福康安,就是富察傅恆的兒子)

英軍衛隊賣力的表演了列隊、前進等軍事動作,線性步兵、三段式射擊法等戰術,希望能在裝備弓箭大刀、火繩槍的清軍面前,找回一點面子。

可當表演結束之後,馬嘎爾尼就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對牛彈琴。”

福康安和清軍根本就不懂現在軍事,前膛槍、三段擊的戰術早已風靡歐洲,配合大炮將古典遊牧民族的騎兵,打得落花流水。

可在福康安的眼睛裡,不過是“咣、咣”幾聲巨響而已,嚇唬誰呢?

千軍萬馬衝過來,你能打倒幾個?

他輕蔑的撇撇嘴:“我看也罷,不看也罷,火器也沒什麼稀奇的。”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英國人知道了,這樣的訪問是不會有結果的:“這根本是文明維度的差距。”

1794年3月17日,英國使團離開中國。後來副使斯當東再回憶中國之行時,寫下一些觸目驚心的文字:

“清國的貧窮令人驚訝,一路上我們丟掉的垃圾,都會被生活在底層的百姓撿回去,當美味一樣吃掉。而清軍的穿著,也如同叫花子一般。”

“房屋都是木結構,沒有天花板,只是在房頂鋪上茅草,地面是夯實的泥土地,從房樑上垂下的一個個草蓆,將房間分割成若干個屋子。

大街上也看不到馬車,唯一能見到的運輸工具是獨輪車。”

“農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土地上,精細化的耕作讓植物擠滿土地,從來不浪費一點點。只希望能在少的可憐的土地裡,儘量多長一點糧食,以便填飽肚子。”

這就是偉大的“康乾盛世”。

當我們滿足於“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成就時,卻不知道世界已經變了。時代已經把我們拋棄,而它連招呼都不會打。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五、

1792年,中國。

魏瓔珞帶著她畢生的成就,早已去世17年。

她優秀的兒子永琰,在戰戰兢兢的等著繼位。

乾隆沉醉在“十全武功”的美夢中,難以自拔。

他把大清國的事務都交給一個叫和紳的人打理,而這個人卻把大清國當成自家的後花園,榨取的財富甚至讓他成為“全球六大富豪”之一。

1792年,法國。

資產階級大革命達到高潮,波旁王朝被推翻,先進的思想被傳播到每個人的腦海中,

一個叫拿破崙的小個子,正在努力的奮鬥。

1792年,英國。

馬嘎爾尼、斯當東興奮的準備禮物,發誓要為英國開闢一塊巨大的市場,也將英國的科技、文化傳播到東方去。

面對中國所展示出來的強大實力、對世界新物種的蔑視,他們將在50年後用一種新武器將其徹底摧毀,

那種武器叫做芯片。

哦不,是鴉片。

同一個世界,同一片天空。

三個國家所經歷的不同際遇,將結出三種不同的果實。不論是苦還是甜,都沒有選擇是否嚥下的資格。

這就是貿易的法則:

如果趨利避害,你將逐漸富有;如果趨害避利,你將一無所有。

延禧攻略:在魏瓔珞與乾隆秀恩愛時,亡國的種子早已埋下

六、

200年前,魏瓔珞和乾隆在自己的人生中,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勝利。

而自己身外的世界,又有誰會真的在乎?

英國的貿易請求、法國大革命、國人的窮苦,關我什麼事?

200年後,《延禧攻略》成為全民追捧的大劇。

人們關心的依然是那一方天地的勝負,爭奪交配權、乾隆翻誰的牌子、生男生女,

甚至毒狗、明星分手、小鮮肉走機場,都遠比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更加吸引人。

芯片是什麼?關我什麼事?

200年,物依舊,人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