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寶貝心理學在幼兒園被打的孩子是教他告訴老師還是“反擊”

文| Emily(浙江大學教育學碩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HFC 家庭教練)

孩子膽小怯懦,在幼兒園裡總是屢屢“吃虧”:被打不敢還手,被搶了東西從不反抗。

究竟怎麼做,才能讓“老被欺負”的娃“自立自強”呢?

QUESTION:老被同桌“打”的娃,我該拿你怎麼辦?

珊子家的娃,最近有些反常:之前一直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小傢伙,最近一到早上就哭喊著“不去不去”,細問之下,才從孩子的“隻言片語”中瞭解到,原來最近新換的同桌,經常搶他的玩具,不給還打他,讓他“恐懼”得都不敢上幼兒園了。“唉,這種情況,我是不是該和老師說一下?請她幫忙換個同桌?可不能讓我娃一直被欺負著!但萬一,下一個同桌也這樣呢?不能老換同桌吧?唉,我娃也太懦弱了。”珊子一邊心疼著,一邊又有些恨鐵不成鋼。

面對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真實需求,啟發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法

在社交活動中常常處於“弱勢”的孩子,往往是心理能量不夠或缺乏解決問題技巧,比如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膽怯,碰到比較強勢的、具有“進攻性”行為的孩子時,往往會心生害怕,不敢反抗;還有些孩子,是因為社交經驗匱乏,缺乏恰當的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雖然心中不願利益被“侵犯”,但又不知如何應對而無可奈何。所以,在幫助孩子解決類似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下孩子當時的感受和他“退縮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這是在幫助孩子更好地瞭解自己,和為下一步啟發孩子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做鋪墊。比如,問他:“寶貝,當XXX搶走你的玩具時,你是什麼感受?”年齡較小的孩子,可能還無法準確表達,那我們可以請他做“選擇題”,來幫他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的感受,比如問他“你是感到沒關係,還是有些生氣和憤怒?”孩子可能會回答“生氣和憤怒”,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理清自己的需求,比如問他:“你是希望自己能繼續玩那個玩具,還是覺得自己可以再去拿一個別的玩具?”如果孩子回答的是後者,那家長就不要糾結了——因為他已經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解決方案”,我們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如果他選擇的是前者,那我們接下來可以用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比如問他:“寶貝,為了自己能夠繼續玩那個玩具,想想看,我們可以怎麼做呢?”孩子可能會說“我去告訴老師”“我用別的玩具和他交換”“我請他再等一等”,無論孩子說了何種方法,我們都要鼓勵肯定,讓他去試一試,如果不成功,回來再繼續討論其他解決方法;如果孩子想不出解決方法,那我們可以提幾條建議,請他自己做選擇。

為孩子提供“能量補給”,增強孩子應對社交衝突的能力

要增強孩子應對社交衝突的能力,其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個需要細水長流的過程。在不輕易給答案,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的同時,平時在家中還可通過以下幾點來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家中“角色扮演”,更好地瞭解孩子的“社交短板”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增強表達能力和社交技巧,平時在家中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媽媽扮演他的小夥伴,重現幼兒園社交衝突的場景,看孩子是怎麼應對的,以更好地瞭解他在社交環境中遇到的困難和需要幫助的地方(比如是因為不知如何表達,還是內心能量不夠、害怕衝突)。

寶貝心理學在幼兒園被打的孩子是教他告訴老師還是“反擊”

多接觸同齡孩子,擴大社交圈,增強社交能力

平時放學後或節假日,可約孩子班裡的同學或其他年齡相近的小夥伴一起出去玩,增強孩子和同齡小夥伴接觸的機會,積累社交經驗。因為孩子很多能力的提升,就是在一次次的體驗中不斷摸索、修正和調整的,而這個過程,是家長替代不了的。多鼓勵、肯定孩子,增強自信心和

能力感在社交活動中,經常出現膽怯、退縮、不敢捍衛自己權益的孩子,往往是自信和能力感不夠的孩子,比如覺得自己肯定“敵不過”對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應對這樣的衝突,因而立馬選擇“放棄”。所以,建議生活中多創設孩子的成功體驗,比如多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成功”時,多加以肯定,例如“媽媽看到你完成了……你真是個會解決問題的孩子。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能幫助到別人的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這樣孩子的能力和“碰到問題我能解決”的信心也會提升,有助於孩子提升心理能量來應對和捍衛自己的權益。

1 2 3

寶貝心理學在幼兒園被打的孩子是教他告訴老師還是“反擊”

tips

如果發現孩子有太過懼怕、恐懼的心理,而不敢面對“侵犯”自己權益的人,甚至每每出現逃避、畏縮的現象時,建議家長介入幫助孩子一起來應對,比如不帶任何情緒地和老師溝通這個問題,請老師出面調解,同時請求老師的幫助,例如在課堂上、在日常活動中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和給予肯定,增強孩子在群體環境中的自信心。此外,也可以在放學時和對方的家長做溝通。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有困難,爸爸媽媽始終會站在他這邊給予支持,增強他內心的安全感;同時也給孩子時間和空間來成長和適應。我們鼓勵孩子通過增強自身的能量,來解決成長道路上的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幫助他“掃清”成長路上的“障礙”,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培養起成長道路上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品質,比如自信心、良好的社交能力、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做好孩子的“後盾”,讓他知道自己有困難無法應對時,爸爸媽媽會在背後支持他、給他幫助,這樣他才會更有底氣和心理能量來抵禦今後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各種“風雨”。當發生以下情況時,建議家長介入處理

*媽媽圈微報——《時尚育兒》雜誌旗下母嬰app,最懂你的育兒靈感探索平臺,為孕、0~6歲孩子的媽媽們隨時隨地提供試用、搶購、資訊平臺,讓新手媽媽的育兒生活有滋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