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卡扎菲女儿为何在邻国避难所放火而被驱逐?


卡扎菲,前利比亚总统,被称为“非洲枭雄”。他一生有八个子女,其中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阿伊莎-卡扎菲,阿伊莎不仅长得漂亮,而是性格和作风与父亲卡扎菲及其相似,因此深得父亲卡扎菲的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阿伊莎也因其美丽的外表而被称为利比亚的“第一公主”。



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在2011年,一代枭雄卡扎菲被击毙,卡扎菲政权就此瓦解。作为卡扎菲的后人,阿伊莎面临着被追杀的危险,被逼无奈逃到了邻国阿尔及利亚寻求政治避难。


在阿尔及利亚期间,阿国政府处于人道主义和邻国关系,对阿伊莎一家给予了特殊的待遇,将他们安排在了南部的一所总统级的寓所中,并派专业部队二十四小时对寓所实施保护。

虽然阿伊莎逃过了一劫,但是面对父亲卡扎菲和几个兄弟的死,律师出身的阿伊莎心中难免不悦,悲痛欲绝,曾经极度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情,于是强烈要求阿政府协助调查卡扎菲的死因。但是阿政府也害怕此事会引火烧身,所以不但没有答应阿伊莎的要求,而是还认为阿伊莎是在拿卡扎菲事件来搞政治活动,于是对阿伊莎约法三章:不准她发表政治言论,禁止她涉及利比亚政治,而且出入也受到了限制。


阿伊莎感到自己身陷囹圄一般的难受,虽然住在豪华别墅内,但是处境被人控制,阿伊莎感觉自己活的太憋屈,于是她经常的拿自己屋内的东西发泄,家具物品被她砸的稀巴烂,并且还经常的攻击负责守卫在外边的卫兵,以此来释放积怨已久的愤怒。

被逼疯了一样的阿伊莎,她觉得谁压迫她,她就冲谁来,渐渐的阿伊莎把所以怨气都强加在了阿尔及利亚政府头上。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阿伊莎在屋中点起了火,更有甚的是,有一次她竟然亲手将阿尔及利亚总统的头像毁坏。

阿伊莎这种放肆的做法,被阿政府认为是对领导人的不敬行为,阿伊莎也因此受到了阿尔及利亚政府的制裁,最终阿伊莎及家族成员被阿政府驱逐出境。



被赶出阿尔及利亚的阿伊莎一家,到处寻求安全的地方,由于他们被联合国禁止乘坐飞机,所以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可信任的国家也不多,于是阿伊莎就向以色列,委内瑞拉,墨西哥,毛里塔尼亚等国寻求避难,但这些国家都不愿收留她们。




后来,经过辗转周折,阿曼国出于人道主义同意接收阿伊莎,就这样阿伊莎一家去了阿曼,被安排住进了阿曼首都马斯喀特郊区的一座政府别墅里,阿曼政府负责提供阿伊莎一家的生活必需品,从此阿伊莎一家有了新的归宿。


任驰赢天下


阿伊莎.卡扎菲是卡扎菲唯一的女儿,生得美艳动人,与美国超模辛迪·克劳馥有几分相像,被誉为“北非的辛迪·克劳馥”。阿伊莎性格酷似卡扎菲,受过良好教育,深受卡扎菲的宠爱,是利比亚及周边许多国家男青年暗恋的对象,号称利比亚第一公主。

可惜,昔日高贵的公主一夜之前沦为了逃犯,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阿伊莎一家匆忙逃命,此时阿伊莎已经身怀六甲,接近分娩。孩子是无辜的,领国阿尔及利亚念及阿伊莎快要生产,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准许阿伊莎入境,就在进入阿尔及利亚的第一天,2011年8月30日,阿伊莎的孩子呱呱坠地了。

随即阿尔及利亚政府将阿伊莎一家安置在一座海滨别墅,并和她约法三章:不准随便发表政治性讲话,不干涉利比亚事务。安置阿伊莎的别墅虽是总统级别,但是外面驻扎了阿尔及利亚军队,阿伊莎实际上被软禁了起来。

仍在利比亚的父亲,时时刻刻牵动着女儿的心,当阿伊莎得知卡扎菲和弟弟穆塔西姆被反对派残忍杀害时,阿伊莎心碎了,她再也不能沉默了。阿伊莎通过自己的律师向国际刑事法庭申述,要求对卡扎菲的死立即展开调查,然后不停地发表抨击利比亚新政府的言论,号召利比亚人民推翻新政府。

对于阿伊莎破坏“约法三章”的行为,阿尔及利亚政府大为恼火,对她的限制更加严厉。阿伊莎越来越沮丧,她深深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屈辱,并且打算逃离这所“金色的牢笼”。

不久后,就传出了阿伊莎纵火泄愤,被逐出阿尔及利亚的消息。阿尔及利亚当局说,阿伊莎由于对父亲的死耿耿于怀,在避难期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将仇恨转移到了阿尔及利亚身上,频频作出过激行为,破坏避难所的家具以及放火,甚至蓄意破坏阿尔及利亚总统特弗利卡的画像。阿尔及利亚当局已对阿伊莎失去耐心,遂将其一家驱逐出了阿尔及利亚。

离开阿尔及利亚之后,阿伊莎一家又陷入了逃亡,她向以色列、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国寻求庇护,然而没有一个国家敢接收她。最后,阿曼声称出于人道主义,接收了阿伊莎。此后,阿伊莎应该学乖些了,既然寄人篱下就要仰人鼻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