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貧困村“長”出遂寧最大藍莓基地

進入8月,船山區復橋鎮冬春村藍莓基地負責人楊黎明依然十分忙碌。

贫困村“长”出遂宁最大蓝莓基地

“雖然藍莓的採摘季節已經過去了,但下半年新增的200畝土地就要種植藍莓樹了,這段時間我們都忙著買改良土壤材料。”在楊黎明的身後,用於改良土壤的鋸木面堆成了一座黃色的小山。

2013年,冬春村引進業主杜鳳鳴流轉整村土地發展中藥材和藍莓產業。通過多年的發展,冬春村藍莓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80畝,成為遂寧最大藍莓種植基地。

楊黎明說:“我們的目的是到2022年將規模擴大到2000畝,打造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

贫困村“长”出遂宁最大蓝莓基地

返鄉創業鎖定貧困村 整村流轉發展產業

2013年,返鄉創業的杜鳳鳴將目光鎖定在了環境閉塞、交通不便的冬春村。這裡由於常年沒有引進產業而成為復橋鎮有名的貧困村。

“正是因為沒有產業,村民對產業的渴望才十分迫切。在土地流轉和後面的產業發展上都會更加積極。”正是由於這個原因,2013年冬春村實現了整村土地流轉,流轉面積達到1685畝。

很快,在村民的期盼中,一個以中藥材為主的產業基地正式開建。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一場暴雨卻將剛剛種下的700多畝桔梗、射干等中藥材沖走了。

這一次失敗並沒有讓杜鳳鳴灰心,他開始外出考察尋找出路。就在這時,在遂寧培育藍莓樹苗的楊黎明走進了他的視線。

藍莓經濟價值高,且遂寧市場上還未出現同類產業。這讓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在冬春村種植藍莓。

交“學費”種藍莓 撂荒地長出新產業

今年5月,冬春村的藍莓迎來了初掛果,發展多年的藍莓基地正式開園。很短時間內遊客量便達到了5000餘人。藍莓園火熱的背後卻飽含種植人的心酸。

“你看到的藍莓樹有很多都是重複栽種的。從我們最開始種藍莓就交了很多學費。”楊黎明告訴記者,藍莓喜歡酸性土壤,而遂寧的土壤偏鹼性,我們來到這裡的第一步就是改良土壤。通過草碳、鋸木面、硫磺能夠改變土壤的酸鹼度,但同時成本也十分昂貴。“一畝土地的改良成本在1萬塊以上,而這並不是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由於藍莓是淺根系作物,灌溉成了最大問題。2014年,楊黎明試種的100畝藍莓因為缺水全部乾死。2015年,300畝藍莓再次因灌溉不及時乾死。

接連打擊,讓杜鳳鳴和楊黎明都有些灰心。但他們卻認定了這條路,即使不好走也要想辦法克服。

2015年,兩人專程前往北京的佳沃集團“取經”。他們發現,佳沃集團的藍莓樹不僅品種純正而且根系發達。與佳沃合作不僅樹苗品質高,後期銷售也不成問題。

兩人說幹就幹。回到遂寧後,他們忍痛將已經開始掛果的200畝藍莓樹苗拔除,種上了從佳沃購買的EM、JE、萊克西、奧尼爾等品種的藍莓。

在種植新品種的同時,基地建設的步伐也在加快。河道整治、產業道路建設、新基地拓荒……一座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園在貧困村拔地而起。截至目前,冬春村的藍莓種植面積達1080畝,成為遂寧市規模最大的藍莓基地。

小藍莓成致富果 貧困村有了“甜”日子

在一望無際的藍莓園,楊黎明指著及腿高的藍莓樹高興地說:“今年初掛果的產值已經達到了200萬元。到2020年盛產期年產值將達到1500萬左右。”

嚐到藍莓“甜”味的不僅是杜鳳鳴和楊黎明,還有冬春村廣大的村民。

常年在園裡打工的貧困戶陳前安每個月都能按時拿到工資。“鋤草、澆水這樣的活以前也幹,可是掙不到錢。沒想到現在卻能在家門口掙錢。”陳前安告訴記者,藍莓園開園期間,他將自己餵養的土特產拿來販賣,掙了一千多塊。

記者瞭解到,如今常年在藍莓園打工的村民在40人左右。為了帶動村民致富,在藍莓園達到一定規模後將採取基地+農戶的模式鼓勵村民進行種植。

除了藍莓基地,在冬春村新開墾的坡地上也種植了1500畝中藥材。楊黎明告訴記者,未來他們希望將園區打造成以藍莓中藥材種植和藍莓酒、飲料深加工為主產業,以觀賞花、果種植為輔助產業,因地制宜配套打造垂釣體驗中心等觀光休閒景觀的現代農業園。

“隨著園區規模的擴大,用電成了我們最頭疼的問題。灌溉和生產都要用電,我希望能夠相關部門能夠及早解決這個方面的問題。”楊黎明說。(全媒體記者 顏朝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