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1871-1949)

字勺圃、一字少溥,譜名啟讓、別署雲龍山民、榆莊老農,晚號東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遠山樓,小來禽館。徐州銅山區人,清代光緒朝時舉人。書法家、金石鑑賞家、詩人、學者。出身于徐州望族,兄弟四人(分別是張伯英、張仲警、張叔庚、張季遵)。徐州市銅山人。光緒壬寅年補行庚子辛丑恩正併科順天榜舉人。少負異才。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一生酷愛書法,早年從顏體入手,再學魏碑,卓然成家。明清以來徐州書法界人才輩出,形成彭城書派。彭城書派素來以北碑為宗,方勁古拙,蔚為風尚。張伯英秉承彭城書派傳統,又植根漢魂而化以蘇、黃,筆力凝重,楷書結構緊斂而不拘謹,字體規整端正而有灑脫之致,用筆方圓兼備,寬博雄放,緊湊嚴密。行書樸質秀逸,古拙自然,有奪人之效應。行草書亦能見其剛勁風骨。深厚功力出之於傳統,行之於獨創。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碑帖評鑑,曾仿《四庫提要》體例著有《法帖提要》七卷。其中列舉了自宋至清帖刻512 種,詳細分析論及了各家書法流派的優點與不足,為我國書法碑帖學界權威名著。自謂"平生無他技,惟承家訓,辨書帖真偽無所失。"性耿介,重操守,對弘揚祖國傳統文化貢獻頗多,為時人所敬重。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定居北京神武門菸袋斜街北官坊口,書齋號為"小來禽館。"明代著名書法家邢侗,精於識帖,輯有《來禽館帖》10卷。伯英曾得王羲之《十七帖》,帖中有"來禽"等語,又追慕邢侗,故稱小來禽館。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的《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即為張伯英所珍藏者,卷首有"銅山張氏小來禽館"印鈐。

日軍佔領北京後,張伯英隱居不出,保持了民族氣節,日本人曾以10萬銀元購買《十七帖》,張伯英視若糞土,堅決拒絕。張伯英晚年貧病交加,生活清苦,猶醉心於書畫金石,節操高尚清雅。張伯英與海內名家康有為、梁啟超、于右任、張學良、林琴南、齊白石、容庚等交往密切,且以精於品鑑金石書畫聞名於京津。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張伯英,精於書畫品鑑,據說半個故宮的文物都來自他的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