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长沙的GDP这么猛,房价却能控制在一万以内?

庐州之城46570082


我们先来看看长沙为啥房价却能控制在一万以内?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是供应和需求。
1、供应:城市可开发土地供应量大
因之前文夕大火,老城区保留问题基本不存在。 这些年一直放量供应土地。2018年上半年的土地出让都是远远大于去年同期,其中,出让面积涨幅67%。市区最中心五一广场、江边位置一直有不少土地供应。中心区房子都不稀缺,房价怎么涨的起来?
2、供应:没有聚集足够的资源,供应不出能够承载高价值的房产。

长沙和重庆类似,分很多区域,是个多片区多中心城市。最大是五一黄兴商圈,其他中心是有东塘、芙蓉路、雨花亭、省府、市府等等次中心。而且各个中心区域范围不大,分散了人群区域活动中心,无法形成大范围的热点高价区。 多中心即无中心,资源分散产生不了高价值的房子。

3、供应:全国性大型房企进入长沙较晚,品质大盘少,房价自然难高上去。

4、需求:长沙的单位房非常多,减少了需求人群。
公务员小区就不必说了,学校、银行、医院等随便一个小单位都有集资房,这部分房源使最有购买力的人群基本都有单位房了,购房需求大大减少。
5、需求:长沙的人口吸附能力低,流入人口少,对房子有需求的人员少。
湖南距离广东太近,广洲和深圳对湖南人的吸引力远高于长沙,导致人口大量流入广东。长沙周边株洲、湘潭及其浏阳、宁乡等也发展不错,这造成对周边人口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6、需求:长沙人娱乐精神比较强,钱一般都会花在吃喝玩乐上了,买房意愿不强。
我们再来看看长沙GDP迅猛发展对房价的影响,而GDP很大一部分是卖地所得,加大了土地供应,而对需求则贡献不大。所以GDP发展迅猛,对房价不但没有提高作用,反而还有降低作用。

Aaron521T


一直就不喜欢比来比去,真没有意思,大家的日子都是自己过,最近经常看见头条里面讲长沙比武汉,长沙比南昌,长沙比合肥等等,这就是没有东西写了,扯得又远,这里那里的一堆,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自己不知道,武汉,南昌我都待过,我是长沙人,我过不习惯,我就回来,我买了一套160的房子,15年买的,120万,17年上海的同学来玩,一定要住我家,讲长这么大没有住过豪宅,交通方便,上学方便,医疗方便,购物方便,他家的房子700万,90平,住5口人,嗯,我本来准备带他去看看240的一个朋友家,后来想想算了,其实他也蛮开心的,他的房子毕竟700万吗,你看我自己开心,他也开心不就蛮好,晚上带他去四方坪吃夜宵,还吃了口槟榔,醉了,我就看不得前面武汉人说的什么上进啦,奋斗啦,搞得武汉人就怎么的了,有必要吗,200年以来,这个国家的历史基本都是湖南人写就的,1949年定都长沙也不是没有风声,打邪教,打日本,打老蒋湖南人死了那么多也没有看见湖南有什么特殊政策,连个副省级城市都不是也没有看见湖南人喊冤叫屈的,你一个武汉的踩在湖南人的背上被解放了就翻身做主要颐指气使的教育湖南人了,元旦外联部发言人说美国没有对中国说教的权力,今天套在你一个武汉人身上重新说一遍,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你都没有任何资格和权力来指教一个湖南人,老子自己的日子自己过


天天在修炼


题主 你好...

你说房价控制在1万以内我就要笑了...市场可不是你说控制就可以控制..不然为什么当年房价涨这么厉害的时候 国家调控 还是没什么好的效果..

原因只有一个:长沙的房价就只值这个价!!!

GDP的误区..GDP...代表不了消费力..而且关键是 长沙GDP的大头是工业...可能一个工业园区就1000个亿的GDP了...但是 工业区能出什么啊...几个大工业公司..能多几个老板..几个高管? 其他都是工人拿的也就是大部分都是几千块钱的工资收入的工人...怎么会有很多钱买房呢? 没人能存很多钱...怎么有钱买房子,房价怎么起得来...

跟同等GDP的商业城市相比 工业城的房价没有涨幅很正常

..GDP

平均最高的城市是克拉玛依...为什么?油田啊

...GDP

非常高..但是哪又怎么样...老百姓又没什么钱...

总结..兄弟 你想太多了...房子就值这么多...不需要控制..但是房价最终还是会越来越高...因为又在印钞了...


我是闲虞~~~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闲虞2019】!!!


闲虞2019


个人从事房地产广告行业多年,一直关注长沙房价,去年8月长沙买的房,主要是考虑孩子以后得到城里读书。从个人角度说下长沙新房均价没过万的原因。

首先从整个中国房地产发展高峰来说,08年到13年左右,其实全国各大城市都在涨,主要原因还是长沙当时并不怎么被各大型房地产商看中(因为有更多好的更好溢价的城市拿地),所以长沙那时候二环以内及周边的地都是当地的土老板拿了(例子:湘江世纪城)。那时候二环内基本没有全国性的大开发商拿地开发楼盘。本地中小型开发商相对全国性的房地产大鳄来说对地价的抬升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之后才随着一轮轮中央政府的限购,很多没有实力和背景中小型才会被收购,长沙市房价没有赶上这波大的上涨的风口。

从土地供应来说,长沙市在15年以前都是大量低价卖地,河西的原居民本来就少,所以大力征收开发河西地块,地价也起不来,房子盖的多了,市场供大于求,所以最大的库存周期都达到24个月以上。

随着慢慢的大型开发商进入的也多了,长沙市政府也学北上广开始控制土地供应,再加上炒房团的进入,长沙16年17年才开始上行。15,16年主要是去库存,长沙市政府因为库存去的好,还受到国务院点名嘉奖过!

17年本来可以借着全国上涨的新一轮势头长沙来一次补涨的,眼看着马上终于可以吃一轮肉,可国家管控金融风险的大政策又来了,这次调控是动了真功夫的,结果只能继续喝汤!

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被平均了。四大老城区的房价其实也不秀气的。

长远来看,长沙房价会保持这么个不温不火的态势,没有过多上涨空间,也不存在太大下跌的可能。暴涨暴跌是不可能了,当然二手房市场从去年开始就不正常的,严重倒挂,这个会在接下来跌下来,但由于延长了交易周期,两三年后才会出现大的下跌,这对整个新房价格的上涨也是有一定的迟缓作用的。

土地供应来说,看看梅溪湖二期那么大块地的规划你就知道,接下来长沙市政府有的是地放出来,就看政府的放地速度了,如果全一股脑儿的放出来,那够大家买的。所以买了的也别担心,没买的,到时候也多的是选择!


奔歌


长沙这几年的全国GDP的确够猛,下面看下2017年的排名:


长沙排第7位,不论总量和增速相比于郑州和合肥都有明显优势,但在经常和一些外省业务员聊天的时候他们都觉得长沙相比郑州的的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长沙要差点。但说到房价郑州比长沙和西安高多了。。


下面来看下数据:

1、经济:GDP,郑州是长沙的90%,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总额、企业效益均大幅落后于长沙。

2、科技:院士、杰青、千人、博士等指标郑州约为长沙20%

3、文化:长沙文化产值大幅超过郑州

4、交通:航空客运,高铁班次,郑州约为长沙95%。

5、对外投资:长沙大幅领先

6、上市公司:郑州约为长沙50%

7、郑州领先长沙的有进出口总额(富士康),航空货运量,地方财政收入

8、郑州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长沙城市面积556.33平方公里,人口647.6万人(2007)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长沙的多方面都要领先,那么从房价上可以看出长沙对房价的控制要比郑州好,本人在长沙也待了15年了,说到房价控制,不好做对比,仅说下这10几年长沙房价的发展。

04年到长沙找的第一份工作,4个站(东南西北)完全是县的标准,大都是7层的楼房多,06年网络公司老板在五一路标志房产买的3000多一点,08年以前长沙从来没有限制房价,完全看市场供求,08年经济危机房价下跌过一次,二环以外的房价有很多2字头的房价,均价都在3000多比比皆是,09年开启暴涨模式,同时也开始出台限制措施,但不太严格。最近10年长沙房价从没有跌过,但长沙基本都是限制措施,虽然没有把炒房人路堵死,但比其他省市应该稍微严格点。。


最后说下个人观点,长沙市区房价早过万了,一万五六的楼盘太多了,但6个区的均价是在1万左右,这两年政策尤为严厉,正常买二套房都必须本市户口,且拿房产证4年以上,基本把炒房团堵死了,另外限价房政策的出台是抑制长沙房价的重要措施。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长沙流动人口置业水平跟不上的为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本人对长沙房价情况的一点简介,纯属于个人小见,请大家多多指正。。。


保健养猪


前几天看到,中国的房价束缚了中国年轻一代创新的手脚。这句话讲得很实在。房价再涨下去,中国新一代年轻人估计永远和房子捆绑在一起,没机会谈创新,没机会谈发展。还房贷是就是你人生目标!!!

长沙目前平均房价在9300左右浮动吧,中部城市算低的了。

又说,长沙的GDP增长这么快,2018年上半年GDP达到5060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速6.36%,18年稳稳的破万亿。可谁都知道,这里面掺杂着多少水分,尤其是17年,为了加入万亿俱乐部,东拼西凑罢了。

原因一:长沙三大产业,主要依靠机械制造重工业和娱乐产业作为支撑,并没有依靠房地产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中心,这是房价便宜的原因。

原因二:长沙房价低跟长沙人民的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有着明显的关系。明显的一个低收入高消费城市,所谓的长沙平均工资水平达5358,这是整体税前的,估计是没把低收入人群算在里面吧。具体就不吐槽了。

原因三:人才引进及限购政策,为长沙发展大力引进人才,房价也是引进人才的一种方式,其次就是限购了,限购可以说是比较严的,有钱也先摇号,只有多少名额,而且长沙首先解决刚需再考虑其他,所以有钱都买不到。相对于上班族来说,省内外地人在长沙买房的压力也比较大,这么低的收入根本一时半会买不起房。

原因四:长沙政府对房价特别重视,前段时间长沙二手房房价炒至一万二三,相关房产中介全部整顿半个月,政府还是重视长沙房价均衡发展的。

所以,建议长沙房子一直限购吧,房价继续维持这样。不要束缚了长沙年轻人的手脚,让他们大胆创新,为长沙的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吧,哈哈哈~~

欢迎大家评论互动,诚信互粉交流哦!


创意啥东东


长沙的GDP为什么那么猛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先谈谈长沙的GDP。

提起长沙的GDP首先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武汉的GDP,为什么要说武汉的GDP呢?因为他们是有因果关系的。武汉是在2000年以后由于GDP太惨不忍睹了,突然心生一计,就是把湖北其他兄弟城市的厂矿企业、科研院所、集团公司、机关学校都搬迁到了武汉(十堰的二汽、红安烟厂、第四研究勘查院、荆州的大学等等那么多都搬迁到武汉了!),因此GDP就算武汉的了!这样打肿脸充胖子的方法使武汉的GDP增加了将近四分之一!二汽和华新每个就给武汉带去上千亿的GDP!不然武汉的GDP现在难到一万亿。不愧为九头鸟,够聪明或者是够狡猾。长沙一看就学会了,并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汉你不是傻吗?搬企业劳财伤神,我把总部搬到长沙而企业不搬,企业还在别的城市,那么这个企业产出的GDP就会算在了两个城市;妙招!常德卷烟厂,它产出的GDP即算长沙又算常德的,不信可以查查!还有就是直接把湖南其他城市的企业注册地改在了长沙,因此GDP也算长沙的了!(然后武汉又学会了改企业注册地,比如华新水泥厂)

那么武汉长沙的这种投机取巧、不干实事的方式到底如何?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只会祸害本省!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增长了275.1倍,而湖北湖南分别只增长了240.9倍和234.8倍;其中湖北比河南少增长34倍,湖南比河南少增长40多倍。如果河南有湖北湖南的地理位置和水运,那么河南可能有它们的50倍以上……原来河南的工业总产值只不过是湖南的1.5倍,而现在却是湖南的2倍有余!因此,还是要干实事!不要再投机取巧了。如下图。

本来湖北就有点耍小花招,然而湖南却是在玩火,目测今年湖南GDP会被湖北甩4000亿。因为今年、明年G家会统一严查做了手脚的GDP,长沙上半年已经开始挤水分了,长沙实际增长报的是8.2%,其实只增长了6.59%左右,也就是只增长了302亿元,而郑州实际增长报的是8.5%,而其实是增长了14.13%,,571亿,武汉也是报的是8.2%,其实是增长了761亿。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长沙的GDP看似增速很猛,其实长沙在挤水分;又加上长沙人口少又加上流入人口不多,因此长沙的房价难涨。长沙的经济其实是下面的县市比较厉害,长沙市的人均不到7万元,而长沙市下面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达到14万元,因此造成了长沙市的人购买力不足,所以长沙的房价就一直涨不起来,这些都是长沙的主要原因,如果有不相信的可以查查。






kuang168


关注将军财经社 带你看透大市玄机,吃透三千个股!

一是与长沙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关。长沙的经济是以四大千亿级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和机械制造)为支柱,以生物制药、软件网络、文化传媒为助攻格局。这是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产业转型,淘汰原来的纺织、化工等落后产能后形成的。这些高附加值产业,一方面减少了对房地产经济的依赖、二是控制了劳动力与人口的增长,为房价保持相对稳定打下基础。

二是与长沙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布局有关。在城市布局上,主城区五个行政区与高新及长望浏宁四县(市区)分布合理、交通便捷,分流了主城区人口与房产刚需压力。在经济布局上,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均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多点开花众星拱月。浏阳市的生物制药、长沙县的工程机械、望城的食品加工、宁乡的园区建设等,为长沙市的经济总量发展形成多点助推。

三是与湖南经济总体的不发达有关。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但不是强省,地州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全省还有四十多个贫困县、六千多个贫困村、三百五十多万贫困人口。这种地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减轻了对省会长沙房产的需求,不存在其他省份因地州需求对省会房价形成的拱卫与堰塞问题。

四是与许多人把长沙作为中转有关。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有“211工程"大学4所,“985大学”3所。中南工大、湖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在全国赫赫有名。在全国省会城市大学权重排名中,与西安并列第三。但是,也有分析认为,本地大学培养的人才以长沙为首选就业地的并不多,或是以长沙为中转,再向北上广深流动的比较普遍,这也许与长沙人的敢为人先闯劲有关吧。


用户100198019163


我是看到谭教授的观点才进来的,观点可圈可点,下面陈述一下本人的愚见:

首先谭教授影响房价的六个因素,我完全认同,这只是书本的理论知识!

紧跟着谭教授说长沙的居民收入、购买能力比不上沿海二三线城市。还说长沙的人口流入情况不是很好,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口净流入城市。这个观点我不能苟同!

从2018年城市资金总量和增量来看,长沙在所有新一线城市里面,仅次于杭州,排在全国第二位,其次,2017年城市常住人口增量,长沙以27万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深圳、广州、杭州。

从小学生人数的增量来看,长沙连续五年增速和增量排名全国前六!

其次,谭教授说长沙的居民收入不高,这个观点缺乏数据支撑,以人均GDP来计算,长沙在所有省会城市里面,仅次于广州和南京。排在第三。按照居民购买能力来计算,长沙排在所有省会城市第五,仅次于广州、杭州、南京、武汉。

最后我想说,长沙的房价之所以得到控制,不是因为长沙的购买能力不行,而是长沙的供应段处理的非常好,价格不是看购买力,影响价格的唯一因素就是供需关系!

长沙之所以房价得到很好的抑制,是因为政府从供应端切入,从房企拿地、到限购限价、再到释放土地供应量、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增长范围内。这需要企业、政府作出相当大的制度创新。

悟空问答对专家的审核制度,有待重新设计。并不是学历高,资历高,就是专家,缺乏数据支撑、凭借自己的臆断,加上一些理论知识,对不起那不是专家,那是在专门误导大家!


蒋昊说经济


中西部地区房价洼地,长沙为何GDP猛涨,房价缺“千年最低”?


    昨天,在武汉工作的好友S给我发来一张图,并伴随着她的一声怒吼:“咱俩工资差不多,为什么我买房要比你难这么多!”

    这张图就是某机构绘制的国内各省会城市的购房压力图,以平均年收入购买一套80平的房子为标准,需要的年份越长则表示压力越大。

    从图片来看,武汉的月工资仅比长沙高77元,房价却几乎是长沙的两倍。这也不怪乎S要咆哮一番了。

    长沙的低房价曾经被温州和合肥人民亲切体验过,即便经过了2016年下半年的一轮补涨,城区均价已突破“9”字头。但,在全国房价普遍疯涨的背景下,长沙依然稳坐中部房价洼地的“宝座”。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我们先来看一下长沙与周边其他省会城市各个宏观数据的对比:

    (点击看大图)注:人口流入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1;

    房价收入比=(商品住宅均价*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成交量及房价为商品住宅市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长沙的GDP规模位列中部省会第二,仅次于武汉,是合肥的1.5倍,南昌的2.1倍,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部省会最高,但房价最低,经济实力确实与房价不在一个频道。2、长沙的人均居住面积高达45平米,居全国首位,比其他中部省会高出10-15平米。3、长沙常住人口虽没法与已当选“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郑州相比,但与合肥旗鼓相当,比南昌高出不少。1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不足福利分房挖走本地大片购买力

    看完以上数据,不难发现,长沙经济实力雄厚,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低,房价似乎根本没有理由成为中部垫底。但,长沙是以工业和大制造业(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主的城市,第二产业贡献了近60%的GDP,由工业大宗交易所产生的GDP很难惠及到本地居民。第三产业比重过轻,也导致长沙的好工作很难找,平均工资很低(全国排名第21位),缺少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95%的老长沙人均持有一套至两套房,长沙本地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长沙房地产市场越来越依靠在外地湖南人的“返乡置业”。

    而福利分房制度的存在,将原属于商品房市场的需求分流掉很大一部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将建好的房子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员工,例如省政府有九峰小区、天心区有白沙世纪嘉园。这批人又恰恰是拥有强大购买力的族群。“几乎是效益不错的单位都有自建房,被挖去很大一块需求。”某开发商副总裁如是说。

    同时这种单位自建房体量并不小,以八方小区二期为例,该小区2014年的施工量达95万平方米,占到了全市施工量的近百分之一。

    我的一个朋友,单位在南边的雨花区,一套160的大平层只需60万,让人羡慕到眼红。

    由此,本地需求较少,倚重省内其他区县到长沙的“返乡置业”,自身的产业经济条件却难以吸引高级人才就业,这就导致了长沙本身的需求较少。2楼市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压制房价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住宅供求比。

    长沙人均住宅居住面积达到45平米,远高于其它中部城市,而人口远低于武汉、郑州、合肥等城市,则说明了该城市不合理的住宅存量。

    长沙与其他中部省会住宅市场历年供求比(数据来源:CRIC)观察2012年-2016年中部省会城市历年的住宅供求比,就会发现,武汉供求比一直在0.9以下, 在2016年甚至达到了0.4的最低值。也是在这一年,武汉城区均价涨幅超20%。合肥和南昌的经济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口流入率均没有长沙高,但房价早已破万,也与其供不应求的住宅市场不无关系。反观长沙,2012年-2014年长沙住宅供应均高于其他中部城市,在2014年底去库存周期达到了24个月,对于城区常住人口375万(2014年)的长沙而言,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正是由于库存的积压,压制了长沙房价的上涨,并拉长了去库存的时间,让长沙房价的上涨节点滞后于其他城市。3大肆扩城,无序卖地2000年左右,长沙城市规模还很小。而正是因为长沙的规模小,在GDP崇拜的模式之下,长沙开始四面开花,“东拓西进,南移北扩”,城市规划热点和新城概念频出,东南西北都在卖地,土地供应量激增,更是加大了供应竞争。南城是长沙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在2000年左右,长沙高唱融城向南的口号,让开发商修了湘府路,省政府南迁至此,并把湘府路两边的土地以及整个南城,全部给了开发商。据南城某项目负责人透露:过去10来年,长沙一直在消化城市建设中的“回报地”——2004年之前参与城建开发的投资者 “协议补偿用地”。该负责人无法用数据来描述这类土地的供应总量,但表情有些夸张地表示:“太多了”。他举例说:从延伸到湘潭的芙蓉南路到一直延伸到岳阳湘阴的芙蓉北路,这条全国最长的“城市干道”两厢,“补偿地”到现在都没有消化完。后又跨过湘江,向西要空间,发展大河西先导区,北边则卖出体量巨大的全国地王北辰三角洲、湘江世纪城,东边则由于长沙县的高速发展,此起彼伏。2015年湘江新区获批,面积有1000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以前长沙两个大,在这种南延北扩,通江达海的策略下,长沙的土地一直处于溢出状态,无序卖地也就成了常态,这造成了楼市库存庞大。这个做法的好处除了控制房价外,还能增长GDP,政府其实早就发现了借助卖地做房地产拉动的GDP不如拓城拉动的GDP多和快,这也是为什么在2014-2016年长沙卖地收入大幅度萎缩下,长沙财政收入还是突破了千亿,甚至接近万亿的原因。

    4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则是长沙人超前的消费观念,这在全国都是颇为有名的。几年前方太董事长还在笑着说,长沙人真是敢花钱,而且是花明天的钱,这种超前消费相当领先。星巴克长沙两家店开业当天销售额刷新了全球一万多家门店开业记录,本应该充满小资情调的小店却以一副菜市场的面貌呈现在了长沙人面前,这样一个咖啡店开业居然让人生出了见证历史的感觉,这已经说明了当地消费观的狂热一面。有本地人编了段子自嘲:长沙人玩到身上只剩十块钱了,绝对不会想明天有没有钱吃早饭,先用这钱打的回去。有人觉得这段子不过瘾,编了个更绝的:长沙人玩到身上只剩二十块钱了,干脆再借五块钱买包芙蓉王。本来长沙工资就不高,全都拿来吃喝玩乐了,要买房?对不起,我手里的小龙虾和口味蛇不同意。

    综上所述,在长沙第三产业比重过轻,对高级人才吸引力过弱时,长沙人民一边享受着福利分房制度,一边将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发挥到了最大化,此时,楼市土地的供求关系,就像是天平上的砝码,进一步加大了长沙房价上涨的压力。这个“中部房价洼地”的帽子,长沙恐怕还没办法摘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