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光德有個“愛琢磨”——記光德精密機械技術部部長李強

光德有個“愛琢磨”——記光德精密機械技術部部長李強

李強今年39歲,現任河北光德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從事精密鑄造行業13年的他,精通硅溶膠工藝精密鑄造製造過程工藝設計及質量控制。工作中,他銳意進取、改革爭先,帶領技術研發團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業績,獲得了“黃驊工匠”的榮譽稱號。

試錯中摸索經驗,能吃苦、會鑽研就是成功“秘方”

李強畢業於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專業,2002年入職光德,從事機械加工。

工作中,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強自己嘗試編程序,改變刀具路徑和位置,經過改造,別人一天出600個件,他能出800到900個件,效率大幅提高。使用的工具不順手他也自己改造,同事有問題都找他解決。“有問題找李強準沒錯,不懂的他也能給你琢磨透。”李強的聰明被同事及領導看在眼裡。

2004年之前,光德主要經營機械加工組裝成品閥門,所需毛坯在採購過程中存在無法保證交貨期和質量的問題。因發展需要,公司決定自己生產毛坯。經過一年的籌備,2005年光德精密鑄造成立。一開始,公司聘請了技術人員,但生產出的產品不盡如人意。於是,公司決定培養自己的技術人員提高產品質量。這一次李強被選中,由機械加工轉調到了鑄造行業,並被公司派到清華學習8個月。

在機械加工方面李強是科班出身,有經驗,工作遊刃有餘,對於鑄造則是一竅不通,也沒經驗可循。8個月只能學到鑄造基礎理論知識,回到車間,李強在不斷試錯中摸索經驗,做壞了找問題,總結研究接著幹,翻來覆去10多天時間,第一個工藝提高的鑄件做成。生產過程中,他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翻閱了很多鑄造方面的書籍,將所學知識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中。

“初到鑄造,心裡壓力很大。要幹不好怎麼辦?怕出廢品鬧笑話。”李強坦言剛來鑄造時的心情,笑稱那時就連做夢都夢到出廢品。

“幹一行就得愛一行,既然選擇了鑄造,那我的任務就是將鑄造的工藝研究深入。在這條路上,能吃苦、會鑽研就是‘秘方’。”李強說。

光德有個“愛琢磨”——記光德精密機械技術部部長李強

產品合格率從10%到96%,靠的是內功修煉

2005年,當時的技術部只有李強和另外一個“門外漢”,公司產品管理一片混亂。接單後貨物沒有跟蹤、沒有管理、沒有數據、沒有統計。“在當時的狀況下,做十個件最後只有一個合格品是很正常的,有時十個都是廢品,客戶抱怨很大,交期、質量無法滿足,導致許多客戶流失。”李強說。

“我要保證做一個件成一個,接一個訂單就要高質量的完成。”李強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把生產數據、經驗形成文件,產品質量就能穩定了。”一次在車間檢查時,李強來了靈感。

想法有了,就要付諸行動。李強和他的團隊開始對生產過程和管理過程進行分析、研究,他們積極識別、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參數,組織編制過程管理文件和產品工藝卡等。李強對每個環節、每個數據的設定要求都非常嚴格,必須要經過五六次測算,十餘次實驗。經過多次論證,最終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工藝流程,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使產品合格率提高到96%以上。

“這個文件對所有生產過程中的接單、排產,做什麼產品、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都有細緻的要求。只要有這個文件在,就是沒幹過的人也能順利生產出產品。” 李強說。

為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他還制定了一個內控標準,在精密鑄造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在將內部標準提高了百分之二十,產品只達到行業標準達不到內控標準雖然合格也會被列為次品。

光德有個“愛琢磨”——記光德精密機械技術部部長李強

光德有個“愛琢磨”——記光德精密機械技術部部長李強

光德有個“愛琢磨”——記光德精密機械技術部部長李強

“面對新挑戰,讓我動力十足”

2014年,公司需要突破發展瓶頸,製作出大型鑄件。作為技術研發部主任李強接受了一項新的挑戰——鑄造100公斤大型鑄件。

鑄造這個“龐然大物”,對於李強來說確實非常困難,之前公司生產的產品最重的只有30公斤,對於李強來說這個挑戰讓他十分興奮。

帶著一份責任,李強開始研究鑄造技術。他上班時琢磨,下班後自己在車間研究,還到其他公司學習,翻閱了大量相關知識,最終決定利用砂鑄的技術。理論技術過關了,在操作中又遇到了問題,鑄造這個產品需用大量鋼水,單靠人工運輸不能實現,一旦發生洩露有很大危險。李強又開始輔具工具的設計,做了改,改了做,一次一次推翻自己,最終節能省力的引流裝置設計成功。這個工具不僅能將鋼水成功導入還提高了鋼水質量。近半年時間,經過不斷地改進,厚度、尺寸、精度、材料等細節,大型鑄件成功生產並獲得客戶的好評。

“這個客戶是世界五百強的上市公司,之前與這家公司的業務量並不大,大型鑄件產品的成功生產,使我們成為了他們的第一大供應商。現在,公司已經將這一大型鑄件產品批量生產。2018年計劃做到480臺,產值可達1000多萬。”李強說,不僅如此,他們產品的種類也從2008年的1000多個發展到現在的3600多個。

受精密鑄造協會委託,李強將這個工藝整理成文字發表了《大型精密鑄件的熔模鑄造工藝研製》等論文。至今,李強帶領團隊取得7項專利。

記者:李秀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