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戰時期美國的史迪威將軍是怎樣的人?


四星上將史迪威先生畢業於西點軍校,軍校畢業後當時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服役。期間多次到中國遊歷,瞭解中國的情況,對中國抱有同情之心。後來到中國做武官,更一步加深了對中國的瞭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短暫地隨潘興將軍到歐洲參戰,充當中下級軍官。二戰前到中國做武官,對中國的國共雙方有所瞭解。二戰初期的珍珠港事件前在美國西海岸訓練新兵。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做為中國通和有在中國和遠東地區的任職經歷,史迪威被派到中國,成為中緬戰區參謀長,直接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工作。史迪威身為軍人,不善與中國的政治人物打交道。這一點比起史迪威曾經的助手艾森豪威爾差之千里。

史迪威來到中國正是中國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東部沿海被日本佔領,中國的外援通道被截斷。史迪威將軍領導中國雲南人民修建了著名的滇緬公路,有力的支援了中國的抗戰。


日本人隨後在緬甸仰光登陸,切斷了中國戰略物資的補給線一滇緬公路。史迪威和衛立煌、杜聿明等遠征軍將領且戰且退,大部隨杜聿明敗走野人山回到國內。少部分在史迪威、孫立人、廖耀湘的率領下進入了同盟國英屬印度。史迪威把從美國援助的軍械裝備了孫立人的部隊並在印度培訓新軍,把之打造成虎狼之師,終在後來的騰衝戰役中一戰成名。史迪威不僅培訓新軍,還在同時開闢了著名的"駝峰航線"。飛機越過喜瑪拉雅山把戰略物資送至昆明,有力地支援了國內的抗日戰場。



史迪威在中國發現國民黨軍隊除了初期頑強抗戰外,在受到日軍瘋狂進攻後退守大西南保存實力。史迪威多次建議蔣介石出兵遭拒,於是把實情報告給美國國會。他建議撤掉蔣介石的中緬戰區司令一職,這和蔣介石產生了很大的衝突。加之他同情共產黨,曾把一部分外援分給中共的八路軍、新四軍,屬下訪問延安。這引起蔣介石極大不滿,暗示美國他將和日本談判。美國沒辦法把史迪威召回國內,換了赫爾利當特使和蔣介石周旋。


史迪威私下裡和美國參謀長聯席主席馬歇爾將軍關係密切,他把他知道的情況如實地告之馬歇爾,這才有了後來馬歇爾的國共調停,雖然最終失敗,但也促使了美國對蔣介石的看法。不再無條件支持蔣介石,在蔣介石後來劃江而治,再次向美要求軍援時遭到拒絕。






史迪威做為國際友人努力地為中國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卻無耐地捲入政治漩渦,最終被蔣介石趕走無疑是場悲劇。回國後的史迪威又陷入"麥卡錫主義"的調查之中,最終鬱鬱而終。所幸的是中國人民沒有忘記他對中國抗日戰爭的貢獻,2015年9月2日史迪威將軍後人獲得了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紀念勳章,這應該算是遲來的褒獎吧!


行雲流水1437995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史迪威是一個對中國人過大於功的人。

最齷齪的是陷害中國遠征軍

篇幅所限,薩沙簡單說一說。

中國遠征軍為了保護滇緬公路,早就向英國人建議進入緬甸作戰。當時日軍忙著入侵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可用兵力有限。如果英軍和中國遠征軍集中的實力,以仰光為中心和日軍修建完善防禦工事,以逸待勞同日軍決戰,未必會輸。即便輸了,只要能夠給日軍重創,我軍也能進而退守緬甸中部和北部,保住將來的中印公路和航線。

可以預計,將來美國援助物資會源源不斷到來。我們只要能夠得到羅斯福許諾的90個師的武器裝備和補給,絕對可以獨立對抗侵華日軍的攻勢。

英國人以小心眼揣測別人,不允許中國人進入。

為什麼呢?英國人在緬甸倒行逆施,搞得緬甸上下都一致反英,甚至把日本人當做救世主。

眾叛親離的英國人,在緬甸根本得不到當地人的支持,很容易被中國人或者其他力量取代。

結果,英國緬甸殖民地軍隊,果然被日軍摧枯拉朽的擊潰,幾乎站不住腳,這才緊急邀請中國遠征軍進入。

此時,仰光已經丟失,緬甸大門洞開,英軍潰散,緬甸老百姓群起迎接日軍。這邊日軍兵力不斷增加,戰力已經遠遠超過英軍和中國遠征軍,局勢已經不可收拾。

此時,英國人已經抱定了放棄緬甸,退守印度的決定。他們邀請中國遠征軍進入的目的,並不是防禦緬甸,就是為他們殿後。

英國人一再忽悠傻鳥史迪威,讓他命令中國堅決留下來防禦。而英軍自己基本就是一觸即潰,連奔帶炮,一跑再跑。

至於大家所說的,英國人將軍用物資燒燬丟掉也不給中國人,也是實情。中國急需要的汽油,英國人寧可燒燬也不提供。還有一些軍用食品倉庫,英國人寧可放棄給日本人,也不轉交給中國人。

結果呢?中國人為了替英國人殿後,又被莫名其妙的史迪威扯住後腿,完全進退不得。這邊,日軍高速包抄,連續佔領密支那等地,切斷了我軍的退路。這樣一來,我們不但守不住緬北和未來的中印公路,連自身都難保了。

無奈之下,中國遠征軍各部被迫分成幾路撤退,戰鬥和傷病導致傷亡過半,連杜聿明自己都差點病死,戴安瀾將軍犧牲,殉國的將軍還有好幾人。這幾萬條生命,要算在誰的賬上?

有些無知之徒,指責中國遠征軍的損失是因為杜聿明撤退不當。你們去看看根據史迪威命令,撤退到印度的孫立人有多大損失?也是相當不少,只是沒有走野人山的那麼慘重而已。

英國人更下流的行為是什麼?是忘恩負義。

在仁安羌,孫立人將軍救了他們7000多人。孫立人的部隊撤退到印度的時候,英國人竟然派兵要將他們繳械,還要讓他們以難民的身份進入。

就這種人,真是不罵不行。

史迪威為了自己的建功立業,明明知道英國人陷害中國人,卻讓中國10萬大軍去送死。

這還不是第一次。


後期史迪威為了從蔣介石手中奪取中國軍隊的指揮權,不惜做了很多下賤的事。

在豫湘桂會戰最危急的關頭,史迪威不但命令中美聯合空軍向西離開戰區,還故意扣住軍火物資不發。

一線國軍極度缺乏武器和彈藥,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以豫中會戰為例,日軍出動600多輛坦克裝甲車,而國軍只有二三十門反坦克炮,根本就攔不住。

相反,當時史迪威手中已經有了大量諸如巴祖卡火箭筒之內的反坦克武器,就是不給國軍,直到豫中會戰最後才被迫用了一下,立即擋住了敵人裝甲部隊,但大勢已去。

說白了,史迪威不把中國軍民的性命當回事,僅僅為了私慾就做出這種垃圾事情。

今天之所以還有人歌頌史迪威,自然是有原因的,薩沙也不方便說。


薩沙






如果不嫌簡單粗暴,就用十六個字概括好了: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喧賓奪主,過大於功

接下來就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以及1944年的豫湘桂戰役,來看看這位口口聲聲熱愛中國的美國將軍,是如何戕害我們中國的:

1942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出兵入緬作戰,以盟軍方面的失敗而告終,由中國陸軍精華所組成的遠征軍損失慘重,造成這一慘敗的原因很多,比如中國參加盟國陣營後,外交政治上理論上能與美英俄三國比肩,但不得不負擔起除中國境內抗戰之外的對日作戰責任,這個任務對於羸弱的中國來說實在力所不逮。第二就是緬甸地理與氣候環境惡劣多變,而遠征軍對此準備不足,第三同為盟國友軍,英軍戰鬥意志薄弱,關鍵時刻退卻自保,讓中國遠征軍側翼門戶大開。當然這次撰文所要談的第四個原因,也是重要性絲毫不亞於以上三點的,就是史迪威這位所謂“中國人民老朋友”的錯誤決斷。

1941年年底,日軍佔領緬甸南部沿海地區,大舉北上,英軍被迫逐步後退,但英國印緬軍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卻心胸狹隘,拒絕中國軍隊入緬支援:“英帝國的一個國家應該由帝國的軍隊而不是外國的軍隊來保衛才符合理想。”1942年1月,日軍開始進攻緬甸,韋維爾仍堅持不願中國軍隊大規模入緬。直到日軍在南緬攻勢甚猛,英軍難以抵擋;加之丘吉爾在美方壓力下,專門致電韋維爾對其拒絕中國軍入緬表示“困惑不解”後,韋維爾才最終同意中國軍隊大舉入緬。英方不願中國軍隊大舉入緬,很大程度上是擔心中國介入將影響其對緬甸的控制,英國對中國遠征軍入緬表現出的三心二意,預示遠征軍在緬作戰將不會一帆風順

當然,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目的也不單純在於挽救盟國英軍在緬甸的困局,中國在緬甸最重要的利益所在即保衛緬甸南部的仰光出海口,以維持較為便捷的海外物資輸入的運輸線。2月4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第5軍“各部隊應即作出發準備,以便英方要求時能即刻開往”。14日,蔣下達第5軍入緬令,要求:“第5軍大約使用於同古、仰光附近地區”,以保衛仰光為其主要責任。顯然,當時中國希望和英國一起,在緬南與敵決戰,爭取打垮敵人,保衛仰光,戰略設想和戰略目標是積極的。和後來中國方面在指揮權問題上寸土必爭不同,此時中國在指揮權問題上表現也十分大度,蔣多次指示,中國軍隊入緬後,“即歸英方指揮”。不希望因指揮權問題影響遠征軍出動及整個戰事。

然而,由於英方的拖延,中國軍隊出動途中,形勢即很快發生重大變化。英國在緬甸未表現出充足的堅守決心,南部重鎮仰光於3月8日輕陷敵手,緬甸出海口事實上已被封閉。同時,在東南亞戰場,英美軍隊全面潰敗,在仰光、庇古失守後,中國原定進至同古地區協助英軍在仰光發動反攻的計劃必須重新考慮,強調此後中國軍隊在緬作戰“實有應用縱深配備戰略之絕對必要”。蔣介石此時的計劃是:以臘戍、密支那等緬北重鎮為後方,以位於緬北的首都曼德勒為中心,“集結主力於曼德勒附近,誘敵深入,待與交鋒之後,再反攻突破之”。蔣介石這一計劃,從其與史迪威談話明言的內容看,主要基於如下幾點考慮:一是對英軍在緬甸繼續作戰的決心不表信任,擔心中國軍隊傾力前突後,後方空虛,一旦戰事不利,將面臨孤軍深入的危險。蔣在3月19日與史迪威談話中明確談到他的這種擔心,指出由於指揮難以統一,“他日有撤兵必要之時,兩國軍隊必陷入絕對混亂之現象而肇空前之危機”。二是懷疑中英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中、英在指揮權和聯絡上均不協調,仰光失陷前,中國在指揮權上雖願讓步,但英方並不願意指揮中國軍隊,不願承擔由此而來的責任。仰光失陷後,蔣又對英方不放心,不願將遠征軍交給英方指揮,中、英、美在共同指揮上的協商始終未獲結果。

集中遠征軍在曼德勒地區作戰,還有幾方面的有利因素。曼德勒扼緬北之咽喉,為緬北廣大地區之屏障,同時,又是中國經緬北西向印度公、鐵交通之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保衛曼德勒,既可使緬北地區充當中國大西南地區的緩衝,使大西南地區免受日軍的直接威脅,又可保住中國經緬甸至印度的對外通道,維持獲得外援的間接途徑,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

但是,新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想法一開始就和蔣介石有很大不同。史迪威對中國之行雄心勃勃,3月6日,當史迪威得知蔣將把緬甸戰役指揮權交給他時,如釋重負,寫道:“現在我不必每天早上在惶恐不安中醒來,搞不清楚我究竟能做些什麼來證明我的存在價值了。那種日子實在難以忍受。”可見,史迪威一開始就沒有把其在中國的位置限於蔣介石的參謀長地位上,指揮軍隊建功立業,是史迪威衷心追求的目標。而他當時對中日兩軍的素質、特點、戰鬥力均未有全面瞭解,在缺乏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按照他“具有以最快的速度輕率地作出最生硬的結論的才能”的個性,進攻戰顯然更符合他的選擇。

當然,史迪威之所以主張在緬甸進行積極的進攻作戰,更主要的還是源自於美、英的全球戰略。美、英以歐洲戰場為主要戰場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對保持英國作戰能力的重視也當然要遠遠超過中國。緬甸作為印度屏障,保住緬甸,對防止日本攻印,減輕英國在印度的壓力,使其在歐洲戰場充分發揮作用有重要意義。所以雖然史迪威對英國在緬甸的避戰退卻極感不耐,但他仍然接受這這一現實,並在戰爭指導中多次以中國軍隊作為英軍退卻的掩護,多次以英軍力量薄弱、如不增援將被擊垮為由,調派中國軍隊增援英軍。

所以,史迪威對蔣介石綜合中國各方調查提出的,較為實際的緬甸作戰意見不以為然,同時對蔣提出的中英協同問題、緬甸地形、後方聯絡、第五縱隊等在緬作戰諸困難也均不表重視。他堅持認為,應在同古集結中國軍隊主力,並迅速向仰光出擊,奪取仰光,取得緬甸保衛戰的迅速完全勝利。3月9日,在與蔣的談話中,他提出:“我軍立即反攻,或可得大規模勝利之戰果。反之,如再拖延十日,敵在此期間,必儘速增援,加強仰光之防禦,恐擊退之非易事矣。”強調要立即發動進攻。當然,此時中國軍隊不過剛剛出動,大部分部隊尚在國內,十日之內反攻的說法近乎天方夜譚。此後,史迪威事實上也未堅持馬上反攻仰光,並在與蔣談話時,當面有條件地接受了蔣重點防禦曼德勒的計劃。不過,當其受命負責緬甸前線指揮並走馬上任後,即把蔣的計劃完全置諸腦後,此後,一直到緬甸戰役失敗,史迪威實際都堅持和蔣思路完全相反的進攻戰略。中國遠征軍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和史迪威的這一戰略思路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些歐美和國內研究者,本著為“史迪威神話”增光添彩的先入之見,總說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對史迪威在緬甸戰場上的指揮沒有徹底放權,處處為難掣肘,這種論斷與事實並不符合。3月4日,蔣在臘戍接見杜聿明時,面示其歸史迪威指揮,並令其對史絕對服從。雖然當杜反問如史迪威命令不符合蔣本人決策應如何對待時,蔣沒有明確答覆,但回重慶後蔣又特給杜一封親筆信,說明必須絕對服從史迪威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只要在總體戰略以外,蔣希望並明確史迪威應真正行使權力。實際上,3月15日,當第200師師長戴安瀾致電蔣介石報告有關情況後,蔣遲至25日才覆電,並明確指示:“嗣後凡有請求應逕呈軍部,因此間無法遙制也。”20日,又指示遠征軍全體官長“對史參謀長之命令應絕對遵守”。

當然,中美文化差異,以及史迪威從“白人至上主義”對蔣和國民政府的鄙視,依舊造成了不少裂痕,比如曾經在中國陸軍中服役的史學家黃仁宇回憶,蔣此時曾致電史迪威,謂之遠征軍每四人可供應西瓜一個,其實蔣的本意是,史迪威以客卿身份執掌兵權,想提醒他,初履新職,宜施恩於下。但在史迪威看來,最高統帥在日軍攻勢逼近之時,還要談及這種瑣事,不僅婆婆媽媽,而且毫無效率,浪費時間。

由於史迪威在戰略思想上與蔣有著根本的分歧,而史又並不想放棄自己的見解,遠征軍的整體戰略必須在兩者間作出選擇。史迪威到前線後,力主中國遠征軍應在緬甸發動反攻,奪回被日軍佔領的仰光,提出“同古會戰,收復仰光”計劃。21日,史迪威簽發作戰命令,規定:“我軍決在同古附近拒止由培古方面北進之敵,並與英軍協同作戰”。為此,“以第二百師及第五軍直屬部隊及第六軍之第(暫)五十五師主力,歸杜軍長指揮,擔任同古方面之作戰”;“第五軍之新二十二師即由曼德勒開唐得文伊附近,……準備支援普羅美方面英軍之作戰”;“第六軍方面,就現在部署,準備拒止由泰國方面來攻之敵。”這樣,中國遠征軍主力將投入同古方向,蔣強調的步步為營、重點設防計劃,終究落空。

為了不過分刺激英美盟國,在盟國內部造成進一步矛盾,蔣介石與國民政府不情願地對史迪威作出了讓步。放棄其在曼德勒實行主力決戰的計劃,同意將中國遠征軍重心大幅度南移,在同古一線準備投入3個師加上兵力約1個師的第5軍軍直屬部隊,史迪威也滿意地承認:“這是一個相當大度的讓步”,然而它卻是緬甸戰場災難性後果的開始,在英方並無防禦緬甸決心情況下,中國要獨力擔任這樣狹長的防禦地帶,事實上難以做到。反過來,日本南方軍得知中國遠征軍入緬後,決定“捕捉戰機,果斷作戰,迫使曼德勒附近之敵尤其中國軍隊進行決戰,儘量於短期內殲滅之”。預定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作戰。為此,該軍決定除以原第15軍繼續擔任進攻作戰外,再將第18、56師團及第三飛行集團等部增派到緬甸戰場,預定3月中旬至4月上旬到達。同時以第38師團及近衛師團各一部為預備隊。這樣,日軍實際準備投入作戰的部隊已達四個多師團,大大超過中國估計的二三個師團之數,而中國到日軍預定完成增兵計劃的4月上旬實際可投入曼德勒及以南地區作戰的部隊只有5個師,考慮到日軍的空中及火力優勢,以及其在包括與英、美軍隊作戰中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這樣的兵力對比對遠征軍顯然是不利的。

再次,中國將主力投入同古地區,在軍隊的進退中都將受到友軍協同、交通、後方運輸和部分緬人蓄意破壞的更大壓力。遠征軍要實施同古會戰,關鍵是必須迅速集結數個師的部隊,在日軍援軍到達前,一舉擊敵取得成功。但按原定計劃,遠征軍除第200師外,其餘部隊需在3月23日以後方能到達曼德勒東北地區,而曼德勒到同古還超過由國內出動至曼德勒的距離,並且由曼德勒輸送至同古較之前一段運輸更為艱難。雖然後來由於各方努力,運送速度有所加快,但要搶在敵人援軍到達前集中同古,事實上仍無可能。3月中旬,馬格威機場被炸,盟軍在緬甸的空中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日軍取得在緬作戰制空權後,這一問題更加突出。當時,史迪威對之未予足夠重視,直到作戰開始後,才在日記裡悄然承認:“英國士兵之間發生了騷亂,英國人正在摧毀油田”。同時,鐵路運輸“因緬人發生工潮,曾停止數次”,整個交通狀況 “糟糕透頂,職員們都已跑掉”

同古會戰後,蔣介石與史迪威間關係進一步發生變化。同古會戰失利,史迪威把原因歸結為其權力不足,“未能令出必行”,因而當面向蔣索要指揮全權,並要求蔣勿插手前方戰事。蔣在史壓力下,表現得“十分沮喪”,不得不派出羅卓英為中國遠征軍司令官,協調前方指揮。羅卓英的職權,按蔣對史迪威的解釋是:“秉承將軍命令指揮在緬甸作戰之第五第六兩軍以及其他部隊”。蔣的安排,有論者認為更復雜了指揮結構,甚至有人認為是蔣故意分散權力,其實蔣這樣作,確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史迪威的到來,帶來了中美兩種文化間的衝突,史與包括杜聿明在內的大部分高級將領間都發生了嚴重衝突。任用資格較老而為人又較圓通的羅卓英,可在史迪威與各將領間起一緩衝作用,減少“發生誤會之機會”,同時,史、羅形成的中美結合的指揮系統也可進一步加強指揮部的權威,對高級將領形成更大約束。4月7日,蔣在緬甸當面指示遠征軍各高級官長,以史迪威“負指揮國軍在緬作戰之責”,羅卓英則受史迪威之指揮,並明確史有作“一切最後決定”及“賞罰之全權”。這是蔣全面交權的明確表態。從事後實際情況看,羅卓英在此後的作戰中,確實忠實執行了史迪威的意旨,但也把遠征軍引入了更大的危機。

4月,平滿納會戰打響,遠征軍作戰積極,也達到了遲滯敵人的效果,但從全局戰略看,平滿納會戰未達到擊垮敵人的目的,且最後由於西線英緬軍的後撤及東線防線的瓦解而不得不隨之撤退,遠征軍的戰略目標再次受挫。更為嚴重的是,在遠征軍進行並無成算的平滿納會戰時,隨著敵我兩軍的交互運動,中國軍隊在戰略上已完全陷於被動。

而在日軍方面,作戰計劃為在左、中兩路尤其是英軍防守力量薄弱的左翼實施突進,以“儘量把更多的重慶軍吸引至軍的左正面,然後從右翼迅速突進大幅度地切斷敵人退路。”這一計劃抓住遠征軍主力前突、防禦地區縱廣、側翼薄弱的弱點,作大範圍的包圍作戰,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全局戰略眼光,十分大膽和兇狠。

平滿納作戰的實際證明,會戰成敗的關鍵在於東西兩線。東線遠征軍缺乏充足的兵力,僅以戰鬥力薄弱的第6軍暫55師(該師實際兵力僅5千多人)擔任寬100多公里,縱深近400公里的廣正面的防禦,分點佈置,兵力分散,在日軍發起突然進攻後,即被各個擊潰,迅速呈瓦解之勢;同時,隨著日軍在西線發動的攻勢,英軍節節敗退,中國遠征軍雖然抽調相當兵力用於增援西線,仍不能阻住英軍潰退。東西兩線的大潰退,使平滿納側翼暴露於日軍攻擊之下,有整體上被日軍包圍之勢,以此,所謂的平滿納會戰計劃不得不匆匆放棄,無疾而終。

蔣介石對日軍慣行的包抄作戰是有所戒備的。4月初抵緬時,他提醒史迪威、亞歷山大等:“若有數百第五縱隊繞至曼德勒後面,不僅對我前線作戰之士兵有不良影響,且將使局勢逆轉至不可救藥。”隨後又一再向史強調東線戰場的重要性,告誡:“應有一師駐棠吉,始克有濟。敵如陷毛奇,再調其駐景邁之第十八師赴棠吉,局勢將異常嚴重。將軍應特別注意此種局勢。然而史迪威對此充耳不聞,在大局危機之際,又做出了強行調遠征軍主力支援西線英軍的決定,

這種違背戰場基本常識的做法,反映了史迪威將保證英軍利益置於遠征軍之上的強烈傾向,實際上,史迪威本人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在4月20日的日記中明確寫道:“英國人是在利用我們逃跑嗎?是的。”

就在中國軍隊在東進、西進中徘徊不定時,日軍已在東線突破羅依考、雷列姆地區,隨之進佔棠吉,威脅臘戍,遠征軍後方面臨巨大威脅,呈全線崩潰之勢。 在西線英軍已經瓦解,而東線出現稍縱即逝的保住遠征軍退路的背景下,史迪威和羅卓英卻作出放棄東線,收縮全軍主力在曼德勒突出部位與敵軍決戰的決定,這幾乎是等於將遠征軍放任日軍包圍。遠征軍在曼德勒的行動,進一步使自己陷入困境,倒是幫助英緬軍獲得退兵的機會與時間。所以丘吉爾在得知英軍撤至英帕爾後滿意地表示:“通向印度的路封閉了。”以上一系列事實證明,在中國遠征軍作戰後期,史迪威對遠征軍的失敗應擔負主要的指揮錯誤責任。

最終,首次入緬遠征軍十萬熱血男兒,最終回國者不到四萬,在損失的六萬多人中,死於戰場拼殺者只有一萬,五萬之中在撤退與潰退中死於瘴氣濃重的野人山叢林,高黎貢山和景棟小路,其中包括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每逢讀史自此,無不對英烈們的白白犧牲痛徹心扉,對蠻橫自大,罔顧中國利益的史迪威之輩切齒痛恨。

豫湘桂之戰:

1944年4月—12月的豫湘桂會戰,被日軍稱為“一號作戰”,乃抗戰期間中日雙方投入兵力最大的一役。中國損失60餘萬軍隊、2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中國的慘敗,固然是因國軍在兵員素質、武器裝備、情報蒐集等各方面皆不如日軍所致,但如果作為中國戰區參謀長的史迪威,不在調撥物資和入緬作戰兩件事上一意孤行,中國敗績也當不至於此。

史迪威不僅與蔣介石存在矛盾,和他的美軍同僚陳納德同樣有著很深的積怨。為防止陳納德對蔣介石的有力支援,1944年4月12日,史迪威下令禁止陳納德與蔣介石直接來往,所有與蔣的交涉,必須通過史迪威處轉達。這一指令可謂相當蠻橫無理,因陳納德雖是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司令官,隸屬美國軍方;但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空軍參謀長,直接對蔣介石負責,居然不能與蔣直接溝通,豈非奇哉怪也?但為大局計,陳納德默認了史迪威此項無理指令。 史迪威不但在行政上對陳納德掣肘,在具體戰役中更變本加厲。同樣是在4月初,鑑於日軍之攻勢,陳納德警告史迪威,“日本地面部隊在(河南)的部署是珍珠港(事件)以來最危險的。”因此,陳納德建議將十四航空隊的主要任務由守衛轟戰機,改為應對日軍即將發起的攻勢。

此前的1943年12月,美國將一批轟炸機部署在中國,以攻擊日本本土的重要目標。為保護這批戰機,美國軍方將陳納德所屬的第十四航空隊的一半移防成都。原本給予十四航空隊的物資也因此少了2500噸。故此,陳納德希望史迪威能夠批准其使用已運抵中國的庫存油料,以增加其現有飛機的升空作戰時間。 陳的要求未能得到史迪威的積極反饋。陳納德等了一個多月未獲史迪威的回覆,不得不再次去信催促,指出其庫存油料已降至最低限度,急需補充。但史迪威的回答是:除非英帕爾的的情形有所改善,他看不到向陳納德增加運送供應品的可能性。史迪威告訴陳納德:“你只得減少你的活動到一個程度。”最終蔣介石亦不得不出面請求史迪威。尤其重要的,東南亞戰區司令官蒙巴頓支持陳納德的要求,亦對史迪威施壓。但史迪威卻寫信告訴妻子:根本不想理睬中國和印度的催促,只想留在緬甸叢林與士兵們在一起。史迪威此種行徑,除定性為其因個人私怨對蔣介石、陳納德的報復外,殊不可解。因為陳納德所要求的油料物資,早已存放在駐華美軍的倉庫之中,僅需史迪威點頭而已。 當史迪威終於同意陳納德的請求時,日軍已結束河南戰事。因無第十四航空隊的有力支持,中國軍隊在空戰中居於絕對劣勢。

更惡劣的是,三月底,中美空軍偵查,察覺日軍已經集結重兵準備發動攻勢,陳納德將軍要求動用美國部署在中國的B29重型轟炸機,對日軍重兵集結地和交通運輸樞紐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也被史迪威無情拒絕。

據日軍記述,在河南會戰中,“敵機出動共約400架次,我出動飛機共為2700架次,約為敵之7倍。”獲得物資補給的第十四航空隊隨即投入湖南作戰,而史迪威則此時,正要求其好友、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免去陳納德的職務。 圖:1944年4月28日,蔣介石在白崇禧的陪同下視察廣西駐軍 拒絕回師昆明 史迪威並沒有因河南淪陷而有所改變。1944年6月,蔣介石兩次急召史迪威從緬甸返回重慶,商議軍情,史迪威都不為所動。最後迫不得已飛回重慶,也僅停留兩天,沒有給蔣介石任何協助。 作為中國戰區的參謀長,史迪威從未將注意力置於國內戰場,他在意的只是如何收復緬甸,洗刷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的恥辱。從1942年開始,“兩年多以來所有運入雲南之租借物資,史迪威均裝備了遠征軍,對於國內部隊很少補給,精壯兵員又多補充遠征軍,國內部隊空額多未填補……”在這種情況下,史迪威訓練的中國駐印軍(代號“X部隊”)和滇西遠征軍(代號“Y部隊”)20萬人,成為中國最精銳的力量。 蔣介石在美國壓力下,被迫同意讓X部隊、Y部隊出兵緬北。至1944年9月,日軍威脅桂林美軍基地時,蔣介石召見史迪威,要求“將滇西衛立煌部隊之主力調回昆明,以備必要時轉用於桂林方面。”衛立煌部隊即Y部隊。史迪威憤怒地回答:“遠征軍調回昆明,緬甸作戰勢必陷於崩潰,則前功盡棄,加強桂林防守,應調胡宗南部隊出來,讓第十八集團軍也參加作戰。”

很明顯。中國面臨日軍空前強大的攻勢,保衛本土顯然是最重要的。如國民政府崩潰,收復緬甸,又有什麼意義呢? 豫湘桂戰役的結果,國民政府撐了下來,但損失慘重,歷史學家齊錫生的判斷或許是對的,“毫無疑問,假如中國能夠把Y部隊留在中國本土,則日軍‘一號作戰’造成的破壞肯定會大幅降低。”以犧牲中國本土為代價,史迪威在緬北取得了重大勝利,只是“北緬之勝利,遠不足以抵國內東戰場之損失”。 史迪威執意在緬北作戰的重要理由是打通中印陸上交通。然而事實是,遠征軍付出巨大傷亡(X部隊傷亡1.8萬餘人、Y部隊傷亡67403人),又歷盡千辛修築好的所謂“史迪威公路”,並未產生多大的作用。其至抗戰結束前,運輸量最小的1945年2月,為中國輸送物資1111噸;運輸量最大的1945年5月,也僅僅輸送物資8435噸。與史迪威預計的每月3萬噸目標相去甚遠。 相比之下,中印空運數量則不斷上升,1945年1月輸送物資44099噸,6月增加到55387噸。在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7月,一共有91183噸租借法案物資運到中國,其中空運部分為73682噸,輸油管為11061噸,而緬北的所謂“史迪威公路”,僅僅提供了5900噸的運量。8萬多遠征軍幾乎被白白犧牲。由此可見,史迪威反攻緬北的戰略是完全錯誤的,他要為中國在豫湘桂會戰中的慘敗負相當之責任。


用戶69792950182


史迪威將軍是一個愛中國的美國人,是一個對中國有大功的人。

1911年,史迪威首次到訪中國,並在華多次任職,擔任過駐天津美軍第十五步兵團營長,美國駐華使館武官,並且在山西作為工程總指揮,建造通往黃河的災民救濟通道。因為這些經歷,他遊遍中國,熱愛中國,更熱愛中國人民。抗戰爆發後,日軍封鎖了中國所有對外港口,對外聯絡只能通過滇緬公路來完成,但更糟糕的是,歐戰戰場是英美的第一考慮區,太平洋戰場第二,打通中國—緬甸—印度的滇緬公路則處於更低一級的位置。

儘管如此,中國仍然被認為是二戰的重要前線,擔負起了拖住日軍的重要作用,為了更好的實現這個目標,美國政府決定史迪威將軍來華,同時作為蔣介石的參謀長,指揮美國陸軍特遣部隊,中國戰區後來擴展為中國—緬甸—印度戰區。 在1942年早期,中國軍隊緬甸戰役失敗,但是59歲的史迪威卻沒有乘飛機撤退,而是和士兵一起,徒步跋山涉水,最終抵達印度安全地帶,保留了中國遠征軍反攻火種,之後成立中國駐印遠征軍,大名鼎鼎的廖耀湘和孫立人就是出自於此。緬甸丟失之後,中國海陸補給線完全被切斷。

為此,史迪威開通“駝峰航線”,向中國提供空中供給,之後訓練的軍隊為中國的緬北大反攻做出了巨大貢獻。 史迪威曾說過中國人民本質上是偉大的、民主的,只是國民黨的管理不當,我對他們懷有信心。當然,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忘記他。

特約作者.一碗涼粉。


秦右史


簡單談幾點個人對美國史迪威將軍的認識:

史迪威是一位瞭解我國,同情我國的美國將軍。在其生涯之中,有多次、較長時間在我國的工作與調研,能說比較流利的漢語,對我國當時的國情有較為深入的認識。

史迪威將軍在二戰中曾任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等職務,在工作中曾為二戰的結束作出過較大貢獻,比如在印緬戰場、在援華物資、在訓練士兵等方面,這些得到了我國多方的認可。但是他也犯過一些錯誤,導致部分戰爭的失敗,造成較大人員與物資損失等。


史迪威將軍因為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沒有處理好與中國戰區司令蔣介石的關係,致使兩人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其間,蔣介石曾三次要求美國羅斯福總統撤換史迪威,最後終於使史迪威黯然離開中國。


史迪威二戰時在華期間主張在國民黨上層反腐,撤換無能將領,主張美國應公平對待國共兩黨,派團訪問延安等動作或建議對當時的中國抗戰是有益的。


姜運倉


史迪威將軍與二戰中國戰區關係緊密,於1942年被派到中國,先後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中國駐印軍司令,分配美國援華物資負責人等職務,可以說,我兩次遠征前後數十萬遠征軍都是在他的直接指揮下對日作戰的,不能否認他的某些貢獻。

但此題問史迪威將軍是怎樣的人,所以,我們單從性格來看。

他的最大的性格是比較偏激和主觀,不太聽的進去反對意見,常常對持有反對意見的人採取高壓政策,所以跟他合作是很不容易的。抗戰初期,他在中國當武官,發回美國的報告多是告訴美國政府不要給中國援助,中國撐不了多久這類的信息。他作為遠征軍參謀長的時候,與杜聿明等人不對付,間接也要對遠征軍的失敗負責的。遠征軍退守之後,他一直想的是如何打回去,卻忘了當時主要的任務是幫中國撐下去,浪費了絕大部分的物資。同時,在空軍的物資和航線問題上也對陳納德將軍採取了很多打壓的手法。

作為中國戰區的參謀長,史迪威由於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導致他不會圓滑,不夠耐心,心直口快的他會不留情面地數落國民政府的缺點,讓蔣先生很丟面子而忍無可忍,導致他與蔣介石的最終決裂,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成效。

不過不能否認,史迪威的性格堅強,從不講廢話,被認為是美軍中一位真正的戰略家和出色的教官。他深信,經過一定的訓練,加上很好的領導,中國軍隊能與世界上任何軍隊匹敵。他指揮修建的戰略要道“史迪威”公路也讓中國人民銘記。

陳納德對史迪威的長處和短處作出了最恰如其分的評價:“史迪威的中國使命無疑是把難度最大的外交工作放到了一位戰時職業軍人的肩上,”陳納德寫道。“他是一名陸軍戰士,性格粗獷,勇猛無比。在敵人的炮火下指揮軍隊作戰,他有如閒庭信步。”儘管這樣說,陳在最後加上了最關鍵的一筆:“我與史迪威的全部交往讓我相信,他總是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一名陸軍軍人,而根本不明白他作為外交官的基本職責,他也沒有那份耐心去弄明白這一切。


山裡一條魚


史迪威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1920年至1923年間受美國陸軍部委派到中國學習漢語;1926年至1933年,根據《辛丑條約》外國軍隊在中國駐軍的條款,在駐紮在天津的美軍的第15步兵團當營長。1935年至1939年間擔任美國駐華武官,曾經涉足全面抗戰時期的各大戰場、戰區,期間大量接觸中國軍隊的士兵和各級軍官,對於中國共產黨也有著極高的評價,因此被認為是美國陸軍中最瞭解中國戰場的權威人士。

不僅如此,史迪威還與德國、蘇聯的軍事顧問甚至與日本人也有互通情報的行為。

但是這個人的缺點也十分明顯:在寫給陸軍部的報告常常因為文筆和邏輯的差勁而受到訓斥;傾向於個人主義往往因為情緒而說一些尖酸刻薄的話、對一些具體事情缺乏周密的考慮,因此他和同僚之間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最致命的是,這個人一直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缺乏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1942年來中國擔任中國戰區當參謀長前所指揮的部隊僅僅是一些美軍的二線部隊,軍銜為少將。

靠著和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交情深厚的關係,史迪威被調到中國戰區擔任參謀長,軍銜為中將,指揮由中國、美國、英國、印度軍隊組成的一支多國聯軍部隊,同時還有一項職責,那就是監督和管理美國援華物資的使用情況。

按照近代以來的國際軍事慣例,多國聯軍部隊的總指揮肯定是由出兵最多的那個國家將領擔任。但是美國人想當然的認為中國需要一位美國的軍事指揮員,美國人的指揮水平比中國人高。這樣一來,史迪威名義上是參謀長,實際上卻被美國政府賦予了最高統帥的權力。這就不可避免的和各懷心思的中國人、英國人都發生了衝突,帶來的卻是一場大災難。

1942年3月,中國正式派遣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因為東南亞被劃為中國戰區的作戰範圍以內,因此最高統帥是蔣介石。蔣介石隨即以最高統帥的名義授權史迪威指揮緬甸境內的中國和英國軍隊。

實際上,無論是蔣介石還是英國人都不買史迪威的賬。在他們看來,史迪威不過是美國派來的一位高級軍事聯絡官,手上兵沒幾個就想指揮這麼多部隊怎麼可能?況且提出的戰法都是以犧牲中國人來掩護英國人,前提又是天真的以為英國人可以守住緬甸。

英國人本身就對美國人插手自己殖民地的事情感到不滿,當然不可能聽從史迪威的指揮,於是中國遠征軍一進入緬甸,馬上掉頭向印度方向倉皇潰逃。當英軍倉皇撤退、中國遠征軍在阻擊日軍付出極大代價時,史迪威卻要求中國軍隊繼續向日軍進攻。作為中國軍隊的將領們當然不幹了,乾脆丟開史迪威,各自帶領部隊向西轉移。惱羞成怒的史迪威於是向蔣介石告了一狀,稱中國軍隊的中高級將領為“卑怯的雜種”。並且威脅蔣介石說:“我不能用美國空軍來支援我所不信任的指揮官部隊。”活脫脫一副列強對中國人歷久彌新的優越感!於是,蔣介石與史迪威原本就矛盾重重的關係又一次惡化。

撤退到印度的史迪威決心要收復緬甸,一雪前恥。在印度收攏撤退到這裡的中國遠征軍部隊,並且利用自己駐華武官的職務之便將美國援華的武器裝備以美國陸軍步兵師的標準來武裝這些中國軍隊。後來這些中國軍隊整編為新編第22師和新編第38師,在史迪威的指揮下成為反攻緬甸的尖刀部隊立下赫赫戰功,並且擴編為軍,成為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

但是此時史迪威和蔣介石的關係已經惡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他們的關係成為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美外交關係史上最令人矚目的事件之一,所折射出來的軍事、政治、文化等諸方面的深層次問題,遠遠超出了中美兩國的聯合對日作戰問題。而史迪威作為一個標準的軍事將領,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軍人的準則行事,渴望打勝仗並且獲得榮譽的希望強硬又執著。但是他不懂政治,他幻想著在中國能夠按照美國的樣式有所建樹。但是史迪威不明白的是,有這樣心思的不僅僅是他史迪威一個軍人,近代100多年來無數的西方傳教士、政客、軍人都想改造中國,但結果都是把中國搞得動盪不安。

為了趕走史迪威,蔣介石甚至不惜與美國人決裂!美國總統羅斯福權衡再三,最後還是答應了蔣介石的要求。

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從重慶啟程飛往美國。他特意取道從東南亞,在他曾經戰鬥過的保山、密支那作了短暫的停留,然後於11月2日飛到日本本土。

抗戰勝利後,史迪威先是參加了在東京灣舉行的日本投降儀式,然後接替在沖繩島戰役陣亡的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爾中將的職務主持了琉球群島日軍投降儀式。

1946年10月12日,史迪威因胃癌在美國去世。


大將軍威武K


史迪威既不是一個合格的將軍,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首先,作為中國戰區總參謀長、他是不合格的。他既不能協調好與中國方面的關係,與亞洲戰區的英軍同樣關係惡劣,甚至與同是美國人的援華飛虎隊,陳納德將軍也矛盾叢叢。

陳納德將軍曾經評價他說,史迪威的中國使命,無疑是把難度最大的外交工作,放到了一位戰時職業軍人的肩上……他總是把自己完全看成一名陸軍軍人,而根本不明白他作為外交官的基本職責,他也沒有那份耐心去弄明白這一切。

史迪威在中國待了十幾年,對中國的情況雖然十分了解,確同大部分的美國人一樣驕傲自大,以一種十分傲慢的態度來看待中國的一切,甚至暗示羅斯福,將中國軍隊的指揮權交到他手裡。

結果導致中美矛盾激化,中國甚至威脅要退出同盟,最後史迪威不得不黯然收場,離開中國。然而,他在美國確享有很高的聲譽,很顯然,他把一切的過錯都推到了中國身上,而美國人顯然更樂於相信自己人。

但中國並沒有虧待這位“最好的四星營長”,2015年9月2日,約瑟夫·史迪威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海濤神侃


歷來對史迪威的評價,是兩級分化的。


讚揚他的為人的人,主要是美國政界以及軍界,認為他是名優秀的美國將軍,對中國含有深厚的感情,熱心抗日。他比當時世界上任何人都相信:僅僅憑藉中國軍隊,就能在美國空援和訓練下,把日本侵略者從中國大陸趕出去。


而批評他的人,主要是來自退守臺灣的國民黨政權,從他們的視角來看,史迪威生性傲慢,瞧不起中國人,不懂軍事,對中英美聯軍在緬甸的失敗負有責任,堅持卡住要給中國的援助不放,為人缺乏外交才能,不能和國民黨(其實就是蔣介石)好好合作。還喜歡玩弄陰謀詭計等等。



當然,美國人中反對史迪威的人也不少,陳納德將軍的支持者就是。




下面講講我的看法:


第一,史迪威是中國人民含有感情的:不少人都提到過,由於從1918年後就常駐中國,他走遍了中國各省,尤其是窮苦的農村,他可以進最髒的旅館,和苦力一起吃飯喝茶,有時甚至在鴉片館過夜---------這些行為都是他主動的,很難想象南京政府的貴人們會屈尊這麼做,要說這樣的人對中國人民沒有感情,我是不信的。



第二,史迪威的軍事才能,在美國無人可以質疑。在緬甸的失敗不是他的責任。

史迪威在二戰前確實沒有實際帶兵打仗的經驗,但是同時期美國幾乎所有的將軍都是如此,即使是巴頓和麥克阿瑟,在一戰中也只有指揮軍隊不超過一年的實戰經歷(巴頓不到2個月)。所以這個實在談不上是什麼缺點。



史迪威是二戰美軍實際主帥---馬歇爾的愛將,1939年馬歇爾成為美國陸軍參謀長,他首先做的事就是把史迪威提拔成准將,史迪威被從中國召回美國,開始獨立指揮部隊。他來中國之前的上一項任務,是執行運動員計劃------率領美國遠征軍在北非登陸,打響美軍在二戰的第一槍。


換句話說,他在美軍中是被視為可堪擔負全軍先鋒重任的人選。


說史迪威缺乏帶兵本領的人,你的眼光能超過馬歇爾?


第三,還有人說,第一次緬甸戰役的失敗是史迪威的問題。


但我們要清楚,第一次緬甸戰役,開始失敗是在1942年4月20日,而史迪威到達緬甸是3月11日,給他的時間只有一個多月。一個月多時間,給你磨合三個不同國家軍隊,夠不夠?


反正我知道哪怕是請個外國足球教練,上任熟悉球隊好歹也得半年,要做出成績至少是一年以後的事情了。



第四:那到底史迪威為何被中途撤回美國?

20世紀80年代美國出版了《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這本書,回顧了史迪威在中國的經歷。說明了真相。


史迪威在中國的任務,是管理美國援華物資,和訓練中國軍隊幫助抵抗日軍。


但他發現,大量的援華物資送到國軍將領手上後,不久就出現在日軍手裡,當時在一些僵持的戰場上,甚至出現了這種貿易市場。

美國作家默爾·米勒有一次採訪退休的杜魯門前總統,杜魯門就氣得大罵地說:“他們(國民黨)都是賊,個個都他媽的是賊……他們從我們給蔣介石送去的38億美元中偷去7.5億美元。他們偷了這筆錢,而且將這筆錢投資在巴西的聖保羅,以及就在這裡,紐約的房地產。”


杜魯門77歲高齡接受採訪時,提起蔣介石,仍然是怒火中燒,說到:“我從來沒有改變我對蔣他們那幫人的看法。他們個個都他媽的該進監獄!如果我活著看到他們鋃鐺入獄的那一天,我將很高興。”


這幾乎是當時在華美國官員的一致看法,哪怕是史迪威被換走後來的魏邁德將軍,也同樣認為當時的重慶政府已經腐敗到了極點。而且他們還在消極抵抗。


史迪威和美國陸軍的意見是:

蔣介石其實並不想真正發動地面反攻,他只是想縮在西南等待美國人幫他贏取抗日勝利。


他不斷的要援助物資,為的是壯大自己的勢力,在戰爭結束後的內戰中取得優勢。


他之所以僱傭陳納德的飛虎隊(起先和美國軍方無關,屬於純粹自由僱傭兵),是因為使用美國外包的空軍,可以不用冒險動用自己的地面部隊。反正錢,飛機,飛行員都美國出的,不花白不花。

史迪威和美國陸軍對蔣介石提出的按“新一軍”方式全面改造中國軍隊的計劃,被蔣介石否決了,於是史迪威開始自行控制軍援物資,他聯繫了在延安的朱德,想為那裡的游擊隊直接提供軍援-----至少他們真的在抗日。


可這樣就觸動了蔣介石的逆鱗,蔣介石給美國下最後通牒,暗示自己要和日本單獨議和,於是美國在權衡後召回了史迪威。


這就是史迪威的一生事業如何失敗的故事。


閉家鎖的紅楓


早年曾遊歷中國,自以為中國通,實則對中國文化一知半解,對中國的政治現實嚴重缺乏認識。但對中國底層頗有同情心,軍事能力一般,但富有冒險精神,也能同士兵同甘苦。想借助中國實現自己的軍事理想,可惜竹籃打水。曾妄圖製造珠峰空難取蔣性命,更可見政治上的幼稚!但他給蔣取得外號“花生米”卻得以廣泛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