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网络条漫:用纸笔描绘梦想

网络条漫:用纸笔描绘梦想

图文 | 姚心仪 余思洁 汤嘉逸

现年23岁的陈风光(笔名:sanji上菜)是浙江工商大学的一名大四在校学生,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则是杭州琪漫文化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半年前,受到朋友的邀请,他正式开始创业。而从2017年10月到现在,工作室成立半年有余,已经拥有了将近20名固定成员。

记者来到位于杭师大创业中心的工作室现场,不大的办公室内放满了十几个办公桌和台式电脑,大家正在热火朝天地埋头工作。记者也看到,工作室墙上贴着许多动漫人物的海报,办公桌上除了工作资料,也随处可见漫画书、手办,游戏机等,“二次元”氛围相当浓厚。成员在工作间隙也经常嬉笑打闹,工作室内还养了一只叫做“阿福”的小白猫,似乎有些害怕陌生人,怯怯地躲在沙发底下吃着自己的猫罐头。

网络条漫:用纸笔描绘梦想

杭州琪漫文化工作室的办公现场

而这群人聚在一起所做的工作,就是现在相当流行的“网络条漫”的创作。“条漫”顾名思义,是呈一长条的漫画,一个条漫中往往有几十格画面,是由四格漫画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漫画体裁。网络漫画开始流行之后,用手机阅读漫画,触屏上下滑动漫画比起传统的翻页更加便利,从而使得条漫这种形式快速地发展起来。在形式上条漫也和传统黑白漫画不同,往往是全彩色加上数码创作的。

《他是龙傲天》正是琪漫文化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原创条漫作品。同时《他是龙傲天》也是苦茶加入工作室后正式接手的第一部作品,他负责主笔。“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男主角‘装X’被打脸的故事,还结合了当下宅文化中比较流行的后宫元素。”漫画上线三个月,在该漫画进行连载的“漫画岛”平台上已经拥有了四千多万的“人气值”,并且进入了平台免费漫画榜单的前20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同于个人漫画作者,漫画工作室由数名成员分担漫画中的不同创作步骤,从剧本到分镜、粗草、精草、线稿、上色,每一步都由不同的人员完成,形成了一个漫画创作的“流水线”作业。

而正是这样细致的分工才能够承担起目前流行的网络漫画平台上大量的内容需求,例如《他是龙傲天》在漫画岛平台上维持着三到四天更新一期的频率,而此前国内传统的个人漫画作者在漫画杂志上连载的模式,周期通常则是半月或者一月。

量与质的平衡是商业漫画的核心问题。“要想吸引并满足读者,必须要更新地足够快足够多,但要想把读者留住,则必须要保证质量。”苦茶认为自己目前的画功还不够娴熟,“成熟的作者的作画速度是相当之快的,但速度快的同时还能够做到每一笔线条都很精准,这就是他们的厉害之处。”接手《他是龙傲天》以来到现在,苦茶也明显感受到自己画力的提升。“我本来只是自己画画彩色插图,不会画一个连贯的有故事性的剧情,但是现在已经能够考虑各种镜头角度,怎样让画面显得有张力了。”

商业与创作的平衡

网络条漫:用纸笔描绘梦想

工作室成员在使用数位板画画

“工作室就是把商业和创作的过程结合在一起。我们是初创公司,目前商业和创作的过程就像一个打混的鸡蛋,蛋黄和蛋白稀里糊涂的没有分开。”陈风光在这一个问题上也曾陷入矛盾,因为漫画具有着不可避免的商业性质。“漫画永远是画给别人看的。无法被读者看到的作品,画的再好,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必须要向市场妥协。例如画总裁漫,后宫漫,都是妥协形式的一种。

但是他仍然抱有着自己的理想。对于中国目前部分知名的漫画工作室,他持有批判的态度。“有的工作室剥削作者,给签约的作者签了条款苛刻的合同,只提供很差的创作环境以及薪资。这肯定是不对的,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永远是创作者本身。有的工作室现在则是一味的画广告,已经抛弃了剧情,也不是我想要的状态。”即便他们已经拥有很大的知名度,取得了相当的商业成功,陈风光也选择了摇头,“就和一个小孩子一样,并不是每个成年人都是我想成为的成年人。”

而谈到工作室目前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状况,陈风光表示“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和平台签约,我们在平台上连载,平台给我们发稿费。但现阶段还是以培养作者为主,所以稿费发给作者们之后,结余部分堪堪维持得了工作室的运营”。最重头的IP开发部分,目前工作室仍未涉及;对于其他收入来源,他也表示“偶尔会接一些动漫形象的设计稿之类的”,但类似于品牌推广这样的工作,考虑其商业性质过于浓厚,目前暂时没有尝试。

作品质量直接决定着作者能够从平台拿到的稿费的多少。“拿页漫举例,普通的作者一页稿费是300,但画得好的作者一页可能能够拿到800。”陈风光也坦言工作室刚刚起步,目前的收入水平在整个行业内还属于正态分布的低端,“我们的收入肯定还有上升的空间,不然就没人来画了,毕竟这个行业太辛苦了。”

工作室内部,作者们是按照每一格的单价乘以每月的格数来领工资的。细化到具体的分账部分,苦茶作为主笔可以拿到25元每格,其他的线稿或上色人员则是10元每格。“现在我同时负责两部作品,每部作品每月的最低要求是画完200格,所以我一个月可以拿到1万元的底薪。”而超额完成的部分,可以酌情提升单价,算作奖金。

他们也谈及了现阶段位于整个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作品,例如腾讯动漫的《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都常年稳居腾讯动漫月票榜和热门榜前列。这些作品不仅享受着来自平台给予的高昂的稿费,更可以拿到动画化后巨额的版权费用。“往高了算,(盈利)是没有上限的”。头部作品完成了商业和创作口碑的双赢,既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成为所有从业者追求的目标。

商业化是达成梦想的手段,但决不是最终目的。所以,工作室选择在现阶段把绝大部分收入都分发给作者,不接品牌推广等其他工作,把重心放在了培养作者上。他们正在尽自己最大的所能对这个世界做出微小的抗争。

暴风成长中的“二次元”内容产业

网络条漫:用纸笔描绘梦想

书店中大量国产漫画摆放在醒目的位置

平台快速扩张,资金不断涌入,用户数量暴涨,IP热度不减。种种现象预示着二次元内容产业这颗“烫手山芋”在未来只会更加火热。

平台方面,从2012年有妖气漫画APP推出开始,垂直漫画APP开始逐渐涌入市场。2014年底快看漫画APP推出,乃至2015年咪咕、网易、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及运营商相继进入漫画市场,意味着垂直漫画平台开始正式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资金方面,近两年来,仅腾讯动漫就在2017年以来,先后投资了动漫堂、徒子文化、十字星在内的十多家漫画工作室,总投资金额过亿;今年3月,著名漫画工作室“幕星社”更是获得了腾讯的四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本轮出让10%股份,投资估值4亿元人民币。此外,漫画平台“快看”也完成了1.77亿美元融资;以弹幕视频起家,现已成为二次元龙头企业的Bilibili也在今年3月28日敲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成功在美上市。

用户方面,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最后一周,垂直漫画APP的整体渗透率达到5.9%,用户规模达到5322.9万人。其中位于榜首的快看漫画的日均DAU(日活跃用户数)高达592万,Bilibili的DAU则能达到2000万左右。

IP方面,以2016年的超级游戏IP《阴阳师》为例,除了手办、服装等产品周边开发以外,现在已经衍生出了漫画、动画、真人版电影,音乐剧等各种形式的改编作品。“泛娱乐化”时代,《阴阳师》及其IP衍生作品的总产值将不可估量。

记者对一些条漫读者进行了采访,谈到目前中国的漫画市场,普遍认为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整个产业确实是发展地相当快速,漫画种类开始增多,版权方面也逐渐重视起来了。”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对网络条漫而言,首要问题便是准入门槛低而导致的水准良莠不齐:“有些实在是不知道什么作家,有勇气敢拿那样的分镜、拿那样粗糙的画法,画那么鄙视读者智商的作品出来。”胡同学向记者犀利吐槽。

第二点则是漫画行业趋向快餐化,缺乏深度。在这个问题上,读者与作者其实面临着双重困境。有的读者看不到优秀的、满意的作品,但这正是因为大多数读者看条漫仅仅是为了休闲放松的目的,并不追求深度内容。快餐化、模式化的体裁反而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固定读者。陈风光也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苦衷,“有的时候市场被迫让你去画少女恋爱漫画,例如霸道总裁之类的。你不想画,但你也必须得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先在市场中生存下来,之后才有机会去引领这个市场。”

快速发展的市场,有了资本和平台,也逐渐显露出在某些方面的发育不足。

对此陈风光有着自己的见解:“中国从来不缺优秀的漫画家,但是好的作品能够被发掘的机会还不足够。一是专业的行业内从业人员,例如平台编辑等岗位,还没有达到日本同行这样的水平;另一个原因就是读者群体还没有被培养起来,还不够成熟。”他认为,中国漫画读者的普遍低龄化是阻碍作品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低龄的读者看的漫画种类很局限,深奥的内容也看不懂;而中国的成年人则并没有看漫画的习惯。数据也显示,目前16-25岁的青少年群体是垂直漫画app的绝对主力用户。“或许十年后,等这批读者成长起来,他们就会为更多样化的作品买单。会越来越好的。”

让梦想照进现实

网络条漫:用纸笔描绘梦想

陈风光与华琛

陈风光和苦茶都是深受着日漫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男孩。和所有1995年前后出生的人一样,从小时候看着电视上放的《数码宝贝》《柯南》,到初中看《海贼王》《火影》《死神》三大民工漫,再后来进入了“宅文化”的世界,想要成为漫画家的种子也悄悄地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陈风光:“小时候就喜欢临摹电视上的动画片,有人找我画,那我就帮他们画,而且自己觉得画的挺不错。高中的时候,有人问我未来想做什么职业,我阴差阳错地就说自己想当漫画家。有老师说可以试试艺考,大学学美术,家里不同意,还是考了普通的学校。但反正大学里他们也管不到我,我就想试试自己在漫画这条路上可以走多远。”

苦茶:“接触到了二次元之后,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剧情也好,人物也好,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让我想要为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我就来当漫画家了。现在的我们是创作者,但我们也永远都是这个世界的粉丝。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仍然是热情与热爱。”

成为主笔抑或是创立工作室,对他们而言都只是成为漫画家的第一步,之后还有很多的高峰需要攀登。

“作为创作者,我的终极梦想就是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并且能受到读者的喜爱。希望有一天可以画出像海贼王那样名留青史的名作。”

“往大了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改变中国动漫,让它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看漫画这件事情可以像看电影看小说一样普通。人毕竟还是要有梦想的嘛!”

陈风光和华琛都只是广大中国漫画创作者的一个小小缩影。他们正脚踏实地地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迈进。不谈商业和产业,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儿时那个再简单不过的愿望而已,而恰好他们赶上了这个时代,能够有机会和能力让自己和那个梦想无限接近。

愿他们用纸笔创造的梦想终能实现。

网络条漫:用纸笔描绘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