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一千年的桂花王讓金寨聞名世界!

金寨縣是國家級生態功能區,也是紅色革命老區。在全面推行林長制過程中,金寨結合紅色文化、堅持生態立縣,咬定青山不放鬆,不斷提升全縣森林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水平,全面實現革命老區的綠色振興。

一九二九年“立夏節起義”勝利,為慶祝建立蘇維埃政權,金寨果子園佛堂坳模範小學校長羅銀清以當地民歌“八段錦”曲調填詞,創作了《八月桂花遍地開》,迅速傳遍鄂豫皖蘇區,讓金寨和桂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新中國成立後,金寨將桂花定為縣樹,在全縣範圍內大力推廣栽種。


“桂花”工程“縣樹”品牌


金寨縣林業局資源科副科長王浩告訴記者,桂花是金寨縣的縣樹,同時桂花在金寨縣也是主要的綠化樹種,房前屋後栽培特別多,在麻埠鎮桂花村有一棵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它是全省最大的桂花王,佔地一畝,樹齡將近有一千年。

一千年的桂花王讓金寨聞名世界!


推進林長制改革以來,金寨縣更是建成了桂花公園、桂花王景區,全力推行“縣樹”品牌,打造“桂花”工程。

一千年的桂花王讓金寨聞名世界!


“桂花”工程打造的“桂花王”景區也是金寨縣古樹名木保護工程之一,金寨縣除了將紅色文化結合到林長制的建設中,還重點打造了“古色”,以桂花王、十二檀古樹群、桐源古樹等重點古樹名木劃為林長制責任區域,進行重點保護。

一千年的桂花王讓金寨聞名世界!


金寨縣花石鄉十二檀古樹群是目前安徽省發現樹齡最大、數量最多的青檀古樹群,最大的一株古樹胸徑達到150釐米,樹齡最大的達1000年以上。

據花石鄉大灣村級副林長汪建國介紹,十二檀古樹群位於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新屋組汪氏老宅北面,共有12棵,其中一級古樹5顆,其餘的全是二級古樹,目前這個古樹群是華東發現樹齡最大,最長的青檀古樹群。

花石鄉在全面推進林長制工作中,加大了古樹群的保護力度,因樹施策,制定了一樹一策的保護方案,實施了復壯措施,落實了管護責任,每棵樹都有專門的人保護管理,讓古樹重新煥發活力,常綠常青。

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在推行特色品牌、打造特色工程外,金寨在林長制改革的過程中還摸索走出了一條特色經濟的道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這個西洋參長得還是不錯的,這個土壤很好,須長的很好,果實也已經成熟了,再有一兩個月就可以入藥了。”金寨縣馬鬃嶺國有林場場長陶紅軍,手裡拿著種在林間的一種特色中草藥——西洋參,這種長著紅色果實的名貴中草藥可以給林場帶來每畝三萬元左右的收入,是實實在在的林下經濟。

一千年的桂花王讓金寨聞名世界!


陶紅軍介紹,國有林場過去主要是從事木材經營,以採伐為主體,實施林長制以後,主要以管綠護綠,保護森林資源為主體。在這個情況下,就要適當的發展一些林下經濟,做好用綠文章。

一千年的桂花王讓金寨聞名世界!


比如說林下種植的西洋參,七葉一枝花等名貴的中草藥材。這些藥材的種植第一不破壞資源,第二產值比較高,畝產正常情況下能達到3萬元的收入,而且可以帶動周邊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除了特色的林下經濟,馬鬃嶺國有林場通過林長制改革這一契機,依託資源優勢,利用大別山的優美景色,開展特色旅遊,打造森林氧吧,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路徑。

陶紅軍告訴記者,除了林下經濟,在用綠活綠這一塊,還有開展森林旅遊,目前正在打造馬鬃嶺景區,已經創了3A景區,正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開發景區這一塊。如果打造好了,年接待量大概在30萬左右。

金寨縣副縣長朱寬江告訴記者,金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林長制改革推進工作,專題研究制定推進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結合縣域特色功能區,合理劃分林長責任區域,推進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古樹名木保護工程、林業產業提質增效工程等林業發展十項工程。

下一步,金寨縣將圍繞省委省政府“五綠”工作目標,著力夯實工作基礎,著力解決群眾生態綠色需求,著力加大督查執法力度,著力增強林業綜合效益,著力盤活森林資源,不斷提升全縣森林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