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麼理解王守仁的“心學”?

知易行難而合一


王陽明晚年曾將自己的心學概括為四句教: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因此讀懂四句教就讀懂了陽明心學。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誤解。下面我逐句解釋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陽明心學的要旨: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這句話是對“心即理”的解釋,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起點。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又叫本心)是人類社會一切倫理道德的來源與依據,一個人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會違背道德。

那麼為什麼說心之體無善無惡呢?

因為,心之體(本心)是判別善惡的標準,符合本心的是善,違背本心的是惡。本心的層次比善惡更高,所以不能用善與惡來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為(惡),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還是非法(惡)呢?我們只能說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無善無惡)。因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斷合法(善)或非法(惡)的標準。

再比如,你見到一個小孩子快要掉進井裡去了,第一反應一定是拉一把,這就是你的本心。你絕對不會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沒有善與惡,但只要遵從本心,所作所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這句話,也可以說心體是至善無惡的,這也是王陽明認可的說法。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如果一個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或者說至善無惡的,那麼為什麼還會做壞事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私慾,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貨等等。這些私慾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產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惡。

所以王陽明常常說“存天理去人慾”(這是宋明理家們所共同認可的準則),要求人們摒棄私慾,恢復本心(天理)。

知善知惡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斷善惡的標準,因此每個人都知善知惡,這種能力就被稱之為良知。就算一個人的本心被物慾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夠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惡。

很多人吵架的時候會說: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虧心不虧心。這說的就是每個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陽明抓到一個盜賊,他讓盜賊當眾脫衣服。賊脫了一件又一件,最後只剩下一條內褲,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脫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盜賊,但也有羞恥之心,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惡,還是好善惡惡。良知之知,並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餓知冷之知。你知道餓了,一定會找東西吃,知道冷了,一定會找衣服穿。同理,你知道什麼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麼是惡,一定不想做。

這就“知行合一”。

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然,在物慾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麼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麼是惡但想去做。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鏽跡斑斑的銅鏡一樣昏暗不堪,因此必須經過一番為善去惡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復良知。

王陽明說的物,指的並不是客觀物體,而是人意識的對象。你想到什麼,什麼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順父親,孝順父親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陽明說“心外無物”,意識的對象當然在你心裡而不在別處。這句話並不是指客觀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麼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實施;想到惡的事情,就去糾正。這就是為善去惡,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你的物慾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復了,你的所作所為就是至善無惡的了。王陽明把這一過程比作磨鏡子,磨去鏡子上的鏽跡、灰塵等等,使鏡子恢復明亮。

關於四句教,王陽明的兩大得意門生:王畿和錢德洪曾產生了一場爭論。

王畿是喜歡獨立思考的叛逆學生,他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並不究竟。

錢德洪是聽老師話的乖學生,他認為,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確的。

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後說,你們倆說的都對。但是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

上根人一旦徹悟本心,所作所為皆出自本心,沒有善惡之念,但一切行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雖然見到了本心,但是由於物慾習氣的影響,所作所為有善有不善,必須經過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覆本心。

因此把兩人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無論什麼根基的人,都可以憑藉這四句話而領悟聖人之道。

這件事就稱之為“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最後對學生們的教誨開示。因為說完這段話,王陽明便出征剿匪去了,並在半途病逝。


夢露居士


朱厚照作為一名新上任的皇帝,真的應了一句話新官上任三把火,只不過這個官頭銜有些大罷了。

朱厚照的第一把火燒的不是把他哄得團團轉的宦官劉瑾,而是政府內閣全體成員。也是,畢竟朱厚照可不像他的老子,一心只為朝政,二三十歲便開始頭禿,這可是個操勞命啊。

而朱厚照呢?作為朱佑樘這位勤勞皇帝的獨生子還能怎麼樣,只有寵著咯!昨天提到過只有經歷最黑暗的苦痛,才能用最淳樸的心靈看待世間萬物。

朱厚照有心嗎?當然有,只不過那是玩心,根本不把老百姓當回事,只要自己過得好誰愛當皇帝誰當,沒有一丁點的責任意識。所以當他的處罰下來了大家也不用覺得驚訝,因為在他的眼中能陪自己玩才是第一位重要的。

混亂的時代也總是會有摧殘的明珠,雖然他們暫時表面浮塵但終究會有閃耀的那一天。 第一位種子選手便是李東陽,作為職業謀略家,他對事物的發展規律有著很敏銳的觀察力,所以,就在處理劉瑾一事上可以看出來他的謹慎保守。

而他最讓人敬佩的也應該是在大家都誤會他苟且偷生的同時,他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那些不理解他的人於水火之中。

這就好比現代社會里的輿論力量,能保證自己能夠不得抑鬱都算不錯了,還有閒心去管別人的事,所以事實才是伸到道聽途說的人的嗓子眼裡的那根手指。

我自己可以做到嗎?我覺得懸 第二位種子選手就是我們的王守仁同志啦,當然他還有一個好聽的外號叫王陽明。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天才,只不過喜歡參與一些大家不理解的志向之中而不願意考取功名。

比如說,他就為了探索聖賢之道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條道路。它有起點,卻似乎永遠看不到終點。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成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失敗,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棄。 他有一個夢想便是參透朱聖人理論中最為重要的觀點——存天理,去人慾。

朱聖人認為『理』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但卻有著一個大敵,那就是『欲』,所謂『理』,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和準則。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天下便會安定,世界和平,宇宙也會協調。

可是『欲』總是會悄無聲息的干擾人類的想法,思考雜七雜八的問題,不務正業,搞得社會烏煙瘴氣。

朱聖人的觀點通俗一點就是說,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犧牲人的所有慾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慾望。

也就是這一條原則,苦苦糾纏了王守仁十幾年才讓他突破了朱聖人的體系向著自己那宏偉光輝的目標大步靠近。 因為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會被泯滅掉的。

他開始明白,將天理和人心分開是不對的,人雖然有著種種慾望,但那都是合乎情理的,強行用所謂的天理壓制是絕不可能有任何效果的。

所有偉人的故事都應該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加以考慮!


閃腰君


“心學”屬於唯心主義學說。其核心是四句話: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惡揚善,提升道德,促進文明。

怎麼做到去惡揚善呢?王陽明給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小張想學游泳,他買來游泳書籍,還請了游泳教練,刻苦學習,很快游泳理論知識就爛熟於心了。光講理論小張可以稱專家了,但是他還是不會游泳。小張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邊長大,沒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問他,怎麼才能學會游泳,小王說不出來。小王也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練,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領講得頭頭是道。小李對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現實中很多表現。比如平時我們說,某某人眼高不低,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現。還有,有人愛讀書,讀了很多書,卻感覺沒啥長進,這也是沒做到知行合一的結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實沒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騙性。

再比如游泳、開車,理論學得再好,不經練習還是不會。這說明理論和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又比如減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減肥的方法,做了一個月,減了10斤,效果很好。減肥這件事你知道怎麼做了,也達到了減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個月後你堅持不住,又反彈回原來的體重,這還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難。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難點,也是重點,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有得觀史


就是研究,“如何最大化的開發心理能量”的學問!屬於生命學的範疇。

王陽明“心學”,就是傳統的《大學》的“大人之學”,使人成聖的“聖學”,如何彰顯“心性之力”的功夫,通俗的說就是“怎樣以心之力成為一個大人物?”

這與《易經》宗旨完全相同。屬於儒學心性論這個系統。也是讓人迴歸先天本真的學問,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用李贄的話說,就是找回“絕假純真的童心”,樂活自在!

王陽明自幼飽讀詩書,自然其思想源頭紮根文脈道統,是與孟子的“良知良能說”一脈相承,推崇天地萬物一體的聖王氣象,立志高遠。後來吸收張載的“民胞物與”、“大其心”的思想,最後認同陸九淵的心學體系,“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倡導“發明本心”,注重“德性”修養。

王陽明心學,就是站在前賢的肩膀,集其大成,此心即是“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不同於程朱理學哪類“腐儒”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儒學!

現在,本來心學對西學是有一種超越性的,可對症其溺於“物慾”的弊端,只可惜我們近代的中華民族經歷“三千年未有之畸變”,許多人陷溺於西方機械唯物質論的垃圾坑,迷戀於名利貪食睡,超越不了消費主義的腐蝕,如同在“香糞山”玩推“糞球”上山的“西西弗斯”神話,根本忘記了優秀的華夏文明傳統,不懂“聖學”為何物。物慾克服不了,心學難以發揮其聖學的超越功能!

現在我們必須立足當代人的生活實際,從生命學的角度重新闡釋心學,使傳統文化精華“活起來”,彰顯應有的價值!

問道王陽明,是華夏文明振興的開始!

樂活一家之言!共勉吧!

關注樂活,聊聊哲學,一起吃茶去!


樂活光陰


陽明心學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產物,雖說是正宗的儒家,但裡面用了不少佛、道的修煉法門在裡面,曾被不少人汙衊為枯禪,其實王陽明是正宗的儒家。

何謂"道"?道乃語言、文字不可名之物,要去修行方可見,如果墮入語言、文字裡可能一輩子不可見道,必須"知行合一"去體悟。知是二手資料,行是一手資料,兩者統一協調才是真知真行。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習之。孔子說顏回:不違,如愚。修行、修行,一邊要修,一邊要行,二者合一,才叫修行。 "信"乃第一要義,信則有,不信則無。千百年來,悟道中人大多數走入一個誤區,遍覽經書侃侃而談,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內聖之學功力甚深,然而往往都是眼高手低,一行動就出問題,一入世就凡人,像學誠法師這般多年的修行高僧一入世也竟在一個色魔下伏法。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眾生皆以為戒律為身之害,為欲之困,殊不知戒慮為佛之愛,預防一切煩惱、痛苦,魔障。有人視修行為苦行,甚至慘無人道,有人卻視修行為樂行,我心自然,樂其所行,逍遙遊般自在。 修行的最高境界,乃是刻除一切習氣、私慾、假我後的真我合一(不是有句話說,所有優秀背後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知行合一(知的真切,知的篤實,便是行;行的明覺,行的精察,即是知,知行循環PDCA),物我合一(自然境界,逍遙遊),天地人合一(無我,空)。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吾甚愛之,勤習之自感直入本心明心見性,但太深刻,深感是極左的究竟說法,有出世之心,但可習之去除一切習氣私慾煩惱魔障,成為事功路上的絕好工具; 還需深刻了解極右的那個魔道,即是將習氣、私慾、利己放大到極致的西方洗腦術,利用人性的弱點善用各種控制人的工具巧加利用,達到控制人的目的(魔道、深知不可習之),亦或以禪宗心法直入本心修煉陽明心學後的變體-狂禪(兩個危險:情識而肆、玄虛而蕩的玄學)。 最後愚者認為中國人最適合孔子的中庸之道,非差不多,乃平衡、中和、合適到極致(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最後,此三著道如作者先生所言,與白起一般,爛熟於心後,忘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選擇合適的道術應對之(道為術體,術為道用,有道無術方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陽明心學體悟,核心要義: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個人體會就是向內反觀,同時向外用力,達到平衡(中庸)的"道"。

只內觀,是唯心主義。只向外用力,是機會主義。

內觀外力,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陽明心學的修煉法門:通過禪宗頓悟法門直入本心見性(靈魂與真我),達到心定極靜的境界,事事物物上不亂其心,猶如一塊巨石投入水中,撲通一聲,不見波浪,不見水花,水面仍平靜的像一面鏡子,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此時再往下修有兩個危險。1.頓悟見明覺心,容易走出世路線,內聖無法外王,走入玄虛而蕩。2.頓悟,內力不夠,在外在知識、本能習氣慾望裡無法明辨真我假我,習氣私慾,走入"情識而肆"狂禪的境地。頓悟後需要漸修,漸修路徑(明明德,止於至善,止-定-靜-安-慮-有所得),這邊是曾子的七證心法。當然漸修也需要名師點化頓悟,兩者相輔相成才不會入魔道。

以上便是天泉證道錢德洪與王汝忠的核心論道,一個是禪宗頓悟直入本心修煉法門,一個是《大學》曾子七證心法修煉法門。而王陽明給的答案是:利根器的人我教他頓悟法門,普通人我教他漸修法門,兩者需相諮為用,不可偏執一方。(可惜後來其弟子為領悟王陽明此一節之要,多為走偏)

以上以外,還有一個極重要的法門:生死。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七七四十九天以必死之決心悟道。王陽明是在龍場棺材裡以必死之決心悟道。若對生死貪念,參不透生死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所謂參透生死,才能得理想、信念,古人夢寐以求的那個"道"。

一言以蔽之,六祖慧能大師說道體本心對的感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知行合一07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學!

王陽明是中國文化中的儒家大師,而且是屬於那種站在頂峰上的大師,可以稱之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於王陽明取得的赫赫戰績,王陽明為中華文化做出最大的貢獻,是他創造了心學,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後的歷史中,心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人文化心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王陽明的心學,也成為中華民族對外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的產品,他的心學思想,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學,他的思想其實來源於儒家的亞聖孟子的思想。孟子認為,人人有良知良能,這個良知良能就像是我們的四肢一樣,先天地存在我們的內心。在宋程朱理學之後,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論影響下,王陽明在歷經人間的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在茫茫大荒的貴州龍場悟道,開創了他的心學理論。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這構成了王陽明心學大廈的三個基柱,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陽明的心學,不同於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強調心的作用。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內心之中。萬事萬物都是依靠人的認識而存在的。王陽明說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舉了個例子告訴學生,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有人說這是唯心主義,其實不然,王陽明的意思是說,人認識了這個事物,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才發生價值,否則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他沒有被我所感知。就相當於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樣,但是我沒有看見她,她就不在我的心裡,這個美女於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我看到這個美女了,她美麗的倩影在我的心裡投下了層層漣漪,她的美對我產生了價值和意義。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哲學內涵並非是心產生了萬物,而是心認識了萬物,萬物對於我才產生了價值。

王陽明的心學的獨特價值在於,強調心的作用,強調人的生命灑脫活潑的靈明的體驗。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心境澄澈,則心無掛礙,才能達到大境界。

心學就是心即理。王陽明的心學,是對朱熹等人的理學的一種撥亂反正。王陽明認為,天理就存在於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應該騎驢找驢,不要到別處尋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找就行了。因為,理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就是說,我們總是通過心來認識外界萬事萬物的。因此所謂的心即理,其實就是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一種價值觀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認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實就是人內心深處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它不僅是哲學問題,更是和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換句話說,知行合一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的修行。傳統的儒家認為,知是行的開始,知的善惡關乎行的善惡,所以儒家最為強調的是致良知。你得學好,不能學壞,一旦學壞了,你的行為也就是壞的了。王陽明在傳統儒家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開創了中國儒家學說的新天地。王陽明的基本主張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要是我想做一件壞事,那就立即去做嗎?王陽明很顯然已經考慮到這個邏輯的黑洞。其實,儒家學說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所謂良知良能,就是人類在內心深處的善念。當然,人是社會的動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是會有惡念產生的。所以王陽明明確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惡念,因為要是把知行分成兩半,心裡有了惡念,但是我還沒有去做,那就不是惡,我們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實這恰恰是惡的開始。現在我們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惡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須去除惡念。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思想,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們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一個人只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且能夠把這種良知推廣擴展出去,才能達到天地一體的通曉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僅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家道德修養論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礎上,王陽明還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養惡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靜坐,比如萬事要在事情上磨練和自信立志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讓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慾望所汙染所遮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良知。


陽明心學立足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讓人內心強大的哲學,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聖境的力量。人為什麼會焦慮,這來源於人的慾望和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只有收拾好內心,安定自己的內心,你才能達到蘇東坡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才能夠在狼奔豕突的慾望中,在混亂複雜的社會中,找到一處安靜、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園!


好玩的國學


通俗的說下我的理解,先解釋幾個其中概念!

何為“心學”?這是後人給起的名,現在還有叫法“心本論”,我就特別不贊成這種做法,就如王陽明所言“好文之風”的現象,一套完整的哲學思想怎能用幾個字就能概括的,只要用幾個字概括的必然只是概括者思想狹隘限制了他對哲學思想的全盤認知!哲學思想本來是可以讓普通大眾“明明德”的,可某些所謂學者就喜歡搞的神神秘秘。

要了解王陽明的思想,當看《傳習錄》,那麼就依我的淺見略談一二:

天為性之源,性為心之本體,性即心;這裡的“天”其實指的是人天生就有的“私慾”的一個解釋。

心之所起則意出,意之所在便是物;這裡可以瞭解“心”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思考能力及思維方式,並且思考的結果為“意”。何為“意之所在”?就是說你怎麼思考的,才會對應有什麼樣的結果。

意之本體為知;上面講了,心和意兩字其實是思考過程的兩個部分,本質是一樣的,所以“心之本體亦為知”,這不就和“性為心之本體”衝突了嗎?其實不然,無所謂衝突,“性”與“知”共同構成了心之本體。

原始私慾的“性”和後天不斷增長的“知”最終會“止至善”!這個怎麼理解?其實按照個人思想經驗,當你瞭解人是種社會性動物的內在屬性時,你會深刻的瞭解“為善”的重要。

此時,你才有了“誠意”,也就是你有了要深入瞭解其中道理的“意”;此時,你才能“盡心或儘性”而為之,同時,很明顯,你需要把“知”豐富起來,方法論為“格物”,便“致知”,且知的是個“理”;如何“格物”,具體方法便是“博文”便可“約禮(理)”,禮即理,文即理,理之具象者則為文,抽象者則為理;所謂“博文”,即發現了什麼具象的事物,個人在內心便可定義什麼事物;從具象的事物中,你還可以抽象出理!

最終,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全在個人!

本質上,王陽明的思想是一整套“基礎哲學”——我知故我在,這個“在”字不是簡單的存在意思,而是我以什麼樣的思想,那“石頭”才會對應個什麼樣的石頭存在!

那麼,最關鍵的,這思想有什麼實際意義呢?其實,如果每個人能夠“修己”以“明明德”,則“至善”求於諸心!但現實情況,大部分人連“誠意”都沒有,談何格物,談何修己,談何明明德止至善??所以,能明白的,自身“修為”即可,不必強求他人。修為夠了,“先知先覺”!因為世間“天理”


手機用戶75124412875


儒家講修道德,要先從修自身做起。禮儀是外在的東西,修道德的實質最終歸結為修心。孔子提倡一個仁字,心中有仁,然後行禮才會成為自然的東西。心中倘有惡念,口中雖善,動作中鉅,那也是虛假的。

儒學教導我們知禮和行禮,但也需要告知我們必須要知禮和行禮的根據。說禮是天地之大義,是人類社會最根本的法則,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它。這是從外面說,從客觀性上說。如果說人心從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與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禮和行禮是人性的自我實現。這是從裡面,從主觀性上說。所以王守仁的“心學”是儒學學說合乎邏輯的發展。

王守仁有一個根本觀點認為理的根據內在於心中,它是主觀的,不需求外求於物。這個假設包含有神秘主義的成分。心與物的關係是哲學上的一個根本課題,現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夠單純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須要結合心理學的成就。當我們設定了心與物的概念,並要思考二者之間的關係時,就不能夠單純從這兩個概念出發,我們需要考察實際的自然現象及其聯繫。

如何尋求本心中的理呢?由於假設理是內在於人心的,那麼良知良能只能是一個心中先驗的狀態。所以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回覆到心靈的這一先驗狀態中。既然這個良知的狀態是每個人先天的心靈狀態,為什麼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釋說,這個良知狀態常常被人們的私心物慾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滅除私慾和物慾,努力使心靈狀態回覆到先天的先驗狀態中,這個狀態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為滅人慾存天理的過程。王守仁有四句詩根據他的主要哲學觀點。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是這樣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實現了良知,就必然引導自己的行動,由先驗的良知引導的為善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離的過程,良知必然引導良行,良行必然發動於良知。知和行是互為表裡的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但是在人慾遮蔽良知狀態下的行為就不能保證知行合一的。因為良知不能有效引導行動,這個行動雖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標準,但並不是一個知行合一的行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個先驗的狀態,必須通過修心而獲得。普通人由於沒有去除人慾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實現知行合一。

我們今天還看待這些觀念,不能抱著盲目崇信的態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與他的思想有關,但這並不能證明他的理論和學說是先驗為真的。心與物的關係片面強調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確。如果我們抱定是求真理的態度,那麼王守仁的學說還不是終極學說,前人給我們指示道路,我們需要沿著他們指示的方向前進,而不是侷限在他們的結論裡面。

而且心物的關係也決不是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實,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實,心與物的關係是這兩部事實之間的關係,探究事物的終極真理仍舊需要從觀察和研究事實開始。


國學新知堂


王守仁,我們稱之為陽明先生,關於其學說“心學”我是這麼理解的。

首先,先生是繼承和發揚宋代學者陸九淵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並把心看成是萬物的根本。先生說的心,也稱為良知,又稱為天理,“心即理”是學說的核心思想,所以便成為“心學”。

其次,先生認為認知的源泉不在客觀世界,而在於“吾心”(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更是注意到人性存有善與惡兩面,從而提出:人雖有良知還得需要“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充滿全身,這就是心學中的“致良知”,即:去人慾,存天理;



曰: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

最後,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並反對把知和行分開,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兩者是一個功夫的兩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解更無先後之分。


心學(陽明學)的中心我們知道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亦是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統一,從中也提出“欲”是萬惡之源,“人慾”妨礙著道德的貫徹和發展,因此必須破除它。

方方面面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陽明學說的作用於何處,它給人以清醒和自覺,啟發人們的思想,同時也維護了人格和尊嚴,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哲學史上的一位心學大師,更是流傳至今,且經久不衰的影響著更多後來人。


夢歸秦淮


心學用來練心的,其他都是誤入歧途!

1

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陽明心學?

心學當然是用來練心的!具體就是用良知讓內心強大、讓心有大智慧。

練心的路徑:事上磨鍊、知行合一。

練心的目標:誠敬專注、一心不亂,直至吾心光明。

2

這裡有兩個天大的疑問:

一是良知為什麼能讓內心強大?

二是良知為什麼能讓心有大智慧?

這兩個疑問似乎與我們普通人的常識有很大的矛盾。

3

其實,王陽明心學的邏輯是這樣的:

(1)人人可以成為聖人,這讓每個人思想解放,建立自信,這就是立志;

(2)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渴望被善待,良知是人際交往的最大公約數,致人良知實是提高情商的大智慧;

(3)良知讓人心安理得、大義凜然,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4)勇於事上練,說到做到,在幹中學、在學中幹,這非常契合唯物主義的觀點,非常有利於提高實踐智慧;

(5)做事的目的主要聚集在修心,養成誠敬專注的氣質,這比那些只會埋頭苦幹的人強一萬倍。

4

然而,陽明心學的最高境界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每一件事都摸著良知、不忘初心,回到原點原問,更容易洞察事物的本質規律。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王陽明和慧能一樣,都練就了一種大道至簡至易的大智慧,所以能以不變應萬變,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5

所以,陽明心學完整的邏輯是:

一個人既需要用良知堅強意志,又需要勇於在事上練中增長知識才幹,並洞察事物的本質規律。在致人良知方面,則無所不用其極,包括各種厚黑術。

良知往往是無能的代名詞,僅有良知是不夠的。所以,陽明心學對普通人而言,最多隻是打打雞血,並不能從根本上提升你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