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司馬光告訴你,我不只會砸缸,我還會作詩

----司馬光《西江月·寶髻鬆鬆挽就》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司馬光告訴你,我不只會砸缸,我還會作詩

這首詩詞前半部分意思為:挽了一個鬆鬆的雲髻,化上了淡淡的妝容。青煙翠霧般的羅衣,籠罩著她輕盈的身體。她的舞姿就像飛絮和遊絲一樣,飄忽不定。開頭的“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寫出了在宴會上這位姑娘的與眾不同,和其他人相比她並沒有濃妝豔抹,刻意打扮,只是鬆鬆地換成了一個雲髻,薄薄地擦了點鉛粉。接下來的“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著重描寫這位姑娘的舞姿,青煙翠霧般的羅衣,籠罩著她輕盈的身體,好比柳絮遊絲那樣柔和纖麗飄忽不定。

司馬光告訴你,我不只會砸缸,我還會作詩

這首詩詞後半部分意思為:此番一見不如不見,多情不如無情。笙歌散後,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掛,四處無聲。後半部分詩人著重描寫對姑娘的情義,“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上句講見後相思,不如不見;下句講人還是無情的好,無情就不會為情而痛苦。用理語來反襯出這位姑娘的色藝之可愛,惹人情思。“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寫在席散酒醒之後詩人的追思與悵惘。

司馬光告訴你,我不只會砸缸,我還會作詩

----司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告訴你,我不只會砸缸,我還會作詩

“四月清和雨乍晴”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氣,恰又是雨過天晴的時候。通過描淺白的語言,在春盡夏初之際,一幅雨後乍晴清明和暖的秀麗畫面便被描述出來。

“南山當戶轉分明”描述了下過雨後,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青翠怡人了。詩人調動景物佈置了一個清明和暖的氣氛,使整首詩充滿了雨和夏的味道。

“更無柳絮因風起”描述眼前沒有隨風飄蕩的柳絮這一情景。這句是有寄託的,寄託出詩人不是因風起舞的柳絮,意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隨便附和。

“惟有葵花向日傾”描述了向日葵向著太陽開放這一景象,也是有寄託的。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隨風轉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陽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

司馬光告訴你,我不只會砸缸,我還會作詩

整首詩描述了一幅變化的畫面,詩人不喜雨絲濛濛的南山,也不讚隨風飛舞的柳絮,而卻唯獨鍾愛葵花,可以發現詩人並非是獨愛葵花,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久在官場,自然是看夠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不願摧眉折腰隨風飄擺,終而選擇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陽光,這也許才是葵花的可愛之處。詩人託物言志,意即對皇帝的忠貞,會永遠像葵花一樣忠心於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