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大庆今年七成秸秆实现再利用

又到一年秋收季,秸秆焚烧始终是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难题。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全市各县区、乡镇、村屯专人紧盯秸秆处理,力争在禁烧期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次烟。

秸秆禁烧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内容,是还大庆蓝天白云和清新空气、造福全市人民的重大举措。秸秆禁烧,“禁”不仅是手段,也是方法,更是路径,大庆市以“禁”形成促进秸杆“五化”以及多形式、多元化综合利用的倒逼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全市七成秸秆实现再利用,必将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但仍有未利用秸秆的现实仍摆在眼前,只有积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才能最终打赢秸秆露天焚烧攻坚战。

东北网9月21日讯 9月20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近年来,大庆市持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在突出“五化”利用的同时,重点推进秸秆还田、秸秆青黄贮、秸秆压块、秸秆原料利用、秸秆机具购置、秸秆打包收储六大类项目,逐步形成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预计今年全市将有超过462万吨秸秆可实现再利用,综合利用率将达到70%以上。

大庆市年可收集秸秆量660万吨左右,占全省5.7%以上。“用好秸秆,提升地力、收获盈利还能有补贴!最重要的还能从源头上减少焚烧,保护蓝天。”市农委生产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秸秆综合利用利国利民,大庆市在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五化”利用的同时,不断开展多形式、多元化利用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2017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431.2万吨。

今年,全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秸秆综合利用纳入重点支持范畴之一,制定《大庆市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规划》,市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县区、乡镇匹配2亿元,经营主体自筹1亿元,围绕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利用和打包收储在整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补贴推广秸秆还田配套机具、秸秆打包机具,支持秸秆压块站建设,目前市级财政第一批7000万元引导撬动资金经已拨付。

在秸秆利用探索中,大庆市全力推动秸秆项目建设,提升综合利用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牵动的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市农委指导肇州、肇源两县制定《秸秆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将任务细化落实。在秸秆还田项目中,目前肇州、肇源正在起草秸秆深松翻埋还田方案,秋后实施,可实现还田面积93.5万亩、88.8万吨;秸秆青黄贮项目将通过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带动,两县已实施秸秆青贮10.8万吨、秸秆黄贮6万吨;今年两县共建设秸秆压块燃料加工站49个,配套推广使用生物质节能炉具5980台、改造生物质锅炉38台,全部建成后将消化秸秆27.65万吨;天木金年火药碳生产项目、金土地生物质材料项目都为秸秆原料利用项目,目前两县基建完成,11月可投入使用,年可消耗秸秆2.5万吨以上;机具购置方面实行敞口定额补贴,目前肇源县已购置还田、打包机具662台套,肇州预计购置还田、打包机具112台套;两县秸秆打包收储项目正在建设,将建成73处秸秆收储点,秸秆离田能力58万吨。

同时,大庆市加大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力度,2016年至2017年,大庆市四县全部被纳入过全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和秸秆压块燃料化利用试点县,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737.7万元,秸秆收储、利用成效显著,培育了林甸碧野、肇州牧康等15个秸秆收储、利用主体,秸秆处理能力达到31.2万吨。目前,全市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发展到5092台套、捡拾打捆机械发展到223台套。今年,大庆市又向上申报了林甸县、杜尔伯特、大同区秸秆综合利用县(区)。

大庆市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秸秆露天焚烧可能,今年吸引大批秸秆利用项目入驻。黑龙江绿源康拜生态板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年可消耗秸秆30万吨的;国立源纸浆生产项目,可利用33种植物秸秆,一期年可消耗秸秆20万吨;杜尔伯特益丰公司出资1.2亿元,建设收储库、加工车间等,通过秸秆腐熟发酵等方式年可利用秸秆20万吨生产有机肥料10万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