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粮食中最常见一种害虫,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


粮食中最常见一种害虫,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

这种虫子经常能看到,的却是不喝水只吃粮食,在小麦玉米里都能看到,我们叫做牛牛,虽然名字挺萌,实际上这种害虫一点都不萌,因为它们的存在,要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将贮存的粮食扛上屋顶,所以小时候特别害怕爷爷说玉米或者是麦子长牛牛了。
牛牛的学名叫做米象,可能和它长的像象,又在大米里生存有关系。米象绝对是农民朋友最不想看到的害虫之一。因为米象主要以啃食粮食为生,如果在发现米象未能及时消灭,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米象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只雌米象就能产下500粒卵子,虽然米象的危害特别大,但是消灭他们还是很简单的。

米象最害怕高温,所以在太阳最烈的夏天,会将粮食背上房顶去晾晒,可能米象不喝水,只要在烈日下晒上二三十分钟,米象就会被晒死。一般还没长米象的粮食也会隔一段时间晒一次,因为只有粮食潮湿以后米象才会出现,所以隔段时间将粮食中的水分晒干,也能避免米象的出现。

现在家家户户贮存的粮食也很少了,一般都是在小麦玉米收获以后大部分卖掉,少留一小部分,所以时常将晾晒晾晒或者是在粮仓里放适量的干花椒和干海带,也能减少米象的发生。


小马话三农


俗话说,秋收冬藏,到了十月下旬,对于农民朋友而言,今年的秋收季也已经走到尾声,这段时间,豫北地区的农民朋友已经在进行秋收的后续工作,除了晒粮和卖粮,不少人也在忙着给自家存一些品质较好的粮食,正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大多数农村家庭长久以来的习惯。

不过说到存粮,中间其实也有不少的学问,毕竟一旦存储不当,粮食就会生出一种小虫子,这是储存谷物的主要害虫,每年农民家中都有不少粮食因为它受到损失。

记得小时候,家中的大米一旦存放得久了,就会在大米中发现不少棕黑色的小虫子。虽然个头小,但却背着一层硬壳,还长着一张长长的嘴。在农村有一句俗话“尖尖嘴六条腿,光吃粮食不喝水”,就是对它的形容。后来问了家里的长辈才知道,这是一种学名叫谷象的害虫,不过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在我的老家被称为油子。

对于农村人家来说,谷象是使家中粮食受损的真正元凶,幼虫便会长在大米、玉米、小麦等各类谷物粮食中,一旦长成成虫之后,就会开始啃食谷粒。记得之前打开过一袋长满谷象的大米,米粒的中间已经被它们啃食出不少孔。

谷象之所以在不少农村家庭的米缸面缸中广泛分布,只要还是由于粮食的储存条件比较潮湿。基本上有粮食的地方就会生谷象,而粮食受潮之后,它们就会开始频繁活动,一旦聚集成堆,甚至能在晚上听到粮食里有沙沙的声音。而这类虫子虽然无毒,但只要被它祸害过的粮食,品质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由于谷象啃食掉了谷物的芯,看着和原先一样多的粮食重量却减少了不少,就连口感也下降了不少。

目前,针对粮食中出现的大量谷象,农民的解决方法大都是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配合一些一些的药物,暴晒之后,这些小虫子倒是会减少不少,不过,要想最大程度上保证粮食的安全,还是要尽量保持粮食的储存条件和干燥环境。

谷象这种虫子虽然小,可每年都会让不少农民头疼,如今正是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存粮季,为了避免家中粮食遭到损失,各位农民朋友除了要保证干燥的储存条件之外,还可以对粮食经常进行翻晒。对于谷象这种粮食的害虫,你有哪些了解?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叫法?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君清传媒


粮食中最常见一种害虫,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

实话实说吧,说这种害虫不喝水肯定是假的!殊不知在被这种害虫所食用的大米中,含有一定的水分,不一定非得是肉眼可见的液态水才是水,在很多情况下,一些生物可以在含水量较低的环境下生活,这是其特殊的本领,而米象虫就是典型的代表。

米虫——不仅仅祸害大米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种米虫是专门指大米里的蛀虫,其学名为米象,常在谷物中被发现,不仅仅只祸害大米这一口量,其主要寄主在玉米、稻米、小麦、高粱、面粉、等各种贮藏的谷物中,木地板的家庭出现的也较多。

据了解,因为它的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之一。

防治米虫有窍门

米象是重要的仓储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存储 2~3 年的陈粮,繁殖能力强,食量大,因此对粮食的储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
(1)改善粮食贮存条件,保持仓库清洁,堵塞缝隙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储害虫的进入,从而减少对粮食的为害;
(2)改进贮藏技术,如用草木灰、塑料膜或牛皮纸隔离贮藏害虫。如虫害已发生,要把米象从粮食中通过曝晒驱赶出来,使有虫害的与无虫害的粮食分开;
(3)通过喷洒药剂触杀或者磷化氢熏蒸;
(4)若保存粮食的量小也可以通过防虫包装或者是在包装袋中加入长效的气味驱虫剂保护粮食免受米象的为害。

对于普遍家庭而言,则可以通过阴凉通风驱虫、筛子过滤、低温除虫,花椒驱虫、杨树叶杀虫、姜片等方式来进行防治。


粮油市场报


粮食中最常见一种害虫,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

这种虫子确实是很常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曾经出现过,无论是在农村里,还是在城市里,而它就是米虫,有的地方也叫它蛘子、牛子、蛀牛子、米虫、谷牛等,其实它的学名叫做米象。

米象是一种专门危害粮食的害虫,其所危害的粮食还比较多,像稻谷、大米、小麦、玉米、面粉中都常常能见到它的身影。在民间还有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米象的,说的是“长长嘴巴、六条腿,光吃粮食不喝水”。

米象之所以有这个名字,那是因为其真的是缩小版的小象,和大象很像,关键是还有个长长的“鼻子”。农村的顺口溜说它只吃粮食不喝水,其实是不准确的。米象虽然不用像我们人类,或者是其他的动物那样直接喝水,但是其会从食物中吸取少量的水分。

一般只有在粮食受潮了以后,才会出现米象。那是因为在粮食比较干燥的情况下,是没有水分的,米象也是处于休眠状态的。而等到粮食受潮了以后,就有少量的水分了,于是它就开始活跃了。所以在一些放置时间比较久的粮食中,比如受潮的大米、面粉,稻谷中就比较常见。

不过,既然米象需要喝水,想要杀死它也比较容易,那就是高温暴晒。把粮食彻底晒干的话,就很少会出现米象。而且如果有米象了,拿到太阳底下去晒一晒,一会就会把它们都晒死。

大家也不用担心,就算是在大米、面粉、小麦中有少量的米象,也是可以食用的。因为米象是没毒的,除了粮食的口感差一点以外,其他也是没什么两样的哦!

这种小动物,相信在不少人家里的米缸、面粉里面出现过吧!你知道如何防除米象吗?


农夫也疯狂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粮食中所生害虫确实是光吃粮食不喝水。

那么它是哪一种害虫呢?

粮贮害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麦蛾,另一种是象虫科的象甲。

麦蛾已知种类超过四千种,属鳞翅目蛾类。粮贮类麦蛾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如小麦、高粱、稻谷、玉米及禾本科杂草的种子。


(上图为麦蛾成虫)

麦蛾多以幼虫在种子内食害。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力,是一种严重的初期性贮粮害虫。 另外也危害面粉类。

如何防治麦蛾呢?一是压盖粮面,阻断麦蛾与粮食接触渠道。二是暴晒或熏蒸;仓库应安上纱门纱窗,防止感染;当日照平均温度在44℃时,将粮食表层带虫粮暴晒6小时,杀死麦蛾的卵、幼虫及蛹。熏杀可用磷化铝和磷化钙密闭熏杀。

另一种粮贮害虫我们称其为象甲,俗称蛘子,归属鞘翅目象虫科,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它属于象鼻虫的一种,祖籍在遥远的非洲。它就是农民常讲的光吃粮食不喝水。成虫啮食谷粒,幼虫蛀食谷粒内部。危害米、稻、麦、玉米、高粱等。陈粮危害较重,尤其是2——3年的陈粮。

象鼻虫是鞘翅目昆虫中最大的一科,全世界已知的种类已超过6万种,在我国种类可达6000多种。因为它们的口吻很长状似象鼻,所以这类昆虫被人们称为象鼻虫。




(上图为米象)

象鼻虫在我国农作物方面主要危害棉花,香蕉和甘蔗。作物种子的危害主要有豆类和谷物类。豆象除了危害绿豆外,在大部分豆类中都会看到它们的身影。

绿豆夏天生这种虫人们把它称作象甲。象甲俗称豆象、豆牛,有人也叫它油子,铁嘴等。豆类中生了这种虫子我们称其为铁嘴,是因为豆类坚硬。谷物中称谷象,大米中称米牛,小麦中我们叫它麦牛。


(上图为豆象)

这种虫子主要以成虫潜伏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在空内越冬的成虫就地继续产卵繁殖,室外越冬的成虫一部分迁入仓内,另一部分飞至大田,把卵产在麦穗成者豆类的种子上,成虫产卵时,用口吻啮食植物籽粒,形成卵窝,把卵产在其中,后分泌粘液封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自然孵化。



(上图为麦牛)

米象适宜温度15°——33°C,5°C以下死亡。东北每年一代,河北、河南、山东每年二代,南方省份一年四到六代。

如何防治这种虫子呢?和麦蛾的防治方法相同。一是尽量保证谷物干燥,有条件的话可以低温保存。15°C以下谷象停止活动,已生虫谷物可放于阳光下曝晒,药物薰杀首选磷化铝、磷化钙


雾中观你


点击右上角关注卖柚子的小伙子,为你分享更多三农信息!粮食中最常见的一种害虫,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现在的小年轻可能都不认识它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管是粮食还是米面在夏天潮湿的季节,里面常常会很容易生出一种小虫。在米里生的虫子就叫做米虫,米象,米蛾子。而在小麦,玉米或者面粉里生的虫子就叫它麦蛾子。在小伙子的家乡也叫它麦牛(ou),麦蛾子!


麦蛾子并不是不喝水,而是对水份的需求较少,我们不易察觉到!粮食生蛾子的必须条件就是生长在返潮的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中。晒得干蹦蹦的粮食,加上防潮处理比较好的粮食,根本就不会生蛾子的,这是常识,老农民都知道。

记得以前没有粮食水份测量仪器,农民晒粮全靠手感和经验,比如小麦只要晒的用牙一咬嘎嘣响,就代表小麦已经晒干了。但是难免也有失手的时候,如果小麦没有晒干,放到第二年的清明前后,因为气温升高,雨水较多,潮湿的原因,小麦,玉米等粮食就会出现返潮现象,一旦不及时翻晒的话,就会生好多麦蛾子,而且繁殖特别快,把玉米,小麦的中心部位就会掏空,尤其是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会听到粮食麦蛾子吃小麦的声音,沙沙沙…的让人心慌!



如果家里男人不在家,粮食翻晒不了,就会用椿树叶塞到粮食中间,然后用熟料薄膜把粮食封闭住,就可以驱赶和预防这种虫子,后来有了专门治麦牛虫的农药,就不用椿树叶了。说到麦蛾子药,就不得不说小时候很多人会拿它去药鱼,药效毒的狠,它那刺鼻呛人的气味会把鱼很快给呛晕死。因为价格便宜,那几年药鱼很厉害,导致现在河里大鱼都没有了!

现在有了粮食测水份的仪器,加上大多农村家庭不存粮食,所以麦牛虫很少见到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它!“尖尖嘴,六条腿,光吃粮食不喝水”。这个谜语:你知道说的是什么动物吗?70以上的想必都知道吧!


卖柚子的小伙子


我们这里这种东西叫做油子。它的学名叫做米象,米象是麦娥的幼虫。也叫做米虫。

米虫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之一。其主要寄主在玉米、稻米、小麦、高粱、面粉里等粮食作物里,可以说是最讨厌的东西之一,以前的米里经常要掏,就是这种东西。

米象具有群集、喜潮湿、负趋光等特性,繁殖力较强。生活喜高温,最适温度 30 -33°C。当气温低于五度,半个月左右就会死亡。

那么,是生命基本都离不开水,米象为何能够在没有水的谷物中存活呢?难道真不需要喝水吗?研究证明,这种家伙确实不需要水。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藏有蛀虫的干燥粮食附近,放置了一些水,结果并没有发现蛀虫去偷水吃的痕迹。他们还解剖了米蛀虫,通过研究,发现它的身体含水量超过自己体重的一半以上。

米虫从不喝水,它身体里的水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不经让人好奇,通过后来的研究发现,原来,粮食中都含有糖、脂肪等营养物质,米虫吃了米粒以后,在体内经过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过程,首先分解糖,释放出氧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分子经过化学反应后结合成为水,叫做代谢水。而且,再干燥的粮食,含水率是也有的。



代谢水是米虫体内的一种特殊水源,能够起到水分的补偿作用。米虫这种生理上的特殊功能可大哩!它能够把一百克的脂肪,变成一百零七克的水。再者,米虫喜欢潮湿的地方,也大大减小了身体水分流失。



所以防治米虫,粮食储存一定很重要,晒干自然不用说,存放地点必须保持通风干燥。减小防治米虫虫害。


壹点科谱


粮食中最常见的一种害虫,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有时候我们在粮食中都会发现这种虫子,而且一般都是一大片。它在我们的玉米、稻米、小麦、面粉、米粉中都有发生,它其实就是我们所的米象。



米象在我们农村又叫它牛子、蛀牛子、米虫、谷牛,它是米谷中的小黑甲虫。我们放粮食的时候由于储藏不当,特别是把粮食放在比较潮湿、阴暗的地方的时候,久而久之就会受到米象的侵害。米象一般在每年的五月成虫开始活动,它会飞到粮食上产卵,并且用嘴巴啃咬米粒把卵放进去,最后迅速繁殖。



农民说米象一生只吃粮食不喝水,其实不是的。米象从幼虫到成虫,它通过啃食粮食,其实粮食中就含有很多的水分,而且米象排泄比较少,对于水分需求不是很多,因此就导致了米象不需要外界水分就可以长时间存活,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



米象容易繁殖,但是也容易死亡,它不耐高温。当自家粮食有米象发生时,只需要把粮食进行摊晒即可,米象由于受不了高温热晒,一下子就死亡了,或者纷纷跑掉。这时候在把粮食收起来放到干燥的地方保存好就可以。

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驱逐米象的方法,不妨下方留言、补充,一起交流。


乡村波比


粮食中最常见一种害虫,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

其实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于这种虫子都不陌生,一般在贮存了2、3年的粮食中,咱们就能发现这种虫子,这种虫子名字叫做米象,人们一般称之为米虫、蛘子、牛子等等。以谷物为只要食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深受农民的痛恨。

米象:

米象之所以被叫做“象”,是因为米象的头部极小,且口吻细长,和大象的鼻子很像,所以才被叫做“米象”。米象是农村一种常见的害虫,但危害的不是农田里的粮食,而是人们贮藏的粮食,繁殖速度极快,很难完全消灭。

农民说它一生光吃粮食不喝水,是真的吗?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米象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喜欢高温高湿,所以自然是需要喝水的。而一般贮藏了二到三年的粮食,大多都已经有些受潮了,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水分,所以在这种粮食中才会出现米象。

防治方式:

1、农村治理米象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受害的粮食在阳光下暴晒,晒干粮食中的水分,而且由于米象有负趋光性,所以很容易把米象晒死或者晒跑。

2、再者就是改善粮食的驻藏条件,使粮食处于干燥的条件下,把粮仓的缝隙堵住,防治害虫的侵入。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假的。

粮食尤其是大米、面粉,在潮湿多雨的季节,特别容易长小虫子,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地区,我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它的身影,它就是米象。在民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长长嘴巴、六条腿,光吃粮食不喝水”,米象虽然不会像人那样大口大口喝水,但要说它不喝水是有问题的。

按照国家标准,市面上在售的大米,无论什么价格,其水分不能超过≦14.5%。大米看着很干燥,其实水分含量并不低,如果大米开袋之后较长时间未吃完,这时大米本身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水分含量增加之后,就给米象创造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如果一个人做饭,最好买2.5kg一袋的小包装米。

米象看着很恶心,但是对人体没什么伤害,将粮食放在干燥的储物盒中,淘米的时候多多注意,把虫挑干净即可。

零零牛:“田管家”特聘农技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