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保險資管產品作為私募的獨特分支,近年在市場上的活躍度提升,逐漸進入保險公司、銀行、年金管理等機構投資者的視野。


隨著主動公開淨值的產品越來越多,外界可以觀察保險資管產品的維度也更加全面。不管是和公募比,還是和同行比,誰家的保險資管產品收益高?誰家波動大?誰家最抗跌?券商中國記者試著通過詳細對比保險資管產品三年的業績,來對保險資管進行大檢閱。

據Wind分類,保險資管公司發行的資管產品按照投資範圍可以分為股票型、混合型、貨幣型、債券型、另類型、QDII等6個類別。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保險資管產品總數404只,披露淨值數據的產品262只。

其實,自2013年原保監會放開保險資管公司發行一對一和一對多的資管產品以來,經過6年發展,保險資管產品的發行數量已經達到上千只,2017年底規模約1.3萬億。

雖然規模還不能和銀行理財、基金、券商資管相比,但別小看保險資管產品,它充當了保險資管機構培養主動管理能力、趟水市場化的先鋒,在內部頗受重視。近年,保險資管公司挑選一些產品做淨值披露,在市場上亮相,這些公開業績的保險資管產品,在內部稱為“鉤子產品”,因為有了公開鑑證的業績,保險機構在做銷售的時候,面向客戶才更有說服力。

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2018年僅3只產品實現正收益,近三年收益最高58.54%


1

業績排名


回顧2018年,上證綜指全年跌幅24.59%,是近10年最大年度跌幅,股票投資經理們度過了難熬的一年。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2018年各類型基金平均業績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5.93%。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286只主動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4.49%,股票型基金全部虧損。

保險資管產品的表現如何?根據原中國保監會《關於加強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監管的通知》,保險資管產品的權益類產品是指6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權益類資產的產品。數據顯示,雖然整體業績明顯下滑,但是並沒有“全軍覆沒”,仍有3只股票型產品實現正收益。

Wind數據顯示,在公佈了2018年復權淨值增長率的63只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中,有3只產品增長率為正,淨值增長率最高的為0.64%。

如果將時間窗口拉長到三年,35只設立期超過三年的產品中,有5只產品三年收益率在31%-50%之間,5只產品收益率在11%-30%之間,5只產品收益率在0-10%之間,20只產品收益率為負。

具體到單隻產品,從2018年單年表現來看,收益率冠軍(淨值增長0.64%)由華安財保安盈量化產品取得,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產品分別為華安財保安贏1號和長江養老金色行業精選,淨值分別增長約0.33%、0.02%。

某種程度上,2018年的股票市場不是比誰賺的多,而是比誰虧得少。對比股票型基金單一產品最大降幅87.72%的表現,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下跌幅度相對較小,最大跌幅為48.48%。在2018年,除了上述三隻取得正收益的產品,光大永明聚寶1號(-0.29%)、光大永明永銘權益(-1.23%)、太平洋行業輪動股票型產品(-2.93%)等產品淨值下降都控制在3%以內,仍算穩健。

和公募基金類似,單隻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的業績波動較大,可謂每年都會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例如2018年單年收益率冠軍“華安財保安盈量化”,2017年收益率僅為-0.25%,在當年披露了淨值增長率的53只產品中排名較後。而在2018年排名並不靠前的產品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1號卻是2017年淨值增長率冠軍,其2018年淨值增長率為-22.40%,2017年增長率卻達到56.86%。

那麼從長期走勢來看,誰是股票型產品中的最抗跌產品?誰是淨值增長之王?

按2017-2018年兩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兩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陽光資產-價值優選(24.49%)、泰康資產-積極配置(23.28%)、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1號(21.73%)、光大永明聚寶1號(18.73%)、泰康資產-價值甄選(16.96%)、平安養老睿富2號(16.50%)、太平資產量化3號(14.66%)、民生通惠港惠2號(14.63%)、陽光資產-研究精選(13.16%)、太平資產太平之星17號(12.36%)。

再按2016-2018年三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三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太平資產太平之星14號(58.54%),陽光資產-價值優選(54.42%)、平安資管恆生指數(如意25號)(40.05%)、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1號(36.37%)、太平資產量化3號(31.49%)、泰康資產-積極配置(27.33%)、太平資產太平之星17號(23.33%)、光大永明聚寶1號(22.44%)、泰康資產-價值甄選(20.10%)、陽光資產-研究精選(11.39%)。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2

近3年回撤幅度


收益率是衡量資管產品的重要指標,但是如果要想進一步瞭解資管產品的投資風格,年度最大回撤也是重要參考。

最大回撤是選定週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淨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一般認為,最大回撤與風險容忍成正比,回撤越大,承受的風險也就越大;回撤越小,產品表現越穩定。最大回撤可以瞭解投資經理對風險和趨勢的把握能力。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了近三年有連續披露業績的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共有38只。整體來看,近3年,保險資管產品在2018年的回撤幅度最大,2016年經歷了熔斷,回撤幅度也不小,2017年最穩定,回撤幅度最大的產品也將幅度控制在了15%以內。

光大永明永銘權益、泰康資產價值甄選連續三年最大回撤的幅度較小,排名前列;平安資管恆生指數(如意25號)、太平資產量化3號成長在三年中有兩年的回撤幅度較小,進入前十,表現穩定。

近3年回撤幅度最大產品的前10名: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3

近3年年化波動率情況


投資者心中理想型的資管產品總是“上漲能參與,下跌能避過”,但高回報的資管產品往往伴隨著大回撤和大波動。不過,總有一些產品的投資經理能在控制波動率的同時,獲得不錯的收益。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近3年的保險資管產品波動率時發現,2016年雖然經歷了歷史罕見的熔斷,讓不少投資者損傷慘重,但是殊不知,2018年的保險資管產品波動率比2016年還大。

資管產品的年化波動率,是收益標準差的年化值。年化波動率的數值越大,代表回報遠離過去的平均數值,回報較不穩定,風險越高;年化波動率的數值越小,代表回報較為穩定,風險較小。

根據Wind數據,過去三年裡波動率較小的前10只保險資管產品是: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其中,泰康資產-價值甄選、光大永明聚寶1號、民生通惠泰山一號、生命資產-富盈1號風格可謂十分穩定,連續三年的波動率控制都在行業前10名以內。

根據Wind數據,過去三年裡波動率較大的前10只保險資管產品是: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三年收益最高68.56%,太平資產旗下產品奪魁


1

業績排名


先看公募基金。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2018年各類型基金中,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15.97%。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絕大多數收益為負,靈活配置和偏債混合型基金表現較好,最高收益率由上投摩根安豐回報混合(A類)取得,淨值增長率為14.85%。

再看保險資管產品。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了在Wind公佈2018年復權淨值增長率的56只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其中有9只產品增長率為正,淨值增長率最高的為8.17%。

2018年單年度,混合型產品淨值增長排名前列的是太平洋卓越財富五號,淨值增長率為8.17%。緊隨其後的有光大永明聚寶2號(6.94%),人保安心收益(6.17%)、太平資產轉債1號(6.02%)、太平洋卓越財富二號(5.79%)。

如果將時間窗口拉長到三年,47只可統計三年收益率的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4號,收益率達到了68.56%,2只產品三年收益率在31%-50%之間,11只產品收益率在11%-30%之間。

與公募基金表現最好的產品相比,2018年混合類保險資管產品表現相對遜色。混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的收益第一名太平洋卓越財富五號(8.17%),在2018年混合基金業績榜中僅能排第13位,但從兩年甚至三年長期趨勢來看,混合類保險資管產品收益率整體穩健。例如混合型產品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4號的三年複合淨值增長率達到了68.56%,在公募產品中也能排進前四。

保險資金投資更崇尚穩健和持續性,那麼從長期走勢來看,誰是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中的淨值增長之王?

按2017-2018年兩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來看,兩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民生通惠通匯4號(26.61%)、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4號(16.36%)、光大永明聚寶2號(14.46%)、平安資管行業核心精選(如意20號)(14.00%)、民生通惠中國龍2號(13.83%)、民生通惠通匯6號(12.22%)、太平洋卓越財富五號(11.35%)、平安道遠MOM3號(11.23%)、民生通惠通匯9號(10.30%)、人保安心收益(8.82%)。

再按2016-2018年近三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三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4號(68.56%),、太平資產太平之星10號(40.51%)、民生通惠通匯4號(38.00%)、民生通惠通匯6號(28.60%)、太平資產太平之星安心8號(26.87%)、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2號(22.57%)、太平資產太平之星23號(21.06%)、太平洋卓越財富五號(18.20%)、平安資管行業核心精選(如意20號)(14.73%)、光大永明聚寶2號(14.18%)。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2

近3年回撤幅度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了連續三年公佈日淨值的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共47只。

在回撤指標上,近3年回撤幅度較小的前10只保險資管產品,年度最大回撤都控制在了5%以內。其中,人保安心收益、太平資產穩贏8號連續3年表現穩定,最大回撤控制在2%以內。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3

近3年年化波動率情況


在47只連續3年公佈淨值的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中,人保系的多隻產品波動表現穩定。人保資產安心盛世26號、人保資產安心盛世25號、人保安心收益、泰康資產-安泰混合、太平洋卓越財富二號的波動率較小,連續三年排名打入前10。

債券型保險資管產品:整體表現穩健,人保資產產品連續三年奪魁


先看公募基金。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2018年各類型基金平均業績中,標準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6.46%。

債券是保險資管的長項。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Wind公佈了2018年復權淨值增長率的104只債券型保險資管產品中,有92只產品淨值增長率為正,淨值增長率最高的為人保資產高收益1號(32.22%)。

如果將時間窗口拉長到三年,63只可統計三年收益率的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依然是人保資產高收益1號,收益率達到了32.22%,20只產品三年收益率在10%-20%之間。

從2018年單年度來看,債券型產品淨值增長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人保資產高收益1號(32.22%)、中英益利景宏1號(13.25%)、泰康資產-穩定收益(10.60%)、華安財保安華精選2號(9.55%)、太平洋卓越財富一號(9.39%)、平安資管純債增強(如意26號)(9.23%)、華安財保安華精選1號(8.66%)、太平洋卓越165號(8.61%)、泰康資產-信用優化資產(8.45%)、太平資產如意6號(8.27%)。

按2017-2018年兩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兩年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人保資產高收益1號(32.09%)、民生通惠民匯多策略1號(17.10%)、陽光資產—盈時4號(一期)(15.70%)、泰康資產-穩定收益(15.32%)、陽光資產—盈時4號(三期)(14.52%)、華安財保安華1號(13.76%)、平安資管純債增強(如意26號)(13.13%)、民生通惠民匯2號(12.72%)、陽光資產—盈時4號(二期)(12.46%)、太平洋卓越全利純債(11.71%)。

再按2016-2018年三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三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人保資產高收益1號(32.22%)、泰康資產-穩定收益(17.96%)、太平資產如意7號(15.73%)、民生通惠民匯2號(15.06%)、陽光資產—盈時4號(一期)(14.05%)、太平洋鑫安久贏三號固定收益型產品(13.14%)、陽光資產—盈時4號(三期)(12.78%)、太平資產如意6號(12.33%)、民生通惠聚信3號(11.90%)、開泰穩健增值5號(11.83%)。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貨幣型保險資管產品:產品數量最少,三年最高收益13%


先看公募基金。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2018年各類型基金平均業績中,貨幣市場基金平均收益為3.51%。

在2018年資本市場波動下跌的態勢下,貨幣型保險產品收益穩健的特性也凸顯,披露了淨值情況的產品全部實現了正收益,全面跑贏股票型產品。

不過,從兩年至三年投資期限來看,貨幣型保險資管產品收益率在各類產品中排名較後。由於很難取得超額收益,貨幣型保險資管產品僅17只,披露了淨值增長情況的僅12只。

從2018年單年度來看,貨幣型保險資管產品淨值增長排名前五的產品分別是:生命資產睿智9號(5.26%)、華安財保安鑫貨幣(5.26%),陽光資產-安享1號(5.19%)、太平洋穩健理財二號(4.66%)、平安資管流動性管理(如意19號)(4.66%)。

按2017-2018年近兩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近兩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前五的產品分別是:陽光資產-安享1號(10.16%)、華安財保安鑫貨幣(9.98%)、中意日日增利(9.02%)、太平洋穩健理財二號(9.00%)、平安資管流動性管理(如意19號)(8.81%)。

再按2016年-2018年三年復權單位淨值增長情況,三年淨值增長率排名最好的產品還是陽光資產-安享1號(13.09%),三年淨值增長較好的產品還有太平資產吉祥2號(12.50%)、泰康資產-穩利流動性(11.95%)、太平洋穩健理財二號(10.92%)等。



三年業績全面比拼,誰家收益高、誰家波動大,最全數據在這裡



保險資管產品業務在2013年重啟試點,近年開展這一業務的保險資管機構明顯增多,產品類型在逐步完善、產品線不斷豐富。而保險資管的投資強弱,通過與公募基金業績對比,可感知一二。

對比2018年結果顯示,在股票市場下跌的年份,股票型基金收益全部為負,而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有3只為正收益,保險資管的最好表現要由於同類型的公募基金;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的最高業績相對弱於公募基金;在產品收益的穩健性和固收類產品方面,保險資管產品表現仍要好於公募基金。

目前保險資金運用規模在15.9萬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由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投資管理,截至2018年6月末,廣義的保險資管產品的存量賬戶為2209個,淨額2.48萬億元,包括基礎設施債權計劃、不動產債權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單一型組合類產品、權益型組合類產品、另類組合類產品等。

在Wind上公開淨值的主要是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由於保險資管產品屬於私募類產品,沒有強制信息披露,榜單並非行業全覆蓋,因此上述業績或不代表保險資管行業最好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