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战争中实用的手枪,第一款中国人都知道,第二款适合白刃战

手枪是近距离作战或者自卫的主要武器,不过在军用方面,大多数手枪的地位和价值却显得尴尬,尤其在冲锋枪诞生后,手枪在近距离的作用被进一步缩小,因此更多时候只被看做军阶的象征。当然,也是一种收藏品,比如德军的鲁格P-08以及日军的南部十四式手枪,是盟军梦寐以求的东西,有些士兵为了得到这两款武器,不惜闹着穿越火线从尸体上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手枪都是鸡肋,有三款手枪在战争中很实用,其作用不亚于步枪,甚至在战斗前沿出尽了风头。

战争中实用的手枪,第一款中国人都知道,第二款适合白刃战

第一款:毛瑟C96手枪

这款被称为盒子炮或者驳壳枪的自动武器对中国人而言可谓家喻户晓,因为在大多数抗日影视剧中它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该枪口径为7.63毫米,采用单发和连发的射击模式,有效射程为50-150米,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超过一般手枪,此外,它可以使用20发子弹的弹匣,打起来就像连发步枪一样,具有极好的压制能力,因为被称为“20响”。

这款手枪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期间就进入中国,伴随着中国人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因为结构简单且使用,各个大大小小的兵工厂都对其进行了仿制,警卫部队和一些特殊部队均以此枪为主,比如赫赫有名,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大刀队,除了一人一把大刀片子外,每人还配有一把驳壳枪。至于一些游击队和武工队就更不用说了,驳壳枪是标配。这款武器在抗战中起到了历史意义级别的作用。

战争中实用的手枪,第一款中国人都知道,第二款适合白刃战

第二款:柯尔特M1911A1手枪

这款手枪是美军的最爱,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手枪,没有之一。此枪的口径为11.43毫米,其威力是名副其实的手枪中的巨无霸,仅次于以色列的沙漠之鹰,一枪可以打死一匹马,相比于后者实战性不强,柯尔特M1911A1的战绩可以用叹为观止四个字来形容。

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日军为了弥补火力劣势,常常发起夜袭,有不少次美军立足未稳的滩头阵线被突破,美军只能和日军展开白刃战。在战斗中,美军发现和擅长拼刺的日军拼刺刀显然要吃大亏,最符合美军白刃战的还是手枪,特别是柯尔特M1911A1手枪,一枪就能干掉一个鬼子,此外,美军还为此设计了一个战术:三名手持柯尔特手枪的士兵背对背轮流对日军开枪,这既可以弥补视线缺陷,还可以弥补柯尔特手枪子弹数量问题(只有7发)。这个战术取得明显效果,也保全了不少美国大兵的性命。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士兵普遍装备的柯尔特M1911A1手枪大多数是他们自己购买的。

战争中实用的手枪,第一款中国人都知道,第二款适合白刃战

第三款:TT-33手枪

这款前苏联设计制造的7.62毫米手枪虽然战绩不如前两者,却是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的标配武器,相比于前两者,它的精度更多,穿透力更强,甚至在战斗中出现这样的一幕:子弹从一个人的体内传出,射入另一个人体内。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也对这款枪进行了仿制,就是大名鼎鼎的54式手枪。

和柯尔特M1911A1一样,这款武器参与了多次战争,比如二战,越南战争,并取得了一定战果。时至今日,它依旧是一些欠发达国家军队中的主力手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