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中國時報》吳敦義是來關店的嗎?

廖達琪

國民黨自2016年“大選”時,在民進黨及各方勢力吶喊著“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口號下,果然倒了大半,不僅選票大幅縮水,“立法院”席次更掉到3成。民進黨“執政”後,追討黨產等系列作為更似刨根斷奶地要將國民黨送入歷史灰燼。本來這樣的追殺氣氛對國民黨的民氣而言不是壞事,畢竟國民黨在臺灣有盤根錯節的根基,再加以“執政”的民進黨表現不佳,成為新的討伐目標,國民黨確實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但目前其內部的種種狀況,似乎有把這一線生機給斬斷的味道。

國民黨新選出的黨主席吳敦義,能在6人競逐的局面一舉拿下過半的黨員票當選,多少展現他的基層動員及整合各方勢力的能力,也透露國民黨黨員對國民黨的期待:一個本土出生、政壇歷練豐富、口才便給、不會太“溫、良、恭、儉、讓”的領導人物,能迅速整合國民黨、走出困境,集體有效地監督“執政”的民進黨,以圖謀2018、甚且2020年“大選”的機會。但吳敦義的表現,迄今為止,可說“老派老套,內鬥內行,能戰不戰,能容不容。”

“老派老套”迄今已展現在吳敦義的用人上。曾永權再任黨秘書長,其他也是跟吳多年或共事過的人物。對吳而言,這樣的人事佈局可能理所當然,尤其這些人輔選黨主席有功;但從選民的視角,尤其是年輕世代,吳本身已是近70之老翁,再加上曾永權政壇打滾多年,可說是僅次於王金平的“喬”事大王,完全沒有一絲清新氣息,這樣的老面孔,如何擴展局面、吸納新血、帶來希望呢?當39歲並以第三勢力出現而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洪已做出示範時,臺灣較年輕的世代如何會眷顧一個“老派老套”的政黨?

再說“內鬥內行”,吳跟洪秀柱不合人盡皆知。且不說洪秀柱的性格、思維方面,可能有諸多爭議的部分,但她敢做敢當,也願退讓自己來成全所謂“大局”。但吳對洪的既有人事安排,手段卻相當粗糙,拔除既有的任命倒是快狠準,尤其是孫文學校這部分,吳或可不同意張亞中的主張,但由代理人出面在中常會爆發口角,表示不允許張亞中批評“吳主席”,是不是把國民黨推回一言黨的威權時代?

國民黨目前最大的麻煩,卻是“該戰不戰”!在“立法院”雖有35席,但在“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的審查上卻妥協放行,還自我安慰砍了一半。如眾多輿論所言,“前瞻計劃”內容及預算編列問題重重,除了縣市“諸侯”因有雨露均霑的利益,表態支持,多數民間社團及有“前瞻”視野之人士都難苟同;而國民黨作為最大的“在野黨”,對此議題沒有深刻論述,更乏杯葛戰略,平白丟的恐怕不僅是一次戰場的失分,更可能是一整個戰爭的失敗。

最後“該容不容”就是吳敦義察納雅言的氣度了。張亞中所言或不中聽,他針對民進黨限制退將去中國大陸的年限拉長至15年,認為吳之反應太軟弱;這種言詞,以吳之聰慧及口才便給,需要在中常會大動干戈嗎?國民黨過去能成其大,在其能“有容”,而現今面對民主社會,一個黨內有多元意見的表述,甚至包括對黨主席觀點的挑戰,反而是體質較健康的表徵。關鍵點是身為政黨領導人的智慧及氣度,能不能面對這些挑戰,並展現包容及整合的能力。

國民黨會不會走入歷史灰燼呢?吳敦義很關鍵!

(作者為臺灣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