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銀川 簡史


銀川 簡史

銀川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位於黃河以東靈武市橫城村的水洞溝遺址,是寧夏先民最早的居民點,最新研究成果確定其跨舊石器、新石器兩個石器時代,距今三四萬年(或稱4.1萬年前)。

遺址面積達60平方公里,經多次考古發掘,出土有石器2萬餘件,其中既有各種打製石器,也有磨製加工石器,甚至有用鴕鳥蛋殼加工的裝飾件。

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賀蘭縣暖泉等地,也發現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早期居民點。這些遺址證明,在混沌初開的史前時期,銀川地區生態環境尚佳,是人類生存、繁衍的樂園。

在銀川古老的土地上,人類活動一脈相承,發展進步的歷史長河從未間斷。

遠古史研究進一步告訴我們,民族是部落的延續,民族文化是部落文化的繼承。

在炎黃兩大部落集團內遷中原的時候,集團內部仍有少部分成員留在北方,保持著逐水草而居的原始遊牧生活方式,後來的史書稱這部分人為狄人、胡人、戎人。

今寧夏大地、銀川全境就是那些狄、戎古族的家園。

分佈於賀蘭山東麓數以萬計的巖畫,同樣可以證明這樣的歷史結論,它是長期生活在寧夏大地上的各部落、各古代民族的藝術傑作,記錄了人類大約3000年前甚至更早時期的生產、生活場景,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的文化內涵。

銀川 簡史

遠古的實物印證了銀川的人類文明史從未間斷。

人類完成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過渡,開始步入文明的新時代。

到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戰國時期,銀川仍然是北方遊牧民族駐牧之地。

這些民族在夏朝建立前稱薰育(葷粥),夏時稱淳維,商代稱鬼方,周代稱檢猶,春秋戰國時泛稱戎族,其中在河東有胸衍戎國。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年),王遊至黃河東岸,改設朐衍戎國為縣,黃河灌區以東納入秦國的版圖。

秦初,銀川及整個寧夏北部地區為匈奴牧地。

秦始皇統一中國,派蒙恬北逐匈奴,收復河套以南廣裹土地,並在北方築長城或沿黃河設軍事據點,史稱“因河為塞”,其中曾於今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境內築城據守,名渾懷障。

至此,銀川平原大部始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新置富平縣,隸屬於北地郡(治馬嶺,即今甘肅慶陽境內) ,為寧夏沿黃地區的第一個縣,管轄範圍約相當於銀川平原地區。

秦末漢初,中原多戰事,無暇顧及北部邊地。

匈奴部族由是“入北地,居河南”,今銀川地區又為匈奴所居。

漢惠帝四年(前191年) 置靈州縣,與富平、朐衍縣分轄銀川市黃河以東各地,而河西各地分屬廉、武二縣管轄。

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對匈奴的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隨著戰爭的勝利,大規模的移民實邊,開渠灌溉,屯田植谷和修建屯田城成為西漢中葉寧夏平原引黃灌區的一時之舉。

至遲在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前後,今銀川平原黃河以西的屯田城堡先後建成。

在此大背景下,當時興起了一座管理屯田實邊、開渠植谷事務的北典農城。歷史上的北典農城,亦名呂城,而北方少數民族又稱這個城為飲汗城。

銀川 簡史

東漢初期,沿襲秦、西漢的地方行政設置,今銀川地區仍為北地郡(治寧夏富平縣)等縣轄地。

東漢中後期,匈奴擾掠,羌族起義,鮮卑勢興,至三國到兩晉, 銀川這塊用武之地,民族分合遷徒,代有異同,多為羌、匈奴、鮮卑族牧地,無行政建置。

十六國時期,匈奴人赫連勃勃於公元407年建大夏國,將飲汗城改建為皇家園林,稱“麗子園”。

北魏移民至此,置懷遠縣,此為銀川市歷史上第一個縣級建置。

北周建德三年(574 年) ,移民2萬戶至此,故升置懷遠郡,領懷遠縣,郡縣同治一城。隋撤郡存懷遠縣。

唐儀鳳二年(677年),縣城為黃河水汛損,次年於其西更築新城,即今興慶區中心區銀川老城。

行政上為靈州關內道轄地,軍事歸朔方節度使指揮。

宋初仍唐制,南部屬陝西路,北部川區屬靈州。

北宋開寶年間(968~976年),降懷遠縣城為懷遠鎮。

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佔銀川平原全境,移總部於靈州。

1020年,其子李德明升懷遠鎮為興州,大興土木,建為臨時都城。

夏顯道二年(1033年),德明之子李元昊又升興州為興慶府,下禿髮令,規定官庶服制。進一步“廣宮城,營殿宇”。

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西夏國,將興慶府正式定為國都。

西夏中期,興慶府更名中興府,仍轄興州,州下設南北二縣。

1227年,成吉思汗滅西夏,攻陷中興府。

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蒙元帝國於西夏故地設置西夏中興路等行省,以中興府(銀川老城)為行省首府,後與甘肅省幾經分合,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撤寧夏行省,降設寧夏府路,“寧夏”之名肇始於此。

銀川 簡史

明代寧夏平原因處軍事前沿,不設州縣(後增設寧夏巡撫),只設軍事性質的鎮、衛、所。

明洪武九年(1376年)設寧夏衛,治今銀川市老城。

後沿長城立“九邊重鎮”,寧夏鎮為其一,轄今寧夏平原各地及鹽池縣、同心縣。

寧夏鎮城即銀川老城東西南北四條環城路所圍區域。

寧夏鎮下轄寧夏衛等七衛,以駐軍兼屯墾,其中:

寧夏衛,治今銀川市,置潘昶、金貴、李祥、河西、楊和、王泰、王宏 、任春等十一堡,均為軍屯,以百戶一名領之,又多以百戶姓名為屯堡之名。所領各堡分佈在今黃河西岸,北起賀蘭縣潘昶,南至青銅峽市葉盛鎮。

寧夏左屯衛,治今銀川市老城,領十四堡,即蔣鼎、陳俊、瞿靖、林皋、邵剛、李俊、王銓、林武馬站、劉亮、魏信、張政、唐鐸、許旺、王澄。所領各堡多在今永寧縣境,少數在今青銅峽市境。

寧夏右屯衛,治今銀川市老城,領十八堡,即大壩、靖夷、楊顯、平胡、威遠、靖虜、雷福、桂文、常信、洪廣、姚伏、高榮、周澄、鎮朔、楊信、鎮北、平羌、新興。所領各堡多分佈在今永寧縣、西夏區、賀蘭縣、青銅峽市的西部。

寧夏中屯衛,治今銀川市老城,領五堡,即虞祥、漢伯、金積、中營、鎮河。所領各堡分佈在今吳忠市境。

寧夏前衛,治今銀川市老城,領七堡,即謝綱堡、張亮、李綱、平虜城、威鎮、宋澄、黃河馬寨。所領各堡多分佈在今賀蘭縣、平羅縣境。

銀川 簡史

清初沿襲明代衛、所制度,寧夏巡撫和五衛仍隸屬陝西布政司、都司。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派八旗兵3472名(其中有弓鐵匠72人)首次駐防寧夏。

雍正元年(1723年)於寧夏城外築城屯守,永久駐防,史稱“寧夏滿城”,亦稱“寧夏滿營”,其址在今銀川市興慶區東郊紅花鄉滿春村境內。

雍正二年(1724年)置寧夏府,治今銀川市老城。

下轄寧夏、寧朔、平羅、中衛四縣及靈州,其中在今銀川市境的有:寧夏縣,治銀川市老城,轄明代左屯衛所屬各地;寧朔縣,亦治銀川市老城,轄明代右屯衛各地;靈州,治今靈武市城關,轄今靈武市、鹽池縣、吳忠市利通區及青銅峽市的河東部分。

乾隆三年(1738年)冬,寧夏發生8級大地震,滿城盡毀,次年另闢址重建新滿城。

中華民國建元,因清代寧夏道與寧夏縣名同,且寧夏為古朔方地,故於中華民國2年(1913年)改寧夏道名為朔方道。

朔方道領寧夏、寧朔、中衛、平羅、靈武、金積、鹽池、鎮戎(原名平原縣)八縣,仍屬甘肅省。

道署及寧夏、寧朔兩縣治均設寧夏城內,寧夏城遂稱“朔方道郡城”或“朔方道城”,民間俗稱“寧夏城”。

1913年,寧朔縣治移駐新滿城,後又遷至今永寧縣望洪堡,青銅峽市瞿靖堡、小壩鎮。

銀川 簡史

1928年10月17日,國民黨中央政府決定,以舊甘肅省朔方道屬之八縣及民國初寧夏護軍使所轄西套蒙古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和綏西新設立的瞪口縣屬地合併建為寧夏省。

1929年1月初,省政府正式成立, 朔方道郡城改稱寧夏省城,是中華民國寧夏省政府所在地,同時又是寧夏縣、寧朔縣縣署治所。

1941年4月,寧夏、寧朔兩縣部分轄地增設永寧縣,縣治楊和堡(今永寧縣楊和鎮)。寧夏縣更名賀蘭縣,縣治由省城移駐謝保堡(原名謝剛堡,又稱習崗堡,即今賀蘭縣習崗鎮)。

1944年1月,經寧夏省政府呈報國民政府行政院,建議將寧夏省城命名為銀川市。

同年10月,在西府井街(今新華東街步行街口至民族南街口)報恩寺成立銀川市政籌備處,負責籌建銀川市諸事宜。

1947年4月18日,銀川市正式成立,為寧夏省會。

1949年9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解放銀川, 9月29日成立銀川市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銀川市仍為寧夏省省會。

銀川 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