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紅樓夢》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你認為是什麼?

眾妙大學


魯迅是如此評價《紅樓夢》:它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由此可見《紅樓夢》的中心思想,世人的解讀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身份與學識的角度,這也是它的魅力。《紅樓夢》就如一個巨大的寶庫,任眾人去擷取而不盡,它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實至名歸。

一、經學家看見《易》

所謂經學家,就是專門指稱闡釋、註解、研究與宣傳儒家經書的學者。之所以說經學家看《紅樓夢》是看見《易》,是因為《易》是一部講變化的經典。《紅樓夢》的內容中,講述了賈府由興旺轉向衰敗,這當中的變化,物極必反,符合易理強調的變化。

二、道學家看見淫

道學家主張清淨無為,飲食男女的淫慾有傷身體的元氣元神,不利於修行。《紅樓夢》裡的巫山雲雨之事,講述了很多,有直接寫的賈璉與多姑娘、賈寶玉與襲人,賈瑞照風月寶鏡的手淫,還有通過焦大之口寫的爬灰、養小叔子......

三、才子看見纏綿

才子佳人,吟詩作對,卿卿我我,你噥我噥,《紅樓夢》通過“木石前緣”和“金玉良緣”的糾纏、糾葛,把愛的相思、纏綿、欲說不能說,欲罷不能罷的幽怨和情痴寫到了極致。紅樓夢中的愛情,又不同於一般古典小說的愛情的私相授受,寶黛愛情是一種純美的曠世之愛;黛玉和寶釵從原來有隔閡變成好姐妹,這也不同於一般的宮鬥。

四、革命家看見排滿

《紅樓夢》是講述滿清皇朝下,賈府裡所發生的瑣瑣碎碎,末世的賈府,各種矛盾頻出,看視繁華似錦,實則如烈火烹油,很快如大廈將傾,只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政治家看到的末世的賈府是滿清皇朝統治下的經濟、政治、文化的衰落,是大廈將傾的滿清即將覆滅的歷史必然。對於革命家而言,他看到的是曹公對滿清皇朝的揭露和批判。

五、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世間從來存有喜歡流言蜚語之輩,故意無中生有或者誇大事實來襯托自己的所謂見識,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紅樓夢》是描寫的大家庭閨閣中的瑣瑣碎碎的事情,交織著各種矛盾,嫡庶之爭,長幼之爭,權利和邊緣的矛盾,下人中不同等級之間的欺軋......流言家看到的是《紅樓夢》中人際關係的飛短流長,猜測和演繹著寶黛釵及眾多兒女的種種結局。


總而言之,《紅樓夢》的中心思想是多維度的,作者構造了一個龐大的內容,涵蓋的領域非常之廣,相當於一個社會的縮影。而一個社會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我覺得千古難定論。


我就是竹韻


《紅樓夢》的核心思想是什麼,用一句話概括是什麼?我們先了解曹雪芹這個人。我們從他的作品可以瞭解他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對中國歷史文化也是瞭解的這是其一:其二他本人一生的生活壯況及現實壯況所導至他寫《紅樓夢》的原因是:第一憑他文化根底來說水平高

,所以他對世事觀察細微,捕捉世人喜歡的事

描寫,有時用錘鍊的詩賦對述說,讀者讀了朗朗爽口津津有味,留下深刻地印象,但是讀者只能在詩賦詞對中義會沒有直接說破其理,靠讀者富以想象,就是用這樣一種“玄學”之迷

寫出了鉅著《紅樓夢》,用以表達他人生的看法告訴世人;第二他繼承了中國的優秀文化《

玄學》來寫作――含而不漏,其理在其中,所以《紅樓夢》的核心是什麼要靠讀者來義會,不同經歷的讀者讀了就有不同的義會,就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紅樓夢》的核心思想。依個人低俗水準來概括《紅樓夢》的核心思想是

:用人間世事告械後世人,用以借鑑,把握人生

,同時也是他對沒落時的喧洩?(個人觀點不知對否,望指正海含)


歐老師838


大家都不要爭,(紅樓夢)是一句話能說明的,人一生貧賤富貴一場夢。其中的過程都在每個人的行為上,富有富的過程,貧有貧的過程,賈府有他富的一夢:劉姥姥有她貧的過程一夢,。

就這麼。人生貧賤富貴一場夢。


大愛無疆283961496


出題目的人大概被語文老師教壞了吧?一部小說,幾十萬字橫跨幾十年,想用幾句話能說清?


太上老百姓


[玫瑰]“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用太虛幻境前的這副對聯來概括再合適不過了。

紅樓夢的前半部主要講的是賞心樂事,而後半部講的是家亡人散的悲哀之事。前半部是“假作真”,人人皆把繁華似錦的假相以為真相;後半部“真亦假”,當賈家被抄,群芳流散時,紅樓夢中人在假象中生活太久了,一旦身陷於“忽喇喇似大廈傾”的真實遭遇時,反而以真為假,茫然失措了。

《紅樓夢》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一節中,寶玉夢中游歷太虛幻境,受到警幻仙子的指點,可惜懵懵懂懂的賈寶玉沒有全然領會警幻仙子的深意,所以才有了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而讀書之人若不細細思量,豈不是也如賈寶玉一般,體會不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所謂真假,不過是作者對世人的警幻之語----得意之時莫忘形,須記花開有落時。

曹翁用如椽巨筆為我們描寫了一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世界,其中繁華、其中衰敗,如何取捨、怎樣執著,自然需要讀者自己去細細體會,認真去琢磨。可是,假如讀者果真沉溺其中,全然消極對待生活,一如《好了歌》中所唱到的好了百了,那又是大錯特錯了。假亦真,真何嘗不又是假----賈府中賈芸與小紅的際遇不也是提示我們,縱使生活沒有厚待自己,磨難不斷,也要謹記落魄之際毋潦倒、須知水窮又云起。

少年時讀紅樓,滿紙錦繡,如今再讀,卻是無盡滄桑。這不正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真實寫照嗎?

讀罷“滿紙荒唐言”,唏噓感慨之後,偷偷抹去“一把辛酸淚”,依舊微笑前行,這才算是真正讀懂了紅樓,真正領悟了人生吧。[玫瑰]





塞北平生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是此書到處警省處,故其鋪敘人情世事,如燃犀燭,是以較諸小說居上。



大豐205065954


非常喜歡這種富有挑戰性題目,眾多紅樓大小專家們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紅樓感悟,一起盲人摸象,拚揍起來,說不定與真正大象八九不離十了!某雖不才,亦小吐為快!

一、觀世情。紅樓夢之眾多人物都在大觀園內,大觀二字可謂精妙!觀世間百態,明瞭真趣。上可觀封建社會的興衰成敗之原由,中可觀各階層人物生活百態,下可觀眾多人物之心態演變。所以一個觀字正如觀自在菩薩行深菠蘿蜜多照見五蘊皆空的觀,觀而明悟,正如"好了歌"之歌詞,觀上百形形色色人物之沉浮,種種因果報應,正如紅塵歷劫,方知善惡。

二、談情義。諾大一個大觀園,什麼都不缺,就是情義太少!二千年之封建社會有禮制卻少人情,有規矩卻少情義!原始儒學被後世王朝改的面目全非,變成了赤裸裸的實用主義!所以寶玉與黛玉與其講是愛戀,不如講是兩位提前覺悟的叛逆者的互相吸引和互相支持,情義無價!在當時封建王朝禮教緊緊束縛下能寫出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先知級人物!

三、輪迴。寧榮二公隨主上打下江山,為後人創下大好基業,寄望長宜子孫,惜乎後人不知先人創業之艱難,吃喝玩樂,好逸惡勞,坐吃山空,二十四朝多少王侯將相之家族大都如此!逃不了個週期率。隱藏其後就是告訴眾人要明中庸之道,知守衡,知適可而止,千里搭涼棚,沒有不散的筵席。











雲靈尋道




《紅樓夢》的核心思想,是作者對人生、家庭、家族、乃至當時整個社會的一聲悲鳴,是一種情感壓抑到極致後的火山爆發,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是以虛幻的夢境而直抒血淋淋的現實社會。

曹雪芹最早之所以把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嘔心瀝血編纂而成的鴻篇鉅製定名為《石頭記》,其原因是曹雪芹原本是一塊世間罕有的美玉,是塊難得的和氏璧,是塊寄人籬下的林黛玉。而在芸芸眾生的眼裡呢?曹雪芹看起來又像個“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在世人的誤解和宗親的漠視下,曹雪芹自謔是一塊頑石,但他又不甘於自己被棄為頑石命運,故而他解釋說這塊頑石是女媧煉石補天之後剩餘的頑石。在這塊可悲可嘆的頑石身上,凝結了曹雪芹多舛的命運和悲涼的人生,磐石每每看來都唏噓不已,扼腕嘆息。

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墜世又何年?

有志歸頑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

這一步一哀嘆,一聲一尤怨。一字一捧淚,一淚一血珠的冰雪文章,難道還不足以透析《紅樓夢》及她的作者曹雪芹的的淒涼命運嗎?還不能說明《紅樓夢》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嗎?

再如《紅樓夢》第一回石上偈:

無才可去補蒼天,

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係身前身後事,

倩誰記去作奇傳。

前後兩首詩合二為一參悟一番,你或許就明白了高鶚的《紅樓夢》為何在曹雪芹心裡是永恆的《石頭記》而不是其他。

歷史雖然遠去,腳步依舊可聞,磐石最後,借曹雪芹摯友愛新覺羅.敦誠的《挽曹雪芹》詩以敬先賢。

四十蕭然太瘦生,

曉風昨日拂銘旌。

腸回故壟孤兒泣,

淚迸荒天寡婦聲。

牛鬼遺文悲李賀,

鹿車荷鍤葬劉伶。

故人慾有生芻吊,

何處招魂賦楚蘅?

開篋猶存冰雪文,

故交零落散如雲。

三年下第曾憐我,

一病無醫竟負君。

鄴下才人應有恨,

山陽殘笛不堪聞。

他時瘦馬西州路,

宿草寒煙對落曛。


磐石礪成的砥柱


飛花《作娟悟語》,我認為《紅樓夢》核心思想用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人生如夢,四大皆空。夢的意思顯而易見,就是不是真實發生的,夢裡美好或不好,夢醒了一切歸零,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正如一句歌詞說的好,是非成敗轉頭空,這個世界就是虛空的,我們每個個體都要輪迴,活在世上就是暫時借住寄居在這裡,一切物質也是暫借暫用。四大皆空是佛教語言,曹雪芹在整書中對儒,釋,道均有自己的獨道理解和描述。

《紅樓夢》開篇就告之讀者: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以曹雪芹寫作手法正話反說,真事隱去,假語存來。隱喻告訴我們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辛酸,看似荒唐,卻是作者用心血寫就一部封建社會家族由盛極而衰的歷史,誰又能知道痴心執著的作者心中的感受和酸甜苦辣的滋味哪?人們可能不理解作者的意圖,可能還認為作者胡編亂造,甚至認為是反書。在那個大興文字獄的年代,作者不得不小心謹慎,以免撞到槍口上,使自己用生命和眼淚吟唱的作品胎死腹中。

一首巜好了歌》告誡人們,人生無論曾經多麼輝煌,即使為官做宰那又怎樣,最終也逃不過荒冢草長。嬌妻又如何。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繁華過後就是衰敗,賈府大觀園何等富麗堂𤾗,奢華至極,貴妃省親寢宮,最後還不是大廈將傾樹倒猢猻散,繁華過後終成空,家破人亡。所以一句話概括人生一場夢,四大皆空。任何事情都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不能去執著任何東西,這是我的理解。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一句話概括,《紅樓夢》的核心思想是,人、神共做《紅樓夢》,兔死狗烹!荒冢一堆命絕了,落得茫茫大地真乾淨!一切化為烏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