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Artinna-Lau


首先感謝悟空問答小秘書/頭條教育邀請。

201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有近290萬考生參加,其中招生名額只有72萬,報錄比接近4:1。所以,陪考大軍超過200萬,也就是俗稱的炮灰,實際錄取比例比這更低,因為每個學校都有一定名額的推免生,越是好學校,這個比例越高。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近幾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增加很快,18年增加了37萬,19年增加了52萬,增長率20%左右,照這個速度,2020年考研會超過340萬人,陪考人數會超過250萬人。那290萬人有多少人會考上呢?招生名額有72萬,但這72萬包括推免生,而名校的推免生比例將近50%,清華北大有的專業甚至全是推免生。

所以,72萬里整體來看推免生應該能佔10-20%,所以,290萬考生實力錄取的在58萬到65萬之間。考研整體錄取率20%以上,但好學校好專業這個比例會低得多,有些熱門專業的報錄比甚至超過百分之二十,比如復旦的金融學專業,報錄比達24.16:1。
所以,在報考熱門學校的熱門專業事一定要慎重,對自己的實力要有清醒的認識。

當然,雖然報名人數達到290萬,棄考的應該有四五十萬,還有沒參加完考試的,所以實際有效人數會大幅下降。不過,無論如何,2020年的考研難度相比2019年會有一定提升,因為現在經濟不是太景氣,一部分公司裁員,這使得好多大學生通過考研來躲避就業危機,同時超過100萬二戰考生的加入也加劇了這種競爭,所以,考生必須清醒認識,如果考的去話,一定要全力以赴,三心二意是考研大忌!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我國的大學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時代。為了贏得更好的發展平臺,這些年來考研的人越來越多。相比於去年來說,今年考研的人一共有290萬,比去年增加了50萬左右。




與激增的考研人數相比,考研的錄取人數並沒有顯著的增加,近些年都保持在六七十萬人左右。這麼來說的話,290萬人考研,那麼就有近230萬人要被淘汰,錄取率約為1/5。實際情形比這個更嚴重,須知除了考研之外還有保研生,越是好的學校招的保研生越多。在頂尖院校的優勢專業裡,保研的同學佔據了一大半,一個專業留給考研的名額可能也就10來個人。競爭不可以不說是慘烈。

但不得不說的是,考研和高考還是不同的,高考是一場不得不考的考試,大家都是卯足了勁在學習。但在考研這件事情上,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抱的是試一試的態度,甚至是完全的裸考,這些人註定是要當分母的。所以如果有志考研的話,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堅定考研的決心,全力以赴地去準備。




再者,考研是在考試之前就得選學校報專業。高考只有理科文科的區別,考研則各有各的專業。信息的透明度不一樣,幾乎每年都存在一些名校優秀專業招不滿的情況。如果能提前收集到充分的信息,那麼考研必將事半功倍。埋頭複習固然重要,考研信息的蒐集也同樣不可忽視。

對待考研,不用過於關注於有多少人報考,更多的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一旦下定決心就得全力以赴的去準備。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全力了,不管成不成功,也都不會遺憾了。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2019年考研人數285萬,比2018年增長了52萬,增長率19.76%,那麼這麼多的考生,考上的能有多少人呢?

我們來看看2009年到2019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招生人數及報錄比。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10年,研究生報名人數基本呈上升趨勢,近幾年研究生錄取人數也呈上升趨勢,2016年錄取人數60萬,2017年錄取人數64萬,2018年錄取人數68萬,基本每年增加了4萬,報錄比也由2.9:1,提高到3.5:1。

2019年34所自主劃線招生院校擴招9000人左右,再加上近兩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增了43個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這些單位從2019年也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因此,有人預測2019年碩士研究生的錄取人數預計將達到72萬人,報錄比基本在4:1。

200萬人成為陪考大軍其實也很正常,無論什麼考試都存在優勝劣汰一說。再說了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數有限,總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即使擴招,也有一定的限制。未來由於就業的壓力,報考人數研究生的人數還會增加,但是擴招人數增加的幅度不會太大,研究生考試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能通過初試的考生可謂都是優勝者,複試能不能過關,還在於自身的素質和努力程度,願每一位考生都心想事成,金榜題名。


靜靜助學


考研大軍中,多少比例學生能脫穎而出,達成既定目標呢?

我把考研的長征分為以下階段:

Stage1:

從3月份開始說要準備考研的有290w人,可能開始有一腔熱血,4~5月開始上各種基礎班,開始決定一定減少社交娛樂活動,每天堅持早起,泡圖書館,能堅持兩個月的人就成功了一半,最開始的時間往往放棄的人比較多,我相信兩個月後有30%的人放棄了,那就還有約203w。

Stage2:

到了6月份,進入夏季,天氣炎熱,有的人開始找暑期實習,複習第一輪已經過了一半時間,這個時候碰到問題最多,開始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每天都在矛盾中,不知道馬上暑假兩個月是每天泡圖書館複習考研還是回家避暑,還是實習。。。。。。基本過了一個暑假,又有20%的人放棄,因為暑假中,可能父母也會給建議,特別是女生,父母會權衡讀研與找工作的時間成本,所以現在還有145w考生在堅持著。

Stage3:

到了9月份,剩下還在堅定的複習的,肯定是最後要上考場的忍者呢。然而並不是,雖然這些人已經磨練了心志和體力很久,並且克服了前期無數困難堅持到了關鍵期,可能他們拒絕了娛樂,遭到了父母和同學的非議,沒時間陪男女朋友,每天早出晚歸很焦慮等,但他們能否走到最後呢,11月有考研報名,有的人這個時候會更改之前的既定目標,可能定的考985,變成了211,可能考211,變成了一般省重點,起碼有10%的人更改目標院校,一定程度上,我覺得他們也是放棄了的,最後上考場的時候,也會有約2%的人放棄最後的考試,所以堅持到最後初試的只有100多w,而初試中能進入複試並且成功考上目標院校的應該是100w人不到。畢竟初試與複試錄取比例是1:1。

所以,這樣的每個階段,你要是能堅持下來,你就是最棒的。


Lily筱老師



貌似陪跑者超過200萬

2019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高達290萬,比去年飆升52萬,

招生人數預計達到72萬,比去年增長4萬。

實際上刨除掉保研和推免所佔用的名額。

錄取考研學生的名額不足70萬。

也就是說,肯定有200多萬人考不上。

這個已經是非常明確的了。



其實有100萬人在假裝考研

雖然看似有200多萬人陪跑,招錄比達到了4:1,

但是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慘烈。

因為有100萬人在假裝考研,

根本就沒有認真準備,

對於好好複習的考生而言招錄比也就在2:1吧。


為什麼假裝考研

根據我的經驗,總結了幾個假裝考研的原因:

(1)目標不明確,考研是逃避工作

很多應屆畢業生真實的想法是“逃避當前的就業”,

考研只是一個冠冕堂皇、高大上的理由!

其實,很多考生壓根也沒有想好自己要幹什麼。

(2)意志不堅定,耐不住孤獨寂寞

考研大概是大學生活中最考驗人意志力的事情了,

一年多苦行僧般的複習經歷,對他們的確是個考驗。

真正複習的考生直麵人生的孤獨寂寞冷。

很多人意志不堅定,根本不能堅持認真複習。

(3)三心二意,考研VS就業,魚與熊掌能兼得嗎?

很多考生雖然報考了研究生,

但是一直在就業和考研中糾結,

一邊複習,一遍又在投簡歷找工作,

三心二意,終不能將考研進行到底。

(4)從眾心理,缺乏原動力

本身報考研究生就是從眾,

看到同班、同寢室同學或者朋友考研,

就覺得自己也得考,

但是又缺乏動力,報了名也不能認真複習。

假裝考研的學生,結果早已經註定

假裝考研註定考不上研究生。

根據我多年接觸過的考生以及監考的經驗,

認認真真堅持複習的考生能達到1/3就很好了。

依照官方公佈的數據,

每年考研的棄考率就高達10%-20%之間!

以2019年290萬考生來計算,

大概40多萬人壓根就沒走進考場。

總之,一分耕耘一份收穫!

那些假裝考研的考生,

只不過為考研人數創紀錄貢獻了一份力量,

在考研大軍中充當了一回分母而已!


所以立志考研的同學,

不要因200萬人陪跑而無端增加壓力。

只要你認真去複習、去準備,

就一定有非常大的希望。




雷哥觀教育


考研這些錄取比例頂多算是個參考,研究生考試首先要明確目標,比方說,你想考雙一流那麼你就要付出超出雙一流的努力,哪怕持平都不行;如果想考個專業強勢學校一樣。這些都只是基本的,如果你不這麼付出憑什麼在那些比你本科學校好的學生還比你努力的學生裡面脫引出來。基本沒戲,研究生考試每年都有很大比例棄考率,還有很多考了一般某一科不會就放棄的,是不是心理抗擊打和自我調整太差了些。那些抱怨考研好學校分數高的請先看看自己努力付出是什麼,不要以為你在你的學校如何如何就很厲害了,不到那些名校,你永遠不知道那些人有多麼拼命。

考研準本複習大部分人在一年半到兩年時間,但是不說始終如一隻說有始有終堅定不移的就可以篩出去很大一部分人。就是一句話,想往上走就拼命這一年半或者一年;想持平走那就盡力複習就行;如果向下走或者為文憑,那就努力就好了。


加菲和他的小熊


考上的大概70多萬,大約四個人中錄取一個人。


考研數學塗老師


其實,每年考研結束後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那就是考研能夠錄取多少學生呢?又會有多少的學生成為陪跑大軍呢?

記得在我第一年參加考研時,我便很不幸的成為了幾百萬考研陪跑大軍中的一員,經歷了或許才懂的了考研的不易,所以二戰考研時用盡了自己的所有的努力,最後順利的考上理想院校的碩士研究生。


19考研的學生同樣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誰能夠被順利的錄取?誰又最終成為了陪跑大軍中的一員?或許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結果了。

就今年的考研情況來看,研究生錄取人數大約是70多萬,也就是說會有220要考研陪跑大軍。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此之多的考研陪跑大軍,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但是如果一旦成為了考研陪跑大軍,請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考研失利的原因,為明年得二戰考研做好準備,如果不二戰考研,那也是為我們以後的工作所積累的經驗教訓。



不過,既然是考試便一定會有陪跑大軍,所以有考研想法的你,請一定要努力,一定不要在最後成為了陪考大軍中的一員。

加油,所有的考研人!


領略教育魅力


我來說說我自己吧……首先我是一箇中年婦女,還有兩個娃,是的……我還要上班,今年考373分 政治67 英語69 專業課一134 專業課二103 不是非常高 但是我覺得就我自己來說,我盡力了。

我決定要考研是去年4月,因為我覺得我對女兒要求很高,我老公就說我,你對別人要求這麼高,怎麼不想想自己對自己沒有要求?

然後我回想我過去空閒的日子,要麼就是研究護膚,聊聊八卦,出去玩玩,然後逼著我女兒彈琴。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叫,哎呀,那不是說我嗎?

我覺得日子不可以這麼過下去了,於是我想那麼反正她要讀一年級了,我就考研吧,立個讀書的榜樣總沒錯。於是,我就開始找資料……要知道蒐羅信息中年婦女很差,而且周邊沒有以前的同學研友啥的,完全一個人,還上當買了假的。不過假的我也看了。

4月到6月一直在啃英語,現在覺得啃早了,到後期很累;7月8月我一個人帶兩娃去廣州和日本玩了半個月,不過都是帶著書,白天帶娃玩,晚上看書。然後整個暑假就是娃上興趣班,我在肯德基點杯咖啡看書。9月底就沒有那麼慌,按照計劃階段性的過內容。一直到臨考前還在背政治。大概每天就睡4到5個小時,很累,但是很充實,而且我相信我可以堅持走下去……

就是年齡大了,考試很累人,要奮筆疾書3個小時,還好可以吃點東西,不然我覺得我會昏厥。

考完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徹底癱了……不過還得上班。

對了,我只請了3天假,臨考前三天,因為我用來補覺了。

囉裡八嗦一大堆,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任何時候想定了就努力去追,去奮鬥。雖然不知道最終如何,但是周圍人都覺得我很正能量,連我女兒都說,我媽媽是一個很努力很拼的人,我要跟媽媽一樣。我知足了。


enjoy佳佳


近幾年考研人數增長率近乎直線上升,報考人數年年創新高,2019年更是達到290萬。


為什麼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呢?

在18年考研報名人數統計中,238萬考研人,應屆考生131萬人,比17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17年增加19萬人。往屆生報考佔比將近50%,其中除了應屆畢業生,還有相當一部分在職工作人員參加考試。對在職人員來講,考取雙證不必脫產學習,充分滿足了工作、學習兩不誤的需求。

對於應屆大學生來說,同樣更多的考生選擇考研,想要通過這一次考試提升就業競爭力,通過考研進入名校,或者追求自己喜歡的專業、完成自己的學術理想,亦或者有一部分學生也根本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不知道畢業之後做什麼,就盲目隨大流加入考研大軍,暫時逃避就業壓力。

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斷提高,女生成考研群體主流。下圖為河北省歷年男女生考研人數對比圖: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

據可靠數據,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總規模達到88.4萬人,其中博士生9.4萬人、碩士生79萬人。79萬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當中,包括推免生,而且近兩年推免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漲,尤其是名校。據統計,18年部分雙一流高校的保研率甚至超過50%。這也就導致複試差額比增大,2:1、3:1都很常見,甚至達到10:1、30:1,競爭激烈!

下圖為2002-2019年考研人數與錄取統計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幾年考研報錄比將近4:1,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估計,今年錄取人數72.5萬,也就是有200多萬考生遺憾落榜。

當然,這290萬考研人,也是有“水分”的,為什麼這麼說?290萬隻是統計的網上報名人數,實際進行現場確認,走進考場的並沒有這麼多,能夠堅持考研試的,最終能上線的,其實可能也不到100萬。比如,根據目前雲南大學統計數據,全國報考雲南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考生共有19390人,按照往年“國家線分數線測算”,我校今年上線考生達6600餘人,也就是說上線率32%。

下圖為部分高校2019年報考人數統計情況:

比如南京大學,計劃招生5400人,其中推免佔2000人,也就是說在不擴招的情況下,2.7萬統考生競爭3400多個統考名額;

再比如廈門大學,19考研共計有26760名考生通過網報系統報考廈大,根據廈大招生簡章來看,計劃招生人數是5000人上下,其中還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這麼一算統考生的報錄比將會達到7:1。

為什麼這麼多人成為炮灰?

除去那些盲目隨大流,報過名之後放棄考試的,我們說說那些努力了卻依然失敗的考生,為什麼?

或許從一開始當你做選擇開始就註定要失敗。有很多考生在考研擇校時根本沒有任何概念,甚至不知道考哪所學校,朋友考哪裡我就考哪裡,或者一心執念要考名校。當你沒有真正考察隨便做選擇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這將是一場失敗的考試。


那些考研失敗的過來人總會跟學弟學妹們說“選擇大於努力”,殊不知選擇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擇校時,我們要綜合考慮:招生人數(除去推免外)、複試分數線、專業分數線、報錄比、歷年複試差額比(多少人進入複試,最終刷掉幾個錄取幾個)、是否提供參考書、是否有認識的學長學姐或其他熟人等等,多個方面進行比較,最終定下來的學校一定是那個考上幾率較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