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多少?

破爺在近期收到了一個朋友問的問題非常有代表性。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多少?

◆為什麼公司要採用“密薪制”?

其實,現在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採用了密薪制。原因很簡單,密薪制帶給公司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不用避諱的說,企業採用密薪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信息的不平等,在薪酬談判中獲得更大的優勢。通過與每個人單獨討論工資,爭取到最低的人力支出,節約人力成本。

除此之外,密薪制還能為企業帶來如下好處:

●能夠實現更靈活的薪酬管理與激勵;

●招聘時擁有更大的主動權,方便獲得人才;

●能夠減少辦公室中的攀比,一定程度上保護員工。

面對利益面前,企業當然會做出對自己最有益的選擇,也正是因此,“密薪制”這個管理學上的舶來品迅速被廣大的企業接受,取代了我們以前“同崗同酬”、“工資透明”的傳統做法。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多少?

密薪制的存在並不一定公平,但它卻最符合企業的利益與發展需求。

當然,密薪制也並不是沒有缺點。其最大的缺點就是:會降低員工對公司的信任感。特別是當員工發現自己工資比同事低時,會嚴重打擊員工的積極性。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過於關注同事的工資

儘管密薪制並不能讓大家感到“公平”,但我依舊建議您不要太過於關注其他同事的工資,因為“其他人掙多錢”,其實對您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

員工與公司在薪水問題上的討論就是一次討價還價的過程。員工將自己的工作能力出售給公司,而公司則給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涉及到的只有員工自己與公司這雙方而已,換句話說,一個人到底能拿到多少工資,只是這個人與公司博弈的結果而已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多少?

其他人拿到多少工資,跟您能拿到多少工資本質上並沒有任何關係。你也無法拿他人的工資水平作為自己漲薪的理由。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一間辦公室裡,有三個文員,他們崗位與基礎工作都一模一樣。但是A的演講稿寫得很好,B的PPT做的不錯,C的酒量一流。

這時候,你跑去跟領導以別人工資比你高來作為漲薪的理由會發生什麼?

你:“領導,我跟B的工作一樣,憑什麼他掙得比我多?”

領導:“因為李四會做PPT啊!”

你:“那我還會剪音頻呢!”

領導:“所以你掙得比A多啊!”

看到沒有,關注別人的工資,對你並沒有任何的意義,完全無助於你自己收入的提升。

況且,詢問他人工資的時候總要你來我往吧,你肯定也要將自己的工資告訴對方。

這時候無非是兩個結果:你比他高、他比你高。

不管如何,工資低的那個人心中一定會憤憤不平,而高的那個人也會擔心自己得罪了對方。

一件無意義的事情,讓兩個人都陷入負面情緒當中,實在是得不償失。

再多想一步,大家都在同一家公司裡工作,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公司已經明確了禁止員工討論工資,你還四處打聽別人的收入,這件事情讓你的上級知道了又會如何做想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多少?

所以,不要太過於關注他人的工資,也不要參與這樣的討論,當有人詢問你的工資時,你完全可以用一句:“咱們都差不多吧。”搪塞過去。

綜上所述,我不建議您過度關注“某個同事”的工資,但是我強烈建議您應該把關注點放到更高的地方。

◆你應該關注的是“我在行業中的薪酬水平”

看到這裡,我們再回到一開始薪酬談判的話題上來,公司與員工的薪酬談判是公平的麼?顯然不是,公司擁有更多的渠道獲取更多信息,也有著更大的選擇權。

而對於員工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瞭解我在行業中的水平”。

事實上,每個行業都會自己行情價,在某些行業進入發展週期時,也很容易出現從業人員工資的快速提升。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多少?

我有一個朋友,大學學的是軟件設計工作,剛畢業就進入一家公司,一直老老實實的工作。後來那家公司從三線城市搬到了北京,因為朋友覺得老闆人挺好,對他一直也不錯,於是朋友也一起跟著挪去了北京。

但是,去了北京之後,同事的薪資水平只是提升了1倍左右而已,雖然在朋友自己看來工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對比同地區其他人員的工資來說,簡直就是一直待在生態鏈的底層。

由於薪酬基礎實在是太低了,在之後的幾年中儘管幾次調薪,但工資水平依舊低得可憐,後來又趕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程序員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他終於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進行跳槽,而第一次跳槽時工資就比他當前工資高出了近150%。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多少?

事實上,目前行業裡的平均水平就是員工與公司博弈時最大的砝碼。

作為員工,你應該時刻清楚的瞭解到“目前行業中的薪水情況如何”,當你獲知這些信息時,你就擁有了更大的底氣向公司提出調薪的要求。

當然,到那個時候即使是無法成功獲得調薪,你也完全可以考慮再去尋找一個薪酬更高的平臺了。

相關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