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易經》:隱藏的這3個字,明白了,也就懂了人情世故

大多數人眼中,《易經》是一部算卦、占卜、避兇吉的書,不過,這本書的真實作用可並沒有這麼簡單,對於喜歡研究文學和國學的人來說,它可是一部指導人生作品的鉅作。就是這樣一本能夠給人算卦的書,可以稱得上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各種人情世故,蘊含無數真理。

​真正精通的人才會知道,《易經》包含著無數的東西,有著豐富的信息量,讓大家對它夢寐以求。但是這本書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很多人讀了很長時間,也不知曉其中半分意思。其實這本書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整本書只是圍繞三字,領悟了這三層意思,也就得到了整個人生智慧。

《易經》:隱藏的這3個字,明白了,也就懂了人情世故

一、上。

《易經》中曾經說到,乾卦代表的是天道倫理,“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正是完美的解答了其中意思,也就是易經中所說的第一個字“上”。這個字用我們現在的話理解,就是教我們奮爭上游,每天要積極汲取新的文化思想,不可做遊手好閒之人,更不能終日事事無為,人生一成無變。

​在世間,人生要遵循天道,講究天人合德,在尊重自然的規律下,充分發揮人的獨特性,這種本性也能教會你如何主觀能動性,積極上去,回應天道,實現理想。所以人生在世,應該做到此努力好學,符合天道人歸,否則就是懶惰,這樣在生活中會很難取得成功,也不會有所成就。

二、止。

談到止,大多數人會想到停止,不過這裡的止,可不單單隻有這一層意思,反而是說為人做事,要做到心中有一杆秤,學會適可而止。“當止則止”,就是表達的這種意思,教我們如何在該停手的時候停手,不該做的事情也不要做。

《易經》:隱藏的這3個字,明白了,也就懂了人情世故

在為人處事時,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手,學會把握一個度,不要過於貪圖利益;與人交往時,學會適可而止,懂得君子作為,不可以背信棄義。作為子女時,懂得如何孝敬父母,讓行為只在“孝”字之前;做人父母時,懂得如何慈悲,但做事也要知止慈悲之間。

​三、正。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義,為人正直,做事善良,也就是正道。“君子以禮弗履”告訴我們,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君子,就要嚴行律己,做君子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做小人之事,特別是在倫理道德時,更要遵循本分,遵循內心的一切,不違背正義,不違背道德,更不違背自己良心。

人生在世,當以“正”字為標準,以“正”字立於人世間,做一個品行端正的謙謙君子。特別是在做人時,要做到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凡是以這個字為開始標準,不是過於小心,而是一旦偏離這個軌道,就有可能落到人生懸崖境界,後悔都來不及。

《易經》:隱藏的這3個字,明白了,也就懂了人情世故

在易經中曾經強調,作為人,就要效仿大地的品格,能夠包容萬物,給天下萬物一個容身之地,更給自己一個寬廣的胸懷;要效仿上天品德,能夠自強不息,為自己在人世間爭取更廣闊的天空,給自己一個自我昇華空間。其根本意思也就是在這個時刻變化的萬物,自我的品性和智慧是永遠不會改變,哪怕萬物是更新的,人生的品德是不會改變。有智慧的人應該學會不斷改進自我,而不是讓時光隨著平靜流逝,也不是掩蓋掉自身變化,而是應該修養自我。

特別是我們處在人世之間的人,本性都是空白的,如果想要人性修煉成君子,就要遵循世間法理和規則,否則修成什麼樣的後果,那就只有自己承擔,都不能夠怨天尤人,更不能說老天不公平,只能將這一切責任歸功於自己,是自己沒有把握好這個度。所有的人都有善惡一面,想要成為哪一個面,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

《易經》:隱藏的這3個字,明白了,也就懂了人情世故

​就像我們在上面所說的易經3字,包含了這本書中的根本意思,更是已經隱藏在背後的智慧,學會這三個字,就給還在人世間沉浮的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抓住這根稻草,把握住重點內容,理解其真正的人生智慧。

若喜歡本文,請收藏轉發出去吧,若喜歡國學,傳統文化,易學文化歡迎關注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