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最著名的54個效應,你知道幾個?


最著名的54個效應,你知道幾個?

1【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有個故事:天國主人要外出,臨走前把家產分給3個不同才幹的僕人,分別是五千、二千和一千。那個領五千的隨即去做買賣,又賺了五千;領二千的也賺了二千,唯獨那個領一千的把銀子埋到地裡。主人回來,對前兩位大加讚賞,用原數獎勵他們,卻把第三位僕人的千兩銀子收回來獎給了第一位。這就是《聖經》中“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的幾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莫頓用這句話概括了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作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莫頓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即任何個人、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2【蝴蝶效應】

1979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即所謂“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有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

一份小小的操行評語,是教師對學生在一定時期內行為表現的書面鑑定,更是對師生相處、相親、相知程度的檢查,也是教師能力和水平的展示。它猶如一面鏡子,能照出各自的容貌;它猶如心靈的“超鏈接”,能讓教師、學生、家長的心靈相互溝通;它猶如喜劇小品,讓人在喜悅中接受教育;它猶如春風春雨,能使學生天賦的種子生根、開花、結果。一位教師在談到評語時激動地提到一封學生來信,信中寫道:“我坐在財貿學院寬敞明亮的教室裡給您寫信。還記得嗎?您在我本子上批過一句話——‘句子造得很精彩,希望你做人也精彩。’從那時起,我一直努力使自己精彩,儘管我的基礎很差,沒有考上重點高中,但是我沒有放棄努力……”這位老師為這名學生的努力感動,也為當初自己的批語感動。他沒有想到自己很隨意的一句讚揚,竟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反響!反之,我們也常常看到,學校裡的許多大事件(如學生鬥毆、打群架),往往是從小事醞釀成的,所以教師要有“風起於青萍之末”的防患於未然的意識,不要等事件鬧大了再來處理。

3【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裡的塞浦路斯國王,他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個少女像,並且真誠的期望自己的愛能被接受,這種真摯的愛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狄羅忒,就給了雕像以生命。

積極的期望促使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消極的期望則使人向壞的方向發展,人們通常用這樣來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期望而使“雕像”變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鮮見。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提供給一個學校一些學生名單,並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現,該校有幾名天才學生,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其實,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然而,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它學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認為,這就是由於教師期望的影響。由於教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課時給予他更多的關注,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傳達“你很優秀”的信息,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因而產生一種激勵作用,學習時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績。對少年犯罪兒童的研究表明,許多孩子成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不良期望的影響。他們因為在小時候偶爾犯過的錯誤而被貼上了“不良少年”的標籤,這種消極的期望引導著孩子們,使他們也越來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管仲在做齊國的宰相以前曾經負責押送過犯人,但是,與別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並沒有親自押送犯人,而是讓他們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預定日期趕到就可以了。犯人們感到這是管仲對他們的信任與尊重,因此,沒有一個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趕到了預定地點,由此可見,積極期望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有多大。古人說“用人不疑”,也就是這個道理,任用別人,就應該相信別人的能力,給別人傳達一種積極的期望。

4【投射效應】

在一家出版社的選題討論中,出現了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編輯們列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選題分別為:編輯A正在參加成人教育以攻讀第二學位,他選的是《怎樣寫畢業論文》;編輯B的女兒正在上幼兒園,她的選題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叢書”;編輯C是圍棋迷,他的選題是《聶衛平棋路分析》……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徵(如個性、好惡、慾望、觀念、情緒等)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如: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在騙自己;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就認為別人也都認為自己很出色……心理學家們稱這種心理現象為“投射效應”。由於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來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

宋代著名學者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說:“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則微笑著說:“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東坡覺得自己佔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後,蘇東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這件事,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說‘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由於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慾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是,人畢竟有差異,因此推測總會有出錯的時候。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堯到華山視察,華封人祝他“長壽、富貴、多男子”,堯都辭謝了;華封人說:“壽、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獨能不欲,何邪?”堯說:“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辭。”人的心理特徵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壽”等基本的目標,也不能隨意“投射”給任何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常常錯誤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喜歡,總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的吃一些飛醋;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

5【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莎士比亞的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描寫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他們相愛很深,但由於兩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裡其它成員的認可,雙方的家長百般阻撓。然而,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因為家長的干涉而有絲毫的減弱,反而相愛更深,最終雙雙殉情而死。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見到這種現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減弱戀人們之間的愛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強。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對越強烈,戀人們相愛就越深,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人們都有一種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而不願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別人越廚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選擇,並將這種選擇強加於自己時,就會感到自己的主權受到了威脅,從而產生一種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選擇的事物,同時更加喜歡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這種心理機制導致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一代代的不斷上演。心理學家的研究還發現,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價值越大,對人們越有吸引力,輕易得到的東西或者已經得到的東西,其價值往往會被人所忽視。某中學初一年級的兩位學生由於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開始,老師和家長都竭盡全力干涉,然而,這種干涉反而為兩個孩子增加了共同語言,他們更加接近,儼然一對棒打不散的鴛鴦。後來,校長改變了策略,他將孩子和老師都叫去,沒有批評孩子們,反而說老師誤會了他們,把純潔的感情玷汙了。過後,這兩個孩子還是照樣來往,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就因為缺乏共同點而漸漸疏遠,最終由於發現對方與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遠而分道揚鑣。

6【第一印象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後 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學家認為,由於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著、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著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它個性特徵,不管暴發戶怎麼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為文化的浸染裝不出來的。

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僅憑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斷,“以貌取人”,往往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當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面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幾分不喜,又見他傲慢不羈,更覺不快。最後,這位廣招人才的孫仲謀竟把與諸葛亮比肩齊名的奇才龐統拒於門外,儘管魯肅苦言相勸,也無濟於事。眾所周知,禮節、相貌與才華決無必然聯繫,但是禮賢下士的孫權尚不能避免這種偏見,可見第一印象的影響之大!

無獨有偶,美國總統林肯也曾因為相貌偏見拒絕了朋友推薦的一位才識過人的閣員。當朋友憤怒地責怪林肯以貌取人,說任何人都無法為自己的天生臉孔負責時,林肯說:“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應該為自己的面孔負責。”雖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以商榷之處,我們卻不能忽視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作用,因而必須通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整飾自己的形象,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搭好臺階。

7【定勢效應】

請看這樣一個問題:一位公安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談話,這時跑過來一位小孩,急促的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請你回答: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

這一問題,在100名被試中只有兩人答對!後來對一個三口之家問這個問題,父母沒答對,孩子卻很快答了出來:“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為什麼那麼多成年人對如此簡單的問題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這就是定勢效應:按照成人的經驗,公安局長應該是男的,從男局長這個心理定勢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就沒有心理定勢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確答案。

心理定勢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活動的準備狀態,它可以使我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能夠相當熟練,甚至達到自動化,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同時,心理定勢的存在也會束縛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只用常規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求用其他“捷徑”突破,因而也會給解決問題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文章開頭的實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僅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會出現定勢效應,在認識他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會受心理定勢的影響。

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經典的關於“心理定勢”的實驗:研究者向參加實驗的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組學生說:這個人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罪犯;對第二組學生卻說:這個人是一位大科學家。然後他讓兩組學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這個人的相貌。

第一組學生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他內心充滿仇恨,突出的下巴證明他沿著犯罪道路頑固到底的決心……

第二組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認識道路上克服困難的意志……

對同一個人的評價,僅僅因為先前得到的關於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戲劇性的差距,可見心理定勢對人們認識過程的巨大影響!

最著名的54個效應,你知道幾個?

8【刻板效應】

曾經在某一網站看到這樣一個笑話: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發怒的重慶女孩,後面是萬丈深淵,那麼,奉勸你還是往後跳吧!這個笑話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重慶女孩的潑辣,可以說是“盛名遠播”,因此,一提到重慶女孩,首先浮上腦海的就是“潑辣”二字,絲毫不顧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這就是所謂“刻板印象”(刻板效應)。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是我們在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我們經常聽人說的“長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東北姑娘“寧可餓著,也要靚著”,實際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和某個群體中的每一成員都進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與其中的一部分成員交往,因此,我們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們所接觸到的部分,去推知這個群體的“全體”。

刻板印象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慮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市場調查公司在招聘入戶調查的訪員時,一般都應該選擇女性,而不應該選擇男性,因為在人們心目中,女性一般來說比較善良、較少攻擊性、力量也比較單薄,因而入戶訪問對主人的威脅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強力壯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門訪問,則很容易被拒絕,因為他們更容易使人聯想到一系列與暴力、攻擊有關的事物,使人們增強防衛心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個地區、從事同一種職業、屬於同一個種族的人總會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說來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畢竟只是一種概括而籠統的看法,並不能代替活生生的個體,因而“以偏概全”的錯誤總是在所難免。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在與人交往時,“唯刻板印象是瞻”,象“削足適履”的鄭人,寧可相信作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經驗,就會出現錯誤,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自然也就無助於我們獲得成功。

9【觸摸效應】

心理學家弗爾德對早產兒進行過每天45分鐘的撫摸實驗。一般認為,早產兒應該生活在一個隔離的,猶如子宮般的環境中,撫摸只會給他們壓力感,會有礙他們的生長。然而他對20個早產兒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鐘的舒緩而有力的撫摸。10天中,接受撫摸的嬰兒比沒有得到撫摸的嬰兒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靈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八個月末,他們的體質和智力都有明顯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撫摸的嬰兒離開保育箱的時間比其他嬰兒平均提前了6天。弗爾德說:“撫摸能有規律地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10【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估計過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了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這一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人梯精神、綠地精神,在人才培養中,要以國家和民族的大業為重,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脫穎而出的機會。

11【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引力過弱則無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依據這一效應,作為國家,要加大對人才的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對於一個單位來說,重要的是要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12【蔡加尼克效應】

蔡加尼克是格式塔派的心理學家。他做了一個試驗,讓被測試者連續去完成22種小任務,其中一半任務完成了,還有隨機的一半任務沒有完成時被中途停止。接著他讓被測試者回憶做過哪些事情。結果他發現,絕大多數被測試這首先回憶到的是那些沒有完成的任務。這種記憶現象後來就被稱“蔡加尼克效應”。

蔡加尼克效應在我們記憶事物的時候有許多表現,比如,為了怕自己忘了某個約定,我們專程把它寫進備忘錄,結果事到臨頭還是忘了。心理學家認為,一個該做的事情往往會在人心理上引起一個張力系統,但寫進備忘錄這個行動代替了踐約,心理上認為這件事情已經做好了,結果張力系統放鬆了。而沒有這種替代措施的時候,張力系統仍在繼續,反而更記得住。

蔡加尼克效應解釋了一些記憶中的現象。考前惡補,“開夜車”,通過考試後,所有考過的東西迅速被忘掉就是我們放下重負後張力系統迅速鬆弛的結果。

13【鯰魚效應】

挪威的漁民們捕捉了沙丁魚後就急忙趕到市場出售,但由於沙丁魚喜群集、生性不好動,往往窒息而死。唯有一老漁民每次都能賣出活蹦亂跳的鮮魚,其奧妙是在沙丁魚中放幾尾生性好動的鯰魚。鯰魚在沙丁魚中穿來穿去,沙丁魚受到影響也搖頭擺尾,促進了空氣的流通,增強了自身的活力。在學校管理中如果在教師群體中引進德才兼備、爭強好勝的人才鯰魚,也會產生良好的“鯰魚效應”。

14【登門檻效應】

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很多研究都證明了登門檻效應的存在。加拿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多倫多居民願意為癌症學會捐款的比例為46%;而如果分兩步提出要求,前一天先請人們佩戴一個宣傳紀念章,第二天再請他們捐款,則願意捐款的人數的百分比幾乎增加一倍。心理學家認為,一下子向別人提出一個較大的要求,人們一般很難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斷縮小差距,人們就比較容易接受。這主要是由於人們在不斷滿足小要求的過程中已經逐漸適應,意識不到逐漸提高的要求已經大大偏離了自己的初衷。這是因為,人們都希望在別人面前保持一個比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別人把自己看作“喜怒無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別人的要求,對別人提供幫助之後,再拒絕別人就變得更加困難了。如果這種要求給自己造成損失並不大的話,人們往往會有一種“反正都已經幫了,再幫一次又何妨”的心理,於是,登門檻效應就發生作用了。

不僅是對別人,登門檻效應對自己也發生作用。在1984年的日本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蘭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矮個子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兩次奪冠,令人們大惑不解。十年後,他在自傳中解開了這個謎:“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的終點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在這裡,山田本一運用的策略可以稱為“目標分解法”。在教育教學管理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對教師、學生先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使每個人都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尤其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的教育引導,使用目標分解法,運用循序漸進原則,則更會奏效。

事實上,在生活中人們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登門檻效應。一些不法分子拉攏、腐蝕青少年總是從一支菸、一杯酒慢慢引誘他們上鉤的。一些學生生活上追求超前消費,也往往是從五元、十元,層層加碼開始。如果失去警覺,步步退讓,防線不斷被衝破,那麼,學生的不良思想品德便會在步步退讓中發展。所以,登門檻效應的負面運用也應當引起重視。

15【赫洛克效應】

心理學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被試分成四個等組,在四種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第一組為表揚組,每次工作後予以表揚和鼓勵;第二組為受訓組,每次工作後嚴加訓斥;第三組為被忽視組,不予評價只讓其靜聽其它兩組受表揚和挨批評;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不予任何評價。結果工作成績是前三組均優於控制組,受表揚組和受訓斥組明顯優於忽視組,而受表揚組的成績不斷上升。這個實驗表明:及時對工作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工作動機,對工作起促進作用。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優於批評,而批評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評價的好。

16【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誰用辦法使行人把大衣脫掉。北風不假思索首先來了一陣冷風,凜凜刺骨。這樣,行人為了抵禦北風,便把大衣裹得嚴嚴實實,毫無脫意。而南風則不然,它徐徐吹動,使人暖意漸生。行人在不知不覺中先解開了鈕釦,繼而脫掉了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有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

教師教育學生要講究方法,你怒對學生拍桌、打椅,甚至體罰,會使你學生的“大衣裹得更緊”;採用和風細雨“南風”式的教育方法,你會輕而易舉地讓學生“脫掉大衣”,達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7【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有一個條件,即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讓挑選。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誰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的選擇和判斷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選擇和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選擇和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是選擇和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的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選擇和判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選擇和判斷。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和“判斷”,就等於無法選擇和判斷,就等於扼殺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過去,我們教師在向學生出示各類作業或考試題目時,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這其實既不符合實際也無助於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作業或考試題目的答案允許有一定的模糊度,可以給學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更大的選擇和判斷餘地,還可以激發創新的興趣。毫無疑問,我們教師如果都像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那樣,不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和判斷餘地,學生將來能夠有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嗎?

18【霍桑效應】

在美國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它具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的情緒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了解決問題,工廠一直在竭力地探求原因。1924 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等多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一系列研究試驗。這一系列試驗的中心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在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個“談話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由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達兩萬餘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並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一律不準反駁和訓斥。這一“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為什麼?這是由於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諸多不滿,一向無處發洩。“談話實驗”使他們這些不滿的情緒得到了充分地發洩,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幹勁倍增。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19【流言效應】

《戰國策 ·秦策二》記載:"費人胡與曾子同名者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與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須臾,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自若。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

曾參是古代有名的賢人,他十分重品德修養,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反省自己。其母對他十分了解,相信自己兒子不會幹出殺人之事,但經不起眾口一詞再三告以“曾參殺人”,便再也坐不住,放下織布的梭子翻牆逃走了。後以曾參殺人一詞喻流言可畏。

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常常以訛傳訛,有些人出於某種目的,蓄意編造謠言,一經傳播,便會成為一種精神上的“傳染”,一傳十,十傳百,若有人從中推波助瀾,則會影響更多的人。

西方野心家有句名言叫作“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這是一切騙子慣用的手法。推而廣之,邪教頭目就是這樣把荒唐絕倫的觀念灌輸給信徒,讓他們頂禮膜拜,為之獻身送命的。

精神醫學上還有一種更為荒唐的妄想傳遞現象,稱為“感應性精神病”。在一個關係密切的群體中,一個有影響的成員患精神病產生妄想,可把妄想觀念傳給周圍的正常人,使大家對他歪曲現實的觀念信以為真,甚至跟著他一塊兒“發瘋”。這樣的病例在精神科十分常見。

有一個家庭主婦,懷疑鄰居在她家的飯菜中放毒,以後其丈夫及子女共八口人都先後出現了“中毒”症狀,並咬定是鄰居放毒而訴諸法律。經查,這位主婦患的是“偏執型精神病”,她的“被毒妄想”感染了全家人。所謂妄想,是有悖常理、不合邏輯的想法,按照常理,家人應能識別,但被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所“傳染”,這就是“精神感應”的巨大作用。

20【培哥效應】

在有些電視節目中,曾有人做過所謂奇特的記憶表演。一般都是在舞臺上立一塊黑板,然後隨意讓觀眾說出一些詞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並按序寫在黑板上。表演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卻能根據觀眾的要求準確地講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內容,甚至還能把全部內容倒背出來。

這種表演看起來十分神奇,其實只不過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罷了。這種方法實際上並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⑴——帽子,⑵——眼鏡,⑶——圍巾,⑷——衣服,⑸——腰帶,⑹——褲子……並熟練地記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接。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⑴大象,⑵打氣,⑶洗澡,⑷電風扇,⑸自行車,⑹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繫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溼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因為在聯想時,我們有意識地把聯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記住第四個詞——電風扇與衣服發生聯想時,如果表象是電風扇吹開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電風扇穿了一件羽絨服,就非常奇特,這就更便於記住這一對象。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後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記憶的枯燥單調,使其妙趣橫生了。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去經常鍛鍊,並儘可能地使自己的聯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21【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

1 .過度關心。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有些家長過度關心、呵護、疼愛孩子,生怕孩子凍著、餓著、跌著、碰著、苦著或有什麼閃失。家長如此關心孩子,除了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賴、自私、自負、自傲等不良個性外,還容易產生另一種超限效應,那就是逆反心理和不良情緒。

2.過度壓力。家長“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誤認為惟一的途徑就是考上大學。為了使孩子能考上大學,死死抓住孩子的學習不放。在過度的學習壓力下,孩子健康的心靈被扭曲了,往往會越學越怕學,越學越厭學,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極端行為或人間悲劇。

3.過度期望。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才的競爭,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就更高。有些家長把子女的成功與否同自己的榮辱甚至家庭的顯赫與衰敗繫於一身,寄厚望於孩子。這種過度的期望、苛刻的教育要求,對孩子的學習和健康成長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給孩子造成許多心理障礙。

4.過度批評。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孩子犯了錯誤或沒有達到家長的教育要求,就狠狠批評。過了一會兒,仍覺得意猶未盡,再重複批評一次,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批評,就會使批評的累加效應更大,就會越來越厭煩,使得孩子對家長極不耐煩,討厭至極就會演變成敵對心理。

5.過度表揚,有些家長認為,多批評不好,多表揚就好了。家長對孩子的表揚越來越多,而且有些是有意拔高。這樣,會使孩子認為家長在哄自己,甚至認為家長不信任他,不尊重他。

例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22【過度理由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不覺得奇怪,因為“他是我的親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當然他們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會認為“這個人樂於助人”。同樣,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無視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為“這是責任”、“這是義務”,而不是因為“愛”和“關心”。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這就是由於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過度理由效應”。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公司老闆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希望孩子努力學習的家長,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錢和獎品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學習是有趣的事。

23【巴納姆效應】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繫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鐘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該效應對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啟示是:每個學生,不管他過去和現在怎麼樣,在其內心深處總多少有點向上的念頭。有時羨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進的心理折射。教師的責任在於點燃學生埋藏在心靈深處的希望之火,激發他們潛在的能量。所以,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必須堅持一分為二,哪怕是最差的學生,也要善於找出他的閃光點。

巴納姆效應還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在為學生寫評語時,可以把握總體,適當抽象,宜粗不易細。過分拘泥於具體情節,容易使學生產生老師老抓住小事不放的感覺。當然,教師的評語也不能像占星術家那樣無的放矢,泛泛而談,讓人任意想象。應該有的放矢,體現個性,否則評語就會失去應有的教育效果。

24【跳蚤效應】 

心理學家將一隻跳蚤放進沒有蓋子的杯子內,結果,跳蚤輕而易舉地跳出杯子。緊接著,心理學家用一塊玻璃蓋住杯子,於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時,都因撞到這塊玻璃而跳不出去。不久,心理學家把這塊玻璃拿掉,結果,跳蚤再也不願意跳了。

這個“跳蚤實驗”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人也和跳蚤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而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時,便灰心喪氣,認為這件事自己永遠都辦不到,並忽視自身力量的壯大和外界條件的改變,放棄實現目標的努力。久而久之,形成思維定勢,陷在失敗的經驗中爬不出來,一次次喪失唾手可得的機會,最終一事無成,白白耗費一生。

有位哲人說過:“有些人遇到挫拆,就輕易放棄;結果往往是在距離金子3英寸的地方停下來。”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是能不屈不撓地去實現預定月標,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永不放棄。

25【瓦倫達效應】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走鋼絲表演者,卻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事後,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在出場前就這樣不斷的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著走好鋼絲這事的本身,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專心去做某事,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這種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所以,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時我們不必去思慮的太多。不去多想,馬上去做,打斷反覆去思維的邏輯和習慣,走出一步,往往做事情的勇氣就隨之產生了。這就是由“瓦倫達心態”產生的效應。

26【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他在一個班上進行測驗,結束後將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單交給校長。校長將這份名單交給了這個班的班主任。8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個班上時,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

成績提高的秘訣很簡單,因為老師更多地關注了他們。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父母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去愛戴、期望、珍惜這些孩子。簡單說,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有可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27【幽默效應】

恩格斯認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上的優越的表現”,可見幽默其實是一個人的人格特徵中重要的、積極的因素。一些調查也證明,學生所列舉的他們喜歡的教師的特徵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幽默是人跡關係中必不可少的“潤滑劑”,人們都喜歡幽默的交談者,喜歡聽幽默的話語。具有幽默感的教師一走進學生中間,學生們就會感到快樂,溝通也就順暢了。教師的幽默感,主要通過警句、格言、妙語和急智之言等形式予以表達,其共同的特點是:簡明扼要地表達思想或說明事實。

教師的妙語、急智之言的幽默,在教育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如:

教師的幽默,有助於引起學生的注意。幽默引起的笑聲,能刺激肺部活動,改善呼吸,促進血液循環,使人充滿活力。興奮在大腦特定部位定位後,會不斷地集中並相互誘導,形成興奮中心。而興奮中心周圍大區域則呈現相對抑制狀態,削弱對其他事物的注意,從而有助於引起學生的注意。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昏昏欲睡。一位教師在黑板上寫下“春風吹得學生醉,直把教室當臥室”的詩句,學生們在笑聲中立即睡意全無,連打瞌睡的學生也全神貫注聽課了。

教師的幽默,有助於闡述問題和引導教育方向。幽默是理智的一部分,具有穿透力,通過無誤的意會,有助於學生對事物和問題的深刻理解。此外,用幽默的方式來批評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時,這種方式,點而不破,既解決了問題,又不會嚴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師生間直接的心理對抗,使學生在笑聲中忍受或接受引導,其效果要比板起面孔的訓誡好得多。一堂語文課上,教師請一位學生在黑板上默寫一首七絕。這位學生刷刷地很快就把黑板寫得滿滿的,字寫得又高又大,引得其他學生都笑了起來。該生看著自己的“書法作品”亦頗有得意之色。這位教師待靜下來以後說道:“這位同學的默寫全對了,但是‘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太好了!”這位教師針對學生在作業中所暴露出來的思想缺點,沒有大發其火,也沒有一本正經地進行批評教育,而是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含蓄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在思而得知後的笑聲中受到教育。

教師的幽默,也可用來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氣氛。一次,有位教師帶著教科書急匆匆去上課,到了教室門口發現門緊關著,他用力推也沒有推開,等了一會兒,上課鈴響了,還不見有人開門。此情此景,著實令這位教師火冒三丈。他轉身從後門走進教室,教室裡頓時寂靜無聲,學生們都在等待“電閃雷鳴”的到來。可學生們卻出乎意料地看到這位教師的笑臉,出乎意料地聽到和藹而幽默的語言:“當今社會上的確有很多人喜歡走‘後門’,但我不喜歡,今天是個例外,以後我堅決不走,也希望同學們不要讓我再走了。”學生們一下就大笑起來緊張的氣氛也隨之緩和下來。

妙語連珠的幽默,雖然是調節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但也不是萬能的調料。用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的話來說:“幽默只是蛋糕表面的糖和夾層的巧克力,並不是蛋糕本身。”所以,運用必須適時、適度,並且要絕對避免把幽默變成諷刺挖苦、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工具,或變為低級趣味的逗笑。

有一位教師,一向以“幽默”自居,為了營造輕鬆的課堂氛圍,“迎合”學生的口味,總喜歡在教室裡“幽默”一下。你瞧,一位學生生“水痘”卻帶病上課,臉上塗滿了藍色的藥水,這位教師看到後,為了體現自己的幽默,隨口就說:“藍色的多瑙河”,於是,這位學生留下了終生的雅號“藍色多瑙河”,課堂氣氛是活躍了,然而那位學生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因為這是教師說的,具有“法律效力”。

在一堂公開課上,開課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一改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來了個“能力大比拼”,將全班學生分成男女生兩組,並很“噱頭”地告訴學生,如果哪一組贏了,獎品豐厚,“西裝一套”,看到如此幽默而又闊氣的教師,聽到如此誘人的獎品,學生群情激昂,躍躍欲試,男女學生自然都不甘示弱。由於全班學生密切配合,積極參與,教師如願完成教學任務,結果男生以微弱的優勢獲得順利,教室裡頓時象炸開了鍋似的。下課鈴聲響過後,看到教師還沒有兌現,一些男生迫不及待地向教師索要獎品,孰料,那位開課教師卻聳聳肩,幽默地告訴學生:“如果哪位學生要獎品,就到前面來把我的西裝一‘套’”。學生大呼上當,有一種受欺騙和被愚弄的感覺。

有個心理學家曾組織一批學生聽二位教師講課。一位教師滿堂詼諧;另一們教師“亦莊亦諧 ”。聽課後,要求學生指出二位教師的突出優點。大多數對前者的評價是“有趣”,而對後者的評價是“有水平”。

最著名的54個效應,你知道幾個?

28【增減效應】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是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總是不喜歡那些不喜歡我們的人。然而,人是複雜的,其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對方對我們的態度在喜歡與不喜歡之間轉變時,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為此,心理學家們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其中有這麼一個實驗:被試的八十名大學生,將他們分成四組,每組被試都有七次機會聽到某一同學(心理學家預先安排的)談有關對他們的評價。其方式是:第一組為貶抑組,即七次評價只說被試缺點不說優點,第二組為褒揚組,即七次評價只說被試優點不說缺點;第三組為先貶後褒組,即前四次評價專門說被試缺點,後三次評價則專門說被試優點;第四組為先褒後貶組,即前四次評價專門說被試優點,後三次評價則專門說被試缺點。當這四組被試都聽完該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後,心理學家要求被試們各自說出對該同學的喜歡程度。結果發現,最喜歡該同學的竟是先貶後褒組而不是褒揚組,因為這組的被試普遍覺得該同學如果只是褒揚或先褒後貶均顯得虛偽,只是貶抑顯得不客觀,而先貶後褒則顯得客觀與有誠心。

實驗的結果,使心理學家們提出了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即我們最喜歡那些對我們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我們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一個對我們的喜歡逐漸增加的人,比一貫喜歡我們的人更令我們喜歡他。當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不能機械地照搬“增減效應”。因為我們在評價人時,所涉及的具體因素很多,僅靠褒與貶的順序變化不能說明一切問題。倘若我們評價人時不根據具體對象、內容、時機和環境都採取先貶後褒的方法,往往會弄巧成拙。儘管如此,這種“增減效應”仍然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據: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不是嗎,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貨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拿出……

我們老師在評價學生時難免將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都要訴說一番,可往往是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很不理想的評價的方法。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這或許會增強評價的效果:當你評價學生時可以先說學生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

29【潘多拉效應】

古希臘神話中的大神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傳遞魔盒。在給潘多拉魔盒時,宙斯叮囑她萬萬不能打開。然而,宙斯的告誡,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慾望,於是她不顧一切地打開魔盒。結果,所有罪惡都跑到了人間。

人們往往有一種心理傾向,越是禁止的東西,如果沒有說明可以為人們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麼,禁止本身就會引起假設、推測,反而常常誘發人們的好奇心理並引起探究反射,形成與禁止相背的意向,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學把潘多拉打開魔盒的神話,稱之為“潘多拉效應”

好奇、探究是學生的重要心理特點,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善於引導。例如,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對一些有害或不良的書刊以及活動下禁令,若未作充分的說明,而只是簡單下禁令,那麼,這樣做只會增加被禁止的書刊、活動的神秘色彩。學生,尤其是那些非順從型人格的學生,往往會因此而去嘗試,大大違背了教師的初衷。所以,老師在作出某項禁令前,必須認真疏導,充分說理,曉以利害,這樣才能防止可能出現的禁果逆反心理,減低潘多拉效應的強度,達到預期目的。

教師有時也可利用潘多拉效應產生積極的教育效果。如,有這樣一位老師,她班上有位“後進生”總認為班主任對他有成見,那本從不離手的工作手冊上記下了他一筆筆的“黑賬”。怎麼消除這種誤解呢?一次,這位班主任故意將工作手冊“忘”在講臺上,那位學生禁不住逆反心理的支配,偷看了手冊,結果發現老師在手冊裡記了許多他的閃光點,從此誤解消除了,他也樂意接受老師的教育了。

當今成長中的青少年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要提高教育的實效性,首先必須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心理學的原理就是進入這道“心門”的鑰匙。教師只有掌握了這把鑰匙,才能開啟學生的心智,最終實現教育的目標。只有打動人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0【磁化效應】

一般普通的鐵都具有磁性,但通常情況下其磁性不能像磁石、磁鐵那樣顯示出來,因為其內部分子結構凌亂,正負兩極磁性互相抵消了,而用磁石加以引導後,鐵分子井然有序,從而就具有了磁性,具有了吸引力。

一個優秀集體的形成,同樣也需要一種良性的外力作用加以引導。校長有人格魅力,才會有一個團結上進的教師集體;班主任有人格魅力,才會有一個和諧奮進的班級;老師有人格魅力,才會有學生對其所教學科的喜愛。“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學校”,“親其師,信其道”,講的正是這個道理。

31【安泰效應】

安泰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是海神波塞冬與地神蓋婭所生。他力大無窮,無往不勝。因為他在戰鬥無力時,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從大地母親那裡汲取無窮的力量而繼續作戰,直至打敗對手。敵人發現了他的秘密,誘使他離開地面,在空中殺死了他。

學生失去了班集體,生活學習因孤立無助而事倍功半;老師失去了學生的擁護和支持,能力再強也會馬上變的軟弱無力;校長失去了老師集體的擁護和愛戴,只能是孤掌難鳴。因此,要學會依靠大家,依靠集體,“我為人人”才有可能“人人為我”。失去了力量的源泉,能力再強,也終有失敗的時候。

32【80/20效應】

公司80%的利潤是20%的人創造的,對20%的人的管理卻要花費80%的時間和精力。有些20%的付出可能給你帶來80%的業績,而付出80%的勞動可能只有20%的回報。

班級管理中,80%的學生可能只要花費20%的時間,而還有20%的學生卻要投入80%的精力;學習上,有時候80%的知識只要花費20%的時間,而某些20%的知識點卻需要80%的投入。 80/20法則告訴我們,工作學習要善於抓重點,一些小的失誤可能給你帶來較大的影響。實施素質教育中,既要培優,又要轉差,“一個都不能少”。

33【 拍球效應】

拍籃球時,用的力越大,籃球就跳得越高。

對學生的期望值越高,學生潛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學生取得的成績也就越高;然而批評學生的不良行為時,教師的火氣越大,學生的牴觸情緒也越強烈。優秀的老師相信“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因此總是儘可能信任學生,不斷鼓勵學生;而批評則儘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34【食鹽效應】

做菜時缺了其它任何調料都勉強可以吃,惟獨缺了鹽,手藝再高的廚師任其怎麼調和其它調料都沒法食用——鹽,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更沒法吃;舀一勺往人嘴裡送,只能使人反胃嘔吐;想吃甜食端來鹹菜,同樣讓人皺眉。所以,好東西也應適度、適時,“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實踐中,經常有老師批評學生之後說:“我是為了你好!”但學生並不怎麼領情,原因在此。

35【淬火效應】

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

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不妨設置一點小小的障礙,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鍊,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的會更周全,辦法會更穩妥。

36【魚缸法則】

養在魚缸中的熱帶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原本三寸的金魚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37【狼性法則】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它們總是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瞭解危險,從而有力地生存下來。

因此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培養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孩子學習的老師。這樣的孩子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38【暈輪效應】

暈輪原指月亮被光環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象。暈輪效應是一種普通存在的心理現象,即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會因對他的某一品質特徵的強烈、清晰的感知,而掩蓋了其他方面的品質。

畢業生在求職應聘中,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這種暈輪效應,把自身的優勢充分地展現出來,一定會給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贏得對方的賞識,取得面試的成功。比如,當招聘者問及你的英語水平時,你便用英語熟練地與其交談,必然會引起招聘者的極大興趣,很可能當場便與你拍板“成交”。但在運用這一效應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製造“光環”效果,那種虛妄做作的行為,往往適得其反。

最著名的54個效應,你知道幾個?

39【木桶效應】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是指用一個木桶來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又被稱為“短板效應”。由此可見,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短板”的長度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正如,一件產品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那個品質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決於那個品質最好的零部件;一個組織的整體素質高低,不是取決於這個組織的最優秀分子的素質,而是取決於這個組織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質一樣。……此種現象在管理學中通常被稱為“木桶效應”。

40【破窗效應】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破窗理論”不僅僅在社會管理中有所應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現代企業管理中。

41【青蛙效應】

從前有一則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會縱身而出;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溫水中,它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升溫,即使升至攝氏 80°,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裡。隨著溫度的繼續上升至90°- 100°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脫險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為止。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為什麼不能自我擺脫險境呢?這是因為青蛙內部感應自下而上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激烈的環境變化,而對緩慢、漸進的環境變化卻不能及時做出感應。這就是一種“青蛙效應”。

“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逸。”

42【近因效應】

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沖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這就是近因效應。有這樣一個例子:面試過程中,主考官告訴考生可以走了,可當考生要離開考場時,主考官又叫住他,對他說,你已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評委覺得不怎麼樣,你對此怎麼看?其實,考官做出這麼一種設置,是對畢業生的最後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如果這一道題回答得精彩,大可彌補此前面試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會由於這最後的關鍵性試題而使應聘者前功盡棄。

心理實驗表明: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往往最後一句話決定了整句話的調子。例如:向考生說:“隨便考上一個學校,該沒有什麼問題吧?雖然基礎不好。”或者說:“雖然基礎不好,總能考上一個學校吧?”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只是語句排列的順序不同,但給人的印象是全然不同的,前者給人留下悲觀的印象,後者則相反。因此我們教師在批評學生時,應注意語句的選擇、先後順序,儘可能使它產生一個良好的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告訴我們:怒責之後莫忘安慰。例如,批評之後說:“也許,我的話講得重了一點,但願你能理解我的苦心。”用這種話作結束語,學生就會有勉勵之感,認為這一番批評雖然嚴厲了一點,但都是要我好。相反,如果用“如果再犯,我決不饒你”等窮兇極惡、命令式的結束語,只能給學生留下一個可惡的印象。

43【蘇東坡效應】

古代有則笑話: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時和尚將解差灌醉,並剃光他的頭髮後逃走了。解差醒時發現少了一個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裡呢?”這則笑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詩人蘇東坡的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所以,魯迅有一句人們都認可的名言:“人貴有自知之明”。社會心理學家將人們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常常被強調要了解學生,但卻很少被要求要了解自己。這其實是一個誤區:瞭解學生固然重要,瞭解自己也同樣重要,因為只有既瞭解學生也瞭解自己,才能有助於增進師生之間的關係,才能找到更適宜的教育教學方法。那麼,教師要如何瞭解自己呢?

首先,要跳出“自我”這個圈子,突破“自我”的侷限,“以人為鏡”,通過與別人行為及優缺點的比較,來獲得對“自我”的認識。其次,利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消除認識“自我”的“盲區”。一般地說,認識別人比認識“自我”容易,即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要求自己要能夠廣泛地收集來自上下左右對自己的各種評價,並通過認真分析和判斷來認識“自我”。第三,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斷的方法。因為這與正確認識“自我”密切相關。這些分析和判斷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能既善於聽取別人的勸告,又不會被別人操縱,遇事能夠冷靜理智,不會感情用事等等。第四,多參加各種有益的、展示才華和能力的實踐活動。通過各種有益的、展示才華和能力的實踐活動,可以檢測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從而達到認識“自我”的目的。

44【貼標籤效應】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效應叫“貼標籤效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政府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裡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為此,美國政府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了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別強調犯人們每週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後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一現象稱為“貼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

這一心理現象在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996年,當時的新安江鎮教辦在全鎮教育系統推出了30條“教師忌語”,實際上就是“貼標籤效應”在具體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如果我們老是對著學生吼著“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這位學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說的“笨蛋”了,“貼標籤效應”也因此發揮出了它的負向功能的作用。因為這樣的語言回在不知不覺中扼殺孩子的上進心,傷害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師們必須力戒嘲笑羞辱、歧視絕情、責怪抱怨、威脅恐嚇、敷衍欺騙性等語言,多用目標激勵性的言語,對學生多貼正向的標籤。當我們看見一個大孩子欺負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使用不同的語言會起到不同的效果。“怎麼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負,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講,也揍你一頓,看你怎麼辦?”“我知道你是一個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負小朋友的是嗎?”兩種說法,兩種效應,結果截然不同。曾有一位對孩子絕望的家長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只求你做一個寄生蟲(沒出息,我只好養你一輩子)千萬不能做害人蟲(違法犯罪)!”給孩子貼這樣的標籤,孩子就只能自暴自棄了。

45【光環效應】

拍廣告片的為什麼多數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見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呢?為什麼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呢?這就是光環效應的作用。

我們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並不總是能夠實事求是的評價一個人,而往往是根據我們對別人已有的瞭解而對他的其他方面進行推測。如果我們已經獲得關於這個人的某些方面的好的信息,就更容易認為這個人的其他方面也都不錯,從而對這個人形成良好的整體印象,就像月暈一樣,從一箇中心點而逐漸向外擴散成越來越大的圓圈,因此又稱暈輪效應。我國的俗語“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就是一種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價傾向,是在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的。由於光環效應的作用,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誇大,其缺點或優點也就退隱到光圈背後視而不見了,嚴重者甚至可以達到“愛屋及烏”的程度,只要認為某個人不錯,就賦予其一切好的品質,便認為他所使用過的東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錯。雖說歌星、影星與廣告中的商品質量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是,由於光環效應的作用,明星做過廣告的商品很顯然會比由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拍廣告片的商品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一所學校在高考中“放了衛星”,有關的班主任、任課教師、校長乃至所整個學校都會增輝增色。

名人效應就是一種典型的光環效應。一個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壓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發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銷售。一般說來,外貌的魅力很容易導致光環效應。傳說楊貴妃死後,一位老太太拾到了楊貴妃的一隻鞋子,她把這隻鞋子拿到市場上展示,並索要1000文錢讓參觀者聞一下,願意出錢的人竟然絡繹不絕,這恐怕應該算是光環效應發揮作用的極致了。但即使是在強調個人意識的今天,光環效應也並不因為人們追求個性化的行動而減弱。青少年追星族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很多青少年因為喜歡一個歌星或影星而極力的模仿這位歌星,從服裝、髮型到說話做事的方式,無一不是竭盡全力模仿。一個有名的歌星的演唱會,票價會炒到幾百元甚至千元以上,花上這麼多錢所聽到的和看到的實際效果並不比電視裡的好,但是許多人還是為能親自感受一下現場聽歌星演唱的氛圍而情願付出,而無比自豪。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一方面應該發揮光環效應的作用,打造名校長、名教師,宣傳本校的傑出校友,培養尖子生,用以擴大學校的影響,用以激勵學生和教師。同時,也要注意,在評價教師和學生時要堅持實事求是,防止以偏概全。

從學生說,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為避免光環效應影響他人對自己或自己對他人的認識,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過早地對新的老師、同學做出評價,要儘可能地與老師、同學進行多方面的交往,促進相互間的深入瞭解。

第二、及時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別是對有突出優點或缺點的老師與同學。

第三、在與他人交往時,不要過分在意他人是怎樣評價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會獲得他人的認可和理解。

第四、注意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如作業、作文、值日等等,特別要注意處理發好可能會給自己的形象造成較大影響事情。

第五、要敢於展示自己,讓更多的人瞭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同時,也儘可能讓他人瞭解自己的缺點。

在教師職稱評定工作中,某校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張老師認為自己評個高級教師是不成問題的,大多數教師也都這樣認為的。但是,李校長卻另有一種看法,他認為,張老師的課上得不怎麼樣,理由是他聽的那次課實在不好。因此,決定暫時放一放。

其實,張老師的課教得是不錯的,李校長來聽的那次課,主要是家裡有急事,又加上他身體不佳,因此,上課時有些亂。李校長由此就推論出張老師的課教得不好,又進一步推論出張老師不能評為高級教師。

這是多麼荒唐的推論,但是它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確實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在社會心理學中,由於對人的某種品質或特點有清晰的知覺,印象深刻、突出,從而掩蓋了對這個人的其它品質或特點的印象,叫做“光環效應”。這種光環效應,一般產生在對教職工瞭解不多的情況下,而且滲雜了大量主觀的心理因素,因此有一定片面性。這種心理現象的存在,往往使我們難以真正地瞭解和公正地評價某些教職工,對他們產生不公平的看法。警惕和消除這種光環效應,將會有助於對教職工的正確認知,改善學校的人際關係。作為學校幹部,特別是校長,應該怎樣防止光環效應的發生呢?心理學界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學校管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好的學校領導者,那你首先努力成為一個好教師,成為一個博學多識,能力過硬的教師。學校領導者有了博中有專、專博相濟的知識素質後,思路就會更加開闊,想問題、評價人就會更加全面。同理,在檢查教案,參與備課、聽課,與教師研討教學問題時,就能夠看得出、聽得出、悟得出道道來,能夠及時發現教師的先進經驗和優秀品質,反之也能指出他們教學中的缺陷和錯誤,並進行指導,從而避免了光環效應的管理偏差。

第二,要改善自己的管理個性,克服性格孤僻、心地狹窄、脾氣粗暴、自以為是、動輒訓人等不良習慣。要做到這樣,就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胸懷寬廣,氣量宏大。作為領導,順之話能聽,刺耳的話也要聽;支持自己的意見能接納,反對自己的意見也能“消化”;和自己同觀點的人,能團結工作,那些反對過自己的人,也要團結在一道。

(2)要公平正直,誠懇坦率。領導者對人對事要公正,以實事求是的公平原則對待教職工,不言過其實,力戒大話、空話、假話,對教職工敢於負責。

(3)不給教職工“穿小鞋”、“秋後算帳”。領導者要有“宰相肚量”,歡迎來自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不同意見,即使有些言辭過激、失之偏頗,也能一笑了之,切不可打擊報復。

(4)要富有理性,善於思考。不拉幫結派,不受“老同學”、“老部下”、“老鄉親”、“老教師”等的左右,不偏聽偏信。要全面調查、各方瞭解。

第三,要建立全面、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特別是對涉及到人的“教師評價指標”要慎重考慮。在評價教師時,按照指標進行就可減低誤差程度。

46【角色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通過觀察發現:兩個同卵雙生的女孩,她們的外貌非常相似,生長在同一個家庭中,從小學到中學,直到大學都是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內讀書。但是她倆在性格上卻大不一樣:姐姐性格開朗,好交際,待人主動熱情,處理問題果斷,較早地具備了獨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見,在談話和回答問題時常常依賴於別人,性格內向,不善交際。

是什麼原因造成姐妹倆在性格上這樣大的差異呢?

主要是他們充當的“角色”不一樣。在生下來後,她們的父母在對待她倆的態度上大不一樣。儘管她們是孿生姐妹,但她們的父母就責成先出生的為“姐姐”,後出生的為“妹妹”。姐姐必須照顧妹妹,要對妹妹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要求妹妹聽姐姐的話,遇事必須同姐姐商量。這樣,姐姐不但要培養自己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扮演了妹妹的“保護人”的角色;妹妹則當然充當了被保護的角色。

可見,充當何種角色對孿生姐妹的性格異樣是關鍵的因素。其實,並非只是孿生子才有“角色效應”,正常的人都會受到角色的影響。充當“知識分子”這個角色,就會受到“文質彬彬”等一些角色要求的影響;充當“教師”這個角色,就會有“為人師表”等角色要求。它就象“魔繩”一樣,把你緊緊地捆束在這個角色之中。

同樣,學生在校、班、組中所充當的角色也就影響了他的性格。日本心理學家長島真夫等人,研究了班級指導對“角色”加工的意義。他們在小學五年級的一個班上進行了實驗。這個班有47名學生,他們挑選了在班級中地位較低的8名學生,任命他們為班級委員,在他們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一個學期過後進行測定,發現他們在班級中的地位有顯著的變化,第二學期選舉班幹部時,這8名學生中有6名又被選為班級委員。另外,也觀察到這6名新委員在性格方面,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活動能力、協調性、責任心等特徵都有所變化。從全班的統計來看,原來不積極參加班級活動的孤獨、孤僻兒童的比例也大大下降了,整個班級的風氣也有所改變。

可見,學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角色”影響的。那麼,怎樣來發揮角色的良好效應呢?

第一,教師可以運用夥伴選擇法(即社會測量法),描成人際關係圖和人際矩形圖,從中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班級中所處的地位。如哪些是“人緣兒”,哪些是“嫌棄兒”,哪些是中間型的。然後採取措施,用充當角色的方式促使“嫌棄兒”發生變化,如讓“嫌棄兒”充當圖書管理員或其他一些必定要與同學們發生交往的角色。

第二,班幹部、團幹部等角色最好也能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充當。

47【從眾效應】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座無虛席,自己沒處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裡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裡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裡就只剩下那位後來的石油大亨了。這時這位大亨卻想,莫非地獄裡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這個故事說明,人們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生活中由於從眾心理而產生的效應,稱為“從眾效應”

從眾就是指由於群體的引導或施加的壓力而使個人的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標榜自己有個性,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個性,去“隨大流”,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對任何事情都瞭解得一清二楚,對於那些自己不太瞭解,沒有把握的事情,我們一般都會採取“隨大流”的做法。有時候處於無奈也會“隨大流”。在計劃經濟年代,一個人在街上閒逛,忽見一長隊綿延如龍,趕緊站到隊後排隊,唯恐錯過什麼購買緊缺必需品的機會。等到隊伍拐過牆角,發現大家原來是排隊上廁所,才不禁啞然失笑,自覺貽笑大方,趕緊悄然退出隊伍。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持某種意見的人數的多少是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說服力的一個明證,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

“孟母三遷”是自覺運用從眾效應對子女進行教育的範例。壓力是從眾的另一個決定因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一個團體內,誰作出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會招致“背叛”的嫌疑,會被其他成員孤立,甚至受到嚴厲懲罰,因而團體內的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美國霍桑工廠的實驗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工人們對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個標準,完成這些工作量後,就會明顯的鬆弛下來。因為任何人超額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員提高定額,所以,沒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標準。這樣,一個人幹得太多,就等於冒犯了眾人;但幹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幹得太多或者太少都會被提醒,而任何一個人冒犯了眾人,都有可能被嫌棄。為了免遭嫌棄,人們就會採取“隨大流”的做法,而不會去“冒天下之大不韙”!鑑於此,我們在學校的管理中,要注意優化學校的育人環境,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建立積極的輿論氛圍,加強正確的輿論引導,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同時,要注意發揮團隊組織和學生會的積極作用,防止其活動中可能產生的消極作用。

48【刺蝟效應】

“刺蝟”效應可以用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來形象地說明: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怎麼也睡不舒服,困為各自身上長著刺,緊挨在一塊,反而無法睡得安寧,幾經折騰,兩隻刺蝟拉開距離,儘管外面寒風呼呼,而它們卻睡得甜乎乎的。

獨生子女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養成不善於團結,不善於同情,不善於競爭,不善解人意,缺少協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我們有些家長變成了“小皇帝”的傭人,使孩子成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處處圍著孩子轉,什麼事情都依順孩子,甚至孩子提出無理要求,也採取遷就縱容的態度。從心理角度看,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特殊的心理地位,決定了家長與孩子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離,與其像兩隻刺蝟“緊挨在一塊,反而無法睡得安寧”,倒不如保持一種“親密有間”的關係,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而不寵,養而不嬌,對孩子做到嚴格管教,精心培養才是真正的愛。

49【情緒效應】

古希臘有個傑出的哲學家叫漠克利特,。他總是笑臉迎人,不擺架子,被人美稱為“含笑的哲學家”。

由此受到啟發,現在的商店、賓館的服務員都開展了“微笑服務”,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緒效應。同樣如果我們在平時給學生以笑臉,給學生以信任,那麼在學生犯錯誤時即使我們嚴厲批評他,他也會認為是為他好,能虛心而較快地接受老師誠懇的批評。因此,我們要清除惟我獨尊的心理,尊重學生的人格,在校內主動積極地雙向感情交流,相信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0【空白效應】

心理實驗表明,在演講的過程中,適當地留些空白,會取得良好的演講效果,這就是空白效應。

空白效應在批評時的合理運用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批評之後最好留有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責備。這樣,學生就不會有一種被“窮追不捨”之感,反抗心理就會銳減;相反如果喋喋不休地批評學生,會使學生心扉緊閉,效果極差。

51【易感效應】

由於先前的學習已經改變了學習者的知識結構,當再一次遇到這個學習材料時,他就會更容易覺察材料中所包含的潛在意義。這種現象稱為易感效應。它常被同化理論用來解釋早複習對新知識的學習與保持的影響。同化理論認為,當新獲得的意義還比較清晰和完整地保持在認識結構中時,再一次接觸這個已學過的材料,已經獲得的認識內容會使學習者產生這種易感效應。因此,較早地進行復習,學習者易於覺察更精細的意義和微小差別。

52【月曜效應】

由於星期日的休息,擾亂了學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學習秩序,學習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從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這種現象稱為月曜效應。這種效應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節課中也常會出現,在假期過後的開學那段時間也甚為顯著。按理休息之後應該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而是按照月曜效應規律發生。有人把它也稱為月曜病。

53【連帶效應】

教師評改論文式試題時常常產生的一種現象,它是由前後試題的連帶關係造成的。前一試題的得分常常會影響到後一試題的得分。在客觀式的試題中,這種連帶效應不易產生,因為客觀式試題前後各題的界限比較分明,而且標準答案也比較確定,不會產生遊動;而論文式試題的標準答案卻留有遊動的餘地。目前高考閱卷中,採用了“流水作業”批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連帶效應。

54【免疫效應】

當學習的材料發生了顯著的遺忘後再進行復習時,學習者因發現了遺忘的內容,故能激起復習的動機,他不再把複習看成是多餘的事,就在複習中加強了努力和注意;在這們的複習中,學習者還能發現造成遺忘的原因,如新獲得的知識模糊不清,未充分分化,不穩固等,於是就在複習時想方設法加強薄弱的部分。因此,把它稱為遺忘的免疫效應,這種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早晚複習的效果無明顯差異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要靈活地安排這兩種複習方法,兩者都不可偏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