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渤海海峽隧道為什麼遲遲不修建?將在2025年開工2035年前建成

渤海海峽是中國三大海峽之一,位於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最窄處只有106千米,最深處的老鐵山水道是83米,其餘部分大都在50米以下,在三大海峽中是最淺的。

長期以來,因為這條海峽的阻隔,造成了兩大半島的交通不方便,從遼東半島的最南端到山東半島的最北端,如果走陸路繞行山海關,需要繞行1980千米。從東北到山東和長三角,因為繞行山海關,增加的路程也多達400-1000千米。

渤海海峽隧道為什麼遲遲不修建?將在2025年開工2035年前建成

而如果走海運,乘船需要航行8個小時,而且一旦遇到大風、大霧、暴雨等惡劣天氣還要停航,每年均有1個多月因風浪影響不能通航。因此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是兩岸人民盼望多年的夢想。

從1992年開始,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課題研究就啟動,參與課題研究的單位有國家發改委、山東省、遼寧省等有關部分,參與研究的專家、學者50餘人。但一晃27年過去了,這條跨海隧道依然沒有開工的跡象。

渤海海峽隧道為什麼遲遲不修建?將在2025年開工2035年前建成

渤海海峽隧道為什麼遲遲不修建?將在2025年開工2035年前建成

為了解決兩岸的不方便,2006年煙大鐵路輪渡開通,全長160千米。

根據目前的方案,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北部採用隧道、南部採用大橋的方式修建,將建成公路和鐵路兩用的跨海大通道。根據預算,總投資約3000億元,是瓊州海峽隧道的兩倍,也超過了三峽水電站。

建成之後,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將和山東、長三角、珠三角緊密地串聯起來,能夠大大地促進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渤海海峽跨海隧道建成後,大連與煙臺的運輸距離可縮短1815千米,運輸時間由原來的8個小時縮短到2個小時,而且是全天候的。

和瓊州海峽隧道相比,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長度是其5倍多,但修建難度要低很多,主要原因是南部有廟島群島呈東北——西南走向一字型展開,各相鄰島嶼間距離1.4-10.7千米,可以修成一系列大橋,而北面最深的老鐵山水道的深度也比瓊州海峽的要淺。

下面是三條海峽隧道的修建成本、難度、里程和收益。

渤海海峽隧道,成本3000億元,難度最低,里程125千米,收益最大。

瓊州海峽隧道,成本1500億元,難度第二,中線里程22千米,收益第二。

臺灣海峽隧道,成本5000億元,難度最高,北線里程150千米,收益最小。

通過比較可以得知,在收益上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遠遠超過瓊州海峽隧道和臺灣海峽隧道,2018年東北的人口有1.17億,山東人口有1.05億,大部分人都會從這裡經過,預計年客流量將超過3億人次,日汽車通過量將超過10萬輛。建設難度最小、收益最大,因此渤海海峽將最先修建。

而臺灣海峽的線路最長、成本最貴、難度最高,收益最小,因此是最不划算的,會排在最後面建設,或者永遠都不會開工。

那為什麼這條通道遲遲還沒有開建呢?

中國目前已經具備建這條隧道的技術,因此主要原因是這條隧道的成本太高了,要3000億元,因此才推遲這麼多年建設。

隨著環渤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兩岸之間的交通量是越來越大,建設的迫切性是越來越高,而且中國現在的資金也是越來越雄厚,所以這條跨海通道將在幾年內就可以開工。

因此有專家認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將在2025年左右開建,施工期約8-10年,預計在2035年前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