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聚焦2019·瀘州高質量發展這一年丨看看各區縣轉型升級哪家強?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瀘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考核上,對七區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特色化、差異化安排和部署。今年,我市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前三季度,全市七區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1395.93億元。


聚焦2019·瀘州高質量發展這一年丨看看各區縣轉型升級哪家強?


城市主城區

形成市域經濟重要支撐


按照市上的安排部署,江陽區、龍馬潭區作為城市主城區,側重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轉化,主要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生產、生活性服務業,以形成市域經濟重要支撐。


這一年,江陽區、龍馬潭區的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呢?


瀘州市張壩-方山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陽區政府黨組成員曾鏡楓告訴記者,江陽區緊緊圍繞城市主城區的功能定位,以“轉型、跨越、升位”為主線,全力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並從兩個方面發力。

一是著力產業轉型,在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以瀘州國家高新區江南科技產業園為載體,大力培育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推動工業從傳統制造向智能製造轉變,目前已引進智能終端企業29家、投產24家,實現產值130億元,成為江陽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二是著力商貿集聚,打造以城西、白塔、城南三大商圈為代表的商圈經濟,希爾頓酒店、萬誠國際等10個服務業項目有序推進,駐區金融機構達66家,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6億元。


下一步,江陽區將加快經濟發展,推動經濟實力和區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爭取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區行列,為瀘州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江陽力量。


龍馬潭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勰表示,今年區上深度推進“三區融合”,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著力打好“兩張牌”。


聚焦2019·瀘州高質量發展這一年丨看看各區縣轉型升級哪家強?


一是以自貿試驗區、瀘州港、機場為依託,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物流業,西南商貿城、海吉星等百億級專業大市場不斷髮展成熟,商博會、農交會交易額突破50億元。


二是大力打造開放型經濟,臨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進出口商品集散分撥中心、進出口加工中心加快建設,進出口貿易企業增至150家以上。


下一步,龍馬潭區將搶抓自貿試驗區優勢,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瀘州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先行區。


重點開發區縣

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按照市上的安排部署,納溪區、瀘縣、合江縣作為重點開發區縣,側重數字經濟、現代醫藥、重化工產業的成群成鏈,提升城鎮承載能力。敘永縣、古藺縣以脫貧攻堅為重點,堅持農業發展優先,側重提升農業空間規模質量和農產品保障能力,打造農產品主產縣。


納溪區作為我市的重點開發區,這一年,其縣域經濟發展情況怎樣?


納溪區政協黨組書記熊傑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區以“換道超車”為指引,以工業強區為重點,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打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截至目前,全區已引進和培育數字經濟及關聯企業80餘家,擁有全國石英晶體諧振器行業第一條工業4.0智能化生產線、全國第一個具有支持多協議能力的全開放視頻終端接入平臺、全國第一個與“天網工程”“雪亮工程”並行的第三張視頻監控網、全國首家LED顯示屏5G+工業4.0智能製造企業等10個行業領先的企業(項目)。2019年,全區數字經濟及關聯企業產值預計達到71.7億元。


作為脫貧攻堅重點縣,敘永縣副縣長夏徵勇告訴記者,縣上緊緊圍繞農產品主產區的功能定位,牢固樹立“農業強縣、產業興縣”發展理念,堅持農業發展為先。

聚焦2019·瀘州高質量發展這一年丨看看各區縣轉型升級哪家強?


一是加速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打造“四大產業帶”。依託山東聯盛、四川巨星、陝西海升等龍頭企業,著力發展高山蔬菜、畜牧、特色經作物等種養產業。建成雞樅菌產業園;新建水果基地 2萬畝;百萬頭生豬產業扶貧項目快速推進,實現年出欄生豬60萬頭;藉助瀘州老窖集團幫扶敘永契機,引進四川德康集團打造年出欄150萬頭生豬產業一體化扶貧項目。


二是著力延伸竹產業鏈條,做好“竹漿造紙、竹筍加工、竹下經濟、竹旅融合”四篇文章。切實抓好竹基地建設,加快竹資源大縣向竹產業強縣轉變,爭創全省現代竹產業園區。依託江門竹漿項目,推進竹漿擴能和12萬噸生活用紙項目,抓好浙川扶貧協作重點項目“羅漢林旅遊扶貧特色小鎮項目”建設,加快鄉村旅遊建設步伐。


下一步,敘永縣將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產業撬動縣域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良好開局、高點起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