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宝宝总是蜷缩睡,夜里哼哼,医生诊断情绪引发,妈妈急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六个月时间内;

每天要保证16到2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也就是说孩子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睡觉的;

在之后的6个月到24个月内;

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也会达到13到15个小时;

孩子从两岁到五岁的时候,孩子睡眠时间会在12个小时左右;

宝宝总是蜷缩睡,夜里哼哼,医生诊断情绪引发,妈妈急了

可见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家长们除了需要对孩子睡眠时间有所了解,孩子的睡姿也应是父母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宝宝总是蜷缩睡,夜里哼哼,医生诊断情绪引发

前段时间和亲戚聊天的时候,亲戚感慨自己平日里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但是到自家孩子身上还是有欠缺。原来亲戚家的宝宝睡觉的时候常常是蜷缩着的,一开始亲戚以为是家里温度低,但是给孩子多加层被子后,孩子仍然是这样的睡姿。

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还会发出哼哼的声音。这让亲戚有一些担心,害怕孩子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于是趁着周末亲戚赶紧带着孩子去检查。

医生最后确定说这是因为孩子情绪上的障碍,孩子缺少安全感就会有这样的睡姿表现。建议亲戚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当孩子内心拥有安全感后,睡眠姿势就会放松很多。

宝宝总是蜷缩睡,夜里哼哼,医生诊断情绪引发,妈妈急了

医生的说法是亲戚完全没有想到的,一直以来亲戚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都会让孩子和自己分床睡,没想到自己这样的教育方式反而影响到了孩子的睡眠。

▶▶蜷缩式的睡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内心缺乏安全感

当孩子对于周围的环境有不信任感产生时,就会有这样蜷缩式的睡姿,孩子在潜意识里想要给予自己保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是需要反省自己是否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或者是对于孩子的心理诉求没有及时的满足。

♥处于警觉的状态

对于入园后的孩子来说,如果仍然保持蜷缩的睡眠状态,那么家长需要考虑孩子是否在幼儿园受到了同伴的欺负。当孩子在白天处于一种恐惧无助的状态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睡姿产生。

宝宝总是蜷缩睡,夜里哼哼,医生诊断情绪引发,妈妈急了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这样的睡姿说明孩子的内心状态是非常恐慌的,这时的孩子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父母有必要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状态,疏解孩子内心的恐慌感。孩子不会表达父母就更加要有所重视。

▶▶读懂宝宝的睡姿很重要

✔四肢伸展睡姿

当孩子在睡觉时四肢处于完全伸展的状态,从形态上看更加像一个大字,那说明孩子正处于一种比较舒适的状态。心理学家认为,这这样的睡姿也体现了孩子开朗乐观的一面,在平时生活中表现也是比较积极的。

✔青蛙式睡姿

当孩子在白天剧烈运动后,晚上会觉得很疲惫,这时候就容易有这样的睡姿产生,孩子会把手和脚弯曲起来,然后头部偏向一侧。这样的睡姿会让孩子觉得舒服,可以缓解疲劳,但是孩子侧睡会影响胸部的发育,需要小幅度的纠正一下。

✔投降式睡姿

这种睡姿也是孩子身上比较常见的,这说明孩子也是处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所以家长不用过分的去纠正。虽然大人看起来这种睡姿不够舒服,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却是较为适合的。

宝宝总是蜷缩睡,夜里哼哼,医生诊断情绪引发,妈妈急了

睡眠关乎孩子的身体发育值得家长们多花些心思关注。孩子拥有一个好睡眠会助力大脑的早期发育,家长们需要有所重视。

今日话题:大家对于孩子的睡姿有多少了解呢?对此有哪些经验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