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德州陵城:“王书记把路修到了咱百姓心里”

德州陵城:“王书记把路修到了咱百姓心里”

王书青与村民一起平整路面。

德州陵城:“王书记把路修到了咱百姓心里”

王书青正在后仓村村民家中走访。

“王书记来了后,给我们村修公路、修广场,把‘路’修到了咱百姓的心里,有这样的好干部真幸福。”近日,德州市陵城区后仓村村民王风顺如是说。

今年4月底,农业发展银行陵城区支行财会副经理王书青,作为德州市派陵城区滋镇后仓村第一书记,第一次走进后仓村。面对脏乱村容村貌、村民思想落后等问题,他通过解决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将工作做到了百姓心中。

后仓村的路吓跑了相亲的姑娘

“王书记,咱村的孩子们过年开车回来,连村都进不来,你看咱村的路咋走人?要我说先修路。”听说王书青正在村里走访,有村民凑上前来反映。

之后,村里人发现,那几天王书青总是在村里这逛逛那转转,东瞅瞅西看看,像个照看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庄稼汉。“要改变村庄面貌,就要从修路开始。”没几天,王书青召集村干部开会时说道。可是,王书青刚说完就遭到了村干部的“反对”。大家都认为路是该修,没修的原因一是没钱,二是怵头群众工作不好做。他们劝王书青“不要捅这个马蜂窝”。

“钱的事我来解决。”王书青做通村两委工作后,把村里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镇党委、政府和农业发展银行德州市分行的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镇上把后仓村北的公路列入该镇公路改造计划,农业发展银行德州市分行领导协调资金10余万元,用于修建村内3条道路。

钱是解决了,涉及老百姓自种自建的树木、猪圈又是一个大难题。王书青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号召村民签字同意修路,涉及每户的树木、猪圈、棚子,要求农户自行清理。临施工前,一户村民自建的鹅圈仍是不愿拆除,王书青就上门做工作,讲集体利益讲个人利益,这才顺利将鹅圈拆除。

施工时,有一个路口没留过水涵洞,直接轧上了灰土,要铺沥青。王书青发现后要求返工,施工队认为那样破坏灰土层,停工不干了。他就跑到村里小卖部花350元,买了3条店里最好的烟,分给包工头和工人。他站在轧路机上对他们说:“老百姓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村里还有十几个大龄青年找不上对象。好多相亲的来了一看就散了,谁愿意嫁到这么一个乱村呀!我在这儿只有2年时间,路修好了,真正受益的是后仓村村民。”

王书青一番话将前来帮忙的村民感动的直抹眼泪,施工队的队长和工人们也很受感动,都说:“王书记你放心,我们一定把活干好!”就这样,后仓村的路才顺利修好,解了困扰后仓村多年的顽疾。

村民热乎劲儿还没过,他又修起了文化广场

通过修路,后仓村解决了积累多年的矛盾。村民王某、刘某、平某、李某四户因排水问题,结下矛盾,十几年一直不说话。现在村里所有路口都修了过水涵洞,路两边清理得溜平,没有了阻水物,原来村民因排水不畅产生的矛盾自然没有了。

王书青又想到了建文体广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经与村两委商量后,在村里选中了一处闲散空地,涉及10户村民的闲散宅基,村民表示要无偿把地给村里修广场。目前,1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已经拆除地上附着物,正进行灰土施工。

通过修路、建广场,村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王书青又再接再厉,指导村干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办事越来越公开透明;党员活动日,党员们拿起扫帚一起打扫大街;实行街道承包责任制,5个支部成员,一人一条路,环境卫生、百姓矛盾都有责任人负责。

拔掉村民的“穷”思想

绿油油的菜叶,衬托着乳白的菜花。近日,后仓村党支部创办的合作社种植的菜花已经坐花,20天后即可上市。

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华说:“王书记干事作风感染了我们,咱也要主动为村里干点事。”王书青带领村两委到外地学习党支部创办领办土地合作社的经验后,村党支部5个人率先成立陵城区创富合作社。“先流转10亩地做试验,成功了再扩大规模。”王书青又带领他们到陵城区蔬菜局对接学习,根据镇上“一村一品”的产业规划,他们选择了菜花种植。

目前,菜花长势良好。预计亩产30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2元计算,每亩毛收入6000元,去除每亩成本2500元,每亩纯收入3500元。10亩可收入35000元。

“扶贫要变输血为造血。你给村里100万元,他花完就没了。不如让他们选个好产业,自己能造血、有收入,村里才能有个好发展。”王书青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