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經典,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初出茅廬就鋒芒畢露

要用一個標籤來形容蘇軾,其實是件很難的事。畢竟這是一個書、畫、詩、詞、散文都精通的集大成者,再加上美食家、造酒師、發明家等多重身份的加入,讓蘇軾成為了在朝堂民間都風靡的文人。這種風靡的集中體現就是每次東坡有所作,一不小心就會傳遍全城,這也給他帶來了不少苦惱。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經典,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初出茅廬就鋒芒畢露

當年41歲的蘇軾任徐州知州,夜宿於燕子樓,半夜夢到曾居於此樓的佳人關盼盼,於是專門為她寫了首《永遇樂》。或許是因為這一首夜夢佳人之作,所以他本並沒想將此詞公之於世,可是沒幾日全城就傳遍了,後來他才知道原來當夜他吟詞時被路人聽了去,就這樣這首詞就走紅了。這按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被追星族困擾的大伽。那麼人氣這麼旺的蘇軾,有沒有被忽略的經典呢?有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浣溪沙·》。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經典,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初出茅廬就鋒芒畢露

《浣溪沙》北宋.蘇軾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遠林屋散尚啼鴉。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這是蘇軾初出茅廬之作,當時他才22歲,正由老家眉山乘船返回京城,此時的他雖已中進士,但名氣與後來的他相比確實還是相去甚遠,這也是這首詞會被嚴重忽視的原因之一。名氣不大,但全詞短短几句卻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特別最後“月明千里照平沙”一句更是夠驚豔,令人眼前一亮,令人不得不感嘆:初出茅廬的蘇軾就已是鋒芒畢露。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經典,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初出茅廬就鋒芒畢露

詞的上片寫景,此時立於舟上的詞人眼前是一幅深秋之景。首句寫的是傍晚的霞光被青青的山色浸染著,秋花怒放於平靜的湘江兩岸。詞人用“侵”和“吐”兩個極張揚的動詞,再加上“暈”和“寒”兩個悽美的形容詞,將這幅秋景寫得蒼涼而又刺骨。最後詞人還嫌不夠,再加上小村人家和嘀鴉兩個愁景,令全詞的淒涼再次昇華。在這上片中,我們見識到了初出茅廬的蘇軾對景物渲染的把控力,以及其對遣詞用字的講究。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經典,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初出茅廬就鋒芒畢露

詞的下片是寫景後的抒情。酒後詞人夢迴故鄉,走遍故園的條條小路;但酒醒後卻是離家鄉越來越遠的現實。在夢中和夢醒後的不同情形對比中,詞人並不是泛泛而談,而是抓住“路”這個意象來抒寫,“多少路”和“隔天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富表現力。

最後一句承接上一句的“隔天涯”,酒醒後的詞人極目遠眺,眼前是明月照著綿延千里的平沙。這樣的落筆,將上片中的蒼涼之景再次放大,與首句山色暈霞遙相呼應。時間上由傍晚變成了皓月當空,空間上由群山橫亙變成了千里平沙,思鄉之情也因時間和空間之景的變化由濃烈變得綿長,這7個字的落筆算得上是言簡義豐的典範。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經典,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初出茅廬就鋒芒畢露

對於這首詞,兩宋名家幾乎沒什麼點評,但它卻照樣流傳至今,可見其不凡的藝術魅力。全詞最大的亮點就在寄情於景時,詞人仍能讓全詞不生硬,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雖與蘇軾後期的大手筆之作確實還有差距,但卻不失為一首思鄉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